首页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全文在线阅读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第2章 自我状态模式

关灯直达底部

回溯自己过去二十四小时的生活:

有没有哪一刻,你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就像小时候的反应一样呢?

有没有哪一刻,你的所做、所想、所感就像你父母的反应一样呢?

还有哪些时候,你的举止、念头和感受是单纯针对当时所发生之事的直接反应,与过去无关呢?

﹡每项至少写下一个例子,并记下当时的感觉、想法和行为。

你刚才完成了自我状态模式的第一个练习。想一想刚才所做的练习,你检查了人类的三种表现方式,每一种都包含了一套行为、想法和感觉。

如果我的行为、想法、感觉就像小时候,我就是在儿童自我状态之中。当我所做、所想、所感受的是模仿自父母,就是在父母自我状态之中。当行为、思考、感受的方式是针对此时此地所发生事件的反应,并能利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和资源来处理时,我就是在成人自我状态里。在运用TA的理论时,我们会简单地说“在儿童里”、“在父母里”、“在成人里”。

把这三个自我状态放在一起,就是TA理论的核心:三部分自我状态组成的人格模式。传统上,把它画成三个相连的圆圈(如图2-1),各以其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为名,故也称之为PAC模式。这是表层结构图,以后我们还会讨论第二层次结构图。以自我状态来分析人格的方法称为“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注一)

在不同的自我状态间转换

简小姐在壅塞的马路上开车,她注意着周围汽车的速度,也很小心地看着交通号志,她正根据此时此地发生的状况来开车,所以说是在成人自我状态里。

忽然一个人从外线道切过来想超车,两辆车子太近了,几乎擦撞,简小姐吓了一跳,瞥了后照镜一眼,见后车还有一段距离,赶紧轻踩煞车。对眼前的危险来说,她的害怕是适当的反应,帮助她在电光火石之间避开可能发生的车祸,她仍然保持在成人自我状态里。

待那辆车子逐渐驶远,简小姐颇不以为然地撇着嘴摇头,转头对同伴说:“这种驾驶根本就该吊销驾照。”这时她转到父母自我状态中了。当她小的时候,坐在爸爸旁看他开车,父亲对其他驾驶不以为然时,就是这样子撇着嘴摇头说话的。

不久她到达公司,看看表发现已经错过和老板约好谈一件要事的时间,她的心往下沉,感到一阵恐慌。此时她又转到儿童自我状态里。小时候上学迟到最怕的就是老师严厉的处罚,这份恐慌的感觉是来自儿时经验,而不是根据现在成人的处境。除了这些想法和感觉,还会伴随相应的行为,就像当年那个迟到的小女孩一样,包括心跳加速、张大眼睛、用手捣着嘴,靠近点看,还会发现她在冒汗。

此时她并没有注意到自己是针对旧时的经验起反应,但如果问她:“现在的情形有没有唤起什么儿时的回忆?”她可能会想起小时在教室里受到处罚的景象,也可能这种痛苦的记忆被压抑得太深,而无法马上想起来,如果她愿意去探索这些被压抑下来的痛苦经验,可能要花更久的时间,甚至要藉由心理治疗才能想起来。

她马上对自己说:“等一等,我在怕什么?老板是个讲理的人,她会接受我因塞车而迟到,我也可以改用休息时间来和她谈。”她又回到成人自我状态,整个人放松了,手也放下,不再捣着嘴,脸上恢复了笑容。

﹡回到第一个练习中你所举的例子,审视你所写的过去一天中的儿童、父母和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

回想每当你在儿童自我状态中的情形,注意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可以自己试着以角色扮演来感觉,然后记下当时的想法。通常可以藉着自问:“我在脑子里对自己说了什么?”来得到儿童自我的想法,探查关于自己、别人和整个世界这三方面,是怎么对自己说的;再注意自己在儿童自我状态中,会有什么行为表现,可以对着镜子将角色扮演一番。核对一下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这样的感觉、想法和行为?你甚至可能会想起自己是在重演过去某个特别的事件,大约是几岁呢?

父母自我状态

以同样的方式写下在父母自我状态中相关的感觉、想法和行为,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揣摩。要想知道父母自我的想法,可以自问:“在我脑中有没有听到父亲或母亲对我说什么?”当然也可能是叔伯阿姨、祖父母或老师等具有父母形象的人所说的话。核对一下在父母自我状态里的行为、感觉、想法是否模仿自他们,好像拷贝进来的一样。你可能很容易就发现在各个情境中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

成人自我状态

最后,记录成人自我状态时相关的行为、想法和感觉。要和儿童与父母自我状态加以区分,可以自问“这样的行为、想法、感觉,对处理现在发生的事是否适当,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答案是“是”,这个反应就是出自成人自我状态。

有时可能会发现在成人自我状态时,可以列出行为和想法,却没有感觉,确实,常常我们可以不带什么感觉而很有效地处理此时此地的事情。但是,在成人自我状态时,也可以体验到情绪的。

要如何区分成人和儿童的感受呢?成人的感受对处理现在发生的状况是适当的。就如简小姐在两辆车太接近时会觉得害怕,而赶快煞车以避免车祸。

就一个健康、平衡的人格来说,三种自我状态都是必须的,我们需要成人自我状态来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并帮助我们过有效率的生活。要融入社会,需要父母自我状态提供规范来遵守。儿童自我状态则包含自发性、创造力和直觉力,这都是不可或缺的。

自我状态的定义

伯恩对自我状态的定义是:一种前后一致的感受和经验模式,直接相关于前后一致的行为模式。(注二)

伯恩用字很讲究,我们现在要花点时间来探讨他的定义。

首先,他说自我状态包含了前后一致的感受和经验,比如简小姐发现自己要迟到了,她经验到儿时害怕被处罚的记忆,同时觉得恐慌,如果这时直接问她,就会知道她重新体验儿时记忆的同时,也感受到那时的情绪,所有这些儿时的经验和感受都属于简小姐的儿童自我状态。

接着伯恩说到每一种自我状态的行为也是前后一致的。如果我们观察简小姐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她在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时,各有不同的行为。在成人自我中会有一种,在父母自我中会有另一种,而在儿童自我中又有不同的一种,在某个自我状态下的行为是前后一致的,而三组行为之间彼此也有明显的差异。

比如她张大眼睛、冒汗、心跳加速时,就会用手遮住嘴,这一组行为代表她在儿童自我里。如果我们观察更久的话,还会看到她在儿童自我状态里的其他行为,比如她可能会把头歪到一边、摇晃双脚、说话时的音调拉高并颤抖。

我还可以分别列出她在成人自我和父母自我时的行为。

现在我们看伯恩的定义中所说的“直接相关”是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是,当我有某个自我状态中的感受和经验时,也会表现出同一个自我状态中的行为。比如简小姐经验到童年迟到的记忆并觉得恐慌时,也会表现出儿童自我中的行为,这些行为和感受、经验是直接相关的,同时显示她正处于儿童自我之中。

自我状态模式的重点在于我们可以把行为、经验和感受合理地串连起来。如果你看到我表现出儿童自我中的行为,可以合理地推论我正体验到儿时的经历和感受。如果你看到我的行为改变,出现成人自我的动作,也可以推想我的经验和感受转到针对此时此地所发生的事。如果我表现出拷贝父母的行为举止时,你也可以预期我内心的感受和经验是从父母那儿拷贝来的。

﹡现在回到前面的辣习,看看你对自己在过去二十四小时中儿童、成人、父母三种自我的描述。

核对儿童自我中的感受和想法,是否经常一起发生在你身上。

核对儿童自我中的行为,是否也经常成组地发生在你身上。

核对儿童自我中的行为和感受、想法是否经常相关。

对父母自我和成人自我也以上述三个步骤来核对。

比较你在三种自我状态下各自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核对这三组彼此间是否有明显的差异。

最后一步,核对各种自我状态中的感觉、想法、行为,是否常一致地在自己身上出现。我们有什么证据说这个模式可以普遍应用在一般人身上呢?

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我们必须不带成见地观察别人,并以正确的方法分析,避免把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常态。在我们选好适当的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以后,要以此来探究两个问题:

1.人们是否持续呈现三种不同类的行为,符合我们所定义的三种自我状态?

2.人们在各种行为下的经验和感受,是否符合我们所说的模式?

到目前为止,有许多观察报告肯定地支持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为“是”,本书不拟详细描述这些研究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书末所附的参考资料。(注三)

自我状态和弗洛伊德的理论

自我状态模式把人格区分成三部分的方式。让我们联想到另一个很有名的模式,就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人有三个精神器官:超我、自我、本我。

这两个模式确实有点类似,乍看之下,父母自我就像是批判的超我,负责监督、指挥、纠正和威逼;而成人自我则类似了解现实状况的自我;儿童自我则好像本我一样,充满不受约束的本能和驱力。

这两个模式间的相似性并不奇怪,伯恩也曾接受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训练。有些批评者进一步认为伯恩的三种自我状态只是弗洛伊德三种精神器官的通俗说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伯恩的早期著作中,已经清楚说明这两个模式的差别。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三种自我状态是从外显的行为观察来的。相反的,超我、自我、本我只是学理上的看法,你不光靠看到我做什么或听到我说什么,就判断我在“我的超我之中”。但是你可以藉着观察而知道我是否在“我的父母自我”之中。

其次,自我状态是指人格的一部分,而弗洛伊德的三种精神器官则是泛称。当我们说某个人在他的父母自我中时,并不是说他处于一般的父母状态,而是他重演自己父母的行为、感受和想法。当我们说某人在他的儿童自我里,也不是说他表现出幼稚的态度,而是他表现出自己儿时的行为,并伴随当时的感受和经验。

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这三种状态,都各自包括了超我、自我、本我的影响。伯恩指出当某人处于其父母自我时,会表现出其父母的整个行为模式,包括压抑、说理及冲动。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也都各有压抑、说理和冲动的部分。

伯恩从弗洛伊德的模式所发展出的理论,是采纳了保罗•费登(Paul Federn)的看法,他认为自我状态是自我在不同时间所表现出的特定状态。伯恩根据可观察的行为进一步把自我状态分为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

弗洛伊德的模式和自我状态模式根本是两回事,彼此也没有矛盾,它们只是描述人格的不同方法罢了。(注四)

自我状态是一种名称

你无法把自我状态放在眼前,也无法掂一掂它有多重,或是摸到它,它不是人体或大脑中某个部位的器官。

因为自我状态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只是我们用来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名称,这个现象包括整套相关的感觉、想法和行为。同样的,所谓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都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用来区分三套不同的感受—想法—行为的名称。

很多人在谈TA时,对自我状态的说法常常像是我们拥有的什么实体,你可能听过这些说法:“我的儿童自我想要找点乐子。”、“你有很强的成人自我。”

用这种方式会造成误解,很容易因此以为自我状态和人是分开的东西。其实绝非如此,并不是“我的儿童自我想要找点乐子”,而是我想要找点乐子,而我可能处于我的儿童自我状态之中;也不是“我有很强的成人自我”,而是我处理事情的能力很强,而这些能力通常和成人自我状态有关,比如评估现实状况和所用方法的可行性。

在本书中,我们完全避免这种把自我状态当成某种实体的说话习惯,建议读者也这么做。

过于简化的模式

自从伯恩的《人间游戏》(Games people play)一书在六○年代畅销以来,TA被认为是一门通俗心理学。许多作家和讲者把TA当成热门的事业,为了使TA成为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商品,他们把某些伯恩的观念简化了,只强调那些显而易懂、立即见效的表象,而忽略深入的观念和需要仔细研究的观察。

在这段期间出现了对自我状态过度简化的描述模式,这种通俗的模式还在流传,造成使用TA的人和其他学派专业人士的误解。

我们在此先看看这个过度简化的模式是怎么说的,我们绝不是向你推荐它,本书中也绝对不会用到它的观点。在这里提到它,只是因为你可能会在其他讨论TA的书或文章里看到它,甚至可能会发现某些在六○年代学过TA的人也有这个观念,我们希望你能有所分辨。

过度简化的模式是怎么说的呢?它说:“当我思考的时候,我就在成人自我里;当我有所感受的时候,我就在儿童自我里;当我下判断、评价的时候,我就在父母自我里。”

它把自我状态模式简化成这样,难怪其他学派的专业人员听到TA的理论基础竟然是这么回事时,会疑惑地问:“TA就这么肤浅吗?”

读了本章所解释的自我状态模式到底在说什么以后,你可能会觉得过度简化的模式和其原版的意义好像很相似。没错,它们确实有点像,因为过度简化的模式撷取了一部分自我状态的特征,但忽略了这个模式的其他基本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过度简化的模式包含了哪些正确的部分,它和原版的模式有什么相似之处?

当我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会针对此时此地所发生的事做反应,我会运用所有身为成人所拥有的资源,通常这隐含了解决问题的意思,这时会经验到我正在思考,别人观察我的行为也可能会认为我正在思考。

如果我进入儿童自我状态,会表现出我小时候的行为、感觉和想法。越小的小孩越是以感觉来面对外在世界,所以当我在儿童自我时,我常常体验到自己有所感觉,这时别人观察我也常常认为我看起来正在表达感觉。

当我在父母自我状态里,我会拷贝父母或是具有父母形象的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就像那个人在我儿时所表现的样子。对小孩来说,父母经常在设立规矩,说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或是批评当时的社会状况,所以就一个处在父母自我状态的人来说,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表现其父母做价值判断时说“必须、应该”的样子。

很明显的,过度简化的模式只提供了最简单的线索来区分自我状态。事实上,当我在成人自我时,常常是正在思考;在儿童自我时,常常是在表达感受;在父母自我时,常常在做价值判断。

但是这些自我状态常见的现象不足以取代对自我状态完整的叙述,过度简化的模式完全忽略了下述事实:不管在哪一个自我状态中,都可以同时思考、感觉、做价值判断。

过度简化的模式还犯了一个更严重的错误:完全不提自我状态和时间的关系。伯恩一再强调,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都受到过去成长过程的影响,在儿童自我中,我表现出的是过去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在父母自我中,我拷贝以前父母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只有在成人自我时,我才是运用现有的资源,针对现有的状况反应。

关于过度简化的模式,我们只简单谈到这里,这个话题只适合茶余饭后的消遣,无助于读者对TA的了解。以下本书所说的自我状态模式都是根据伯恩原来的说法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