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全文在线阅读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尝试制作箭头思考笔记

关灯直达底部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笔记思考”中还有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叫作“箭头思考笔记术”。这是麦肯锡的上司和前辈们十分常用的笔记思考法。

用“笔记思考”来对思考进行锻炼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准确地找出事物“因果关系”的过程。

与“因果关系”经常一同使用的还有一个词叫作“相关关系”,但是这两个词的意思并不相同,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尽管在商业活动和解决问题的现场,这两个词经常被混为一谈,但也有表现出不同含义的情况。

因果关系……与结果有直接影响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相关关系……与结果有关的要因之一,但并不是直接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比如“下雨天公交容易晚点”。

让我们根据下雨天公交容易晚点这一状况,将能想到的要素都写在笔记本上。

1. “下雨天公交速度慢”

2.“下雨天公交的乘客增多”

3. “下雨天因为要拿雨伞等东西,搭乘公交比较困难”

4.“下雨天无法在道路上奔跑,所以很多人赶不上车”

写出这些要素之后,能够从这些要素之中找出“这就是导致公交晚点的原因!只要改善这个问题就可以了”的 Issue 吗?

有点困难是吧。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切换成“So What(发生了什么?)”“Why So(这是为什么?)”的视点再尝试一下。对写在笔记上的要素使用“箭头”来提出“So What(发生了什么?)”“Why So(这是为什么?)”的问题。

首先针对“下雨天公交速度慢”的要素提出“问题”。

1. “下雨天公交速度慢”→“Why So(这是为什么?)”→“比平时抵达的时间要晚一些”→“So What(发生了什么?)”→“或许是因为乘客太多所以难以提速”

但是,仅凭自身的感觉,并不能够证明其具备直接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下雨天公交容易晚点”这个状况,“下雨天公交速度慢”虽然具有相关关系,但却不能说有因果关系。

事实上,虽然在遇到暴雨的情况下确实有相关规定需要公交减速,但在普通的雨天,公交的速度和平常是没有变化的。也就是说,公交晚点并不是由于公交的速度慢造成的,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公交的时间表出现了混乱。

当我们用“So What(发生了什么?)”“Why So(这是为什么?)”建立起问题的箭头之后,就会发现这里并没有解决问题的“Issue”和“假设”。

那么“下雨天公交的乘客增加”这一要素又如何呢?

2. “下雨天公交的乘客增加”→“Why So(这是为什么?)”→“预见到公交会晚点,所以乘坐前一班公交的乘客增加了”→“So What(发生了什么?)”→“下雨天公交的乘客增加,而且都带着雨伞等物品导致上下车花费更多的时间”→“So What(发生了什么?)”→“因为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增加导致公交晚点”

在这种情况下,箭头连接的要素之间都存在相关性,而且与“下雨天公交容易晚点”这一状况存在直接的“原因与结果”的联系。

箭头思考笔记的例子

箭头思考笔记虽然非常简单,但却能够“深入地挖掘思考”,找出“假设”和“Issue”,这些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除了大型项目之外,在我们解决身边的问题时,请一定尝试一下“箭头思考笔记”。

或许大家之前就曾经在无意识之中使用过前文中介绍过的这些笔记术。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家在看完本书之后就可以在解决问题时有意识地使用相应的笔记术,让自己的笔记术更上一层楼。

比如,你之前就有在笔记上用箭头来帮助思考的习惯,那么以后再加上“So What(发生了什么?)”“Why So(这是为什么?)”的因果关系,可以使你的箭头思考笔记比之前更加清晰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