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全文在线阅读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制作容易被大脑接受的笔记

关灯直达底部

假设这里有两本笔记,笔记里的内容是一样的。其中一本笔记每一页都写得很满,而另一个笔记却在每一页都留有余白。

那么,大家认为哪一本笔记在思考的时候阅读起来更方便呢?

或许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留有余白”的那一本吧,这是很自然的直觉。

但是,仔细想一想,因为笔记里的内容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获取到的信息应该也完全相同。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容易被“大脑”所接受的笔记和让“大脑”感觉到抗拒的笔记呢?

麦肯锡的某位前辈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观点,他认为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或许是由日本人的“空间感”所导致的。

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有一种“余白之美”。西洋的审美意识主要关注具体能看见的部分,与之相对,日本人拥有对“空白”与“时间”的独特审美。

“写满的笔记”和“留有余白的笔记”的例子

比如在京都的“龙安寺石庭”之中就有非常著名的“枯山水”日本庭院。

所谓“枯山水”,指的是明明没有水,但却用砂砾和小石头仿造成水的模样,利用石头的纹理来表现水的流动,营造出美丽的水流和自然的景观。

日本人对于这种审美意识可以说是非常熟悉,而且在凝视这种余白之美的时候,可以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思考变得更加深入。

事实上,笔记也是一样,因为留有空白,大脑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出进一步探求的欲望。如果不留空白将文字写满整个页面,那么大脑只会单纯地解读这些信息,导致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更深入地思考。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笔记上留白就显得非常重要。余白的地方也不只是为了用来做记录。

在我还是一个职场新人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因此直到现在我在写笔记和做表格的时候都会留有大量的余白。麦肯锡的毕业生们提交的资料往往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或许这就是因为他们都养成了留有余白的笔记术这种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