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RobertBresson(1901—1999),法国画家、大师级电影导演。1934年开始拍片,四十多年拍了十三部电影。主要作品有《乡村牧师日记》(DiaryofaCountryPriest,1951)、《死囚越狱》(AManEscaped,1956)、《圣女贞德的审判》(TheTrialofJoanArc,1962)、《钱》(Money,1983)等。
6见谢晋访谈。
7编注:崔子恩,小说家、电影评论家、电影编剧、导演,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理论研究系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北电电影文学系任教。他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出版了许多小说及评论集。执导的作品有《旧约》(2001)、《丑角登场》(2002)、《夜景》(2004)等。
8编注:FrankieAvalon(1939—),1950、1960年代美国青少年偶像、歌手及演员。《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用了他的Why?当插曲。
9有关《卧虎藏龙》在亚洲的票房可参见StephenTeo(张建德)对该片编剧兼制片JamesSchamus的访问“WeKickedJackieChan’sAss”,见SensesofCinema(http://www.sensesofcinema.com/contents/01/13schamus.html)。
10虽然一般香港新浪潮的起源可追溯至1978—1979年间,但某些评论者(如张建德)仍将其先驱者远推至1970年,以及唐书璇石破天惊的艺术电影《董夫人》的正式发行。
11翁维铨,1971年起为英国、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内地及香港导演、监制、摄影数部纪录片及剧情片。曾参加柏林、美国及香港等国际电影节并获奖项。1996年加入香港演艺学院,现任电影电视学院监制及制作管理系主任。执导的剧情片有《再生人》(1981)、《荒漠人》(1983)等。
12唐基明(1950—),亦是从电视台起家的香港新浪潮导演。导演作品有《女人风情话》(1985)、《贩母案考》(1990)等。
13编注:方育平(1947—)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曾荣获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父子情》、《半边人》(1983)、《美国心》(1986)。他早期替香港电台电视部“狮子山下”剧集拍摄了《野孩子》(1977)、《元洲仔之歌》(1977)、《老犁》(1978)等单元。
14编注:严浩(1952—)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主力人物之一。1973年于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毕业,回港后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任编剧及编导。1978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茄喱啡》,被认为是香港第一部新浪潮电影。作品有《似水流年》(1984)、《滚滚红尘》(1990)、《太阳有耳》(1996)等。
15编注:罗卓瑶(1957—),香港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任职于香港电台电视部,执导过十二部电视剧,1982年赴英国电视电影学院主修导演及编剧,毕业作品《外国的月亮圆些?》获芝加哥电影节银奖。1995年和夫婿方令正移民澳洲。执导作品有《爱在他乡的季节》、《秋月》(1992)、《浮生》(1996)、《遇上1967的女神》(2000)、《给阿里的信》(2004)等。
16傅葆石曾写过这两个早期中国电影工业超级中心的精彩巨作,见PoshekFu,BetweenShanghaiandHongKong:ThePoliticsofChineseCinema(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3)。
17见p.29。
18有关王家卫的专著有许多,如TonyRayns的WongKar-waionWongKar-wai(London:Faber&Faber,2006);StephenTeo的WongKar-wai(London:BritishFilmInstitute,2005);Jean-MarcLalanne,DavidMartinez,AckbarAbbas和JimmyNgai的WongKar-wai(Paris:DisVoir,1997);WimalDissanayake和DorothyWong的WongKar-wai’sAshesofTime(HongKong:HongKongUniversityPress,2003);JeremyTambling,WongKar-wai’sHappyTogether(HongKong:HongKongUniversityPress,2003),以及潘国灵编的《王家卫的映画世界》(增订本)(香港三联,2004)。还有许多由王家卫的摄影师杜可风执笔的文章。
191980年代起有许多非常出色的女性电影工作者?在中国内地有张暖忻(1940—1995),作品有《北京你早》(1990)等;黄蜀芹,作品有《人•鬼•情》(1987)等,以及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剧《围城》(1990);彭小莲,作品有《女人的故事》(1989)和《上海纪事》(1998);李少红,作品有《恋爱中的宝贝》(2004)等,除了电影之外也导了许多电视剧。在台湾最多产的有王小棣,作品有《魔法阿妈》,王小棣和黄黎明、黄玉珊都是过去这十年台湾女性从事电影工作的先驱,较年轻一辈的有陈映蓉,她为台湾电影工业注入一股新活力,她的《十七岁的天空》(2004)大受欢迎。香港方面除了这里提到的许鞍华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女性导演,如张婉婷、罗卓瑶、张艾嘉,以及稍早的艺术电影开创者唐书璇,张艾嘉和唐书璇其实常来往港台两地拍片。可惜的是,许多女性电影工作者能发挥的空间仍远逊于她们的男性同行。
20中国内地电影工作者的访问收录得比较多,只说明了产业的大小(在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内地影业经历了非凡的发展),而不在于地理或甚至美学上的偏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