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1990年代末以意想不到的青冥剑、绿肤老阿妈和双瞳少女的形式降临业界。美籍台湾导演李安2000年的国际巨作《卧虎藏龙》,为华语电影(包括台湾及其他各地区)提供一种新形态。通过跨国的演员阵容,囊括了香港(周润发)、中国内地(章子怡)、马来西亚(杨紫琼)和台湾(张震和郎雄)的演员,加上来自美国的制作班底和国际的资金,这部全新的混血电影攻克了所到之处的票房,当然亦包括台湾。[9]这部片对李安来说亦是一大胜利,他过去以《喜宴》和《饮食男女》成功地拓展华语电影而进入国外市场。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李安谈起《卧虎藏龙》在台湾成功的原因时,仍不能摆脱以“好莱坞制作”为吸引号召。另一段值得一提的突破来自王小棣,这位资历深厚的导演推出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动画《魔法阿妈》。这部赏心悦目的小品由王小棣的稻田电影工作室制作,讲述一个台北小男孩被送到乡下与阿妈同住,这位阿妈可以召唤出鬼魂与灵怪。这部电影同样召唤观众走入剧院,挑战长久以来被外来的迪斯尼(Disney)与皮克斯(Pixar)主导的台湾动画市场。乘着这股由《卧虎藏龙》带动的风潮,2002年的《双瞳》展现了或许是台湾电影未来最令人讶异和难以想象的结果。《双瞳》是部侦探惊悚片,由评论家出身的导演陈国富执导,讲述发生在当代台北的连续凶杀案和狂热的神秘宗教。这部片与哥伦比亚公司共同制作,集合了扎实的剧本和老练的好莱坞制作水平,并运用国际级的演员阵容,包括戴维•摩斯(DavidMorse)、梁家辉、刘若英和戴立忍。《双瞳》在台湾异军突起的成绩并斩获亚洲的其他市场,这应被视为某些即将到来事物的先兆。
接着,有张作骥所代表的中间路线。经过多年业界的摸爬滚打,张作骥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以几部关于帮派文化的作品建立自己的电影美学。借着《黑暗之光》及《美丽时光》大放异彩,张作骥成为少数能够主要凭靠本地资金站稳脚跟的台湾电影工作者,一方面进行独立制片赢得奖项,另一方面又能从本地市场获利。他以一种崭新的取径实现梦想,那就是徘徊于商业与艺术电影之间,并且提出一套创新的管理哲学,让上至生产制作下至策划营销的大小事统统在家中解决。张作骥应对台湾电影工业不健全的根底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设法绕道而行,并且事必躬亲。不论是放眼外界寻求资金和观众,或是全力与好莱坞团队共同制作,还是以新思维独立制片,有件事是确定的:当代台湾电影所面临的挑战是,电影工作者不仅必须在他们的艺术上日益求新,同样亦须如此对待筹措资金、制作、市场,并且奉上他们的心力。
香港电影:从新浪潮到新跨国电影BT2
虽然香港处于中国的边缘地带,又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直至1997年才正式回归,可是在华语电影发展的历史当中,这个弹丸之地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早期1909年的默片《偷烧鸭》和黎民伟1912年的《庄子试妻》,到1930、1940年代粤语片的兴旺,香港成为电影工业繁荣昌盛之地来自位于东西方交接处的独特位置。1941年日本占领期间,电影制作遭到严重打压,不过香港在战后见证了新一波生产普通话电影的大潮,如邵氏片厂及国泰片厂的出现,建立起1950及1960年代新的电影王朝。此时期也同样让一群女伶崭露头角,包括葛兰、林黛和乐蒂,她们的一颦一笑深入男女老少的心。1960年代中,通俗音乐剧、爱情片和喜剧的产量开始被武侠片及动作片超越。1970年代期间,导演如张彻、刘家良和罗维之辈相继从明星身上打造新生代的英雄标记,如王羽、姜大卫、成龙,当然,还有李小龙。但是到了1970年代末,一个令人雀跃的新电影运动开始风起云涌,更进一步地拓展了香港电影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