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藏书纪事诗 » 藏书纪事诗全文在线阅读

《藏书纪事诗》卷二

关灯直达底部

六九、东丹王倍

海上小山压大山,大山力比小山孱。

穹庐未可藏书卷,望海堂中誓不还。

《辽史》:“东丹王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也。幼聪敏好学。太祖破渤海大諲譔,改其国曰‘东丹’,以倍为人皇王主之,建元甘露。后让位德光。德光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置卫士,阴伺动静。唐明宗闻之,使人跨海持书密招倍,倍立木海岸,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唐明宗赐姓东丹,名慕华,复赐姓李,名赞华。倍初市书至万卷,藏于医巫闾绝顶之‘望海堂’。通阴阳,知音律,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符经》。善画本国人物。”

谢启昆诗:“建国东平恨徙居,数峰拳石压穹庐。大册无力乘桴去,望海堂中万卷书。”

《志雅堂杂钞》:“王介石有东丹王赞华所画《番部行程图》。道君题云:‘世所谓东丹王者也。所画绝妙,与王子庆《西域图》相伯仲。’”昌炽案:元耶律楚材,东丹王之八世孙,著《湛然居士集》。其子铸著《双谿醉隐集》。漠北世家,专精文学,鲜有能过之者,未始非医巫闾万卷之贻谋也。王为五季时人,但《辽史》有传,断代仍宜从辽,次于宋后。

 

七十、元好问裕之

女几三潭忆避兵,遗簪败履不胜情。

金源文献空山在,野史亭前夜哭声。

郝经《遗山先生墓铭》:“先生以金源氏有天下,曲章法度,几及汉唐。《国史》、《实录》在顺天万户张公府,愿为撰述。乃为《中州集》百余卷,又为《金源君臣言行录》。往来四方,采摭遗逸,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亲为纪录,至百余万言。捆束委积,塞屋数楹,名之曰‘野史亭’。先生讳好问,字裕之,太原定襄人。登兴定五年进士。天兴初,入翰林,知制诰。金亡,不仕而卒。”

刘静修诗:“百年图籍有萧相,一代英雄惟蔡公。策书纷纷少颜色,空山夜哭遗山翁。”自注:“汴亡,张蔡公以《金实录》归遗山,尝就公誊录。”

遗山《故物谱》:“予家所藏书,宋元祐以前物也。贞祐丙子之兵,藏书壁闲,得存。兵退,予将奉先夫人南渡河,举而付之太原亲旧家。自余杂书及先人手写《春秋》、三史、《庄子》、《文选》之等,尚千余册,并画百轴,载二鹿车自随。是岁,寓居三乡。其十月,北兵破潼关,避于女几之三潭。比下山,则焚荡之余,盖无几矣。往在乡里,常侍诸父及两兄燕谈,每及家所有书,则必枚举而问之。如曰某书买于某处所,传之何人,藏之者几何年,则欣然志之。今虽散亡,其缀缉装褙、签题印识、犹梦寐见之。或曰:物之阅人多矣!世之人玩于物、而反为物所玩,贪多务取、巧偷豪夺、遗簪败履、恻然兴怀者皆是也。李文饶志平泉草木,有‘后世毁一树一石,非吾子孙’之语;欧阳公至以庸愚处之。予以为不然。三代鼎钟,其初出于圣人之制,不曰永用享,则曰子子孙孙永宝用,岂圣人超然远览,而不能忘情于一物邪?盖自庄周、列御寇之说盛,诞者遂以天地为逆旅,形骸为外物,虽圣哲之能事、有不满一笑者,况外物之外者乎?丙申八月二十有二日,洛州元氏。太原房某引。”

 

七一、赵文敏孟頫 李维柱本石

开卷须眉一笑同,道人旧住水晶宫。

宝书转展归天上,空自伤心到牧翁。

《式古堂书画考》:“元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又号鸥波、水晶宫道人。宋司户参军,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赠魏国公,谥文敏。”

《七颂堂识小录》:“宋板书所见多矣,然未有逾《前汉书》者。于中州见一本,出王元美家,前有赵文敏小像,陆师道亦写元美小像于次帙,标签文衡山八分书。”

《天禄琳琅》:“《汉书》,宋刻本。王世贞跋云:‘余平生所购宋本,班、范二书,尤为诸本之冠。桑皮纸,白洁如玉,四旁宽广,字大者如钱,有欧、柳笔法,细书丝发肤致,墨色精纯。前有赵吴兴小像。’”又:“钱受之跋:‘赵文敏家藏前后汉书,太仓王司寇得之吳中陆太宰家,余以千金从徽人赎出,藏弆二十余年,今年鬻之於四明謝象三。床头黃金尽,生平第一殺風景事也。此书去我之日,殊难为怀,李后主去国,听教坊杂曲,挥泪对宮娥,一段淒涼景色,約略相似。’又云:‘吾家藏书尽为六丁下取,此书却在人間,武林坦公司馬携以见示。 呜呼!佛言昔年奇物,经历年岁,忽然复睹,记忆宛然,皆是藏识变现。良非虚语。’又云:‘京山李維柱,字本石,本宁先生之弟也,尝语余,若得趙文敏家《汉书》,每日焚香礼拜,死则当以殉葬。 余深愧其言。’”昌炽案:“文敏《汉书》今归天府,以上诸跋,藏弆源流,厘然可考,故详录之。”又:“元本《大广益会玉篇》,赵孟頫藏本。有‘水晶宫道人’印。孟頫以湖州四面皆水,自号水晶宫道人。解缙《春雨集》云:文敏早年喜画梅,印以水晶宫图书。浙中有玛瑙寺,或戏以为对,遂不用。”

张应实《清秘藏》论书画印识云:“‘赵’字方圆二印、‘大雅’印、‘天水赵氏’印,并赵孟頫。”

陈继儒《读书十六观》:“赵子昂书跋云:聚书藏书,良非易事。善观书者,澄神端虑,静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忽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在作枕,勿以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后之得吾书者,并奉赠此法。”

《曝书杂识》:“汲古影写许棐《梅屋诗稿》第四卷后,有朱文方印,云赵文敏书。卷末云:吾家业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何如?后人不读,将至于鬻,颓其家声,不如禽犊。若归他姓,当念斯言。取非其有,无宁舍旃。凡五十六字。”

 

七二、庄肃恭叔

博进新赏十万缗,隋珠为烛蜡为薪。

江南空有求书诏,故纸原难换告身。

《松江府志》:“庄肃字恭叔,号蓼塘,居青龙镇。仕宋为秘书小史。宋亡弃官,浪迹海上。性嗜书,聚至八万卷,手钞经史子集,下至稗官小说,靡所不具。《书目》以甲乙分十门。至正间,修宋、辽、金史,诏示遗书,危素购于其家,得五百卷。”

《辍耕录》:“蓼塘既没,子孙不知爱惜,或为虫鼠蚀啮,或为邻识盗窃,或供饮博之需,或应糊覆之用,编帙散乱,所存无几。至正六年,诏求遗书,有以书献者予一官。江南藏书多者止三家,庄其一也。继命危素学士特来选取。其家恐兵遁图谶干禁,悉付祝融。其孙群玉,收拾烬余,觊领恩泽,宿留日久,仍布衣而归。书之不幸如此。”

《五茸志逸》:“元文宗时经筵,语及唐聂夷中诗,询其有文集否?诸学士以未闻对,或言庄氏富藏书,特旨访其家,果有聂集,上之,敕授教授。”

杨瑀《山居新语》:“上海县士人庄蓼塘者,藏书至七万卷,其子欲售之,买者积年无有,好事者可见其鲜。”

 

七三、张雯子昭

呜咽江头变徵声,铜山倾处洛钟鸣。

赵家已是无完土,楼上遗民拥百城。

郑元祐《张子昭墓志》:“张雯字子昭,其先浚仪人,祖父世居吴。雯少嗜学。时宋社已屋三十八稔矣,故老遗黎,犹有存者,子昭从其人问宋遗事,得其什一。喜游钱塘山川城邑,徘徊踯躅,感叹不能已。兼通声律,家临市衢,构楼蓄书,自经传子史,下逮稗官百家,无不备,日繙阅研究。年六十四,卒于至正十六年十一月。子田,次子里,孙男一,名肯。”昌炽案:以至正十六年上推子昭之生,尚在宋咸淳之季,应次庄肃之后。

《杭州府志》:“雯南渡居钱塘,精律吕,每众坐,闻乐辄俯首嚬蹙,曰:吾其不免乎?子田,字耘己,亦工文词。田子肯,字继孟,一字寄梦,从宋濂学。”

昌炽案:《苏州府志》雯亦有传,艺文类《书画记补遗》、《继潜录》、《墨记》皆雯撰。观郑元祐所撰志,雯实吴人,特尝寓于钱塘耳。又案:《天禄琳琅》:“《说文解字》有‘子昭’印,据《嘉兴府志》以为盛懋,字子昭,非是。亦雯所藏也。”

《铁琴铜剑楼书目》:“《简斋外集》,卷首有‘张子昭印’,朱记。”

 

七四、袁易通甫

荒江寒雪钓潜蛟,一叶烟波不系袍。

载得笔床茶灶去,篝灯怪牒写元包。

黄潜《静春先生墓志铭》:“君讳易,字通甫,曾大父璡,筑室长洲之蛟龙浦。君不乐仕进,所居西偏为堂曰‘静春’,左江右湖,禽鱼飞泳于烟波莽苍间。堂中有书万卷,悉君所校定。客至,辄敛卷与纵饮剧谈,留连竟日。”

杨载《静春堂诗集序》:“通甫有宅在郡城东南二十里蛟泽之滨。蛟泽当吴淞江之下,其水甚深。”

陆文圭《跋袁静春诗》:“具区甫里之间,近世有隐君子焉。结茅囗亭,出苍莽之墟,樵村渔舍,混为一区。城市之迹疏而麋鹿之性驯,嗜欲之机浅而鸥鸟之情亲,所交皆畸人逸士。西邻北里,诗简往来,清江白月,举樽相属,优游不仕者四十余年。”

《四库提要》“《静春堂集》四卷,元袁易撰。易居吴淞具区之间,筑堂曰‘静春’,聚书万卷。或棹舟载笔床茶灶古器,游于江湖。赵孟頫尝为画《卧雪图》,称易与龚囗(王肃)、郭麟孙为吴中三君子。”

 

七五、袁文清桷

祠禄难言领洞霄,一枝避迹等鹪鹩。

欲知梅磵藏书窖,甬上南湖学士桥。

《四库提要》:“《延祐四明志》十七卷,元袁桷撰。桷字伯长,庆元人,宋知枢密院事韶之曾孙,少为丽泽书院山长,以荐,改翰林国史院检阅官,累迁侍讲学士。卒赠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谥文清。所著《易说》、《春秋说》,世久无传。惟《清容居士集》及此《志》尚存。”

《至正直记》:“袁伯长学士,承祖父之业,广蓄书卷,国朝以来,甲于浙东,伯长没后,子孙不肖,尽为仆幹窃去,转卖他人,或为婢妾所毁者过半。”

全祖望《湖语》:“渊然清容,丕振剡源,遗老之帜,而牙签之于王氏,亦复并峙。彼津逮者,盖未易以猝诣。”自注:“南湖藏书,前王后袁。”又:《胡梅磵藏书窖记》:“南湖学士桥,清容之故居也。其东轩有石窖焉,予过而叹曰:此梅磵藏书之所也。宋亡,遗老避地来庆元者多,先生馆袁氏,注《通鉴》成编,而己丑寇作,以书藏窖中得免。”

 

七六、吴郡陆君 陆友友仁

家世何嫌卖布翁,图书研北自玲珑。

豹胎熊掌兼珍味,岂独蚳蜗荐水虫。

黄潜《陆氏藏书目录序》:“吴郡陆君,居囗(门睘)囗(门贵)中,四壁之外,辄与贾区直,君殊不以为溷。一榻萧然,环以古今书,凡若干卷。自经史传记,下至权谋、数术、《氾胜》、《虞初》,旁行般若百家众技之文,栉比而鳞次。入其室,如登群玉之府而探蓬莱道家之名山,忘其为居之隘也。君既第其篇帙,部分类别,为之《目录》,以全日览者,且属予使序之。夫稻粱稷黍,鱼肉果蔬,人所资以为生养之具,不可一日缺者也。得之足以饱,而不足以极天下之味。言珍异之味,至豹胎、猩唇、封熊之蹯,可以为美也,而非可常致以给朝夕之须。彼水草小虫,蜩范蚳蜗,野果之实,人所易致而必皆知好其味也。世盖有嗜书若嗜饮食者,顾所嗜之不同,而有不可得兼耳。君其兼而取之者耶。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好奇之士苟游于君而获其所嗜焉,染指而出足矣。尚无以秦人之炙,易吾之炙也哉。”

《古夫于亭杂录》:“大名门人成文昭,字周卜,寄陆务观《南唐书》宋椠本也,凡十五卷,与今刻十八卷编次小异。前有‘陆友私印’、‘陆友仁印’、‘燕处超然’印。”昌炽案:陆友即撰《墨史》及《研北杂志》者。《四库提要》称:“友字友仁,亦字宅之,平江人。”徐显《稗传》载友仁生市廛囗(门睘)囗(门贵)间,父以市布为业,独能异其所好,攻苦于学,博极群物,自号研北生,著《研史》、《墨史》、《印史》、《杞菊轩稿》。所言与黄文献记悉合,则陆君之为友仁,无可疑者。仍两列之,以示阙疑。

 

七七、景春沈君

爱书癖亦等怜才,拥篲分庭事郭隗。

未有千金求骏骨,望诸何日自齐来。

《皕宋楼藏书志》:“《啸堂集古录》干文传跋:‘景春沈君,居乐圃坊,与余同游可村贺先生之门。平生寡嗜欲,惟酷好收书。有别业在阊门,西去城仅数里,景春昔尝居之。人有挟书求售,至必劳来之,饮食之,酬之善价,于是奇书多归沈氏,《集古录》其一也。昔人有以千金市马者,得骏骨予五百金,逾年而千里马至者三。景春嗜书,何以异哉!元统后元十一月。’”

 

七八、苏天爵伯修 张贞毅思明

新市春风有故亭,论思不但证松厅。

先求宋本书堂记,再读清客藏室铭。

《四库提要》:“《元朝名臣事略》十五卷,苏天爵撰。天爵字伯修,真定人,由国子学生试第一,释褐授从仕郎、苏 州判官,终浙江行省参知政事。”又:“《元文类》七十卷,目三卷,苏天爵编。天爵所著尚有《松厅章奏》、《春风亭笔记》诸书,于当代掌故最为娴习。”

《元史苏天爵传》:“至正十二年,以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总兵于饶信,卒于军中,年五十九。”

宋本(?)《滋溪书堂记》:“苏伯修家多藏书,习知辽与金故实。且谓予:昔吾高王父玉城,当国初,自汴还真定,置别墅县之新市,作屋三楹,买书数千卷。岁久堂坏,先人葺之,且渐市书益之。又尝因公事至江之南,获书万卷以归。”

袁桷《苏氏藏书室铭》:“赵郡苏氏,崇其书楹,剖史云章,经纬有程,灵根湛虚,服习粹精。”

《元史张思明传》:“思明字士瞻,其先获嘉人,后徙居辉州。颖悟过人,读书日记千言。延祐三年,拜中书参知政事。重纪至元三年卒,年七十八。思明平生不治产,不蓄财,收书三万七千余卷。谥贞毅。”

 

七九、孔文昇退之 子克齐行素

读书种子鲁东家,油幕深严护碧纱。

纸褙鞋帮黏酱瓿,可怜片片女郎花。

《开有益斋读书志》:“《至正直记》四卷,元阙里孔克齐撰。克齐字行素,一字静斋,至圣五十五世孙。祖宗善为建康路教授。父文昇字退之,为建康书掾,因家岊山。克齐赘于沈氏,宪司荐授黄冈书院山长,召为国史编修。”

《至正直记》:“吾家自先人寓溧阳,分沈氏居之,半以为别业。多蓄书卷,平昔爱护尤谨,虽子孙未尝轻易检阅。必告于先人,得所请,乃可置于外馆。晚年子弟分职,任于他所,惟婢辈几人在侍。予一日自外家归省,见一婢执《选诗演》半卷,又国初名公柬牍数幅,皆翦裁之余者。急叩其故,但云:某婢已将几卷褙鞋帮,某婢已将几卷覆酱瓿。予奔告先人,先人曰:吾老矣,不暇及此。尔等居外,幼者又不晓事,婢妮无知,宜有此哉!不觉叹恨,亦无如之何矣。”又:“先公尝以十六字作座右铭,云:宁人负我,毋我负人。宁存书种,无苟富贵。”

 

八十、蜀帅纽邻之孙

溯峡舟轻滟澦堆,黄牛滩畔载书回。

十家何惜中人产,一掷蹲鸱沃野财。

《少室山房笔丛》:“《豫章漫钞》云:元至正初,史官遣属官驶驿求书,东南异书颇出。时有蜀帅纽邻之孙,尽出家资,遍游江南。四五年间,得书三十万卷,溯峡归蜀,可谓富矣。”又云:“隋文父子以天下之力,收书仅三十七万,遂冠古今。元边帅子,罄其一家之产,骤得三十万卷,亦宇宙奇事。然但欲其多,而不计重复,则在今甚不难,顾正本不在几何耳?古今书籍,统计一代前后之藏,往往无过十万。统计一朝公私之蓄,往往不能十万。所谓天之生财,止有此数也。况元时板本希,又非文明之世,纽氏子三十万卷,芟其重复,政恐不能三万耳。”

八一、倪瓒元镇

祗陀山下云林阁,奇石碧梧交映窗。

脱屣田园人莫笑,图书尽上九峰艭。

《明史》:“倪瓒字元镇,无锡人。家雄于赀。工诗,善书画。所居有阁曰清閟,幽迥绝尘。藏书数千卷,手自勘定,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列左右,自号云林居士。”

《无锡县志》:“清閟阁在县东南梅里乡之祇陀里,旁列碧梧奇石。非杨维桢、张雨诸人不得至焉。”

《列朝诗传》:“瓒见俗士,避去如恐浼。至正天下无事,勿(?)尽卖家产,推与知旧,人皆窃笑。及兵兴,富家尽被掠。元镇扁舟箬笠,往来淮、泖间,人始服前识也。”

马位《秋窗随笔》:“余家所藏云林自画清閟阁,题云:家在梁谿寝底之里,以泥水自闭。柴门掩于白日,藜床穿而未起。传癖书淫,聊以卒岁。”

《式古堂书画考》:“瓒号荆蛮民,又号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萧闲仙卿、云林子、曲全叟、幻霞子、如幻居士、沧浪漫士、奚玄朗、玄映,又号倪迂,初名珽。”又:“李伯时《三清图》,有‘萧闲图书’、‘萧闲画印’朱记。”

王世贞《跋元人名迹》:“云林又自称懒瓒。”

 

八二、孙道明明叔 夏庭芝伯和

泗北村居舍外坡,道人好事吃茶多。

有时山色水光里,自倚洞箫和棹歌。

《松江府志》:“孙道明字明叔,华亭人,居泗泾。博学好古,藏书万卷,遇秘本辄手自钞录。筑映雪斋,延接四方名士,校阅藏书为乐。又造一舟,曰水光山色,徜徉南浦。自号停云子。尝与陶宗仪共泛,宗仪制词,道明即倚洞箫吹之,与棹歌相答,极鸥波缥缈之思。”

郑元祐《孙高士象赞引》:“云间孙高士明叔,隐于其里九峰三泖之间。读书绩学,筑草堂三间,偃息其中。故虽甚贫,用前人苦志笃学,名其斋曰映雪。手钞书数百卷,皆不楷齐截。然自以为无所用于世,视田里阒寂,若将终其身,于是全真教主关真人号之曰清隐处士。”

《四友斋丛说》:“孙道明家于泗泾,乃一市井人也。在胜国时,日惟以钞书为乐。其手钞书几千卷,今尚有流传者,好事者以重价购之。”

汪巽东《云间百咏映雪斋》云:“名士频烦折简招,雠书同坐夜迢迢。水光山色秋江里,更谱新词入洞箫。”

张雨《题孙明叔映雪斋》诗:“生白定知虚室妙,杀青唯积古书多。”

《学津讨原》刻《封氏闻见记》后有元人跋,云:“予素有藏书之癖,凡亲友见借者,暇日多手钞之。此书乃十五年前所钞者。至正丙申岁,不幸遭时艰难,烽火四起,煨烬之余,尚存残书数百卷。今僻居深村,赖以自适,亦不负爱书之癖矣。至正辛丑上元日重观于泗北疑梦轩。云间夏庭芝伯和父谨志。”昌炽案:郑元祐《停云轩记》:“松江夏颐贞,自其上世,已称善人。丙辰兵变,室庐尽毁,家人仅完。以城北之泗泾有旧田庐也,徙家居之。”未知伯和即颐贞否?《读书敏求记》:“《云烟过眼录》有至正廿年夏颐钞本。”“颐”下疑夺“贞”字。

又案:孙先生晚岁写书题跋,皆有岁月,见于诸家藏目。汇而录之,以当先生之年谱可也。菰里瞿氏藏《闲居录》一卷,末题识云:“至正十八年戊戌之秋七月旦日,钞于泗村居之遇映雪斋。”又《读书每和求记》:《自号录》一卷:“至正壬寅,华亭孙道明手钞于泗北村居之映雪斋,时年六十有六。”又《爱日精庐藏书志》:《北梦琐言》二十卷,后有跋曰:“武林忻悦学家藏。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五月七日写起,至二十七日辍卷。华亭在家道人孙道明识于泗北村居,时年六十有八也。”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衍极》,孙明叔跋曰:“至正二十六年,岁在丙午,钞于映雪斋,时年七十岁。”

又《皕宋楼藏书志》:“玉峰先生《脚气集》后有跋 云:录于城南寓舍,时吴元年,岁在丁未腊月廿八日庚午。华亭孙道明明叔父,年七十有一。”又海昌查囗亭孝廉藏《南部新书》有先生跋,云:要“洪武五年,岁次壬子仲夏九日乙卯,在华亭集贤村泗北村居,且吃茶处写毕。清隐老人,进年七十有六。”又:“《临汉隐居诗话》一卷,宋魏泰道辅撰:洪武九年丙辰,映雪老人写于华亭集贤外坡草舍雨窗。亦见钱氏《敏求记》。钱又云:“予见道明所钞书,不下数十种,皆在崦嵫景迫之年。老而好学,真炳烛之明矣。”

 

八三、陈季模

翠竹清溪比若耶,江心涌出马驼沙。

筑楼正在沙滩畔,三字新题泰不华。

郑元祐《藏书楼记》:“维扬陈君季模,家马驼沙之上沙,当扬子江之心,而百川之水悉汇焉。既久于是,至其子天凤,字舜仪,生有异禀。自髫囗(髟上隋右)以至于冠,惟理义是说,惟图籍是耽。君爱其子之嗜学也,于是以其家旧藏书,合新购而得之者,凡五万余卷,筑楼于居之东,而藏书于楼之上。楼之前凿池以潴水,其后万竹森立,都水庸田,使白野泰公为篆三大字以揭之,乞予为之记。曩杜征君原父,每道陈君之贤。今征君已逝,海内犹所称尚,则君之贤,讵不信夫?故为记于楼壁,俾读之者当知陈氏藏书之意,不为科名发也,不为利禄设也。盖以为反身穷理,非诚有志于圣贤之学者,不足与语陈氏藏书之意也。”

 

八四、周定王囗(木肅) 朱睦?(木挈)灌甫

一线惊涛逼丽谯,西亭万卷叹漂摇。

经衣史服何从见,栎下生歌汴上谣。

《明史诸王传》:“镇国中尉睦?(木挈),字灌甫,镇平王诸孙。幼端颖,及长,被服儒素,覃精经学。所撰有《韵谱》五卷。学者称为西亭先生。”

《征刻唐宋秘本书目》:“朱睦囗(木挈)《授经图》二十卷。”

《千顷堂书目跋》:“《西亭中尉万卷堂书目》十六卷,朱勤美编。”昌炽案:“勤美,西亭之子。朱竹垞所称孙侍郎耳伯与西亭之子竹居交契,竹居疑为勤美字也。

《万卷堂书目跋》:“余宅西乃游息之所,建堂五楹,以所储书环列其中。仿唐人法,分经史子集,用各色牙签识别。经类凡十一:《易》、《诗》、《书》、《春秋》、《礼》、《乐》、《孝经》、《论语》、《孟子》、经解、小学,凡六百八十部,六千一百二十卷;史类凡十二:正史、编年、杂史、制书、传记、职官、仪注、刑法、谱牒、目录、地志、杂志,凡九百三十部,一万八千卷;子类凡十:儒、道、释、农、兵、医、卜、艺、小说、五行家,凡一千二百部,六千零七十卷;集类凡三:楚辞、别集、总集,凡一千五百部,一万二千五百六十卷。编为四部,人代姓名,各具撰述之下。陈陂子曰:余垂髫时即喜收书,然无四方之缘,不能多见。大梁又自金元以来,屡经兵燹,藏书之家甚少。间或假之中吴、两浙、东郡、耀州、澶渊、应山诸处,或写录,或补缀,盖亦有年。所得仅此,信积书之难也!隆庆庚午八月中秋日,东陂居士睦囗(木挈)书。”

《明诗综小传》:“灌甫,周定王六世孙。万历初,举宗正。有《陂上集》。钱受之云:灌甫年二十,通五经。中年筑室东陂之上,取古人经解,缮写藏弆,叙而传之。先是,海内藏书富者推江都葛氏、章邱李氏,灌甫倾赀购之,起万卷堂,讽诵其中。汴亡之后,漂荡于洪流怒涛,可胜叹哉。”

《静志居诗话》:“世所传《万卷堂书目》,不列卷帙、撰人,非故籍也。予家藏有《聚乐堂艺文志》四册,俱详列卷数、撰人,系陂上钞本。”

曹溶《静惕堂集》:“有明宗室,灌夫宗正为之最。往孙北海少宰令祥符,就其第钞经注二百余册,载归京师。崇祯壬午,贼决河堤,书堂付之巨浸,徒其目存耳。”

周亮工《汴上谣》:“河决后,民多有以书纸蔽体者。诗云:云绡雾縠,经衣史服。”又《煮书》云:“煮奇字,去黑水。蹒跚老蠹鱼,囗(虫禺)囗(虫禺)登士簋。”

《天禄琳琅续编》:“《春秋经传集解》,明周王囗(木肃)赐籍,有‘周府御书楼宝’朱印。”

 

八五、宁献王权 朱谋囗(土韦)郁仪

匡庐山前云气浓,为云作囊密密缝。

氤氲宫阙白云里,此是酉阳第几峰。

《明史诸王传》:“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正统十三年薨。”

《明诗综小传》:“钱受之云:王博学好古,诸书无所不窥。志慕冲举,自号臞仙。令人往庐山之颠,囊云以归,结小屋曰‘云斋’,障以帘冪。每日放云一囊,四壁氤氲,如在岩洞。凡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

又:“朱谋囗(土韦)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既卒,豫章人士私谥贞静先生。有《枳园近稿》。”

赵一清《水经注释附录》:“宁献王诸孙曰石城王奠堵,奠堵诸孙曰石城镇国将军宸浫。中尉,宸浫之曾孙也。”

《列朝诗集小传》:“郁仪著书百有十二种,皆手自缮写,未尝假手小胥。常诒书告余,愿尽出其藏,以相囗助。缮写经岁,卷帙宏多。余干令为余邑子,属以相寄。令,酒人也,舞其书而焚之。至今念之,犹有余恨。”

《明画录》:“朱统鍡字伯垒,号群玉山樵、石城王孙。其父谋囗(土韦),以著书名世。鍡承家学,复精于绘事。”

《千顷堂书目簿录类》:“《宁献王书目》一卷。”

《四库提要》:“《宁藩书目》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初,宁献王权以永乐中改封南昌,日与文士往还。所纂辑刊刻之书甚多,其目凡一百三十七种,词、曲、院本、道家、斋醮诸仪俱附焉。”

张芳《征刻唐宋秘本书例》:“中州之西亭,豫章之郁仪,两王孙家藏与天府埒。西亭所藏,尽付黄流;郁仪之书,亦遭劫火。”

 

八六、晋庄王钟铉 靖王奇原 端王知烊

简王新(土典) 秦简王诚泳 定王惟焯

 

九师易是刘安授,三爵诗能卫武监。

窃比河间无愧色,遗经往往出山岩。

《茶余客话》:“明代藏书,周、晋二藩。”

《天禄琳琅》:“《谷梁注疏》,晋藩藏本。朱谋囗(土韦)《藩献记》:晋庄王钟铉,宪王之子,高皇帝曾孙也。正统七年,以榆林王进封。博古喜法书,尝令世子奇原刻《宝贤堂法帖》。今世传书画多晋府章,即其人也。”

又:“《唐柳先生集》,晋庄王钟铉藏本。”

《甘泉乡人稿跋明晋藩刻元文类》:“晋藩自太祖子恭王?始封太原。当嘉靖十六年丁酉,长史马朋作序时,为简王新囗(土典)嗣封之二年。《明史诸王表》:‘端王知烊,嘉靖十二年薨,无子。新囗(土典)以新化王知囗(火节)长子奉敕管府事,十五年嗣封。’序称:‘志道堂先王殿下刻《文类》,未完,我虚益堂贤王殿下,仰承先王之统,克绍厥志。’先王当谓端王知烊也。端王之祖靖王为世子时,尝取《阁》、《绛》、《大观》、《宝晋》诸帖,益以所藏宋无明人墨迹,为《宝贤堂帖》。端王合刻《文选》、《文粹》、《文鉴》、《文类》、《文衡》。简王能踵成其志。以氏身为长史,盖亲见两贤王美行者。其文以河间献王为比,无愧辞矣。”

又,《跋秦藩本史记》:“嘉靖十三年,秦藩鉴抑道人序。以《明史诸王传表》考之,乃定王惟焯也。序称:‘我简祖呻吟占毕,以力学终其身。’则为简王诚泳。定王为简王从孙,传称有贤行。序言:‘景慕卫武,以鉴抑名轩。’则信乎其有贤行矣。”

严元照《书宋板王荆文公诗注残卷后》:“乾隆乙卯,予从友人借得宋刻两册,有‘敬德堂图书印’、‘子子孙孙永宝用’印,盖明晋藩藏书也。”

《式古堂书画考》:“赵待诏《瑶岛会真图》有‘晋国奎章’、‘道济书府’、‘晋府书画之印’、‘清和珍玩’、‘乾坤清气’各朱记。”

 

八七、光泽荣端王宠 衡恭王祐楎

高唐王厚煐 庐江王见湳 徽王

 

光泽系出自辽府,高唐系出自衡府,

庐江系出自郑府,与徽府书共千古。

《明诗综小传》:“光泽荣端王宠囗(氵寰),辽惠王成炼次子。成化二十三年封。何乔远云:王积书万卷,世宗赐堂名曰博文。”

《居易录》:“岳珂《玉楮集》,衡府高唐王家钞本,流传绝少。高唐王讳某,号岱翁。工篆隶,癖嗜古书,写录多秘本。鼎革后,散落市肆。纸墨精好,装潢工致。康熙乙巳,青州市中得刘贡父《春秋权衡》、《意林》二书,亦高唐府中物。”

《天禄琳琅》:“《史记》,明兴宗第四子衡王允熞藏本。有‘衡王图书’印。”昌炽案:兴宗子封衡王者,名允囗(火熙),非允熞也。允囗(火熙),靖难时改封怀恩王。此衡王为宪宗第七子衡恭王祐楎。高唐王名厚煐,衡恭王之从父,以博雅闻。俱见《明史》。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图绘宝鉴》黄荛圃跋云:‘收藏为庐江王,犹是几百年前故物。拜经楼主人以为装潢极精,非民间藏书。吾见成化时阁本《大唐开元占经》,每册俱用黄绫作簿面,黄绢作签条。此可见宫书郑重,即装潢可辨也。’简庄征君跋云:‘庐江王藏书甚富,余所见凡数种,皆善本云。’”昌炽案:《天禄琳琅续编》:“元本《贞观政要》有‘宗藩清暇’、‘庐江王文房记’二印。”《明宗室世系表》:“郑简王祁鍈第十子见湳,别封庐江王。历四世:祐昂、厚光、载禋。”《持静斋书目》:“宋刻《郎君胄诗》有‘庐江王文房印’。”《读书敏求记》:“《蟋蟀经》二卷,予昔藏徽藩芸窗道人五綵绘画本,为季沧苇豪夺去。”《千顷堂书目簿录类》:“《徽府书目》一卷。《衡府书目》一卷。”

 

八八、宋文宪濂 曾鲁得之

憔悴庐山一炬痕,绛云种子已无存。

精灵未绝青萝本,不见中郎见虎贲。

《澹生堂藏书约》:“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聚书万卷。”

《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六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注:“《长庆集》,北宋时镂板,所谓‘庐山本’者。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板,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希世珍。”昌炽案:“此书亦见《读书敏求记》,今藏潘文勤师滂喜斋。

《天禄琳琅续编》:“宋本《春秋经传集解》有‘文渊阁印’、‘金华宋氏景濂’诸印。又《史记》、《文选》皆有景濂印。”

《持静斋书目》:“《群书事林广记前集》卷之一,《后集》卷之二,陈元靓编。宋刊本,有‘陶九成’、‘宋景濂藏书’诸印。考《明史艺文志稿补》:‘宋有陈元靓《事林广记》十卷’。盖即其残帙。陶、宋二公藏书,至今尚存。吉光片羽,固不得以寻常残牍视之矣。”

宋濂《礼部侍郎曾公神道碑》:“公讳鲁,字得之。所藏子史动数百家,各揽其精而掇其华。闻有僻书隐牒,不惮道里之远,必购得之。”

 

八九、徐达左良夫

偶来山廨饵苍术,燕俎匏尊囗(奭斗)磵流。

我到松云堂上坐,图书散尽五湖秋。

《苏州府志》:“徐达左,字良夫。受《易》于鄱阳邵宏道,又受《书》于天台董仁仲。隐居光福山中。洪武初,乡人施仁守建宁,请为其学训导,卒于学官。”

《倪云林集外诗》:“七日访徐良辅,十三日至七宝泉上,及暮,舟还耕云轩。桂树窗间卧看云,风吹花落紫纶巾。偶来山廨饵苍术,又向江波采白蘋。”又:“八月七日,偕耕云叟访耕渔隐者。留三日,有图书笔砚之乐。云卧雨声集,庭树飒以秋。身同孤飞鹤,心若不系舟。燕俎登松菌,匏尊囗(奭斗)磵流。”

吴宽《题东坡遗张平阳诗真迹》:“旧藏光福徐良夫家。良夫所藏高编大册甚富,今不存矣。”

《百宋一廛赋》:“觌温国于徐庐,鍼传家之膏肓。”注:“《司马公文集》八十卷,每半叶十二行,每行廿字,有朱书一行,云‘洪武丁巳秋八月收’。钤以小方章一,文云‘徐达左印’,又大方章一,文云‘松云道人徐良夫藏书’。”

《式古堂书画考》:“朱泽民《秀野轩图》,良夫题。有‘松云生’、‘耕渔轩’、‘良辅’三印。”昌炽案:良夫明初为建宁学官。虞堪亦曾仕云南府学教授。皆尝入明。《四库提要》,堪集著录于杨文贞之前。今从其例列明初,次宋文宪之后。又案:耕渔轩在光福镇。同治中,先师冯景亭先生即旧址重建。其地直虎山桥,三面临水,湖光山色,皆在襟袖间。昌炽每登其堂,徘徊不忍去。

 

九○、虞堪胜伯 虞子贤

青城剑气在松陵,卓行清才一见征。

俯仰遗文三太息,屋梁落月照渔罾。

《姑苏志》:“虞堪字克用,一字胜伯,宋丞相允文诸孙。后家长洲,隐居行义。家藏书甚富,多手自编辑。雅重先世手泽,闻有雍公遗文,千里外必购得之。”

《列朝诗传》:“克用为云南府学教授,卒于官。子镛,教授里中。孙湜,始去儒。湜之子权,家益贫,斥卖先世故物,以供衣食。权死时,胜伯遗文及所藏词翰,无虑数箧,妻子以鱼罾裹置屋梁。久之,并其罾亡矣。征文献者为三叹焉。”

倪瓒《笠泽留别胜伯诗》:“清才卓行虞征士,食粥三年致母丧。诗法道园能继武,画传洪谷早升堂。”

《皕宋楼藏书志》:“《何水部集》三卷,文嘉跋云:‘后有虞茂题一诗,而用虞戡之印。戡字胜伯,藏或其别名也。’”又:“《鼓枻稿》一卷,元虞戡叔胜撰。”昌炽案:胜伯一字叔胜,倪云林有《次韵叔胜先生》诗。亦号“青城山樵”,杨廉夫《邓羽诗》序云:“至正庚寅,予游钱塘,过四壁山中,与青城山樵遇。出示古剑,其先公雍国所遗。”即指戡也。又,邾经《次韵克用》诗:“单子来归自笠泽,为说虞君犹遁栖。青城从子识丹凤,西郊草堂怀碧鸡。”

《苏州府志》:“虞子贤世居支塘。家藏书史及古今法书、名画,甲于三吴。后又得朱子《城南杂咏》真迹,构堂贮之,颜曰城南佳趣。”

 

九一、浦江郑氏

燕子飞来恸革除,义门高拓擘窠书。

方黄菹醢楼常在,未必孱王遽勿诸。

《明诗综小传》:“郑瀱字仲养,浦江人。”

《静志居诗话》:“麟溪郑氏,先世自荥阳徙歙,再徙睦州。其居麟溪,自淮始。淮之孙绮,乾道中赐号冲素处士,是为义门第一世。绮之子闻,闻之子运,运之子政,政之子德璋,德璋之子文融,文融嗣子钦。仲养盖钦之叔子也。凡历五十三世,一千六百六十余年。逮元季明初,门才益甚,曰深、曰濂、曰源、曰涛、曰泳、曰涣、曰渊、曰湜、曰济、曰洧、曰淏、曰沂,出处不齐,先后以才行著,一门群从。又有櫄、梴、杕、枋、材、幹、彬、楷、模、桐、柎、棠、机、柏、栻、木,皆为士林所重。于是公卿大夫先后诗文贻赠者,编为《麟溪集》二十二卷,洵盛事矣。” 

《紫桃轩杂缀》:“国初,浦阳义门郑氏,藏书八万卷,家有藏书楼,建文君为书擘窠大字作匾。古名贤书画妙迹,亦不下五六百种。”

《人海记》:“浦江郑氏八万卷,毁于火。”

 

九二、杨文贞士奇

村塾何从得佩觿,百钱惟有囗(土桀)鸡栖。

平泉草木荒寒甚,东里家风尚断齑。

《明史杨士奇传》:“名寓,以字行,泰和人。早孤,随母适罗氏,已而复宗。建文初,以史才荐,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成祖即位,改编修。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英宗正统九年三月卒,年八十。赠太师,谥文贞。”

徐囗(火勃)《笔精》:“杨文贞士奇,少孤贫。十六岁出为村落童子师,欲买《史略》二册,百钱不能得。其母夫人畜一牝鸡,数岁,命以易之。世有此母,安得不生此子。”

又,杨文贞《文籍志序》云:“吾先世藏书数万卷,元季悉毁于兵。吾早有志于学,而孤贫不能得书。稍长,事抄录,无以为楮笔之费,则往往从人借读,不能数得。年十四五,出教童蒙,颇有所入,以供养不暇市书也。弱冠,稍逺出授徒,所入颇厚,始蓄书,不能多也。及仕于朝,有常禄,又时有赐赉,节缩百费,日月积之,一为收书之资。歴十余年,经史子集虽不能备,[颇有所蓄,]视吾先世所藏千百之什一;视吾少时,可谓富矣。夫人于其所好,劳心苦力以求得之,必将谨护珍袭,不至于废坏。逮后之人,未尝知得之之难,盖有[视之漠然,不以留意,]弃之如瓦砾者[矣]。吾惧后之人不知守也,[凡书其]志吾之所以得,而勉其所以守。盖昔人爱一草一木,犹戒子孙以勿坏,矧书籍圣贤至训之所寓乎。敬之哉!”又:“宋虞世和甫最爱黄庭坚,每得佳墨精纸奇玩,必归鲁直。国初,王羽仪之最善杨士奇。杨喜收书,或数月不相见,相见辄赠一书,皆赠遗得人者也。”

《读书敏求记》:“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二卷。昔杨文贞公得此书于伯氏,无何失去。伯氏不乐,至形诸诟詈。昔人矜重书籍如此,后学勿漫视之。”

《天禄琳琅续编》:“《常建诗集》,明杨士奇家藏。有‘东里草堂’、‘庐陵杨士奇印’二朱记。”

 

九三、周文襄忱 国朝丁日昌禹生

牧马真能除害马,车船来往载书随。

里中但祝庚桑楚,未有桐乡朱邑祠。

《明诗综小传》:“周忱字恂如,庐陵人。户部尚书,改工部,谥文襄。性好储书,其《藏室诗》云:‘群经既并蓄,百氏无弃捐。所至每充栋,来往劳车船。’”

《乾隆苏州府志名宦传》:“周忱,永乐二年进士。宣德五年,用大学士杨荣荐,授工部侍郎,巡抚江南。景泰四年十月卒。”

“丁中丞名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人。同治间,开府吾吴,御吏严而爱民如子。身后谤誉参半,实则精明慈惠。文襄之后,能福吾吴民者,公其一也。藏书极富,其为上海道时,宜稼堂郁氏宋元旧本,都归插架。有《持静斋藏书目》五卷。其尤精者,景祐本《汉书》、世綵堂《昌黎集》及宋刊《礼记要义》、《礼记集说》、《两汉会要》、《东都事略》,皆至宝也。中丞后改闽抚。解官后,芸签缥带,载归韩江。吾友袁宝璜黼仲曾寓其斋,一饱眼福。中丞《百兰山馆集》有《园居杂咏》云:‘中岁嗜古籍,简编时在手。佞宋复佞元,第恨乏科斗。人或嗤画龙,我自餍刍狗。思误亦一适,穷源须缓叩。不嫌万卷陈,但恨二竖蹂。文园岂消渴,昌谷辄干呕。渐觉入膏肓,何自致枯朽。夜梦儒冠人,自言忘年友。指示痼疾由,恍若肝胆剖。琅嬛本福地,俗客奚可守。君非蓬岛仙,艺苑漫搜取。譬如鸡皮翁,强拥卢家妇。情意不联属,自顾增老丑。又如灌园夫,遽膺青紫绶。进退失常度,有若被械杻。彼苍吝清福,不在富贵后。胡为聚宝笈,享享若敝帚。何不学处仲,开阁任奔走。送书如送穷,去病犹去垢。闻言意开豁,默审心沮忸。思欲捐夙好,又恐受诳诱。去书若存病,无苗徒剩莠。吾书亦有神,敢一卜休咎。稽首决从违,神曰然否否。’”

莫友芝《宋元本经眼录》:“《仪礼郑注》,宋淳熙本。同治甲子,署苏松太道丁禹生获之上海肆中。审定为‘实事求是斋’经籍之冠。”

 

九四、袁忠彻静思

一骑传宣至北平,叩头伏地颂神明。

传家忠孝空言耳,但解纵横效蒯生。

《明诗综小传》:“袁珙字廷玉,鄞人。有《柳庄集》。”

《静志居诗话》:“家本士族。其父彦章,仕元为翰林国史检阅,世称菊村先生。尝作《布衣歌》云:我家颇读书,初非田舍翁。道其实也。”

《今言类编》:“廷玉少游海上,遇异人授相术,论人吉凶辄验。成祖闻廷玉名,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密召至北平。一见,伏地叩头曰:‘真太平天子。’靖难后,召为太常寺丞。子忠彻序班。未几,珙请老归,卒,赠太常少卿。忠彻能传父术,宣德中,尝侍上,言天颜惨肃,恐宗人有急变。未七日,高煦反书至。官尚宝少卿,致仕,卒年八十有三。”

莫氏《经眼录》:“《皇朝仕学规范》四十卷,宋淳熙本。有‘尚宝少卿袁氏忠彻印’及袁氏静思斋引《颜氏家训》六十五楷字长木记。”

陆心源《蜀大字残本汉书跋》:“袁忠彻字公达,一字静思。天顺二年卒,年八十三。性好学,博涉多闻。陈敬宗《符台外集序》称,忠彻退朝之暇,日与缙绅文士磨砻讽咏,故其收藏亦富。”

《式古堂书画考》:“东坡《书刘锡敕》有‘忠彻’、 ‘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袁申儒印’诸朱记。”又:“赵待制《临洛神赋》有‘忠彻’、‘瞻袞堂’朱记。”又:“袁伯长《同日分途帖》有‘袁氏    父子列卿’、‘忠孝世家’、‘袁氏忠彻’朱记。”

 

九五、叶文庄盛 玄孙恭焕伯寅

七世孙国华白泉

涌出飞泉映佩刀,霜寒绝徼忆麾旄。

百余年后方星散,毕竟书厨锁尚牢。

《明史叶盛传》:“盛字与中,正统十三年进士,吏部左侍郎。谥文庄,成化十年卒。”

归有光《太学生叶君墓志铭》:“文庄生乡进士讳晨。晨生衡州府同知讳梦淇,君之考也。君讳良材,字世德,为文庄公世嫡曾孙。子二人:长恭焕,次恭炌。孙男二人:俭封,俭圭。”

《乾隆苏州府志》:“崑山叶文庄公盛宅在东城桥西。公生平嗜书,手自雠录至数万卷,尝欲作堂以藏之。取《卫风淇澳》学问自修之义,名曰‘菉竹’。至公之玄孙恭焕。堂乃克成,王世贞为记。恭焕又于宅东作‘茧园’。其孙工部国华,拓地增葺。尝掘地得泉,味甘色白,因自号‘白泉’云。恭焕曾孙、本朝刑部侍郎方蔼居此。”昌炽案:恭焕字伯寅,嘉靖丙午举人,见《府志选举》。又号括苍山人,国朝叶奕苞,字九来,一号二泉,亦文庄裔孙。”

钱大昕《江雨轩集跋》:“文庄藏书之富,甲于海内。服官数十年,未尝一日辍书,虽持节边徼,必携钞胥自随。每钞一书成,辄用官印识于卷端,其风流好事如此。”

《铁琴铜剑楼书目》:“《论语》一卷,文庄藏书,张栋记云:文庄殁后百十有余年,而其图书府扃钥未疏。此帙有‘镇抚燕云关防’、‘巡抚宣府关防’印。”

《静志居诗话》:“文庄储藏之目为卷止二万余,然奇秘者多亚于册府。二百年子姓蕃衍,瓜分豆剖,难以复聚。今披《菉竹堂目》,商盘泗鼎,要非近代物,惜不可得而睹矣。”

《东斋脞语》:“文庄《书厨铭》云:读必谨,锁必牢,收必审,阁必高,子孙子,惟学囗(学攴),借非其人亦不孝。”昌炽案:此铭亦附《菉竹堂书目序》后。

《爱日精庐藏书志》:“《金石录》三十卷,文庄手跋,署‘吴郡叶仲盛’。”仲盛疑为其号。又案:王闻远《蜕庵集跋》:“蜕庵者,昆山先辈文庄叶先生别号也。开卷有‘叶氏菉竹堂藏书图印’,乃叶孝廉白泉图记。文庄又号泾东道人,又号澱东老渔。”张栋所藏《论语》又云:“有‘雄于南面百城’、‘大树轩’、‘文庄七世孙’三印。”上两印是否出叶氏,不可考。余所见有楷字长方印,其文曰‘叶文庄家世藏’,则其后人所钤也。又有‘下学斋图书记’一印,出叶九来。”

 

九六、郁文博文博 老寇四

八十楼中校说郛,但供书帕馈当途。

何如南部烟花本,高庋妆楼四大厨。

《上海县志》:“郁文博字文博,景泰五年进士,湖广副使。致仕,归居万卷楼,年七十有九,丹铅校核不去手。”注:“《前志遗事》载,文博家居,校刊陶九成《说郛》一百二十卷。自赋诗云:‘白头林下一耆儒,终岁楼间校说郛。目力心思俱竭尽,不知有益后人无?’其风趣如此。”

《书影》:“余幼时在金陵,闻旧曲中老寇四家有《说郛》全部,以四大厨贮之。近见虎林刻本,才十六套,每一种为数少者尚全镌,多者咸为逸去,甚至每一集有存不过四五页者。陶氏当时即有去取,未必如是之简。此刻未出时,博古之士,多有就寇氏钞录者。及此刻出,不知者以为《说郛》尽于此,更不知求其全。余尝言,自刻本《说郛》出而《说郛》亡矣。”

邵懿辰《简明目录评本》:“《说郛》,明人有书帕本。往往刷印此书数十种,即称某丛书。予尝见《唐宋丛书》,即 是也。”

 

九七、邢量用理 邢参丽文

邢生邢生盎无粮,不居北郭亦东庄。

折铛败席家风在,自写奇书赉野航。

黄省曾《贫士传》:“邢量字用理,吴郡人也。敝屋三间,青苔满壁。室中惟左右古书,薪水躬自秉执。赞曰:邢叟好古,经紬史究。室乏御令,身劳井臼,晨炊昏餐,著麻寒覆。问奇有来,如钟在叩。”

《姑苏志》:“用理隐居葑门,以医卜自给。折铛败席,萧然如野僧。其学无所不通。室中卧榻之外,皆藏书,手自校定。”

《列朝诗传》:“邢参字丽文,教授乡里,以著述自娱。遇雪累日,囊无粟,兀坐如枯株。人往视之,见其无惨懔色,方苦吟所得句自喜。又连日雨,复往视,屋三角垫,怡然执书坐一角,正不必效乃祖作赋也。”昌炽案:《乾隆苏州府志》谓:“丽文,量之族孙”,未知孰是。常熟瞿氏藏《太玄集注》宋钞本,有葑溪邢参题字,则参所居,犹是用理葑门老屋矣。

《静志居诗话》:“明初高季迪有北郭十友,丽文亦有东庄十友,吴爟次明、文征明征仲、吴奕嗣业、蔡羽九达、钱同爱孔周、陈淳道复、汤珍子重、王守履约、王宠履吉、张灵孟晋。故其诗云:昔贤重北郭,吾辈重东庄。”

《读书敏求记》:“《韵语阳秋》二十卷,丹阳葛立方撰。朱性甫借得此书宋椠本,邢丽文命工摹写二部,举其一赠性甫。朱守中又从性甫借归。弘治癸亥,金成性又录成此本,守中为题其卷尾。三君皆衡山好友,安贫乐志,吴中雅士也。

 

九八、沈周启南 子云鸿维时

纵有通灵画一厨,岂无窃藏竖头须。

慨然请返连城璧,不必分吹一一竽。

《无声诗史》:“沈贞字贞吉。弟恒,字恒吉。长洲相城里人,征士孟渊子也。恒吉子周、字启南,号石田,人称石田先生。精于诵肄,自《坟》、《典》、《丘》、《索》以及杂家言,无所不窥。尝以重直购古书一部,陈之斋阁。一日客至,见而谛视之,问书所从得,先生曰:‘客何问也?’客曰:‘公幸无诧,书,吾书也,失之久矣。不意乃今见之。’先生曰:‘有验乎?’曰:‘某卷某页某尝书记某事,或者犹乎?’先生发而视之,果验。即归之,终不言售者姓名,亦不谯何售者。”

《明史沈周传》:“年八十三,以正德四年卒。”

《眉公笔记》:“沈云鸿字维时,石田之子也。好古书画,往往倾橐购之,缥囊缃帙,烂然充室。又喜积书,雠勘勤剧。曰后人视非货财,必不易散,万一能读,则吾所遗厚矣。先石田而卒。”

《式古堂书画考》:“石田有《竹居图》卷,周鼎题诗云:‘有田皆种石,无屋不藏书。’又徐熙‘梅花图’卷,沈贞吉跋。有‘陶庵’、‘墨云香处’朱记。”昌炽案:陶庵为贞吉之号,又号陶然道人。又白石翁《湾东草堂图》有“启南”、 “江乡深处”二朱记。

《铁琴铜剑楼书目》:“《唐贤绝句三体诗法》,卷首有朱文圆印,曰‘镜及吴兴’,有‘竹居’、‘蓬壶侍史’、‘飞华亭’诸朱记。”

 

九九、史鉴明古 裔孙兆斗辰伯 李鉴明古

亭馆相通旁五湖,衣冠如见列仙图。

自从西史薪传歇,文献飘零怅我吴。

《列朝诗传》:“史鉴字明古,吴江人。吴文定公表其墓云:‘吴江穆溪之上,有隐士曰史明古。于书无所不读,而尤熟于史。家居水竹幽茂,亭馆相通。客至,陈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书画,相与鉴赏。好著古衣冠,曳履挥麈,望之者以为列仙之俦也。’又云:‘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有《西村集》。’”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元本《南史》有‘史鉴之章’、‘子孙保之’、‘西史村人’三印。”

《池北偶谈》:“史兆斗字辰伯,鉴之后,徙居长洲。博雅多藏书。康熙初卒,年八十余。汪苕文曰:此翁死,吴中文献绝矣。”

汪琬《史辰伯传》:“辰伯少受学于刘凤、王穉登,为诸生,不得意,即弃去。喜蓄书,所购率皆秘本。或手自缮录,积至数千百卷。斋居萧然,惟事雠校。或偶有所得,辄作小行楷疏注其旁。”昌炽案:《义门弟子姓氏录》有李鉴明古,亦好藏书,顾涧蘋、黄荛圃屡称之。《士礼居题跋记》所载《博雅》、《中吴纪闻》、《李校书集》,皆其家书也。两人名、字皆同,殆亦如长卿之慕蔺生乎?

 

一○○、陆容文量 王时敏逊之

亨父鼎仪谢弗及,廉州石谷同名家。

可比浚川与临颍,难言毗陵及琅邪。

《明诗综小传》:“陆容字文量,太仓州人。成化丙戌进士,浙江右参政。有《式斋集》。”

《表志居诗话》:“参政与张亨父、陆鼎仪齐名,号‘娄东三凤’。其藏书之富,见闻之周洽,非亨父、鼎仪所能及也。”

祝允明《甘泉陆氏藏书目序》:“故浙江参政式斋陆先生文量,以雅德硕学,伟才高识,立言于宪、孝两朝。平生蓄书甚富,既殁,其子乡贡进士安甫汇列其目,并已所得者通系之,凡为经、史、子、集,合若干卷。”

《千顷堂书目簿录类》:“《临颍贾氏藏书目》二卷,贾咏。又《浚川何山书目》一卷。又陆容《式斋藏书目录》。”

《明画录》:“王时敏字烟容,太仓人。文肃公锡爵之孙,衡之子。以门荫官玺丞。工诗,缮楷、隶、山水。”

吴伟业《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其六云:“萧斋散帙知耽癖,高座谈经早解围。”又《归村躬耕记》:“吾友王烟客太常,治酉田于归泾之上,去城西十有二里。”

《天禄琳琅续编》:“《内经素问》有‘娄东’、‘扫花庵鉴赏’、‘王时敏印’、‘烟客氏’四朱记。”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通典详节》有‘王时敏鉴赏书画记’印。”昌炽案:太仓王氏文肃郡望为太原,弇州山人郡望为琅邪。文萧藏书有“王氏赐书堂”印记。

一○一、吴文定宽 伊侃

吏部东厢晚年笔,后来一字一琅玕。

纵横深得髯苏意,郁律蛟螭涧底蟠。

《明史吴宽传》:“吴宽字原博,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长子奭,次子奂。”

《苏州府志艺文类》:“吴宽《丛书堂书目》一卷。”

朱彝尊《书尊前集后》:“康熙辛酉冬,予留吴下,有持吴文定公手钞本告售。书法精楷,卷首识以私印,书肆索直三十金。”

《静志居诗话》:“匏庵遗书流传者,悉公手录,以私印记之。前辈风流,不可及也。”

何焯《金石录跋》:“昆山叶文庄公故物,首尾二纸则公手所自书。余收得吴文定公写本亦皆然。乃知前贤事事必有体原,贵乎多面而识之也。”

翁方纲《题吴沈诗草合卷后》:“匏庵手钞诸卷帙,自署‘吏部东厢书’者,皆晚年笔。”

《藏书纪要》:“匏庵钞本用红印格,其手书者佳。”昌炽案:余所见丛书堂钞本,公手书者精采奕奕,笔法绝似苏长公。其藏印曰“古太史氏”、曰“延州来季子后”、曰“又井村人”。又按:明云间钱博,乙丑进士,亦字原博。今人得旧椠本,若仅有“原博”一印,未可遽定为文定手也。

文定《家藏集伊氏重修族谱序》:“伊氏自沭阳徙吴中,岁久,遂为著姓。其居城西之通波坊,吾犹及见其盛也。家喜藏书,多延接郡中儒流。正统初,有曰侃字士刚者,擢甲科,给事禁中。”

 

一○二、王文恪鏊 子延喆子贞 徐文敏缙

一月何能付枣梨,新城谰语太无稽。

馆甥亦有惊人秘,纸是澄心墨是奚。

《明史王鏊传》:“鏊字济之,吴县人。成化乙未进士第三,授编修。累官至大学士。卒,赠太傅,谥文恪。”

《池北偶谈》:“明尚宝少卿王延喆,文恪少子也。其母张氏,寿宁侯鹤龄之妹,昭圣皇后同产。延喆少以椒房入宫中,性豪侈。一日,有持宋椠《史记》求鬻者,索价三百金,延喆绐其人曰:‘姑留此,一月后可来取直。’乃鸠工就宋本摹刻,甫一月而毕。其人如期至,绐之曰:‘以原书还汝。’其人不辨真赝,持去。既而复来曰:‘此亦宋椠,而纸差不如吾书,岂误邪?’延喆大笑,告以故,因取新雕本数十部,散置堂上。示之曰:‘君意在获三百金耳,今如数予君,且为君书幻千万亿化身矣。’其人大喜过望。今所传有‘震泽王氏摹刻’印,即此本也。”

钱泰吉《王刻史记跋》:“文恪后人有居海昌者,假其家谱观之,延喆字子贞,为文恪长子。以荫入官,由中书舍人擢太常寺右寺副,出为兖州府推官,谢病归。子有壬,为尚宝寺丞,赠如其官。故王氏称子贞为尚宝公。今观跋尾述文恪语,谓吴中刻《左传》,郢中刻《国语》、闽中刻《汉书》,而《史记》尚未板行。延喆因取旧藏宋刊,重加校雠,翻刻于家塾。则宋本为文恪旧藏。又言工始于嘉靖乙酉腊月,迄丁亥之三月。则亦非一月而成。子贞早岁豪放,世传其佚事,渔洋遂笔之于书。如谓延喆为尚宝少卿,文恪少子,亦考之未审也。”昌炽案:邵宝撰《文恪墓志铭》:“子男四:长延喆,中书舍人;次延素,南京中军都督府都事;次延陵,郡诸生;次延昭。”《七十二峰足征集》:“王延陵字子永,号少溪,文恪季子,以父荫为中书舍人。希心风雅,早岁与皇甫子循、张幼于辈结社。有《春社编》、《王中舍集》。”

《明诗综小传》:“徐缙字子容,吴县人。弘治己丑进士,历官吏部左侍郎,谥文敏。”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书苑菁华》二十卷,徐元佐跋,谓其先文敏公所遗。文敏,王文恪之婿,西洞庭人。”昌炽案:今林屋徐氏犹聚族而处。亡友徐君敦仁,号爱杉,丙子优贡,官江西知县以。所居东宅河头老屋,即文敏旧第。

《天禄琳琅》:“《文选》王世贞跋云:‘此本缮刻极精,纸用澄心堂,墨用奚氏。往见于同年朱太史家,云得之徐太宰。’又张凤翼跋云:‘予尝见于徐文敏嗣君架上,云是文敏所钟爱,以贻其后之人者。纸墨精好,神采焕发,且有赵文敏手识。则知此书尝入松雪斋中。夫前后相去二百年,去一文敏,复归一文敏,岂有夙缘邪?’”又云:“《玉台新咏》密行细字,清朗照人,明王鏊藏本。有‘济之’印,又有‘御题文学侍从印’、御书‘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二十字印。又明刻《六子全书》有‘吴趋’椭圆印,‘三槐之裔’、‘大宗伯章’方印。”

《妮古录》:“《思陵草书》一卷,有‘王济之图书’及‘三槐家’印。”

《红豆树馆书画记》:“沈度《宝积图》文恪跋,有‘震泽世家’印。”

邵文庄《容春堂集》,文恪序引首用“颜乐堂”印。

 

一○三、徐源仲山 弟澄季止 陆完全卿

望洋欲叩草堂门,襟带江湖亦水村。

泛泛瓜皮尖艇子,田田荷叶旧装痕。

王文恪《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公墓志铭》:“公讳源,字仲山。成化乙未进士。当官莅政,未尝一日去书不观。文章博雅,书有米家父子风。”又《襟带江湖楼诗为仲山都宪作》:“三江东去五湖西,特起高楼枕碧溪。桐里波光天外小,洞庭山色雨中迷。”

李东阳《瓜泾集序》:“公世居苏之长洲,卜筑于瓜泾之上,因地为号,别号椒园道人。”

吴文定《望洋书堂记》:“徐君季止,乡校士之良者。家夹浦之南,瓜泾之上,而松江、陈湖皆在其目睫间。盖将聚书数千卷,筑室而藏之,因题曰望洋书堂。”昌炽案:《徐氏家谱》:“季止名澄,弘治元年科贡,江西南昌府经历。少有文行。”王文恪《送徐季止还南雍诗》云:“君家兄弟世所稀,文采风流仍孝友。”盖实录也。

《吹网录》:“《避暑录话》,瓜泾徐氏荷叶装旧钞本,与禾中项氏藏陈仲醇手钞本,互有详略。”

《天禄琳琅续编》:“宋刻《史记》有‘水村陆氏珍玩’朱记。院完字全卿,号水村,长洲人。成化丁未进士,官吏部尚书。”

又:“《隆平集》有‘水村校藏珍玩’朱记。”

又:“《诸臣奏议》有‘水村陆氏珍藏’后记。

 

一○四、朱存理性父 朱尧民凯

排闼狂呼月未阑,瓮头更酌一杯残。

野航又继尧民逝,散尽珊瑚与木难。

文征明《朱性甫先生墓志铭》:“吾苏朱性甫存理、朱尧民凯,人称曰两朱先生。正德壬申,尧民死。明年,性甫又死。”又云:“两人皆不业仕进,又不随俗为廛井小人之业。日惟挟册呻吟,求昔人理言遗事而识之。素皆高赀,悉费以资其好,不恤也。”又云:“性甫闻人有奇书,辄从以求,以必得为志。或手自缮录,动盈筐箧。群经诸史,下逮稗官小说,无所不有。尤精楷法,手录前辈诗文,积百余家。他所纂集,有《经子钩玄》、《吴郡献征录》、《名物寓言》、《铁网珊瑚》、《野航漫录》、《鹤岑随笔》,总数百卷。”昌炽案:今所传《铁网珊瑚》十六卷,乃赵清常所辑。性甫书八卷,名《珊瑚木难》。

《列朝诗传》:“性甫从杜琼先生游。有异书,手自缮录,既老不厌。而坐贫无以自资,其书旋亦散去。每抚之叹息。”

《四友斋丛说》:“朱野航乃葑门一老儒也,在荻扁王氏教书。与主人晚酌罢,主人入内。适月上,野航得句云: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喜极发狂,大叫,叩扉呼主人起,咏此二句。主人亦大击节,取酒更酌兴尽而罢。”

《静志居诗话》:“祝希哲《赠性甫》诗云:书钞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

 

一○五、杨循吉君谦 刘昌钦谟

爨妇蓬头稚子啼,可怜断烂到签题。

逢人愿解奚囊赠,莫使飘零叹噬脐。

《明史文苑传》:“杨循吉字君谦,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善病,好读书。每得意,手足踔掉不自禁,用是得‘颠主事’名。”

《列朝诗传》:“君谦善病,致仕年才三十有一。居家好蓄书,闻某所有异本,必购求缮录。结庐支硎山下,课读经史,以松枝为筹,不精熟不止,多至千卷。卒年八十九。其诗文为《松筹堂集》。”

《澹生堂藏书训》:“略闻杨仪部君谦,性最嗜书。家本素封,以购书故,晚岁赤贫。所藏书十余万卷。纂其异闻,为《奚囊手镜》。”

《人海记》:“杨循吉既老,散书与亲故云:令荡子爨妇无复著手。亦一道也。”

《静志居诗话》:“君谦好蓄异书,《题书厨诗》:‘吾家本市人,南濠居百年。自我始为士,家无一简编。辛勤二十载,购求心颇专。小者虽未备,大者亦略全。经史及子集,一一义贯穿。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当时作书者,非圣亦大贤。岂待开卷看,抚弄亦欣然。奈何家人愚,心惟财货先。坠地不肯拾,断烂无与怜。朋友有读者,悉当相奉捐。胜付不肖子,持去将鬻钱。’又《钞书诗》云:‘沉疾已在躬,嗜书犹不废。 每闻有奇籍,多方必罗致。 手录兼贸人,恒辍衣食费。往来绕案行,点画劳指视。 成编亦艰难,把玩自珍贵。 家人怪我癖,既宦安用是。自知身有病,不作长久计。偏好固莫捐,聊以从我意。’是时,吴中藏书家多以秘册相尚。若朱性甫、吴原博、阎秀卿、都元敬辈,皆手自钞录,今尚有流传者。实君谦倡之也。”

《铁琴铜剑楼书目》:“《元氏长庆集》有杨循吉跋曰:弘治元年,从葑门陆进士修借得宋本《元氏集》,命笔生徐宗器模录,藏于雁荡村舍之卧读斋中,永为珍玩。且又借得《白氏集》,亦方在录。可谓联珠并秀,合璧同辉矣。”

《式古堂书画考》:“赵子固《梅竹谱》卷,循吉跋,后有雁村居士印。”

吴宽《跋刘参政与杨君谦手简》:“刘公钦谟,博学多闻,所蓄书与昆山叶文庄公等。观此小简,与杨仪曹君谦托以购书者,意甚恳恳可见矣。君谦于公为甥。”

《乾隆苏州府志》:“刘昌字钦谟,正统九年乡试第一,明年会试第二,历广东左参政。”

 

一○六、邵文庄宝

海鹤诗中万卷堂,晒书俨类麦登场。

不关沈水都梁味,二十厨中别有香。

《无锡县志》:“邵宝字国贤,别字泉斋,亦曰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户部侍郎兼左佥都御史。卒,赠太子少保,谥文庄。”又:“文庄第有容春精舍,庋藏书万卷其中。”

文庄《勿药集复乔司马精舍状》:“精舍在无锡城东南隅冉泾之上,即吾七世祖元处士容春府君旧居也。扁曰容春精舍。未几,别建于西门之囗,扁曰二泉精舍。中堂三间,仍扁曰容春。前堂五间,中为厨二十,庋古今书籍万卷,扁曰泉斋。”

又《容春堂续集晒书二首》,其一云:“连日晒书如晒麦,人间耕学本来同。”

又《偶闻书香诗》:“少爱新书楮墨香,不辞书价借钱偿。坐来精舍还怀旧,海鹤诗中万卷堂。”注云:“予二十岁时,海鹤寓于家。尝题其先世画,有‘万卷一堂邀我共’之句。”

《天禄琳琅》:“元本《史记》有锡山二泉邵氏家藏印。”又:“《玉篇》有二泉朱记。”又:“《三礼考注》,吴澄撰。明邵宝藏本,有容春堂、锡山邵氏家藏朱记。”

又《续编》:“宋刻《初学记》,叶文庄盛菉竹堂藏书,有文庄家学、邵以成氏藏书之记二印。”昌炽案:二泉谥文庄,以成当其后裔,非昆山叶氏也。又宋刻《春秋经传集解》有‘性命可轻至宝是重’钟式印,又一椭圆印,其文云:“《颜氏家训》曰:借人册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其余藏印三家,曰金华宋氏景濂、曰二泉邵宝、曰汪北楼鉴赏印。前二印具见爱书苦心,未知出于谁氏。附记于此。姚舜咨亦有《颜氏家训》一印,与此小异。

《楹书隅录》:“北宋本《王摩诘集》,每卷有‘二泉主人听松风处’印。”

 

一○七、王献臣敬止

菎蔽何如打马图,可怜一喝未成庐。

空为子子孙孙计,已共名园付博徒。

《苏州府志》:“王献臣字敬止,以锦衣卫籍,举弘治六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巡大同边。尝令部卒导从游山,为东厂缉事者所发,谪上杭丞,再谪广东驿丞。武宗立,迁永嘉知县,量移高州通判。致仕。”又:“拙政园在娄、齐二门之间,嘉靖中,王御史献臣因大宏寺废地营别墅。其子以樗蒲一掷失之,归里中徐氏。”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经籍考》有‘吴门王献臣家藏书印’、‘诗礼传家’、‘王氏图书子子孙孙永宝之’、‘虞性堂书画印’四朱记。”昌炽案:潘文勤师藏宋刻《国语补音》,亦王氏藏书,图记略同。又有“己丑父印”、“临顿书楼”二朱记。

 

一○八、边贡庭实

突如焚如涕涟如,何事斯文竟祝予。

华不注阳一凭吊,旧时月色上庵囗(艹闾)。

李廷相《边公神道碑》:“公讳贡,字庭实,别号华泉。其先淮阴人也。六世祖朝用,元至正兵乱,避地历城华不注之阳。公弘治丙辰进士,官南京户部尚书。癖于求书,所蓄不啻数万卷。子二,长翼,次习。”

《列朝诗传》:“华泉弱冠举进士,雅负才名,美风姿,谙吏事,好交游天下豪俊。久官留都,优闲无事,游览六代江山,挥毫浮白,夜以继日。王鋐为掌宪,忌其名,论去之。癖于求书,搜访金石古文甚富。一夕,毁于火,仰天大哭曰:‘嗟乎,甚于丧我也。’病遂笃,卒年五十七。”

《华泉集雨后读〈三国志〉》诗:“庵囗(艹闾)架底黄昏月,且抱青刍学饭牛。”

 

一○九、顾璘华玉 弟瑮英玉

尚书江左擅词宗,盖禄何尝非万钟。

三日于陵饥欲死,鬻书门塾署寒松。

《明史文苑传》:“顾璘字华玉,吴县人,弘治丙辰进士,南京刑部尚书。”

《四库提要》:“《浮想集》四卷、《中山集》四卷、《凭几集》五卷、《续集》二卷、《息园存稿》诗十四卷文九卷、《缓恸集》一卷,明顾璘撰。史称璘诗矩矱唐人,以风调胜。今观其集,远挹晋安之波,近骖信阳之乘,在正、嘉间,不失为第二流之首也。”

《列朝诗传》:“顾瑮字英玉,华玉之从父弟也。历官河南副使,罢归,囊櫜萧然,无以给昕夕。临街一小楼,扁曰 寒松,训蒙童数人以自给。尝绝粮,华玉馈以斗粟,不受。霍渭崖为南宗伯,以废寺田百亩赀之,坚拒不纳。”

《爱日精庐藏书志》:“《晏子春秋》八卷,吴方山藏书。有手跋曰:顾英玉先生,南都清介丈夫也。以宪副罢官,家无长物。出宦日所得书,货以给日用。躬叠册门左,颜无愧色。予重其所为,得二书。呜呼!诵往哲之遗言,法时贤之景行。小子何幸,于此兼得。”

《千顷堂书目簿录类》:“《顾尚书书目》六卷,注云顾璘。”

 

一一○、都穆元敬

风雨群驺径叩门,读书灯未灭深昏。

都生竟为郎潜误,白发愁添种种痕。

《列朝诗传》:“都穆字元敬,吴县人,弘治进士,官太仆少卿。尝奉使主秦中,访其山川形势,故宫遗壤,作《西使记》,搜访金石遗文,作《金薤琳琅》。归老之日,斋居萧然,日事探讨。或至乏食,辄笑曰:天壤间当不令都生饿死。吴门有娶妇者,夜风雨大至,灭烛,遍乞火,无应者。杂然曰:南濠都少卿家有读书灯在。叩其门,果得火。其老而好学如此。“

文嘉《何水部集跋》:“杨、祝、都、唐,每得一异书,则争相夸示以为乐。故其所成,皆卓然名世。今异书间出,而学者视之漠然,前辈不可及也。”

《边华泉集送都元敬》诗:“才高怜晚达,十载尚书郎。书买黄金尽,愁生白发长。丰曹分武库,秋殿别文昌。木脱霜皋冷,何人共采芳。”

《式古堂书画考》:“周东村《满目云山图》,都穆题诗,有乙卯举人己未进士一印。”

 

一一一、唐寅子畏

皋庑来观覆瓿经,尊壶巾卷并充庭。

邢参寂默张灵笑,一醉同登梦墨亭。

《乾隆苏州府志》:“唐寅字子畏,一字伯虎。晚皈依佛乘,自号六如。筑室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年五十四而卒。”

文征明《饮子畏小楼》诗:“君家在皋桥,喧阗市井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梅花草堂笔淡》:“高杏东先生得杜氏《通典》一部,唐子畏所校也。子畏每夜尽一卷,用朱黄识其旁。卷尽,辄写山水人禽竹木。其端或书小诗,工括前意为一二语,或纪日月,诚一时佳玩也。”

《读书敏求记》:“成玄英疏《庄子》二十卷,南京解元唐寅藏书,北宋椠本之极佳者。”又:“《三辰通载》南宋椠本有‘南京解元唐寅’印记并题字。”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新雕注解珞琭子三命消息赋》三卷,《校正李燕阴阳三命》二卷,胜朝登学圃堂。”

《铁琴铜剑楼书目》:“《太玄集注》末有题识云:弘治乙卯腊月,葑溪邢参参观于皋桥唐伯虎家。”

《天禄琳琅》:“宋板《童溪王先生易传》、公是先生《七经小传》,唐寅藏书,皆有唐伯虎印。《群经音辨》有唐伯虎、梦墨亭二印。《班马字类》有唐居士印。”昌炽案:余在滂喜斋见宋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唐子畏藏书。有南京解元印。每卷后皆有子畏题字,一云“唐子畏梦墨亭藏书”,一云“吴郡唐寅桃花庵中梦墨亭书”,其余大致略同。“梦墨亭”者,子畏乞梦仙游九鲤神,梦惠之墨一担,因而作亭。祝京兆有记。《湧幢小品》载其事。又按:《式古堂书画考》:唐伯虎《金昌暮烟图》,有吴趋圆印。又《青山读书图》有“梦墨亭”、“六如居士”印。

 

一一二、李文敏廷相

鸥波墨妙妙天下,狼藉海东圊溷多。

完好如新双桧本,鬼神在在为撝呵。

《甲乙剩言》:“刘元子众朝鲜还,言彼中书籍多中国所无。且刻本精良,无一字不仿赵文敏。惜为倭残毁,圊溷之间,往往以书幅拭秽。亦典籍一大厄也。”

《天禄琳琅前编》:“《新刊诂训唐昌黎先生集》,明李廷相藏本。廷相字梦弼,濮州人。巡抚顺天、提督紫荆关李瓒之子。弘治壬戌进士第三。历官南京户部尚书。谥文敏”。

又:“《欧阳文忠公文集》,字法规仿鸥波,元刊之精者。明李廷相收藏。”

又《续编》:“《松雪斋文集》宋筠跋云:先少师官豫章时所得,为濮阳李氏物。集中镌字圆健,宛然文敏手笔,尤属可爱。有濮阳李廷相书画记印。”

《楹书隅录》:“元刊《王状元集注东坡诗》,咸丰辛亥,先公购于吴门。每册有‘濮阳李廷相双松堂书画私印’,盖吾郡李文敏故物也。三百余年,展转复归吾郡,楮墨犹完好如新。斯诚文字精英,在在有鬼神呵护也。”

《千顷堂书目簿录类》:“《李蒲汀家藏书目》二卷,李廷相。”

《式古堂书画考》:“李龙眠《罗汉图》卷,有‘濮阳李廷相家图籍印’,李廷相子孝元跋。后有‘松桥碧山道人’、‘洗心书舍’、‘太保尚书之嗣’三印。”

 

一一三、陈察原习 张寰允清 顾琨孝柔

石川张氏崇古楼,颍川陈氏至乐楼。

藏书充栋与汗牛,足敌怀烟顾孝柔。

《苏州府志》:“陈察字原习,常熟人。弘治十五年进士。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乞休归。”又:“张寰字允清,正德辛巳进士。通政使参议。致仕归,惟以图史自娱。人望之,萧然有神仙之气。”又:“顾云鸿字朗仲,江阴缪昌期、长洲文震孟皆严事之,曰:朗仲,我师也。”

《海虞诗苑》:“顾琨字孝柔,朗仲先生子也。幼承家学,钱宗伯为之师。所著《寸灰集》皆言情之作。子鈇,字僧虔,岁贡生。”昌炽案:张溯伊莘庵有《秋深过凤村有怀顾丈僧虔》诗:“书淫传癖贫犹在,禅榻口灯老更亲。”则僧虔亦好书也。

《天禄琳琅续编》:“《汉隽》有‘石川张氏崇古楼收藏印’。”

《式古堂书画考》:“解祯期《临兰亭序》有张寰跋,用‘张氏允清’、‘石川世居’朱记。”

《铁琴铜剑楼书目》:“《雪楼集》卷首有‘石川张氏崇古楼珍藏印’。”又:“《道乡集》卷首有巨印,其文曰‘苏州常熟虞山精舍至乐楼主人、河南道御史陈察原习之记。’”又《旧唐书》明刊本有记云:“借得钱遵王所藏至乐楼钞本校。”又:“《李文公集》卷首有‘顾孝柔’、‘怀烟阁读书记’朱记。”

 

一一四、陆文裕深 黄标良玉

施大经天卿 宋懋澄幼清

獭髓真成续命胶,衣如晨衲莫轻抛。

但嫌著录开新例,仓雅轩岐一例包。

《上海县志》:“陆深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历官詹事,卒。赠礼部左侍郎,谥文裕,文章有名于时。”

《松江府志》:“文裕子楫,字思豫,才思警敏,有《兼葭堂稿》”

《藤阴杂记》:“绿雨楼,陆文裕旧邸,在正阳、宣武二门之间,东曰素轩,北曰澹堂,中为书窟。”

文裕《江东藏书目录序》:“余家学时,喜收书,然覶覶屑屑,不能举群有也。壮游两都,见载籍,然限于力,不能举群聚也。间有残本不售者,往往廉取之。故余之书多断闕,闕少者或手自补缀,多者幸他日之偶完,而未可知也。正德戊辰夏六月,寓安福里。宿疴新起,命童出曝既,乃次第于寓楼。数年之积,与一时长老朋旧所遗,历历在目,顾而乐焉。余四方人也,又虑放失,是故録而存之,各繫所得。儻后益焉,将以类续入。是月六日史官江东陆深识。”昌炽案:文裕《书目》世无传本。此序见《式古堂书画考》。其著录之例:《十三经》第一,理性第二,史第三,古书第四,诸子第五,文集第六,诗集第七,类书第八,杂史第九,诸志第十,韵书第十一,小学、医药第十二,杂流第十三。以小学、医药合为一类,为诸家所未有。其言云:“不幼教者不懋成,不早医医者不速起,其道一也。”亦好奇之过欤?《书画考》又载陆子渊《白雁诗卷》,后题:“嘉靖丁亥,俨山人陆深试东坡藏研,书于三十六峰之卷怀堂。”有“国史经筵官印”朱记。又《夜燕诗帖》题“四酉斋试笔,俨山老人。”

《上海县志》:“黄标字良玉,藏书甚富,繙阅无间寒暑。陆深临文有疑义,必属标考核。辑《古今说海》一百四十二卷,著《书学异同》二十二卷。”又:“万历间,郡中藏书之富者,王洪州圻、施石屏大经、宋幼清懋澄、俞仲济汝楫四家为最,幼清尤多秘本及名人手钞。石屏殁后,子沛然复购益之。其书目四册,高五寸许,石屏有收藏印章,曰‘施氏获阁藏书’、‘古人以借鬻为不孝’、‘手泽犹存’、‘子孙其永宝之’。”又:“春凤楼嘉楫手钞书甚多。尝见《吴冢志》三卷,楷法学赵吴兴。宋幼清题其后曰:‘此秦侍御手书。’盖先辈之惓惓于文献者。”昌炽案:大经字天卿,万历十三年举人,仕至惠州通判。“获阁”疑有夺字。

 

一一五、孙道静景瞻 孙桢仲墙

孙育思和 贺烺 贺裳黄公

蜀水京山天下秀,沧江虹月本来多。

东游若欲寻鸡次,且挂轻帆过曲阿。

《好古堂书画记》:“嘉靖时,孙桢字仲墙,号石云,丹阳人。收藏书画古物最富,考据甚精。”又云:“丹阳孙氏收藏书画最富。严嵩得丹阳孙育画二册,重题秘藏之,见《直庐稿》。”

《楹书隅录》:“宋本《史记》,广汉张杅守桐川时,用蜀小字本重雕。有‘孙育私印’、‘曲阿孙育’、‘南徐孙育思和印章’、‘孙思和图籍篆’、‘京山孙育’、‘七峰道人’、‘开皇山下人家’、‘碧山草堂’、‘北固山第一峰’诸印。”

又:“宋本《元丰类稿》有‘曲阿孙氏禹见珍玩’、‘照庵’、‘曲水山房’、‘蜀山草堂’、‘拙讷隐者’诸印。”昌炽案:《皕宋楼藏书志》:“湖北提举茶盐司新刊《前汉书》一百二十卷,有题字云:正德二年三月吉旦装,景瞻。又一跋云:‘余见宋板《汉史》不下五六部,未有若此之全囗者。子孙其永保之。正德二年三月丹阳孙道静重装。’卷中有‘飞云阁’圆印,‘景瞻’方印。”二跋同年同月,又皆云“重装”,道静、景瞻定当为一人名字。其人中正德中,则前于仲墙、思和,诸孙先于此矣。禹见不可考。①《皕宋志》又有《芦浦笔记》十卷,谢兆申录于丹阳贺进士家。即《池北偶谈》所称“丹阳贺氏本”也。

《天禄琳琅》:“《诗缉》,明赵府刊本。有‘贺黄公藏书印’。《载酒园诗话》:‘贺裳字黄公,丹阳人。有《少贱斋集》。’”

注:据王欣夫《补正》:孙云翼字禹见,明丹阳人,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知广东龙川府。致仕后博览群籍,著述颇丰。事迹见《丹阳县志》、陈仁锡《孙公传》等。

 

一一六、文壁征明 子彭寿承 嘉休承

孙元发子悱 曾孙文肃震孟 从鼎定之

从简彦可

书法欧虞画右丞,停云突过赵吴兴。

辛夷翠竹孙枝秀,继体先闻有二承。

《乾隆苏州府志》:“文林字宗儒,成化壬辰进士。温州知府。”

杨循吉《温州知府文公墓志铭》:“子男三人,奎、壁、室。”

《明史》:“文征明,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微仲,别号衡山。父林为温州知府。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授翰林院待诏,乞归。嘉靖三十八年卒,年九十矣。长子彭,字寿承;次子嘉,字休承。”

王世贞《吴中往哲传》:“彭号三桥,善书。以贡授秀水训导,擢南京国子助教。卒年七十六。嘉画得待诏一体。以贡授乌程训导,擢知州学正,乞归。卒年八十三。”

《式古堂书画考》:“彭号雁门,嘉号文水。文伯仲字德承,号五峰,又号葆生、摄山老农,征明侄。”昌炽案:雁门乃文氏郡望,非彭号也。

《读书敏求记》:“项墨林每遇宋刻,即邀文氏二承鉴别之。故藏书皆精妙绝伦。”文嘉有《严氏书画记》。

《鸥陂渔话》:“相传衡山初名璧,因文信国子璧仕元,不欲与同名,故以字行。然证以其兄名奎,及征明之字,俱与壁宿义近,作壁为是。叶晋卿栐藏衡山作《海月图》,署‘正德丁丑九月文壁’,其字从土不从玉。凌子与曰:‘黄佐《衡山墓志》:“公孙五人,元肇、元发,彭出;元辅、元弼,台出;元善,嘉出。”台先卒,元发字子悱。’”

《明史》:“文震孟字文起,征明曾孙。父卫辉同知元发。震孟天启二年殿试第一,授编修。历官东阁大学士,谥文肃。弟震亨,字启美,中书舍人。国亡,发病死。国朝通谥节愍。”

《天禄琳琅续编》:“《战国策》元板,长洲文氏藏本。书中墨迹三处,凡例后楷书‘万历戊子七月望日手装于愿贤堂,定之笔。’卷五后八分书‘戊子八月一日阅于心远阁。’钤印二,‘文从鼎’、‘定之’;卷十后八分书‘戊子十月惜阴斋漫阅。’钤印一‘文从鼎’。又楷书‘庚戌三月十八日悟言室阅过。’从鼎字定之,万历甲午举人。嘉之孙也。”

《乾隆苏州府志》:“文从简字彦可,嘉孙,元善子。郡诸生,隐于寒山之麓。子柟,字端文。”又:“文掞字宾日,柟子,志尚高洁,居停云旧馆,终岁不出。”

朱彝尊《文与也墓志》:“文点字与也,震孟孙,晚自号南云山樵。子赤,字周舃。”

昌炽案:文氏自明中叶迄于国初,文采风流,照映江左,今雕埙尽矣。文肃公墓在石湖旁。犹忆十余年前,钦韵珊地师为余言,湖畔有前明兆域,规模宏敞,乡人将谋鬻之。他姓不知为谁氏之陇,意其为文肃墓。郡中文氏子弟无应试者。当是乔木世臣,故国故君之感,垂为彝训。然门祚则自此衰矣。所见待诏藏书,引首皆用‘江左’二字长方印,或用‘竺坞’印,或用‘停云’圆印。其余藏印曰‘玉兰堂’、曰‘辛夷馆’、曰‘翠竹斋’、曰‘梅华屋’、曰‘梅溪精舍’。又有‘烟条馆’一印,见《天禄琳琅》明刻《文选》。又有‘悟言室’一印、‘惟唐寅吾以降’一印,临池用之,藏书不常见也。又曰‘渔阳子’、曰‘清白堂’,寿承印也。曰‘归来堂’、曰‘文水衜人’、曰‘肇锡余以嘉名’,休承印也。曰‘元珠室’、曰‘五峰山人’,或曰‘五峰樵客’,德承印也。德承又有‘双玉兰堂’一印,亦见《天禄琳琅》宋刻《昌黎集》后。以征明有‘玉兰堂’,故仿为之。曰‘三楚精神’,子悱印也。曰‘石经堂’、曰‘两月平章’,文肃印也。文肃故宅在郡城宝林寺东,有世纶堂,圃曰‘药圃’,中有青瑶屿,公读书处。见《郡志》。”

又案:钱仪吉跋《遗山诗集》云:“前后有‘文嘉休承’、‘文彭’、‘文掞宾日’诸印,又有‘玉兰堂图书记’,第四册前页有‘十二研斋’及‘东吴文献衡山世家’印。”

又案:《铁琴铜剑楼书目》:“《资治通鉴》文氏藏本,有题字云:‘丁亥年九月玉磬山房阁。’又曰:‘万历丁酉十二月廿三日看毕,清凉居士记。’又曰:‘家中书籍散亡,此书幸存。万历辛丑,湘南老人记。’又曰:‘此书祖父手泽,藏于石经堂。震孟谨记’。”考钱谦益《列朝诗传》:“待诏筑室于舍东,曰玉磬山房。”则第一跋为衡山笔。文肃父为子悱,则清凉居士、湘南老人皆其号也。昌炽案:文文肃墓在竺坞,石湖非其兆域也。昌炽自陇归,为亡儿恭彝卜新阡于天池之麓,其前即为竺坞。村人云:去一牛鸣地有古墓,不知几何年矣。即往视之,石阙尚斜立草田中,题“故大学士湘南文公之墓”。墓前一短碣,则题曰“明大学士父文肃公墓”。亡儿地下得侍先贤,悲痛之余。窃以私幸。始知前所闻于钦韵翁者,实非文肃葬地。湘南为文肃之号,亦非子悱。今重刊此集,不复追改,但识其误于此。宣统纪元四月二十一日。

 

一一七、钱同爱孔周

靓室含醺坐碧梧,弹棋握槊并呼庐。

即非左马班扬业,亦作囊中记事珠。

文征明《钱孔周墓志铭》:“君家本温厚。室庐靓深,嘉木秀野,足以游适。肆陈图籍,时时招集奇胜。满座中,酒壶列前,棋局旁临;握槊呼庐,凭陵翔掷;含醺赋诗,邈然高寄;不知古人何如也。”又云:“性喜蓄书,每饼金悬购,所积甚富。诸经子史之外,山经地志、稗官小说,无所不有,而亦无所不窥。尤喜《左氏》、司马、班、扬。至所不喜,虽世指以为切要,而君未始一注目也。”又云:“君自弘治辛酉至正德丙子,凡六试应天不售。奇穷肮脏,迄于不偶。”又云:“君讳同爱,字孔周,别号野亭。其先江都人。五世祖益避乱来吴,遂为长洲人。君子二人,鹤征、竹征。生成化乙未,卒嘉靖己酉,年七十五。”昌炽案:衡山嘉靖三十八年卒,年九十,是生于成化庚寅。同爱生乙未,又在其后五年。

《眉公笔记》:“钱孔周喜蓄书。遇有所得,随手札记,积数巨帙。文先生极重之,写赠《碧梧高士图》。”

又《妮古录》:“《文选》祝京兆跋云:‘余向蓄三五种,亦皆旧刻。此钱秀才本,尤佳。’又杨君谦跋:‘孔周得此,纸墨印刻精好,倍余所藏,岂非天缘耶?’”

 

一一八、朱良育叔英 元郑希圣

草堂寂寞面湖开,林界山窝老此才。

俯仰古今同一慨,郑俞姓字亦蒿莱。

《苏州府志选举类》:“吴县贡生,正德年有朱良育叔英。”又《艺文类》:“朱良育,《草堂诗集》十卷。”

《百宋一廛赋注》:“残本迂斋标注《崇古文诀》,有一印文曰‘吴郡西崦尗荣书画印’,又有‘叔荣’、‘西崦’各一印,吾郡明初之藏书者也。予尝欲搜访藏书家,起元明之交,终于所闻见,各撰小传,合编一集。然后如叔荣者不致有名氏翳如之叹,此好古者之责也。”

《天一阁书目》:“《释氏古诗》一册,卷面一长图书,刻‘吴郡西崦朱淑英书画印’。一方图书刻‘册窝林界’四字。”昌炽案:淑英之淑,疑叔误。

《楹书隅录》:“宋本《诚斋易传》有郑希圣题云:‘鬻书客潘生所售,置诸巴焦林中读书处。时至大二年龙在己酉端阳日。’又朱叔英跋云:‘希圣题字在至大己酉,距今二百八年矣。予得之祝希哲,希哲得之朱性甫,性甫得之南园俞氏,知其为俞石涧先生家藏也。追慕古人,感慨系之。正德十一年丙子。’有‘希圣印’、‘三家村芭蕉林中散人’、‘吴郡朱尗英’、‘西崦草堂印’各朱记。”昌炽案:张刻《封氏闻见记》有朱良育跋云:“昔友人唐子畏见借,特以不全为恨。近又于柳大中借钞前五卷,庶几为全书。古书之难得如此,富室子弟积书万卷而不读,亦独何心哉。”观此,则先生惜书之癖,不减安愚,且于唐、祝诸公皆有苔岑之契也。

 

一一九、徐霖子仁 黄琳美之 罗凤印冈

豹房昨降五云笺,敕取新声付管弦。

但恨生逢杨得意,不禁老作李延年。

《开有益斋读书志》:“金陵收藏家徐霖髯仙、黄琳蕴真、罗凤印冈、谢少南与槐,并著于时。后多散佚,惟印冈太守传至玄孙焘,字原溥,与姚淛元白、严宾子寅,俱精鉴赏。”

《松江府志》:“徐霖字子仁,自号九峰道人,人或呼为髯仙。”

尤侗《咏明史乐府徐髯仙》一首自注:“徐霖在金陵筑快园,极游观声伎之乐。武宗南巡,臧贤荐入行宫。应制词曲,扈从还京。授官,固辞。”

《读书敏求记》:“《隶释》二十七卷,杜村先生手笔。去浦子盛时泰题于后:‘古人于书,率多手钞。相传徐髯仙有宋椠本,甚精妙。后归毛青城,载还蜀中。前辈好书风流,洵可慕也。’”

《式古堂书画考》:“米元晖《五洲图》有‘江表黄霖’、‘黄美之’、‘黄氏淮东书院图籍’朱记。又邹复雷《春消息图》有‘黄氏淮东书院图籍’印。”

《千顷堂书目》:“《金陵罗氏书目》四卷,罗凤。”

 

一二○、黄鲁曾德之 弟省曾勉之 史臣纪载之

五岳归来忆昔游,黄金散尽异书收。

莫言紫苑医肠秘,鹿甲题名在虎邱。

《列朝诗传》:“黄省曾字勉之,吴县人。弱冠与其兄鲁曾散金购书,覃精艺苑。王新建讲道于越,参预讲堂,作《会稽闻道录》;湛元明持铎成均,则又学于元明。名王、湛两家之学。李献吉以诗雄于河洛,则又北面称弟子。有《五岳山人集》。子姬水,字淳父。”又:“黄鲁曾字德之,正德举于乡,分宜闻其名,欲招致之,不能得也。父授产千金,悉以置书。”昌炽案:《郡志选举》:“鲁曾中正德十一年丙子科乡试。”

王文恪《申鉴注序》:“吾苏黄勉之好蓄异书,为之训释,多得荀悦之旨。”

《式古堂书画考》:“赵文敏《书画册》黄姬水跋,题‘丙寅上日定灵子黄姬水’。有‘姬水’、 ‘黄孟’二朱记。”

《天禄琳琅》:“明板《追昔游诗集》有‘黄印姬水’、‘积山’二朱记。”昌炽案:《士礼居题跋记》:“《画鉴》一卷,嘉靖乙丑春三月博十三日,鹿甲居士史臣纪勘毕。”皕宋楼所藏《陶隐居集》亦有史臣纪题字。史君字载之,见《穰梨馆过眼录》。其事迹无考,惟虎邱山有其题名,云:“隆庆戊辰冬,平度崔旦、吴郡黄姬水、徐调元、史臣纪来游憩此。”知其为郡人,且与淳父为友也。又从厂肆见《庄子通义》,有“史臣纪书籍”五字小楷长木印。又案:宋史载之以紫苑医蔡京肠秘,今传有《史载之方》。与鹿甲居士姓字偶同,故诗辨之。

一二一、袁翼飞卿

艺菊一畦书满架,自言嗜好别无多。

如何结得清波恨,几欲投方告亚驼。

《姑苏名贤小纪》:“袁翼字飞卿,十岁能为文。稍长,益事博综,奇文秘苑,日讨寻不厌。闻有异书,辄奔走求之,饼金悬购,至解衣为质,弗惜也。正德丙子,举于乡,以母病,不赴公车。晚益肮脏,深藏不出,读书树艺自娱而已。辟小圃,艺菊数百本。尝曰:‘吾于世万事可捐,惟积书、艺菊不能忘情。’”

姚咨《清波别志跋》:“予幼业举子,见同侪所读者,皆坊肆糟粕之文,心窃鄙之。既长弃去,幡然从事六籍。闻风而售者日至。一人称姑胥袁飞卿家奴,肩一箧,手一编,乃《清波别志》也。其人视为奇货,索价太高,因持去。三十年来,求之弗得。今始得之贞山陆给事家。前有《杂志》十二卷,后《别志》三卷,此曩者为全。予喜而执笔,日钞五页,积七十日讫事。追惟袁、陆,皆吴产也。袁以规利,陆以结义,贤否之分如此,宜其显晦寿夭亦殊途云。”

《读书敏求记》:“《博雅》十卷,正德乙亥支硎山人手跋云:‘士人袁飞卿有此书。求之半载,童数十往返,始得缮录,征白金五十星乃去。钱物可得,书不可得,虽费当勿校耳。’”

 

一二二、柳佥大中 俞弁子容

山居何有济时心,得一奇编一苦吟。

若识安愚遗守约,岂知笙磬本同音。

全祖望《柳氏水经校本跋》:“柳大中名佥,吴之隐君子也。生当武宗之世。所校《水经》,以宋椠手钞改正错简,如《颍水》篇、《渠水》篇、《囗(氵隐)水》篇,皆大有功也。”

《读书敏求记》:“《沈云卿集》二卷,吴门柳氏藏书。柳君名佥,别号味茶居士。摹写宋本唐人诗数十种,今归述古书库。”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录异记》,五代杜光庭所纂。正德己卯三月,吴门柳佥录于桐泾别墅之清远楼。述一章以纪之:‘钞书与读书,日日爱楼居。窗下满池水,萍间却饵鱼。时名随巧拙,天道已盈虚。莫信村居好,山居乐有余。’俞弁题云:‘乙卯首夏访大中假录,原韵奉谢。生平酷好书,僻性厌城居。洗杓尝鸱酒,焚芸辟蠹鱼。荷君函里秘,益我腹中虚。好语田园辈,辛勤廿载余。端阳后二日,长洲守绝道人俞弁志。’何焯跋云:‘余生三十五年,但知有安愚,不知有守约。今读其诗,二老风流可爱。’”昌炽案:安愚亦大中别号。

《皕宋楼藏书志》:“《乐府古题要解》二卷,柳氏跋云:‘正德乙亥七月二十二日录讫,以诗寄兴云:偶病不粒食,钞书二十番。娱生无此癖,守死亦为冤。把笔头欹帽,衣绵酒罢樽。时名付流水,此外复何方。布衣柳佥。’”

又:“《随隐漫录》五卷,有跋云:‘从柳大中氏借归。录毕,口占绝句以记之:心爱奇编雨汗流,山妻笑我不封侯。偷闲八日闲中写,一笔看来直到头。嘉靖丙戌秋,守约居士俞弁志。’”

《铁琴铜剑楼书目》:“《剡溪诗话》后有题云:‘从柳大中假录。丁丑六月十七日,俞弁子容甫书于紫芝堂中。’”

 

一二三、阎起山秀卿

家本灵威古洞天,积书连屋突无烟。

彭殇虽亦关时命,苦恨应刘未永年。

文征明《阎起山墓志铭》:“君喜积书,见书必力购。家惟一童,日走从友人家借所未读书,手钞口吟,穷日夜不休。所获学俸,尽费为书资。家甚贫,或时不能炊,至质衣以食。而玩其书不忍弃,竟以积劳得羸疾。”又云:“阎之先,临江人,国初以事徙隶苏州卫。父鉷,生君于洞庭山中,因名起山,而字秀卿。卒年二十四,正德丁卯正月乙亥也。”

《列朝诗传》:“秀卿著述自《二科志》以外无传。”

 

一二四、王宠履吉 彭年孔嘉 周天球公瑕

雅宜山人王履吉,隆池山人彭孔嘉。

同是文门霞外客,论古更约周公瑕。

文征明《王履吉墓志铭》:“君于书无所不窥,手写经书,皆一再过。少学于蔡羽先生,居洞庭三年。既而读书石湖之上二十年,非岁时省侍不入城。生弘治甲寅十一月八日,卒嘉靖癸巳四月三十日,年四十。”又云:“君讳宠,字履仁,后更字履吉,别号雅宜山人。”

《列朝诗传》:“宠兄守,字履约。举进士,抚治郧阳,而履吉已前死。死后数十年,履吉名满天下。人之犹知有履约者,以履吉为之弟也。”

《苏州府志》:“宠有越溪庄,在石湖上。中有采芝堂、御风亭、小隐阁。”又:“彭年字孔嘉,父昉,正德辛未进士。年性颖异,嗜读书。诗宗盛唐,旁及香山、郢州。精法书,宗颜、欧。以贫死。”又:“周天球字公瑕,太仓人。年十六,随父徙吴,从文征明游。善在小篆、古隶、行、楷。一时丰碑大碣,皆出其手。”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和靖先生诗》有彭年跋,云:‘此集为匏庵相国所藏,标题尚公手迹也。嘉靖戊申春,礼部陆君购得之以遗余。隆池山樵彭年书于寒绿堂。’”

《式古堂书画考》:“赵子固《墨兰图》有‘群玉山樵’、 ‘六止居士’印。”昌炽案:滂喜斋藏宋刻《云斋广录》有“王履吉印”、“铁研斋”二朱记。又宋刊《东观余论》、元本杨子《法言》,并有“古吴王氏”、“王履吉印”,与“竺坞”、“玉兰堂、”“翠竹斋”、“梅溪精舍”、“五峰樵客”、“文氏”诸印杂厕不分。当是雅宜遗书,身后尽归竺坞。余在菰里瞿氏所见两家藏本,亦如此也。滂喜潘氏又有宋刻《淮海居士长短句》,明吴文定、文寿承、周天球皆有藏印。

 

一二五、顾仁效 顾元庆大有

文房远在白云间,欲往从之不可攀。

但听道旁樵父说,顾家门外有青山。

王文恪鏊《阳山草堂》:“顾仁效结庐阳山之下。弃去举子业,独好吟咏,兼工绘事。坐对阳山,拄颊搜句,日不厌。或起作山水人物,悠然自得,人无知者。”

《天禄琳琅》:“《资治通鉴纲目》,明顾仁效藏本,有‘静学文房之印’。”

《铁琴铜剑楼书目》:“《春秋经传集解》宋刊本有‘彦先’、‘顾仁效’二朱记。”

《楹书隅录》:“宋本《礼部韵略》,每册有‘南京兵马指挥司副指挥关防’、‘夹山人书画印’、‘长洲顾仁效水东馆考藏图籍之印’。”

《皕宋楼藏书志》:“《通鉴》残本,有‘顾仁效水东馆考藏图籍之印’。”

王穉登《顾大有先生墓志》:“顾元庆字大有,吴之长洲人。家阳山大石下,学者称之曰大石先生。”

《列朝诗传》:“元庆家浒市,兄弟多孅啬治产,山人独以图书自娱。所居曰‘顾家青山’,在大石左麓。山中有胜迹,皆自为之记。名其堂曰‘夷白’,藏书万卷,择其善本刻之,署曰‘阳山顾氏文房’。王伯谷往访之,年七十五,犹吟对不倦。”

俞仲蔚《顾山人元庆大石山居》诗:“白发无王事,门当大石山。云霞栖栋里,歌赋向人间。谷口听琴至,松根拾菌还。客留唯茗椀,日觉古心间。”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开元遗事》,阳山顾氏藏本。顾名元庆,在吴中为藏书前辈。”又:“宋刻本《新序》,阳山顾大有所藏。”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元刻《范文正遗迹》有‘大石山人印’、‘吴郡顾氏元庆珍藏印’。”昌炽案:元庆刊有《文房小说》四十二种。又刻《明朝四十家小说》,中《瘗鹤铭考》即元庆著。又著《文房清事》一卷,《十友图赞》一卷,《茶谱》一卷,刻入《格致丛书》。《云林遗事》一卷,《大石山房石友谱》一卷,《夷白斋诗话》一卷,《阳山新录》一卷,刻入《梓吴》。据《王百谷墓志》,其所撰又有《檐暴偶谈》一卷,《紫府奇言》一卷,《云拊新编》三卷,《消暑珠》一卷,《大石八景记》一卷。

 

一二六、袁褧尚之

江左清谈擅籍咸,选楼更系五臣衔。

两书已足沾来学,九百虞初大可芟。

王世贞《袁鲁望墓志铭》:“君祖鼎,生四子,曰表、曰褧、曰褒,其最少者曰胥台公袠。与其伯父之子袞、裘,皆用文章显名,吴中时人目之曰‘汝南六俊’。胥台公实生君,名以尊尼,而字之曰鲁望。”

《苏州府志》:“表字邦正,临江通判。褧字尚之,吴县学生,晚耕谢湖之上,自号谢湖。褒字与之,太学生,晚筑室桃花坞,抱膝长吟,于声势泊如也。袠字永之,嘉靖乙酉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袞字补之,嘉靖戊戌进士。裘字绍之,吴县学生。”昌炽案:“谢湖所刻有六臣本《文选》、《世说新语》、《四十家小说》、《后四十家小说》、《广四十家小说》。”

《列朝诗传》云:“褧累试不利,壹意汲古。家有‘石磬斋’,蔡九逵为之记。”

《皕宋楼藏书志》:“《伤寒总病论》十卷,有‘袁氏尚之’朱文方印、‘玉韵斋图书’朱文长印。”

《式古堂书画考》:“赵子固《墨兰图》,袁褧题诗,后有‘谢湖’、‘采碧亭’、‘研北闲情’、‘高山流水’四印。”

《天禄琳琅》:“《文选》,袁氏昌安堂珍藏,有‘与之父’、‘镜机子’朱记。”

 

一二七、朱承爵子儋

磐石山樵西舜城,侍儿开阁不胜情。

奇书到手轻蛮素,桃叶何人打桨迎。

《无声诗史》:“朱承爵字子儋,号舜城漫士,又号左庵,江阴人。文征仲称其‘为文古雅有思致’。”

《读书敏求记》:“阮嗣宗《咏怀诗》,行世本惟五言八十首。朱子儋取家藏旧本刊于存余堂,多四言十三首,览者勿漫视之。”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鱼玄机集》,宋本,朱子儋藏。子儋,江阴人,世传有以爱妾换宋刻《汉书》事,亦好事之尤者。”

《天禄琳琅》:“宋刻《文选》有‘朱印子儋’、‘存余堂印’二朱记。”又《续编》:“《群往音辨》有‘朱子儋印’、‘行素斋图书记’、‘左庵’、‘集瑞斋’、‘磐石山樵’、‘西舜城居士’各朱记。”

《铁琴铜剑楼书目》:“《离骚集传》末叶有‘舜城朱承爵校雠讫’一行,卷首有‘舜城居士子儋’朱记。”

《式古堂书画考》:“张来仪《怀友书画合卷》后有一行云:‘嘉靖壬午存余堂重装。’下钤‘朱氏子儋’、‘左庵’二朱记。”昌炽案:子儋始末未详。壬午为嘉靖元年,文征仲尚及见其为文,是其人当生正德前。袁褧之少弟袠,举嘉靖四年乙酉乡试。《秦汴二妙集》跋:‘吾友顾仁效过访’云云,虽在嘉靖十五年丙申,然王文恪为作记,是丙申至锡山时,其齿已宿,皆正德间人也。故以子儋与仁效、褧,皆次于正德之末,嘉靖之前。

 

一二八、丰坊存礼

潦倒书淫墨癖中,滑稽世乃有人翁。

紫清旧宅归来日,元祐图书一旦空。

《列朝诗传》:“丰坊字存礼,鄞县人。嘉靖进士,除吏部主事。以吏议免官,居吴中,贫病以死。张司马时彻序其集曰:片语合意,辄出肺肝相啖;睚眦蒙瞋,即援戈矛相刺。亦或誉嫫母为婵妍,斥兰荃为薋菉。知者以为激诡,不知者以为穷奇也。”昌炽案:坊字存礼,改名道生。嘉靖癸未进士,除礼部主事,非吏部也。附见《明史丰熙传》。然据下“天官大夫”印,梨洲“考功”云云,又似官吏部,未详。

黄宗羲《丰南禺别传》:“丰坊更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读书注目而视,瞳子堂(常?)堕眶外半寸。人有出其左右,不知也。自考功迁谪,失职而归,书淫墨癖,无所不知。亦遂目空今古,滑稽玩世,洸洋自恣而已。”

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丰氏为清敏公之裔。清敏之子安常,安常子治,监仓扬州,死于金难。治子谊,官吏部,以文名。谊子有俊,以讲学与象山、慈湖善。有俊子云昭,云昭子稌,稌子昌传,并以学行为时师表,而云昭群从曰芑、茝,皆有名。盖万卷楼之储,灾自元祐以来启之。自吏部以来,迁居绍兴。其后至庚,六迁居奉化。庚子茂,四迁居定海。茂孙寅初,明建文中官教谕。寅初子庆,睠念先畴,归葬父于鄞城西大卿桥以南紫清观。紫清观者,宋丰尚书故园也。以其余治宅,于是元祐以来之图书,由甬上而绍兴、而奉化、而定海者,复归甬上。庆官河南布政。子耘,耘子熙,官学士,即以谏大礼拜杖遗戍者也。丰氏自清敏后,代有闻人,故其聚书之多,亦莫与比。迨熙子道生,晚得心疾,潦倒到书淫墨癖之中,丧失其家殆尽。而楼上之书,凡宋椠与写本,为门生辈窃去者,几十之六。其后又遭大火,所存无几。范侍郎钦,素好藏书,至是以其幸存之余归于是阁。”又云:“道生自以家有储书故,谬作《河图》石本,《鲁诗》石本、《大学》石本,则以为清敏得之秘府,谬作朝鲜《尚书》、日本《尚书》,则以为庆得之译馆。贻笑儒林,欺罔后学,皆此万卷书为之厉也。”

《式古堂书画考》:“丰南禺临《养生论》,有‘清敏公家’、‘发解出身’、‘南禺外史’三朱记。又跋后有‘四明’、‘人翁’、‘天官大夫’三印。”又:“《登瑞石山诗帖》有‘丰氏人季’印。”

 

一二九、杨仪梦羽

稚子迎门妇下机,庭前七桧是耶非。

空山猿鹤休相訝,为恋残书解组归。

龚立本《常熟志》:“杨集字浩然,景泰甲戌进士,安州知州。子舫,成化丁酉举人,莒州知州。舫子仪,字梦羽,嘉靖五年进士,山东副使。移病家居,惟以读书著述为事。构万卷楼聚书,其中多宋元本。”

《苏州府志》:“杨副使仪宅在迎恩桥东北,有万卷楼。”

《松窗快笔》:“杨梦羽《初归》词曰:‘万卷楼前,百花径里,年来草色荒芜。天涯客子,归梦久模糊。猿鹤惊猜已甚,故山遂千里归途。念少日烟霞,色相落魄,带经鉏。’其下阕云:‘人生何自苦,风波险恶,岁月奔徂。笑侯门稚子,惊问征夫,惟有下机山妇。应私訝贫似当初,览囊中虎符龙敕,犹恐事虚无。’”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珩璜新论》旧藏七桧山房,钞本,立斋相国手校。七桧山房,海虞杨梦羽书斋名也。其藏书所曰万卷楼,人所共知,七桧山房则罕知矣。”

《式古堂书画考》:“松雪《渊明象》,杨梦羽题,有‘华阴世家’印。”昌炽案:梦羽,一号五川。

 

一三○、唐顺之应德 唐宇昭 唐仁良士

整齐旧闻汲放失,左右文武儒稗编。

好属女孙收脚本,一圈一掷莫忘筌。

《明史唐顺之传》:“顺之洽贯群籍,年三十二,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调兵部主事。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左、右、文、武、儒、稗六编,行于世。以御倭擢右佥都御史,代李遂为凤阳巡抚。三十九年卒,年五十四。崇祯中,追谥襄文。子鹤征,隆庆五年进士,亦以博学闻。”

吴伟业《汲古阁歌》:“嘉隆以后藏书家,天下毗陵与琅邪。整齐旧闻汲放失,后来好事知谁及。”

彭文勤公《知圣道斋读书跋》:“余见季沧苇所藏正德年初印《尽忠录》,尚无《补录》二卷,有沧苇手跋。其夫人唐氏,乃毗陵孔明父之女,荆川四世孙也。以是见贻,朱墨皆荆川笔云。细阅书中,绝无批评,但有圈抹,不能得其读书之意。既取荆川右编勘之,圈者皆入右编,抹者节去。始知即其纂右编时脚本,沧苇之言益信。”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唐宇昭字孔明,家富藏书。毛斧季尝闻其有宋椠赵孟奎《分类唐诗》一百卷,辗转借之而未得。”

《天禄琳琅续编》:“宋刻《孝经》有‘唐’安朱文圆印,又‘晋昌秘笈记’、‘唐仁’、‘良士’、‘毗陵唐良士藏书’四印。”

《楹书隅录》:“北宋本《孟东野集》有‘毗陵唐良士藏书’、‘于辰’、‘良士’三印。”

 

一三一、李开先伯华

云烟已逐边刘散,又自江南到济南。

积劫微尘应悟彻,本来禅诵及瞿昙。

《明诗综小传》:“李开先字伯华,章邱人。嘉靖己丑进士,除户部主事,历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有《闲居集》。钱受之云:‘伯华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征歌度曲。自诩马东篱、张小山无以过也。’”

《静志居诗话》:“中麓最为好事,藏书之富甲于齐东。诗所云‘岂但三车富,还过万卷余’,又云‘借钞先馆阁,博览及瞿昙’是也。先时,边尚书华泉、刘太常西桥亦好收书。边家失火,刘氏散佚无遗,独中麓所储,百余年无恙。近徐尚书原一购得其半,予尝借观,签帙必精,研朱点勘。北方学者能得斯趣,殆无多人也。闻中麓后人尚余残书数十部。巡抚丹徒张公物色之,中有陆农师《礼象》一篇。张公殁后,访之不能得矣。”

王文简《跋山谷精华录》:“予与中麓为乡里后进,曾购其藏书目录,累年不可得。仅于京师慈仁寺得小册《西汉文鉴》,朱印宛然。后闻其书尽捆载归昆山徐司寇矣。康熙戊寅,司寇次子章仲为工部郎中,以宋椠本《山谷精华录》八卷见贻。视其卷首,即中麓印记在焉。此书藏济南李氏二百年而归于江南,又十余年而复归济南,似亦有数焉。”昌炽案:翁覃溪题王文简《载书图》:“十部唐签未备观,精华山谷辑来难。”自注:“先生所见《精华录》乃明人伪本。”

《读书敏求记》:“斧季从辇下还,解装出书二百余帙,皆秘本也。近代藏书家推章丘李氏、金陵焦氏。灰劫之余,未知金陵图籍犹有存焉否?今斧季所购,乃中麓秘藏之物也。”

何焯《孟子音义跋》:“《孟子篇叙》自世綵堂以下,诸刻皆阙。毛丈斧季为东海司寇购得章邱李中麓少卿所藏北宋本,乃有之。”

 

一三二、范钦尧卿 从子范大澈子宣

烟波四面阁玲珑,第一登临是太冲。

玉几金峨无恙在,买舟欲访甬句东。

《明诗综小传》:“范钦字尧卿,一字安卿,鄞县人。嘉靖壬辰进士,累官兵部右侍郎。有《天一阁集》。”

《茶余客话》:“钦号东明,喜购旧本。两浙藏书以天一阁为第一。”

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天一阁肇始于明嘉靖间,而阁中之书不自嘉靖始,固城西丰氏万卷楼旧物也。丰道生晚得心疾,楼上之书为门生辈窃去,又遭大火,所存无几。范侍郎钦素好购书。先时,尝从道生钞书,且求其作藏书记。至是,以其幸存之余,归于是阁。又稍从弇州互钞,以增益之。虽未能复丰氏之旧,然亦雄视浙东焉。吾闻侍郎二子,方析产时,以为书不可分。乃别出万金,欲书者受书,否则 受金。其次子欣然受金而去。今金已尽,而书尚存,其忧劣何如也。”

又《天一阁碑目记》:“是阁之书,明人无过而问者。康熙初,黄先生太冲始破例登之。于是昆山徐尚书健庵闻而来钞。其后登斯阁者,万征君季野、冯处士南耕。而海宁陈詹 事广陵纂《赋汇》,亦尝求之阁中。”又云:“阁之初建也,凿一池于其下,环植竹木,然尚未署名也。乃搜碑版,忽得吴道士‘龙虎山天一池’石刻,元揭文安公所书,而有记于其阴。大喜,以为适与是阁凿池之意相合,因即移以名阁。”

《东斋脞语》:“范氏立法尽善,其书不借人,不出阁,子孙有志者就阁读之,故无散佚之患。其阁四面皆水,读者不许夜登,不嗜烟草,故永无火厄。迄今三百年,虽十亡四五,然所存尚可观也。”

阮文达《天一阁书目序》:“此阁构于月湖之西,宅之东,墙圃周回,林木荫翳。阁前略有池石,,与闤阓相远。宽闲静閟,不使持烟火者入其中,其能久一也。司马殁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自开厨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书借出,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逐不与祭。其例严密如此,所以能久二也。”

又《定香亭笔谈》:云“余两登此阁,阁不甚大,地甚卑湿,而列柜书干燥无蠹蚀,是可异也。”昌炽案:吾友王胜之同年云,书干燥不蚀,由置芸叶、石英之故。详《随园集登天一阁》注。

郑梁《讷庵范公传》:“讷庵范公,讳大澈 ,字子宣,又字子静。从仲父兵部右侍郎钦游京师,官鸿胪寺序班。使琉球、辽东、朝鲜等处,玺书七下,进秩二品。月俸所入,辄以聚书。闻人有钞本,多方借之。长安旅中,尝雇善书者誊写,多至二三十人。年六十七致仕,筑室郡城西郊,繙经阅名,品画评书者垂二十年。万历庚戌九月八日卒,春秋八十有七。所著有《灌园丛谈》、《卧云山房遗稿》。”

又《为陈怡庭寿范简岩七十序》:“鄞邑好古藏书之家,丰氏而后推范氏。然人知司马东明公之所藏特富,而不知鸿胪讷庵公为其犹子,其所藏不止如南北阮也。百余年以来,故家皂隶,华屋山邱,司马天一阁之书名天下。然至论其签题装辑,奕世如新,则鸿胪手泽,拟诸司马,正如石崇之于王恺矣。”

昌炽案:《天一阁书目》所列范氏诸印有“四明范氏书记”、“甬东范氏家藏图书”、“古司马氏”、“万古同心之学”、“东明山人”、“东明草堂”、“七十二峰一吾庐”、“和鸣国家之盛”,司马印也。“范子受氏”、“静思斋”、“昆仑山人”、“西郭草堂”、“范伯子子受”、“少明”、“清宁宇宙中人”,皆司马之子少明印也。

又案:《天禄琳琅》:“《初学记》有‘范大澈印’、‘子宣父’、‘西园’、‘生平乐事’、‘沧州外史’。《艺文类聚》有‘范氏子宣’、‘明州范生’、‘卧云’、‘宝墨斋’、‘四明真逸’、‘南海钓者’、‘典属国印’、‘典客侍从之臣’、‘句章灌园叟’、‘对此展玩咀嚼’、‘自谓葛天之民’、‘金峨玉几’、‘丹山赤水’诸朱记,皆子宣印也。丹山赤水为剡源之第五曲,亦名三石村。全谢山《湖语》所云‘独剡源之五曲,忽孕为丹霞之古文,迅流成雷,来归于三石之村’,是其地矣。”

 

一三三、秦汴思宋 子炳汝操 柱汝立

僵李居然可代桃,刘郎一字误题糕。

草堂自在梁溪畔,绣石家风秦汝操。

《天禄琳琅》:“《童溪王先生易传》,刘日新宽锓梓,有‘锡山秦汴’、‘次山秦子思宋’、‘少保秦端敏公仲子’诸记。秦汴字思宋,无锡人,秦金仲子。金字国声,弘治进士,官刑部尚书,谥端敏。”

《铁琴铜剑楼书目》:“《二妙集》,无名氏跋曰:‘吾友顾仁效过访次山秦思宋,执是为贽。嘉靖丙申寓绣石堂记。’”又:“《续谈助》五卷,皇象山人姚咨跋云:‘故友秀水令江阴徐君子寅家藏。子寅殁后,其家人售于秦汝立氏。汝立乃余门人,汝操之弟,储蓄甚富。’”又:“《穆天子传》,孱守老人跋云:‘崇祯己卯,借得锡山秦汝操绣石书堂本。’”又:“《禅月集》,卷末有‘秦柄图书’、‘雁里草堂’二朱记。”昌炽案:《无锡县志》:“秦柱字汝立,金之孙。工书,师欧阳率更,草学孙虔礼。以荐授中书舍人。”又《贡生表》:万历五年有秦柄,汝操当为柄字。余所见秦氏藏书,又有“雁里子柄”一印。以是知雁里草堂为秦氏藏书处也。犹忆修郡志时,同年徐君爱檆问余:“雁里草堂谁之宅也?”童时不知阙疑,以沈与文告,徐君即据以纂入第宅园林类,而不知沈君藏书处名野竹宅,雁里自在梁谿也。附志于此,以明余过,且冀后之踵修者为改正之。

 

一三四、安国民泰

胶山楼观甲天下,曲桥华薄荡为烟。

徒闻海内珍遗椠,得一珠船价廿千。

《无锡县志》:“安国字民泰,富几敌国。居胶山,因山治圃。植丛桂于后冈,延袤二里余,因自号桂坡。好古书画彝鼎,购异书。”又:“安绍芳安懋卿。所居胶山西林,广池十顷,带以华薄,蔚然深靓。曲桥飞楼,逶迤夭矫,杂置图书彝鼎其中。名士过从,置酒刻烛,至忘日夜。”又:“西林,胶山安氏园也。嘉靖中,安桂坡穿池广数百亩,中为二山,以拟金、焦。至国孙绍芳,即故业大加丹艧,与天下名士游赏其中。二百年以来,东南一名区也。”

《无声诗史》:“绍芳自号研亭居士。后更名秦来,字未央。”

钱受之《跋高诱注战国策》:“天启中,二十千购之梁溪安氏,不啻获一珍珠船也。”又《跋春秋繁露》:“金陵本讹舛,得锡山安氏活字本校改数百字,深以为快。今见宋刻本,知为锡山本之祖。”

《天禄琳琅》:“《初学记》,板心上标‘安桂坡刊’。每卷标题之下,又称‘锡山安国校刊’。安国所刊书甚夥,此书取九洲书屋本翻刻。”昌炽案:安国所刊,有《颜鲁公集》、《熊朋来集》、《吴中水利书》。又:“《史记》,有‘大明锡山桂坡安国民太氏书画印’。”又:“元本《博古图》,有‘桂坡安国赏鉴印’。”《红豆树馆书画记》:“徐幼文《秋林草亭图》,有‘安’字圆印,‘锡山安氏西林秘玩印’、‘墨颠斋图书印’。”

 

一三五、茅坤顺甫 孙元仪止生

练市高楼拥白华,姑存世学为专家。

将军未奏崖山绩,且种东陵五色瓜。

《湖录》:“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人。明嘉靖戊戌进士,大名副使。以事镌职归,作《岛人传》、《三益先生传》,以见志。著有《白华楼稿》、《玉芝山房稿》。年九十卒。子翁积、国缙、维。国缙子元仪,字止生,号石民。佐孙承宗行师,历官提督大将军。旋以兵哗下狱,遣戍漳浦。边事急,请募死士勤王,为庸奸所忌,悲愤纵酒而卒。

《吴兴藏书录》:“茅坤《白华楼书目》下引《湖录》云:‘鹿门茅先生,藏书甲海内。练市新构书楼凡数十间,至于充栋不能容。其孙大将军止生,编为《九学十部目》。自述云:九学者,一曰经学,二曰史学,三曰文学,四曰说学,五曰小学,六曰兵学,七曰类学,八曰数学,九曰外学。十部者,即九学之部而加以世学。世学不可以示来世,然时王之制,吾先人以兹名于世,吾敢忽诸?其后携至白门,遭国变散去。’”

 

一三六、陆师道子传 陈道复复甫

湖上垂纶二十年,严光佳婿得神仙。

白阳何似元洲客,香火停云有两贤。

《无声诗史》:“陆师道字子传,长洲人。进士,工部都水司主事,改礼部仪制司。请    急归,益肆力于学。手钞典籍,后先积数千百卷。丹铅俨然,小楷精绝。林下逾二十年,起补南仪部,召为缮部郎中。擢尚宝少卿,告归。卒年六十四。先生初号元洲,寻更曰五湖。女赵陆卿子,适隐士赵宦光;子士仁,字文近,号承湖。”昌炽案:《郡志》:“子传,嘉靖戊戌进士。”《列朝诗传》:“子传,文待诏弟子。善诗,工小楷、古隶,旁及绘事。人谓侍诏四绝,不减赵吴兴。子传绝略似待诏,而风尚标置亦相亚云。”

《乾隆苏州府志》:“陈道复初名淳,后以字行,列字复甫,别号白阳山人。少从文征明游,所栖曰五湖田舍。”又云:“陈都宪璚宅在大姚,都宪孙道复亦居此。有阅囗(马风)堂、碧云轩。”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中吴纪闻》六卷,陈白阳山人手校。”

《皕宋楼藏书志》:“湖北茶盐提举司刊《汉书》一百二十卷,有‘陈道复印’、‘陈淳私印’。”

《式古堂书画考》:“赵子固《墨兰图》,陆师道跋。有‘陆氏子传’、‘五芝元涧’二印。”又:“陈道复《梅雪帖》,有‘姚里’圆印。”昌炽案:子传号元洲,“涧”字疑有误。

 

一三七、钱谷叔宝 子允治功甫

微行门巷有倡条,遗事宣和谱玉箫。

此即人间希有本,虞山不赠待青瑶。

《列朝诗传》:“钱谷字叔宝,少孤贫。游文待诏门下,日取架上书读之。以其余功点染水墨,得沈氏之法。晚葺故 庐,读书其中。闻有异书,虽病必强起,匍匐请观。手自钞写,几于充栋,穷日夜校勘,至老不衰。子允治,酷似其父。年八十余,隆冬病疡,映日钞书,薄暮不止。功甫殁,无子,其遗书皆散去。自是吴中文献无可访问,先辈读书种子绝矣。”

《明诗综小传》:“允治初名府,后以字行,更字功甫。有《少室先生集》。”

《明画录》:“谷子允治,字功甫;序字次甫,亦善山水。”

《静志居诗话》:“叔宝晚葺敝庐,曰悬罄室。王元美为赋诗,所谓‘腔梁颇受落月色,北窗静俟凉风眠’者也。”昌炽案:《刘子威集》,有《悬罄室记》,言钱君少学于文征仲先生,为题其室曰悬罄,言能贫也。据此,则竹垞晚葺之说未审矣。

《读书敏求记》:“功甫老屋三间,藏书充栋。白日检书,必秉烛,缘梯上下。所藏多人间罕见之本。”又《也是园书目序》:“吴门钱功甫,高士也。牧翁释褐后,即与之交。一日语公:‘吾老矣,藏书多人间未有本子。公明日来,当作蔡邕之赠。我欲阅,转就公借。他年属纩时,公与我料理身后事。’牧翁喜甚,质明往,其意色闵默,已不肯践宿诺矣。嗟乎!读书种子,习气未除,斤斤护惜,非独一功甫然也。功甫有《李师师外传》一卷,即筌翁云‘道君在五国城所作,从榷场中来’者。功甫殁,此书不知散落何处。今虽县百金购求,岂可复见。”

李果《徐瑶圃画云间往哲遗像跋》:“吾吴先贤像,为钱叔宝手笔。功甫欲归之文文肃公,有资郎以厚利愿交于功甫,功甫不可。文肃感其意,至质其家藏宋椠《史记》酬之。后人争贤功甫。”

《爱日精庐藏书志》:“《昼上人集》,有木记云:‘百计寻书志亦迂,爱护不异随侯珠。有假不返遭神诛,子孙不宝真其愚。’钱叔宝藏书印记也。”昌炽案:所见悬罄藏书,尚有“十友斋”一印,及“中吴钱氏收藏印”。

 

一三八、顾德育克承

廉吏还山剩寝邱,买书有俸未为忧。

三间老屋亲传写,惟有东吴顾可求。

《苏州府志》:“顾祖辰字子武。祖兰,弘治戊午乡举,令乐安、于潜二县。归隐吴之临顿里,有地数弓,竹木翳然。结椽三楹,署曰春潜隐。兰子德育,家贫好学,手录几数千卷。祖辰袭祖父余风,老屋三间,破榻竹几。虽闤阓中,寂若空山。间作小诗及画,自娱而已。”

《铁琴铜剑楼书目》:“《石刻铺叙》,义门跋曰:‘辛卯得顾可求家钞本,稍正数字。顾名德育,廉吏荣甫之子也。’”又:“《吴中旧事》,顾德育钞本跋云:‘隆庆改元,丁卯四月,安雅生顾德育记。时年六十有五。’”

《式古堂书画考》:“周复卿《小斋雅致图》,顾德育跋,有‘克承’、‘安雅堂’二印。”

 

一三九、顾从礼汝由 从德汝修 从义汝和

凫鼎云回古篆凝,茗瓯香沸玉河冰。

至今石室兰台里,漆轴牙签半武陵。

《松江府志》:“顾定芳字世安,上海人。明世宗时,召拜御医。子从礼,字汝由,工书。夏言入阁,值世宗狩承天,以从礼荐,历官光禄寺少卿。弟从义,安汝和,善书,能诗。嘉靖庚戌,诏选端行善书,从义名第五,授中书舍人。隆庆初,擢大理评事。家居,构玉泓馆,手摹宋本《淳化帖》。有《研山山人诗稿》行世。”

《眉公笔记》:“文寿承云:‘在长安时,过顾舍人汝由研山斋。见其窗明几静,折松枝梅花作供,凿玉河冰烹茗啜之。又新得凫鼎奇古,目所未见。炙内府龙涎香,恍然如在世外,不复知有京华尘土。’”

《天禄琳琅》:“《汉书》宋刻本,有赵孟頫像。右方上书‘赵文敏公小像’,下书‘长洲陆师道题于顾汝修芸阁’。按《秦汉印统》黄姬水序称:‘为东川御医顾公所纂,厥嗣汝由光禄、汝修鸿胪、汝和廷评共成之。’考《松江府志》:‘从礼字汝由,从义字汝和’,而不及汝修。今卷中有‘顾从德印’,当即汝修之名也。”又:“《新唐书纠谬》宋刻本,明鸿胪顾汝修藏。有‘武陵世家’、‘顾汝修印’、‘顾蒙’三朱记。《唐书直笔新例》同。”又:“《资治通鉴》兴文署板,顾从德藏。有‘武陵’联珠印。”又:“《新刊唐柳先生文集》,顾从礼藏。有‘武陵郡图书记’长印。又有‘子先之印’,疑为从礼之别字。”

严元照《书春秋张氏集传后》:“每册有‘顾汝修印’。”

《铁琴铜剑楼书目》:“《春秋胡传》,有‘顾从德印’、‘顾从义氏’二朱印。”

 

一四○、何良俊元朗

四万卷书百签画,清森阁似米家船。

陆沈金马真无谓,东海归来拆墓田。

《松江府志》:“何良俊字元朗,华亭人。居柘林,少与弟良傅皆负俊才,时人以‘二陆’方之。良俊由贡谒选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子元之,字又元,亦以淹雅见称。良傅字叔皮,嘉靖十九年登乡荐,明年登进士,礼部郎中。”

《列朝诗传》:“元朗少而笃学,二十年不下楼。以岁贡授翰林院孔目,郁郁不得志。每喟然叹曰:‘吾有清森阁在东海上,藏书四万卷。名画百签,古法帖鼎彝数十种。弃此不居,而仆仆牛马走,不亦愚而可笑乎?’有《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行于世。”

《四友斋丛说序》:“何子少好读书,遇有异书,必厚资购之。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所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

《四友斋丛说》:“余家旧藏书几四万卷,后皆毁于倭。近日西亭殿下以为余家藏书尚存,书来假录,恨无以应其求矣。”

《铁琴铜剑楼书目》:“《句曲外史集》,何元朗钞本。有‘东海何元朗’朱记。”

《式古堂书画考》:“苏子美《南浦诗帖》,有‘何氏元朗’、‘紫谿真逸’两印。”又:“吕宝臣《子安学问帖》,有‘何氏元朗’、‘柘湖居士’两印。”又:“孙之翰《虞候还帖》,有‘橘里清赏’、‘何氏元朗’两印。”又:“吕望之《蒙恩进职帖》,有‘何良俊印’、‘陆沈金马门’两印。”又:“吴云壑《急足帖》,有‘何元朗氏’、‘两山’二印。”

一四一、钮石溪

虞初九百有新说,更演酉阳支诺皋。

家近太仓尝一粟,侏儒饱死笑商高。

《居易录》:“唐王定保《摭言》足本,凡十五卷,宋嘉定中柯山郑昉刻。今会稽商氏刻仅十之一耳。商刻《稗海》,多得之浙东钮石溪家。”

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古今书籍之厄,不可胜计。以余所见言之,越中藏书之家,钮石溪世学楼其著也。余见其小说家目录亦数百种,商氏之《稗海》皆从彼借刻。崇祯庚午间,其书初散,余仅从故书铺得十余部而已。”昌炽案:《人海记》数藏书之厄,亦及会稽钮氏万卷楼。

《天禄琳琅》:“《汉书》,有‘会稽钮氏世学楼图籍印’。”

 

一四二、晁瑮君石 子东吴叔权

昭德先生书满家,自言梨味不知楂。

礼堂翻定童乌本,痛极优昙顷刻花。

《千顷堂书目薄录类》:“《宝文堂书目》三卷,晁瑮。”

《四库提要》:“瑮字君石,号春陵,开州人。宋太子太傅迥之后。嘉靖辛丑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其子东吴,字叔权。嘉靖癸钮非石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父子皆喜储藏。此本以‘御制’为首,上卷分总经、五经、四书、性理、史、子、文集、诗、词等十二目;中卷分类书、子杂、乐府、四六、经济、举业等六目;下卷分韵书、政书、兵书、刑书、阴阳、医书、农谱、艺圃、算法、图志、年谱、姓氏、佛藏、道藏、法帖等十五目。其著录极富,虽不能尽属古本,而每书下,间为注明某刻,亦足以考见明人板本源流。”

《畿辅通志》:“《诚痛录》,明晁东吴撰。东吴,瑮次子,弱冠第进士,年二十三卒。其父瑮手录其遗文,总四卷,墨迹一卷,名曰《诚痛录》。”

亡儿恭彝,生于同治甲戌岁,体羸而嗜学。余每得古碑精椠,助余著录,喜形于色。尤留心乡邦文字,某人著某书,或存或佚,随问随答,了如指掌。盖其沉默强识,天性然也。去岁春,忽得气虚肿症,百治不瘳。至十月朔,竟不起,年适二十三岁。此章不幸,遂成诗谶。悠悠苍天,尚何言哉!亡儿在里,尝奉教于曹叔彦内翰。内翰常诏以辑高密诸经故训为《郑氏雅》,许群诸书涉礼学者为《许氏礼》,属稿粗具,未有定本。他日拟为理董,稍抒童乌之痛。崦嵫暮景,精力几何,未知能偿此愿否耳。光绪丁酉上元日缘裻记。

 

一四三、姚翼翔卿 国朝姚觐元彦侍 子慰祖公蓼

老子韩非竟同传,孙公乐令每清谈。

藏书倘补吴兴录,海屋流风晋石厂。

《湖录》:“姚翼字翔卿,号孺参,归安人。嘉靖中,以贡为新淦训导。再为黄州教授,迁广济知县。告归,傍南城构屋数楹,贮图书万卷。晚年自号海屋子。年六十九卒。”

《吴兴藏书录》:“姚翼《玩画斋藏书目录》自序略云:‘金玉珠玑之好,举世所同也。同则聚于吾也,垂涎者必众。而况其人所好,既终身于此,则其子若孙率皆溺于纨绮膏粱,作业竭而财日匮。其末必不能自给,又无以礼以养其心。而孝敬之念既衰,则其于祖父精神手泽,渺然不为介虑,举而弃之,如视敝屣。以子孙如视敝屣之心,而乘之以举世垂涎之欲,吾见聚之以数十年之力者,不终朝而澌灭无遗矣。乃若书之好,千万人而无二三焉。方吾之好而聚之也,人将嗤之不暇,焉有同好者睥睨其旁哉?而况其子孙者,纵非甚狂不肖,当不忍死其亲而捐其所甚好;虽欲捐之,又或苦于售之不易而中沮。然则吾之好书,虽限于力而不能多,致使汗牛充栋,窃独喜其可久据以为吾有也。故特斋而藏之,又籍而录之。’”姚彦侍方伯,名觐元,归安人。文僖公之孙。由农曹出为川东道。阎忠介公、筦司农公与杨鹄山诸君同被劾,罢官,侨寓吾吴萧家巷。公子慰祖,字公蓼。父子皆好藏书。方伯所刻《咫进斋丛书》,有功艺林甚巨。公蓼别刻《晋石厂丛书》,仅成《吴兴藏书录》、《经籍跋文》、《郑氏学录》、《古今伪书考》四种。初锓木时,即以见贻。今父子相继宿草,每检遗编,不胜山阳之感。晋石厂者,方伯在蜀得晋杨宗石阙题字,携以东归,颜其藏书之室也。

 

一四四、刘凤子威

丹甲霞宫秘道经,虚囗(宀康)为庋户持扃。

红蟫日饲神仙字,待尔丹成降列星。

《明诗综小传》:“刘凤字子威,长洲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佥事。有《澹思》、《太霞》二集。”

余寅《刘子威文集序》:“夫人世诸閟记,不足属先生目也。使天上有箓若霞宫丹甲,地下有藏若汲冢覆釜,先生尽耿诸其胸矣。”又魏学礼《序》:“刘子威先生,超绝有奇质。家多藏书,学勤博记,安世之箧不足称焉。”

子威《厞载阁记》:“厞者何?囗(厂辟)也。载者何?载籍也。载籍则何言乎囗(厂辟)?束而载之乎囗(厂辟)也。户牖之间为扆,内谓之家,大者谓之栱,长者谓之阁,阁谓有所置也。何言乎置?当余之世,有所谓简策者,则未知其为韦竹之绝欤?科斗之目欤?予何以嗜?嗜者,邃古之遗尚,于是乎征,则因以求之也。”又云:“古所谓閤,今所谓阁也。栭棁以囗(木畟)檍,桷直而遂,交以受檐。其樀也方,凿垣而周之,植传之突,以为户持。户持谓之扃,扃而加鐍。虚囗(宀康)为伎,则置典焉。实之以四方之书,其言乎阁不足乎载也。曰:可矣乎?未乎?则求之乎方来者之辞也。”又《清举楼记》:“予居循郭之西,左控河渠,诸川汇焉,四方之所走集也。右招西南山,经带络绎,有若圜卫然。间葺馀绪,为楼北址,名之清举,以藏古图籍,且以游目放志焉。”又:《枞庑记》:“余嗜书,尝游四方,每所遇必录。散遗不可读者,亦补缉缀之。故所载虽无复往古之盛,其在于今,庶几哉为赡完已乎?”

《玉剑尊闻》:“《酉阳杂俎》: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脉望,状如发卷,规四寸许。得此者夜持向天,从规中望星,星便立降,可乞丹度世。刘子威聚仙经,令童于他书中取蠹鱼置其上,每日检视,冀有仙名食者。皇甫子循谓之曰:我当刻一印记赠子,曰蠹鱼弟子。”

 

一四五、孙七正齐之 孙朝肃功父 朝让光父

曾孙囗孝若 藩孝维

湘灵雪屋共追攀,何氏三高大小山。

爽气西楼超物表,慈封东郭近墦间。

《苏州府志人物传》:“孙艾字世节。父纪,官刑部员外郎。艾任侠,凿山得美泉,产崖石,缘高下结庐,以待游者。自号西川翁。子舟、耒。舟,进士,官工部主事。耒子七政,字齐之。七岁能诗,长与王世贞、汪道昆诸人游,才名藉甚。所居西爽楼、清晖馆,蓄古彝鼎书画。客至,觞咏其中。著《松韵堂集》行世。二子林、森,皆能诗。森举万历丙戌乡试,官至高州同知。”又:“孙朝肃字恭甫,更字功父,七政孙。万历丙辰进士,广东布政使。弟朝让,字光甫,崇祯辛未进士,江西布政使,未赴而明亡,时年未五十。优游林泉,年九十而终。”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李义山集》三卷,护净居士跋曰:先用钱副宪春池本写,有篇次无卷目。乙亥六月,孙方伯功父以一本见示,焕然若披云雾,凡钱本之可疑,一朝冰释。孙本为无锡华氏物,北宋本也。”

《铁琴铜剑楼书目》:“《陆士衡集》,旧藏大石山房孙氏。有‘朝让’、‘孙光父’朱记。”

《爱日精庐藏书志》:“《李商隐集》三卷,陈鸿跋曰:丙戌正月,借孙孝若家北宋板校。”昌炽案:孝若为钱履之之婿,《怀旧集》有履之《九月七日孝若婿移酌令叔光甫新阁承光甫订九日登高至期邀同己苍夕公辈山行纪事诗》,诗云:“岁惟甲申月在九,孙甥汤饼酌喜酒。”既称光甫为孝若之叔,则孝若为朝肃子可知。其所藏北宋本《李集》,即功父所得华氏之本,盖其家楹书也。夕公,钱龙惕之字,龙惕有《孝若所藏禅月大师画十六罗汉歌》一首,又有《同孝若送士龙归吴门》诗。冯仲舒有《孙孝若方广居招看八面重台牡丹》诗。又按:《天禄琳琅续编》:“《纂图互注尚书》,宋光宗时刻本,有‘虞山孙藩夔王氏之印’。”

《皕宋楼藏书志》:“《国语》二十一卷,有‘虞山孙藩仲孝维考藏图书’朱文方印、‘主司巷人家’朱文长印。”

《仪顾堂题跋》:“宋椠《国语》二十一卷,有‘孝维印’及‘虞山孙氏慈封堂丙舍图书’朱文长印。”

《瞿氏书目》:“邹季友《书传音释》,亦有‘孙仲孝维收藏印’。”考孙藩字孝维,为孝若之异母弟,见梅村所撰《金孺人墓志铭》及《郭孺人寿序》。《梅村集》中有《高凉司马行赠孙孝若》,注云:“孝若初授衢州推官,升高州同知。”又有《孙孝维三十赠言》。《海虞诗苑》有孙永祚雪屋《偕湘灵、孝维饭破山寺》诗,又有《春日过孝维南园》诗。一门群从,风雅相尚。梅村诗云:“何氏三高推小隐,一门群从重中郎。”殆不诬也。

 

一四六、孙楼子虚

一枝一梧状若丌,以荐长物平不欹。

吾楼高广义取是,衡廿九尺纵半之。

《苏州府志人物传》:“孙楼字子虚,舟之孙。嘉靖丙午举人,选湖州府推官,改汉中,致仕归。性好书,杜门校雠,昼夜不辍。所藏逾万卷,略无脱误。”又《艺文类》:“孙楼《丽词百韵》、《百川集》十卷、《诗集》四卷。”

《百川集》有《丌册庋记》,云:“庋物者,负壁为依,一枝一梧,于两端以承片木,状若丌者,则谓之庋。盖隘于居,而多长物者之为也。余嗜书,插架几万卷,家所称长物者亦惟书最多。贯中以韦,护表以茧,类叠于椟,藏亦珍矣。思夫鼠蠹莫之能啮,湿暑莫之能浥,曷若爽而垲之。登之重屋之上,陈诸疏棂之中,楼之其庶乎?而居无隙地,籯无羡金,未之能楼也。嘉靖乙丑,积卖文金若干缗,以易东邻隙地数武。噫!兹可楼矣。于是南向为楼者三楹,高二十尺,衡二十有九尺,纵半之。右之偏复为一楹,以阶下上,于是移所藏而藏焉。周遭高下,通户窦外,罔非书者。而予日读于其中,不知寥廓之为广,吾楼之为隘也。楼以书建,舍书罔以名,遂颜其额曰丌册庋。客时有叩命名之义者,予不胜答也,故为之记云。”又《博雅堂藏书目录序》:“余家自先考功高曾而下,故多藏书。会中落,靡有孑遗,而厥嗜弥坚。米家船来,余先众以往,推篷恣搜,贾亦苦之。或赴试,薄游两都,日邀列肆间。一睹所未睹,辄大叫,喜不自禁,若一旦获拱璧,恨相遇晚。与之直,或倍其索,弗恡。既获,虽剧寒暑必讽之卒业。家人曰:‘日下舂矣,可食矣。’‘夜向阑矣,可眠矣。’即附耳大呼,若弗闻也者。嘉靖庚戌,命梓人作钜厨六,类而叠之,殆逾万卷。咸躬自雠校,手为装池,错简脱幅,百鲜一二。越明年,辛亥孟夏朔,乐安文楼木天父书于拱宸堂中。”其分类:一经,二史,三诸子,四文集,五诗集,六类书,七理学书,八国朝杂纪,九小说家,十志书,十一字学书,十二医书,十三刑家,十四兵家,十五方技,十六禅学,而道书附之,十七词林书。又特录制书类,而附以试录墨卷。

 

一四七、孙允伽伏生

吁嗟弹铗食无食,艳雪谈觚衍子虚。

钦囗(饣追)原非求醉客,且同司马慕相如。

《怀旧集小传》:“孙允伽字唐卿,一字伏生,子虚之孙,秦季公之婿也。子虚名楼,季公名四麟,皆读书娴古,君亦衍其遗风。先先府君游,来必治具。君不饮酒,为设囗(饣追)子。性迂缓而短于视,同拌者侮之,每急食其精好者,比君举箸无所得。予少侍食,辄左右君,君曰:‘非小主人,我终日作东方生饥欲死耳。’所藏书多异本,今尚存于家。”

《读书敏求记》:“葛洪《神仙传》十卷,袁陶斋藏书。后归秦四麟,流传至允伽居士春雪楼。三君皆好古硕儒,所藏率多旧钞本,故其书正定可传。”

《东湖丛记》:“《酉阳杂俎续集》,钞本,万历戊戌七月既望,生洲居士孙允伽跋。”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文房四谱》,有赵清常跋,云:戊申八月,友人孙唐卿自家山来,奚囊中持此书,因借录并校其讹。”

《皕宋楼藏书志》:“《广川画跋》六卷,某氏跋曰:万历甲寅,假得瞿氏惜庵本校。胤枷谨识。”昌炽案:此即孙唐卿也,唐卿名字皆本唐孙伏伽。陆氏不考,误‘伽’作‘枷’。枷者,连枷,《说文》所谓柫也。又案:唐卿著有《玉台外史》、《谈觞》、《艳雪斋集》,见《郡志艺文类》。

 

一四八、孙江岷自

乌有子虚亡是公,姓名本属寓言同。

孙江何必非真我,囗(難灬)烛传书课学童。

《海虞诗苑》:“孙江字岷自,百川先生之玄孙也。尝仿徐孝穆《玉台》例,录唐诗艳丽者为《缘情集》。所著有《牢山》、《花源》、《问庚》诸集。”

《读书敏求记》:“唐僧《宏秀集》十六卷,元人钞本。予获之于孙岷自。岷自购一古图记,刻镂‘孙江’,字绝佳,苦爱之,即改名江,亦吾乡俊民也。”昌炽案:据此,则江非原名也。《瞿氏书目》有《沈下贤集》,冯氏藏本,叶奕传录,孙明志再录之。又《古文苑》,有岷自跋云:“赵凡夫藏宋刻。纸墨鲜明,字画端楷。灵均钩摹一本,友人叶林宗见而异之,亦录一册。辛巳夏,假归,分诸童子,三日夜钞毕。”江与林宗为友,《沈集》亦录自林宗。颇疑明志即其原名,但无可考耳。

《爱日精庐藏书志》:“《武林旧事》,陆敕先跋曰:‘此本余姻友孙岷自旧藏。岷自不禄,屈指已十有三年矣,不胜人琴之痛。康熙丁巳识。’

《稽瑞楼书目》:“《孙岷自诗选》一卷。“

昌炽案:孙楼,嘉靖丙午举人,与齐之尚同时。允伽为秦季公之婿,当在万历末。岷自入国朝方卒,年代远不相及。今以一门群从,连类而及,便于考索。援史家父子祖孙同传之例,如何之子端、子宣诸人,钱之牧翁、遵王,皆以一家先后为序,附录最先一人之后。在全书为变例。

 

一四九、孟守约

剑气延津射斗牛,朱甍高敞揭簾钩。

莫疑金谷河阳宅,兼两瑶签在上头。

孙楼《百川集守约孟君藏书于楼扁曰玉辉诗以赠之》:“孔壁圣秘启,汲冢灵诠抽。《七略》名已邈,五厄烂不收。君家富缃素,庋之重檐楼。朱薨敞绮疏,绛帷揭纤钩。不以贮歌舞,爰乃工吟讴。琅函耀璀璨,瑶轴丽雕锼。兼两拟茂先,满架夸邺侯。文光贯奎壁,虹气干斗牛。却疑群玉府,忽在三江头。珠渊白光发,剑津赤烟浮。矧兹《援神契》,具阐邃古幽。君既发其藏,岿然聚如丘。英华一以咀,醨粕         旋为留。书淫任时诮,钱癖非吾流。予亦劬书子,元览思披搜。家藏箧易尽,阅肆市无俦。何当入帐中,遗珍恣探偷。宝光岂独贲,余辉赉交游。

 

一五○、王世贞元美 世懋敬美

得一奇书失一庄,团焦犹恋旧青箱。

眼前束笱呼奴子,身后骈枝向货郎。

《明史王世贞传》:“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万历后,擢南京刑部尚书,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弟世懋,字敬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太常少卿。先世贞三年卒。”

《少室山房笔丛》:“王长公小酉馆,在弇州园凉风堂后。凡三万卷,二典不与,构藏经阁贮焉。尔雅楼庋宋刻书。次公亦多宋梓。”

《天禄琳琅》:“《汉书》,宋刻本,王世贞跋云:‘余平生所购《周易》、《礼经》、《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之类,过三千余卷,皆宋本精绝。最后班、范二《书》,尤为诸本之冠 ,前有赵吴兴象。余失一庄而得之。’次页绘象旁有小楷书‘王弇州先生象’六字。”又:“王士騏跋云:‘此先尚书九友斋中第一宝也。近为国税,归之质库,书此志愧。’《明史》载:‘士骐,世贞子,字冏伯。万历十七年进士,终吏部员外郎。亦能文。’”又:“《六臣注文选》,世贞跋云:‘此本缮刻极精,纸用澄心堂,墨用奚氏。旧为赵承旨所藏。往见于同年朱太史家。几欲夺之,义不可而止。太史物故,有客持以见售,余束身团焦,五体外无长物。前所得《汉书》已不复置几头,宁更购此,因题而归之。壬午春日,书于昙阳观大参同斋中。’”又:“曹子念跋云:‘予于万卷楼,见弇州公所得两《汉书》,为宋板第一。后复有持《文选》至者,从臾公得之,以为合璧。公以奉道,屏去一切玩好,犹为题数语,令客持去。念之常以为恨。’”

《湧幢小品》:“王弇州书室中一老仆,能解公意,欲取某书某卷某页某字,一脱声即检出,若有夙因。余官南雍,常熟陈抱冲禹谟为助教。其书满家,亦有一仆如弇州。”

《人海记》:“王元美所著《读书后》四本。捐馆后,公子士骐于货郎担中重得,刻以行世。”

《东湖丛记》:“毛子晋云:‘王弇州藏书,每以贞元二字印钤之,又别以伯雅、仲雅、叔雅三印。’”

莫子偲《经眼录》:“《晋书》宋本,有‘鼑元’、‘仲雅’印。毛晋跋云:‘此书为王弇州先生所藏,贞元本唐德宗年号,印恰符先生名字,故其秘册往往摹而用之,下必继以三雅印。’”昌炽案:贞从籀文作鼑,故《天禄琳琅》凡遇“鼑元”印皆误作“鼎”。又案:《式古堂书画考》:“弇州藏法书处曰尔雅楼,范文正与师鲁二帖,王世贞跋。后有‘贞元’、 ‘五湖长’、‘乾坤清赏’三印。又《弇州杂诗帖》有‘默然守吾口’一印。又王晋卿《烟江叠嶂图》元美跋,有‘天弢居士’、‘太仆寺印’、‘抚治郧阳等处关防’三印。王世懋跋,有‘墙东居士’印,又前有‘有明王氏图书之印’。”

 

一五一、高濂深父

竞读尊生第七笺,讲求双线与单边。

岂知五岳真形印,更有遗闻出稚川。

明高濂《燕闲清赏笺论藏书》云:“藏书以资博洽,为丈夫子生平第一要事。宋元刻书,雕镂不苟,校阅不论,书写肥细有则,印刷清朗。况多奇书,未经后人重刻,惜不多见。佛氏、医家二类更富,然医方一字差误,其害匪轻,故以宋刻为善。宋人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格用单边,间多讳字。用墨稀薄,虽著水经燥无湮迹。开卷一种书香,自生异味。元刻仿宋,单边,字画不分粗细,较宋边条阔多一线。纸松刻硬,用墨秽浊。中无讳字,开卷了无臭味。有种官券残纸背印更恶。宋板书以活衬纸为佳,而蚕茧纸、鹄白纸、藤纸固美,而存遗不广。若粘褙宋书则不佳矣。余见宋刻大板《汉书》,不惟内纸坚白,每本用澄心堂纸数幅为副,今归吴中,真不可得。又若宋板遣在元印,或元补欠缺,时人执为宋刻元板,遗至国初补欠,人亦执为元刻。然而以元补宋,其去犹未易辨。以国初补元,内有单边、双边之异,且字刻迥然别矣。若国初慎读斋刻书,似亦精美。近日作假宋板书者,神妙莫测,将新刻摹宋板书,特抄微黄厚实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黏扇方帘绵纸,或用孩儿白鹿纸。筒卷用槌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将新刻板中残缺一二要处;或经霉三五张,破碎重补;或改刻开卷一二序文年号;或贴过今人注刻名氏,留空另刻小印,将宋人姓名扣填两头角处;或用沙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毛,仍用草烟薫黄,俨状古人伤残旧迹;或置蛀米柜中,令虫蚀作透露蛀孔;或以铁线烧红鎚书本子,委曲成眼,一二转折,种种与新不同,用纸装衬绫锦套壳。入手重实,光腻可观,初非今书仿佛,以惑售者。或札夥囤,令人先声指为故家某姓所遗,百计瞽人,莫可窥测,收藏者当具真眼辨证。”昌炽案:屠赤水《百槃遗事》“论宋板”一则,与此大略相同。明人喜窃书,不知谁为郭象,谁为向子期也。余所见高氏藏书甚多,其印记曰“玅赏楼藏书”、曰“高氏鉴定宋刻板书”、曰“武林高深父玅赏楼藏书”。又有“五岳真形”印,每册首皆用之。其事出《抱朴子外篇》,谓可御不祥。又考《天禄琳琅》:“明刻《汉书》,有‘武林高瑞南家藏书画印’、‘瑞南’二字印。”

《楹书隅录》:“宋本《周易本义》,有‘高丙家藏’、‘武林高瑞南家藏书画印’二朱记。”又荛圃《玄珠密语》跋中有“古杭高氏藏书印”。高瑞南,明中叶藏书家。何梦华有宋刊《朱氏集验方》,余旧藏宋本《外台秘要》,亦有其图记。又跋云:“《外科秘方》,明高瑞南刻也。序云:余少志博习,得古今书最多,更喜集医家书。”又案:《四库提要》:“《尊生八笺》十九卷,明高濂撰。濂字深父,钱塘人。”所言止此,亦不详其始末。其下为张应文《清秘藏》二卷。今姑依其例,次张茂实之前。

 

一五二、张应文茂实 子丑青父 国朝张秋塘

千羊不如一貉多,墨光纸质细摩挲。

淮南旧出清河舫,三百年来一刹那。

《乾隆苏州府志》:“张情字约之,嘉靖戊戌进士,福建兵备副使。张应武字茂仁,情子。”

《四库提要》:“《清秘藏》二卷,张应文撰。应文,昆山监生,屡试不第。其曰‘清秘藏’者,王穉登序谓取倪瓒清秘阁意也。”

《表毡杂志》:“张丑字青父,情之孙,父应文,字茂实,博综古今。与王世贞相善,自嘉定徙长洲。丑好法书、名画,搜讨古今,上自秦汉,下及当代,为《清河书画舫》十二卷。”

张茂实《青秘藏》:“藏书贵宋刻。大都书写肥瘦有则,佳者有欧、柳笔法,纸质匀洁,墨色清纯,为可爱耳。若夫格用单边,间多讳字,虽辨证之一端,然非考据要诀。余向见元美家班、范二《书》,乃真宋朝刻之秘阁,特赐两府者。无论所见《左传》、《国语》、《老》、《庄》、《楚词》、《史记》、《文选》、诸子、诸名家诗文集约千百册,一一皆精好。较之元美所藏,不及多矣。”

何焯《李贺歌诗编跋》:“方文輈从常州一士人借得北宋本《歌诗编》,有文柟端文补写之页。且记目录后云:‘此书半偈翁旧藏,今归青甫舅氏。’半偈庵,王百谷所筑精舍。青甫,则张丑也。”昌炽案:应文一号彝斋,青甫原名谦德。《清河书画舫》云:“谦德,丑旧名也,故字叔益。万历丙戌,先子获秦人张丑古印,而不腆实以丁丑生,遂易今名云。”又《式古堂书画考》:张情《奥旷巢记》,青父跋,题孙男牛郎丑。牛郎当是其小字。《艳艳春山图》跋,题亭亭山人,其别号也。又案:《士礼居题跋记》屡言得自张秋塘,其跋《淮南子》云:“余得诸颜家巷张秋塘处,云是其先世青父公所藏,然则清河世泽远矣,惜秋塘名不可考。”

 

一五三、盛时泰仲交

家住冶城西复西,笔踪苍润似迂倪。

得书岁月从头记,留与飞鸿证雪泥。

《无声诗史》:“盛时泰字仲交,号云浦,金陵人。王元美赠之诗:‘能令陆平原,不敢赋《三都》’。”

《列朝诗传》:“仲交才气横逸,善画水墨竹石。居近西冶城,家有小轩,文征仲题曰‘苍润’。以仲交画法倪迂,沈启南有‘笔踪要是存苍润,画法还应入有无’之句也。子敏耕,字伯牛,博学强记。诸生。”

《香祖笔记》:“遁园居士言,金陵盛仲交家多藏书,前后副页上必有字。或记书所从来,或记他事,往往盈幅,皆有钤印。”

《开有益斋读书志》:“《元牍记》者,明上元盛仲交碑帖跋语也。仲交有苍润轩,杨升庵为之记。维时姚汝循凤麓、司马泰西虹、黄甲首卿、李登如真、朱之蕃元价、黄居中明立,俱以收藏名。”

 

一五四、朱大韶象元 孙克宏允执

夜霜如月月如雪,玉楮银钩助我吟。

是虎是龙空一叹,已随宾客入秋琳。

《松江府志》:“朱大韶字象元,华亭人,由莘庄迁郡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选庶常,授检讨。以亲老,改南雍司业。未几,解任归。筑精舍,构文园,以友朋文酒为事。晨起登阁,手丹黄,点勘异书数页,始就栉盥,应宾客。骚人墨卿,履次于户。”又:“礼部尚书孙文简子克宏,字允执,以父荫为应天治中,擢汉阳知府。忤高拱,罢归。筑室北俞塘以老。”

《天禄琳琅》:“宋刻《六臣注文选》,赵文敏跋云:‘霜月如雪,夜读阮嗣宗《咏怀》诗,九咽皆作清泠气,而是书玉楮银钩,若与灯月相映,助我清吟之兴不浅。至正二年仲冬三日夜,子昂识。’又王徲登跋:‘琅邪长公所藏《汉书》,有赵魏公小象。此书有公手书,皆公邺架中本也。流传三百年,既免蠹鱼之腹,又不落雌黄之手,岂灵签秘笈,神物呵护之耶?今归朱司成象元,出示谛赏,视《汉书》亦犹蜀得其龙,吴得其虎矣。’”又:“《六经图》,孙克宏收藏,有‘汉阳太守印’。”

《逊志堂杂钞》:“嘉靖中,朱吉士大韶,性好藏书,尤爱宋时镂板。访得吴门故家有宋椠袁宏《后汉纪》,系陆放翁、刘须溪、谢叠山三先生手评,饰以古锦玉签,遂以一美婢易之。盖非此不能得也。婢临行,题诗于壁,曰:‘无端割爱出深闺,犹胜前人换马时。他日相逢莫惆怅,春风吹尽道旁枝。’吉士见诗惋惜,未几捐馆。”

《偃暴余谈》:“吾郡陆祭酒俨山,最称博雅,徐长谷、何柘湖、张王屋、朱察卿、董紫冈继之。朱太史文石广蓄宋板,而钞本书亦不下诸君。捐馆之后,散落人间,孙汉阳收得之。至今借读皆朱氏收藏印记。”昌炽案:长谷,徐献臣伯也;柘湖,何元朗良俊也;紫冈,董宜阳子元也;张王屋,名之象;朱察卿,名邦宪,并松江人。《千顷堂书目》有《华亭徐氏书目》一卷,疑出自伯臣家。《明画录》:“雪居工诗,居东郭草堂,列名迹于秋琳阁,槃礴觞咏,客至如归。”何义门《跋王半轩文集》:“王止仲杂文一册,本孙雪居旧书。蒋生子遵得之吴兴书贾。乃倦圃散出残帙也。”《铁琴铜剑楼书目》:“《通鉴外纪》、《详节》,有‘横经阁收藏图籍印’,末有朱文‘石氏’朱记。”又:“《通鉴》残宋本,有‘朱象元氏’朱记。”《皕宋楼藏书志》:“《鸡峰普济方》二十四卷,有‘文石朱象元氏’白文长印。”又:“《陆宣公集》,有朱文‘石氏’、‘华亭朱氏’印。”

 

一五五、华夏中父

吾服南禺著录才,按图一一索龙媒。

冰生于水寒于于,百宋遗文此脱胎。

丰道生《真赏斋赋》:“暨乎刘氏《史通》、《玉台新咏》(上有‘建业文房之印’),则南唐之初梓也。聂崇义《三礼图》、俞言等《五经图说》,乃北宋之精帙也。荀悦《前汉纪》、袁宏《后汉纪》(绍兴间刻本,汝阴王銍序),嘉史久遗;许嵩《建康录》、陆游《南唐书》,载纪攸罕。宋批《五礼》,五采如新;古注《九经》,南雝多阙。苏子容《仪象法要》,亟称于诸子;张彦远《名画记》,鉴收于子昂。相台岳氏《左传》、建安黄善夫《史记》、《六臣注文选》,郭知达《集注杜工部诗》(共九家,曾噩校),曾南丰序次《李翰林集》(三十卷),《五百家注韩柳文》(在朱子前)、《刘宾客集》(共四十卷,内《外集》十卷)、《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欧阳家藏集》(删繁补缺八十卷,最为真完)、《三苏全集》、《王临川集》(世所传止一百卷,惟此本一百六十卷)、《管子》、《韩非》、《三国志》(大字本,淳熙乙巳刊于潼州转运使公帑)、《鲍参军集》(十卷)、《花间集》(纸墨精好)、《云溪友议》(十二卷)、《诗话总龟》(百卷,阮阅编)、《经锄堂杂志》(八卷,灵川倪思)、《金石略》(郑樵著,笪氏藏)、《宝晋山林拾遗》(八卷,孙米宪刻)、《东观余论》(宋刻初印,卷帙甚备,世所罕见)、《唐名画录》(朱景元)、《五代名画补》(刘道醇纂)、《宋名画评》、《兰亭考》(十二卷,桑世昌),皆传自宋元,远有端绪。”又云:“斋中有白玉螭纽三印,改刻瓢印曰‘真赏’,方印曰‘华夏’,一曰‘真赏斋’,印扁,则李西涯八分书,以米元章有‘平生真赏’印也。嘉靖二十八年,南禺外史丰人叔为叙赋。”昌炽案:顾涧薲《百宋一廛赋》即自人翁赋脱胎,但后来居上耳。何义门《跋茅鹿门评王荆公文钞》:“内阁宋刻《临川集》,其行字卷帙与此皆同。惟华中父真赏斋所藏,独为一百六十卷,不知尚在人间否?以中甫之力,能重刻以传,而独私之,为斋中珍玩。吁,可慨已。”《天禄琳琅》:“明袁刻《文选》,有‘真赏斋图书记’。”迮朗《三万六千顷湖中画船录》:“仇十洲《钟夔图》,尾有‘华夔私印’,白文,引首印二,曰‘真赏斋印’,曰‘东沙居士’。”昌炽案:“夔”当为“夏”字之误。

 

一五六、姚咨舜咨 唐诗以言

皇象山人姚舜咨,石东居士亦吾师。

黄门遗训书绅佩,有阙先当为补治。

《明诗综小传》:“姚咨字舜咨,无锡人。有《潜坤集》。”

《无锡县志华察传》:“有姚咨者,字潜坤,与察善,多唱和之作。”又《著述类》:“《春秋名臣列传》,姚咨撰。”

《天一阁书目》:“《春秋五论》一卷,宋温陵吕大生述。故编修王尧衢懋中家藏本。隆庆改元,夏六月五日,皇山樗老姚咨重录。”又:“《漫堂随笔》一卷,明唐寅撰。卷末跋云:‘所载多元祐间事,杂以幽冥报应。余只摘其涉于伦理者书之。皇山人姚咨。’”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谈助》三卷,茶梦斋主人手钞本,真奇书也。近得一《贵耳录》,续又得一手跋之《稽神录》,笔迹皆同,可称三绝。《谈助》卷二有一小印,其文云:‘《颜氏家训》:“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皇山人述。’”

《铁琴铜剑楼书目》:“马令《南唐书》,嘉靖辛丑,茶梦主人姚咨从洛川张氏钞本手录。叶心有‘茶梦斋钞’四字。咨字舜咨,亦号皇象山人,喜藏书,值善本,手自缮写,古雅可爱。”又:“《志雅堂杂钞跋》:‘友人石东居士唐以言诗钞以遗余。嘉靖甲子秋,七十翁姚咨识。’”昌炽案:士礼居所藏《纬略》亦有唐诗姓名。

《明诗综小传》:“唐诗字子言,无锡人。有《石东山房稿》。”

《皕宋楼藏书志》:“《庐陵九贤事实始末》九卷,姚氏跋题:‘嘉靖辛酉夏四月下弦,句吴后学姚咨识于鸿山华学士之西斋。时微雨洒窗,麦风荐爽,快然就简。’”昌炽案:山人藏书印,曰“茶梦庵”,曰“茶梦散人”,曰“茶梦主人收藏”。士礼居藏《小蓄集》,有“潜坤子印”。

 

一五七、顾起经元纬 顾宸修远

少年跌宕为书忙,晚岁牢骚叹下场。

付与豪家全不管,譬囗(饣胡)蚕箔衬牛筐。

《常州府志》:“顾起经字长济,无锡人。以国子生谒选,授广东监课副提举。弟起纶,辑明诸家诗,名《国雅》,为世所重。”

《无锡县志》:“起经,更字元纬。荣僖公可学弟子,为可学后。”又:“顾宸字修远,崇祯十二年乡举。有盛名,所至逢迎接迹,筐篚缟紵,踵于远迩。宸迹好书,所藏甚富。尝辑《宋文选》刻之,晚岁颓唐,缥缃尽矣。”

《池北偶谈》:“《蜀鉴》十卷,姚咨跋云:‘予得之罗浮外史顾元纬,元纬得之兵侍鄞范东明翁,翁又得之李中麓。’又云:‘梁溪顾氏书,至孝廉修远宸尤富。后归吴中丞兴祚。’”

《征刻唐宋秘本书例》:“锡山顾修远,宋板颇著闻一时,然不免归于豪家。”昌炽案:《读书敏求记》:“《考古图》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一卷,北宋镂本。予得之梁溪顾修远,洵缥囊异物也。”又《爱日精庐藏书志》:“《昭忠逸咏》,陆敕先跋云:斧季购得顾修远家藏本。”据此则顾氏遗书流入琴川者不少,未必尽入延陵也。

 

一五八、周良金

七十老生周九松,真书上重篆下重。

炳蚀余明还矍铄,不教倒用等司农。

《楹书隅录》:“宋本《后汉书》,有‘毗陵周氏九松迂叟藏书记’、‘周良金印’、‘周氏藏书之印’、‘周诰之印’、‘伯雅私记’。又卷中每于字旁识以朱点,眉间钤一印。印作两重,上重真书,曰‘古义’,下重篆书,曰‘七十三老生记’,朱文。”又:“元本《四书辑释》,有‘毗陵周廷囗氏装潢印识’、‘周氏藏书之印’。”

《铁琴铜剑楼书目》:“《四书》宋刊本,有‘毗陵周氏九松迂叟藏书记’、‘周良金印’、‘周笈私印’。”昌炽案:九松藏印,见于各家书目者甚多。《天禄琳琅前编》元刊《柳州集》、《欧阳文忠集》、《新编古赋题》皆有其印。《续编》,《四书辨疑》有‘周笈私印’。诸周惟良金为明嘉靖三十年岁贡,光禄寺署丞。见《武阳合志选举类》,余不可考。

 

一五九、吴元恭 吴惟明康虞

太素终当胜雪窗,校文可补邵南江。

溪南亦有州来裔,翠带楼前系客艭。

阮文达《尔雅注疏校勘记》:“明仿宋刻《尔雅经注》三卷,嘉靖十七年秋七月东海吴元恭校刊,有后序。每页十六行,每行十七字。卷末总计经若干字,注若干字。间有一二小误,绝无私意窜改处。为经注本之最善者,必本宋刻。”昌炽案:《郡志选举》: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乡试,吴县有吴元恭。又:“元椠三卷,无年代可考。首署‘雪窗书院校正新刊’八字,故称‘雪窗本’。”

《爱日精庐藏书志》:“《汲冢周书》,有‘吴元恭’及‘吴举沈瀹’两印。”

《皕宋楼藏书志》:“《贾谊新书》,有‘壬申十一月吴元恭校于太素馆’题字。”昌炽案:《天禄琳琅》:“《韩昌黎集》有‘元共’印。”共即恭字,刻印从古文省。监本《谷梁注疏》,有‘吴印惟明’、‘康虞父’、‘群雅斋’三朱记。余所见万历甲寅焦竑刊《横浦集》,吴康虞校,见竑《自序》。《式古堂书画考》孙虔礼《千字文》,有槜李冯梦祯题云“‘吴謇叔所藏。謇叔名士谔,友人康虞之子。万历乙巳夏,寓溪南吴氏翠带楼书。”又米元晖《五经图》,有‘吴謇叔’、‘吴士谔印’。”

 

一六○、何钫子宣 子允泓季穆

烂然朱鈢逢中黏,旧本相传自建炎。

重到西州长恸日,蠨蛸丝满邺侯签。

钱受之《故淮府左长史何公墓志铭》:“公讳钫,字子宣。嘉靖乙卯科举人,知温州之平阳县。升南京锦衣卫经历,准王长史。子三人:世滋、允澄、允泓。”

《苏州府志》:“何允泓字季穆,淮府长史钫季子。”

《铁琴铜剑楼书目》:“《三朝北盟会编》,邵恩多跋曰:季沧苇家有钞本,每页有何子宣骑縫图记者最古。”

秦兰征元芳《经舅氏何季穆先生故居》诗:“邺侯架在虫生纲,内史池空雨结苔。”昌炽案:元芳,四麟之孙也。

一六一、何錞子端 孙述稷公艺 述皋公迈

云士龙

草索相从敢畏馋,前惟郭亮后王咸。

自从不见何郎集,巾笥还当密密缄。

《皕宋楼藏书志》:“《何水部集》,有叶林宗跋,曰:‘何錞字子端,秦季公之友也。好聚古书,尝拟元人书《何逊集》一卷,笔精墨妙,字字有法。在其季孙士龙处,一旦为人窃去。此本乃从士龙钞得者,后人其宝之。’”

钱受之《何仲容墓志铭》:“仲容讳德润,父錞,通内典,工小楷。仲容沿袭素风,食贫自守。性好洁,焚香布席,书帙井井。娶秦氏,生子五人,述禹、述稷、述契、述皋、云。云,吾徒也。”

《海虞诗苑》:“何云字士龙。祖錞,好藏书,多善本。君服习家教,自少即能为古文。钱宗伯爱其才,延致家塾。宗伯被讦下狱,君草索相从,世以比郭亮、王咸焉。又从瞿中丞至闽粤,流寓艰苦,历十五载乃归。”又:“何文学述稷,字公艺,自号晴蓑道人。著有《晴蓑草堂集》。”

《怀旧集》:“何述皋字公迈,娶于秦,名淑,季公之孙女也。”

 

一六二、何大成君立

夜囗(難灬)巨烛拥皋比,风雨何尝误一鸱。

踏雪登高腰脚健,袖中炊饼且充饥。

《苏州府志选举类》:“进士,明万历甲戌孙继皋榜,常熟有何鑛,字子启,兴化推官。”

《怀旧集》:“何大成字君立,晚自称慈公。祖鑛,万历甲戌进士,君其孤孙也。以孤故骄,少习举子业,必设皋比,南面据案坐,夜囗(難灬)两巨烛,若官府治事者。所居去城七十里,曰何家市。君性伉急,善骂人,妇更奇妒。当嗃嗃相构时,旁人见其夫妇若嶷嶷额出角。与余最善,得一书,必相通假,约日还,风雨不误。岁癸酉卒,无子,遗书散为云烟矣。”

慈公《同冯己苍昆季入寒山钞玉台新咏毕遂游天平》诗:“吾侪真书滛,余事了游癖。既理支硎棹,旋放天平屐。自惟老脚硬,尚堪年少敌。登登及山椒,千步始一息。凭高一以眺,万木静如拭。湖光浩渺平,山容逶迤出。忆昨小宛堂,抄书忘日昃。手如蚕食桑,心似蜂营蜜。今朝始毕功,探奇何孔棘。蝇营满天地,此乐无人得。游山拟以樵,搜书甘作贼。幸兹江南安,二事乃吾职。”昌炽案:黄琴六《读知不足斋赐书图记》云:“吾乡冯己苍昆仲,闻寒山赵氏藏有宋椠本《玉台新咏 》,未肯假人。尝于冬月挈其友舣舟支硎山下,于朔风飞雪中,挟纸笔,袖炊饼数枚入山,径造其庐。乃许出书传录,堕指呵冻,穷四昼夜之力,抄副本以归。”今观慈翁此诗,则与二冯同游者实慈公也。又滂喜斋藏明刻《文潞公集》,前有“赵琦美印”,后有楷书钤记,云:“吴郡何慈公娱野园珍藏书籍。”卷末有慈公手跋,云:“崇祯壬午,吴君平以是集求售,故内兄元度物也。”元度,即琦美之字。然则,慈公妇为赵氏矣。

 

一六三、沈节甫以安 沈启原

小儿逃塾含饴乐,巧妇深闺得宝歌。

去恐不来来欲色,爱书结癖比如何。

《湖录》:“沈节甫字以安,号锦字,乌程人。嘉靖己未联捷进士,工部左侍郎。万历辛丑,年六十九卒,赠都察院右都御史。子淙,苏州同知;次灌,大学士;次演,南刑部尚书。”

《吴兴藏书录》:“沈节甫《玩易楼藏书目录自序》云:‘余性迂拙,无他嗜好,独甚爱书。每遇货书者,惟恐不余售,既售且去,惟恐其不复来也。顾力不足,不能多致,又不能得善本,往往取其直之廉者而已。即有残阙,必手自订补,以成完帙。丙寅在告,偶阅陆文裕公藏书序,讶其言有类予者。噫!薄富贵而厚于书,苏长公所以自笑也。寓意则乐,留意则病,今予得无病乎?虽然,予癖已成,未之能革也。养厥灵根,脱去华叶,请俟他日,因仿佛文裕公之意,更为编次如左。’”

《千顷堂书目簿录类》:“湖州沈氏《玩易楼藏书目》二卷。”又:“沈启原《存石草堂书目》十卷,注云:‘秀水人,嘉靖己未进士。’”昌炽案:启原,《嘉兴府志》无传。据《选举志》,官至副使。

 

一六四、沈与文辨之

问讯桥边野竹斋,井阑遗刻正当街。

夜深恐有蛟龙攫,地下春浓古画埋。

《四友斋丛说》:“余家有汉人画,非缣非楮,画于车螯壳上。此是姑苏沈辨之至山东卖书买回者。闻彼处盗墓人,每发一墓,其中不下数十石,其画作皆人物,如今春画。意用以压胜,恐蛟龙侵犯之也。”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梁公九谏》,首页有‘辨之印’,此姑余山人沈与文也。”又:“《剡录》十一卷,周丈香严藏本,为姑余山人沈与文所藏。卷中有‘吴门世儒家’、‘野竹斋’两长方印。”又跋《邵氏闻见录》云:“吴中杉渎桥,嘉靖时有沈与文,颇蓄书。刻《诗外传》。”昌炽案:杉渎桥在胥、盘二门之间,桥侧有宋咸淳井阑,刻“亨泉”二大字。

《经籍访古志》:“《韩诗外传》十卷,朝鲜国刊本,钱惟善序。序后有‘吴郡沈辨之野竹斋校雕记’,在亚字形内。”昌炽案:此高丽翻沈本。

《铁琴铜剑楼书目》:“《纯全集》,沈辨之钞本。每页栏外右角有‘吴县野竹斋沈辨之制’九字。”

《爱日精庐藏书志》:“《山海经》三卷,文彭跋云:‘己亥六月,获观于沈辨之有竹居。’”昌炽案:有竹居,沈启南斋名也,张氏其有误乎?

 

一六五、吴岫方山 元伍德

笥经蠹书老牖下,翛然尘外寄高踪。

濠南若奉三贤祀,合与都杨配瞽宗。

《列朝诗传》:“百年以来,老生宿儒起于古学衰落之余,笥经蠹书,往往有之。吴岫方山,非通人也,聚书逾万卷。”

《千顷堂书目簿录类》:“《姑山吴氏书目》一卷,方山吴岫。”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抱朴子》,卷末有‘吴岫’小方印,及‘姑苏吴岫尘外轩读一过’小长方印。余藏《李文饶集》,为嘉靖时人沈与文所藏,有云:‘壬戌五月,借方山吴上舍本校勘。’则吴亦嘉靖时人矣。”

《天禄琳琅续编》:“《晞发集》,有‘方山’、‘吴岫’二印。”

《铁琴铜剑楼书目》:“《大慧普觉禅师普说》一卷,有‘苏郡吴岫图书’朱记。又《纯全集》,有‘方山濠南居士吴岫’朱记”。昌炽案:明都少卿元敬、杨主事君谦皆住南濠,皆喜藏书。余尝欲于南濠建三贤祠,以奉方山及都、杨二以栗主。乡士大夫无可与言者,附其说于此,以俟后世留心文献之君子。又案:《爱日精庐藏书志》:“《汗简》,冯己苍跋:‘予家有旧钞《张燕公集》,卷末识云:“吴元年南濠老人伍德手录,此时何时,啸歌不废”云云。’”方山先生,藏书家知者已希。若伍老人,世无有能举其氏名者矣。是亦南濠之先哲,淮张之逸民。宣统纪元,吾生之第二己酉,补识于香溪寓庐。

 

一六六、项笃寿子长

仰屋微闻嚄唶声,千金享帚太痴生。

铭心绝品原无价,出纳何妨让阿兄。

《嘉兴府志循吏传》:“项笃寿字子长,嘉靖壬戌进士,广东参议。”

朱彝尊《书万岁通天帖旧事》:“子长性好藏书,见秘册,辄令小胥传钞,储之舍北万卷楼。其季弟子京,以善治生产富,能鉴别古人书画。所居天籁阎,坐质库估价。海内珍异,十九多归之。顾啬於财,交易既退.予价或浮,辄悔,至忧形於色,罢饭不啖。子长侦诸小童,小童告以实。子长过而问曰:‘弟近收书画,有铭心绝品,可以霁心悦目者乎?’子京出其价浮者。子长赏击不已,如子京所舆值偿焉,取以归。其友爱若是。子京子六人,无一达者。子长子德桢,万历丙戍进士;梦原,万历已未进士。德桢子鼎铉,万历辛丑进士;声国,崇祯甲戌进士。乡人以为厚德之报也。”昌炽案:项希宪为子长仲子,见《太平清话》,希宪当是梦原之字。声国字敉公,见《嘉兴府志》。其藏印曰“圣师”、曰“师孔”,谓项橐也。曰“马生角”,笃字离合体也。曰“浙西世家”、曰“少溪主人”、曰“兰石主人”、曰“万卷堂藏书记”。又有“桃花村里人家”、“杏花春雨江南”两印。

 

一六七、项元汴子京 项禹揆子毗 项德棻

十斛明珠聘丽人,为防奔月替文身。

紫茄白苋秋风里,一度题诗一怆神。

《明诗综小传》:“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子,又号香严居士、退密斋主人。”

《韵石斋笔谈》:“墨林生嘉、隆承平之世,资力雄赡。出其绪余。购求法书名画,三吴珍秘,归之如流。每得名迹,以印钤之,累累满幅。譬如石卫尉以明珠精镠聘得丽人,而虞其他适,则黥面记之。抑且遍黥其体无完肤,较蒙不洁之西子,更为酷烈矣。复载其价於楮尾,以示后人,此与贾竖甲乙帐簿何异。不过欲子孙长守,纵或求售,亦照原值而请益焉,贻谋亦既周矣。乙酉岁,大兵至,嘉禾项氏累世之藏,尽为千夫长汪六水所掠,荡然无遗。讵非枉作千年计乎?物之尤者,应如烟云过眼观可也。”

朱彝尊《还乡口号》诗:“墨林遗宅道南存,词客留题尚在门。天籁图书今已尽,紫茄白苋种诸孙。”自注云:“天籁阁下有皇甫子循、屠纬真题诗,尚存。”昌炽案:竹垞称于京有子六人。

《嘉兴府志》:“项穆字德纯,元汴子,国学生。以子皋谟,赠中书舍人。著《贞元子集》。季弟德明,字鉴台,诸生。”

《无声诗史》:“穆字元贞,一号兰台。”

《明诗综小传》:“元汴子德新,字又新,一字复初。”又竹垞跋《兰亭神龙本》云:“子京分授其子德宏。”

《式古堂书画考》:“陆柬之《兰亭诗》,有李日华跋,云:‘项子京物,以遗长公元贞。’”则诸子中,德纯最长,德新第三,元度为墨林第五子,皆见陈眉公笔记。以字义求之,元度疑即德宏之字。眉公又屡称项德棻、项德达,是否墨林子,未详。元汴诸孙最有名者曰圣谟、嘉谟。

《昭代名人尺牍小传》:“圣谟字孔彰,号易庵,又号胥山樵,元汴之孙。有《朗山堂集》。”眉公笔记称‘项酉山’,卞令之载孔彰《兰竹图》,有“大酉山人“印,是酉山即其号也。

《明诗综小传》:“嘉谟字向彤,一字君禹。有《读选堂集》。”

《静志居诗话》:“向彤,墨林之孙。乙酉城破,投天星湖死。”又案:子京昆弟三人,仲即子长。长名元淇、字子瞻,著《少岳山人集》。子道民,字民逸,能诗,逃於禅。皆见《嘉兴府志》。

《式古堂书画考》:“子京《荆筠园》,后有跋云:‘季父此卷,入元镇、孟端堂奥。万历癸巳项德裕识。’称子京季父,疑亦元淇子。又有项禹揆,字子毗,秀水学生,不知其辈行。士礼居藏宋刻《陶集》,即其家本也。子瞻印曰“众山乡斋”,子京题跋皆署“攫宁庵”,其藏印曰“寄敖”、曰“退密”、曰“墨林山人”、曰“世济美堂”、曰“传家永宝”、曰“神游心赏”、曰“古槜李狂儒墨林山房史籍印”。

《天禄琳琅》“明刻《春秋经传集解》、《六臣注文选》,皆有‘世美堂’、‘古狂’二印,疑亦项氏物也。德棻藏书处曰‘宛委堂’,吾家调生丈所得《避暑录话》,陈仲醇手钞者,其旧藏也。

 

一六八、潘允端仲履

海上天然图画楼,道人何处访元邮。

黄门坟素堆场圃,绿野衣冠叹壑舟。

昌炽案:《天禄琳琅前编》:“明刻《文选》,有‘云间潘氏仲履父图书印’。”《续编》:“《史记》,元祐时椠本,有‘御史大夫章’、‘潘印允端’、‘天然图画楼收藏书籍印’、‘唐室分封肇姓皇明科甲世家’四印。《六臣文选》,河东裴氏刻本同,惟多‘潘印硌如’一印。”《上海县志》:“潘恩传子允端,字仲履,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以四川右布政移疾归,构乐寿堂以奉父。其父恩,以南京工部尚书都御史致仕。”故有“御史大夫”章。

《持静斋书目》:“《考古图》十卷,《续图》五卷,有‘豫园主人’印。”

《红豆树馆书画记》:“孙雪居画册,有‘南箕老人’、 ‘元邮道人图书’、‘云间潘氏仲履父图书’三印。”

 

一六九、归有光熙甫 妻王氏

新田呰窳寝邱贫,夫妇归来堂上人。

但见安亭金宝气,卿云如盖覆轮囷。

《明史归有光传》:“有光字熙甫,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引为南京太仆丞。”

《震川集世美堂后记》:“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扁曰‘世美’。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余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质金以偿鬻者。安亭俗皆窳而田恶,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邱、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吾妻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又《题金石录后》:“余少见此书于吴纯甫家。至是,始从友人周思仁借钞,复借叶文庄公家藏本校之。观李易安所称其一生辛勤之力,顷刻云散,可以为后世之戒。然余生平无他嗜好,独好书,以为适吾性焉耳,不能为后日计也。”

《池北偶谈》:“归熙甫与门生王子敬一帖云:‘东坡《易》、《书》二传,曾求魏八不与。此君残俗恶,乞为书求之。畏公作科道,不敢秘也。’借书雅人事,乃亦徇势力如此。且在嘉靖间,世风已尔矣。”

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归震川曰:‘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囷,覆护其上。’”

《铁琴铜剑楼书目》:“宋刻《邓析子》,有朱文方印,曰‘世美堂印’,又有长方朱文印,曰‘魏国文正公二十二代女’,疑为震川先生配王夫人印记。震川居安亭,夫人尝属里媪访求古书也。”昌炽案:《天禄琳琅》,明刻《文选》有“世美堂”、“琅邪王氏珍玩”、“一往有深情”诸朱记,亦王夫人印也。又案:熙甫先生晚达,明嘉靖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此书有科目者,以释褐先后为序,故次在后。

 

一七○、邱集子成

稿项黄馘山泽癯,闭门造车出可驱。

邑居一一署纸尾,桥西泾北河南隅。

《嘉定县志》:“邱集字子成,精《三礼》。家贫,或日不重炊,而读书不辍。晚依妻族周氏,居太仓双凤里,万历癸卯卒,年八十。学者称寒谷先生。”又《艺文别集类》:“《阳春草堂集》六卷、《西行小稿》二卷、《横槊小稿》二卷,皆邱集著。”注引马舒曰:“子成没后,其子携父书求售。予典钱付之,得书数种。”

《天禄琳琅后编》:“宋刻《唐六典》,书末有墨迹云:‘苏州嘉定服礼乡沙冈里泰定永福桥西茭门泾北河南邱氏藏书押。’有一印破脱,又有‘茭川文房之印’、‘嘉定邱家’、‘颐桂堂’、‘邱集’、‘依叔’诸朱记。”

《爱日精庐藏书志》:“《书蔡传旁通》,邱氏跋曰:‘予得之昌门市中,考其印记,乃卢嘉威藏书也。予性嗜书如药与饵。辛卯伏日,袒裼装葺,识而藏这。年六十八,万历十有九年,嘉定寒谷邱集子成。’”又《跋》题“黄泥田父手记”。又《跋》:“壬寅仲夏,再阅一过,在邑居敦义堂。三完老人,时年七十九。”

 

一七一、赵文毅用贤 子琦美玄度

死后精英尚不磨,荒山灵鬼哭烟萝。

但闻白首无书叹,何有充箱塞屋多。

《明史》:“赵用贤字汝师,隆庆五年进士。历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谥文毅。”

《常熟县志》:“用贤子琦美,字玄度。以荫至刑部郎中。隆美字文度,由刑部郎中出知叙州府;士春、士锦皆共字也。”

钱受之《刑部郎中赵君墓表》:“君天性颖发,博闻强记。欲网罗古今载籍,甲乙铨次,以待后之学者。损衣食,假借缮写三馆之秘本,兔园之残册。刓编啮翰,断碑残甓,梯航访求,朱黄雠校,移日分夜,穷老尽气。好之之笃挚,与读之之专勤。近古所未有也。官南京都察院照磨,修治公廨,费城而功倍,君曰:‘吾取宋人将作营造式也。’丞太仆,印烙之事,人莫敢欺,君曰:‘吾自有《相马经》也。’”

《香祖笔记》:“常熟赵定宇少宰,阅《旧唐书》,每卷必有朱字数行。或评史,或阅之日所遇某人某事,一一书之。”

秦四麟《录异记跋》:“赵子玄度,为今大司成定宇公冢器。翩翩好古,绰有父风。”

《读书敏求记》:“《洛阳伽蓝记》五卷,清常道人跋云:‘吴琯刻龃龉不可句,因购得陈锡元、秦酉岩、顾宁宇、孙兰公四家钞本,改讹四百八十八字,增脱三百廿字。丙午,又得旧刻本校于燕山龙骧邸中,复改正五十余字。凡历八载,始为完书。’清常言校雠之难如此。予尝论牧翁绛云楼,读书者之藏书也。赵清常脉望馆,藏书者之藏书也。清常殁,其书尽归牧翁。武康山中,白昼鬼哭,嗜书之精爽若是。予腹笥单疏,囊无任敬子之异本,然绛云一烬之后,凡清常手校秘书,都未为六丁取去。牧翁悉作蔡邕之赠,岂非幸哉!”又《也是园书目后序》:“赵玄度初得李诫《营造法式》,中缺十余卷,遍访藏书家,罕有蓄者。后于留院得残本三册,又借得阅本参考,而阁本亦缺六、七数卷。先后搜访,竭二十余年之力,始为完书。图样界画,最为难事,用五十千,命长安良工,始能措手。今人巧取豪夺,沟浍易盈,焉知一书之难得如此。元度收藏二酉五车,斯架寒屋,临老乃发无书之叹。非无书也,挂一漏万之意也。”昌炽案:琦美自号清常道人,有《脉望馆书目》。

 

一七二、胡应麟元瑞

祖龙之所弗能燔,仲尼之所存弗论。

玉京人鸟须弥顶,一切奇书皆寓言。

《明诗综小传》:“胡应麟字元瑞,更字明瑞,兰溪人。万历丙子举人。有《少室山房稿》。”

《澹生堂藏书训》:“婺州胡元瑞以一孝廉,集书至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

《人海记》:“义乌虞守愚侍郎,藏书万卷。兰溪胡孝廉应麟,贱值得之,随亦散佚。”

王世贞《二酉山房记》:“余友人胡元瑞,性嗜古书籍。少从其父宪使君京师。君故宦薄,而元瑞以嗜书故,有所购访,时时乞月俸。不给,则脱妇簪珥而酬之。又不给,则解衣以继之。元瑞之橐,无所不罄,而独其载书,陆则惠子,水则宋生。盖十余岁而尽毁其家以为书录,其余赀以治屋而藏焉。屋凡三楹,上固而下隆其址,使避湿,而四敞之可就日。为庋二十又四,高皆丽栋,尺度若一。所藏之书,经史子集,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元瑞自言:‘于他无所嗜,所嗜独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囗(音蒦),览之可以当夷施,忧籍以释,忿藉以平,病藉以起。性既畏客,客亦见畏,门屏之间,剥啄都尽。亭午深夜,坐榻隐几,焚香展卷,就笔于研,取丹铅而雠之。倦则鼓琴,以抒其思,如是而已。’噫!元瑞于书,聚而读之几尽矣。屠龙之技殚,而世亦无所用子矣。盍亦舍而从吾游乎玉京、人鸟、须弥之顶。有祖龙之火不能燔,而仲尼之博,姑存之弗论者。吾将发其一二以窥子,即二酉之藏,皆糟粕已。”

《少室山房笔丛》:“张文潜《柯山集》一百卷,余于临安僻巷见钞本,印记奇古,装饰都雅。余惊喜,时不持一钱,顾奚囊有绿罗二匹,并解衣乌丝直掇、青蜀锦半臂罄归之。其人若书不售,得值慨然,因约明旦。余返寓,通夕不寐。黎明不巾栉访之,则夜来邻火延烧,此书倏煨烬矣。怅惋弥月。”

 

一七三、莫云卿廷韩

得一古书益一友,刘牢之乃似其舅。

余事云间作画师,清谈霞外寻仙叟。

陆文定《中江莫公墓志铭》:“公讳如忠,字子良,中江其号,浙江右布政使。子男九人,是龙,恩贡生,有文名,先公卒。”

《上海县志游寓传》:“莫是龙字云卿,以字行,更字廷韩,号秋水。华亭方伯如忠子。工古文词,书画亦陵轹古今。一时名流,无敢抗席。”

《无声诗史》:“廷韩得米海岳石 ,下刻‘云卿’二字,因以为号。”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珩璜新论》,杨梦羽藏书,后有墨笔题识,出莫云卿。陈子准云:‘五川身后,因事被累,举所藏书归诸莫氏。’盖云卿为五川之甥也。又诗云:‘七桧山房万卷楼,杨家书籍莫家收。’自注:‘云卿与董文敏相传是甥舅。’今又云为五川之甥,未知其的,当询子准。”昌炽案:陈眉公《偃暴余谈》亦云“廷韩得其外家常熟杨梦羽藏书。”眉公与董文敏为石交,云卿若为其甥,不容不知也。云卿《笔麈》:“蓄一古书,须考校讹谬。及耳目所不及见者,真似益一良友。”又《与友人书》:“古梅花放时,以磬石置彝鼎器,焚香点茶,开内典、素书读之,正似共百岁老人捉麈谈霞外事。”

《东城杂记》:“明云间莫是龙,有闻于时,近吾杭莫云卿如炼,亦似文雅好事,为名流所重。毛稚黄赠诗,所谓‘昔字云卿者,君其伯仲间’是也。”

《天禄琳琅》:“宋板《南华真经》有‘莫云卿赏识印’。又《唐柳先生文集》,云间莫氏城南精舍藏书,有‘莫氏云卿’、‘城南精舍’、‘莫生秋水’朱记。”

《红豆树馆书画记》:“莫廷韩《秋山无尽图》,有‘清味少人知’、‘山有寿兮松有茂’二印。”

《式古堂书画考》:“云卿印,有曰‘思玄亭’、曰‘碧山樵’、曰‘虚舟子’、曰‘玉关山人’。”

 

一七四、秦四麟季公 泰景阳

为慕玄亭扬子云,又玄亭亦寄斯文。

但观玄览中区宇,便识貍奴典守勤。

《怀旧集小传》:“孙允伽,秦季公之婿也。季公名四麟,读书娴古。”

《苏州府志选举类》:“常熟万历八年贡:秦三麟,字仲祥,宜兴训导。”昌炽案:当为季公之兄,世无有知者矣。

《海虞诗苑》:“秦兰征字元芳,世居邑西大河。祖四麟,善填词曲。尝以省试至金陵,行囊惟挟《琵琶》、《西厢》两记,同伴讶之,公笑曰:‘吾患曲不工耳,不患文不中也。’其放诞多此类。”

兰征《与士达乞雏狸诗》:“那有余粮愁鼠耗,只劳架上守残书。”

《爱日精庐藏书志》:“钞本《穆天子传》六卷,板心有‘玄览中区’四字,秦酉岩藏书也。”又:“《吹剑录》,板心有‘玄览中区’四字,孙岷自跋曰:‘秦公手钞甚富,笔法流逸。是盖老年笔也。宝之宝之。’”

《铁琴铜剑楼书目》:“《极玄集》,每页板心有‘又玄斋’三字,卷末题云:‘此吾乡秦酉岩手录。庚寅上元日遵王见赠,弗乘。’卷中有‘五岭山人’、‘又玄斋校阅过’二朱记。”又:“《乌台诗案》,邑秦氏藏。卷首有‘囗首秦氏’、‘四麟之印’二朱记。”

《天禄琳琅》:“《东观余论》,有‘秦季公’、‘四麟书隐’、‘雍门世家’、‘又玄亭收藏图书印’诸朱记。”

钱受之《虞逸夏君墓志铭》:“君讳时中,字夏父,少从景阳秦君游,而与少补蒋君为童子师。秦君家故饶于赀,喜藏书,朱黄丹白,开卷烂然。从人得秘书,多用行书好写,篝灯雠勘,老而不倦。蒋君尤贫,不能购书,人间多有之书,皆手自缮写。盈箱溢几,尤为专勤。”昌炽案:景阳疑即四麟。并存之,以俟考。

 

一七五、黄居中明立 子虞稷俞邰

玉笈珠囊制骆驼,郁仪未较竹居多。

晋江父子藏书处,石户分明有鬼诃。

《明诗综小传》:“黄居中字明立,晋江人。万历乙酉举人。自上海教谕迁南京国子监丞。有《千顷斋集》。”

《静志居诗话》:“监丞锐意藏书,手自抄撮。仲子虞稷继之,岁增月益。太仓之米五升,文馆之烛一把,晓夜孜孜,不废雠勘。”

《鹤征前录》:“虞稷字俞邰,一字楮园。”

周亮工《黄母周宜人七袠寿序》:“海鹤先生厌世,长公俞言,有隽才,已先先生朝露。宜人抚俞邰成立,能守先世之藏书。夏必暴,蠹必简,犹时时借人藏本,稽其异同。”昌炽案:俞言名虞龙。

钱受之《黄氏千顷斋藏书记》:“戊子之秋,余颂系金陵,方有采诗之役,从人借书。林古度曰:‘晋江黄明立先生之仲子,守其父书甚富,贤而有文,盍假诸?’余于是从仲子借书,得尽阅本朝诗文之未见者。于是叹仲子之贤,而幸明立之有后也。仲子来告我曰:‘虞稷之先人,少好读书,老而弥笃。自为举子,以迄学官,修脯所入,衣食所余,未尝不以市书也。藏书千顷斋中,约六万余卷。余小子裒聚而附益之,又不下数千卷。惟夫子之于书有同好也。得一言以记之,庶几劫灰之后,吾父子之名与此书犹在人间也。’”又云:“闯贼一炬,内阁之书尽矣。而内府秘殿之藏如故也。煨烬之余,继以狼藉,举凡珠囊玉笈,丹书绿字,绨几之横陈,乙夜之进御者,用以汗牛马,制骆驼,蹈泥来,载泥沙,藉粪土,求其化为飞尘,荡为烈焰而不可得。自有丧乱以来,载藉之厄未之有也。海内藏书之富,莫先于诸藩。今秦、晋、蜀、赵熸矣,周藩之竹居,宁藩之郁仪,家藏与天府埒,今皆无尺蹄片纸矣。汶、洛、齐、楚之间,士大夫之所藏,又可知也。黄氏之书俨然无恙,则岂非居福德之地,有神物呵护而能若是欤?”

黄宗羲《次族侄俞邰见赠诗》:“秣陵焦氏外,千顷聚书多。石户栖千秘,宗人许再过。从来耽怪牒,岂以易鸣珂。况说今加富,应知有鬼诃。”

《东湖丛记》:“千顷堂藏书,有晋江黄氏父子藏书印。”

 

一七六、祝以豳耳刘 李可教受甫

海上惊沙起浪淘,楼船十丈驾飞涛。

投纶那得任公子,一钓扶桑连六鳌。

《人海记》:“藏书之厄,如吾乡祝侍郎耳刘之万古楼,武原骆侍郎骎曾,非流散则灰烬。”

《杭州府志》:“祝以豳字耳刘,海宁人,万历丙戌进士,知随州,入为兵部员外。时日本攻朝鲜,尚书石星力主招抚,以豳曰:‘日本勍贼,朝鲜属国,今以朝鲜急而遣招抚,是弃朝鲜也。东藩折于日本,势必及我。’朝议是之。居乡十六年,起江西按察使,寻擢应天府尹,进工部左侍郎。致仕。”

《松江府志》:“李可教字受甫,年十二能属文,赵贞斋遴为赘婿。年十八,补诸生。其先世储书万余卷,遭倭寇,悉散佚。可教多方访购,风钞雪写,得还十五六。校雠点勘,丹黄烂然。子逢原、逢申。”

 

一七七、焦文宪竑

委宛羽陵方蔑如,广寒清暑殿中储。

校雠但惜无臣问,七略于今未有书。

《明诗综小传》:“焦竑字弱侯,上元人。万历己丑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谪福宁州同知。追谥文宪,有《漪园集》。”

王文简《说楛跋》:“澹园,山东日照人,以军籍居金陵。”

《千顷堂书目簿录类》:“《焦氏藏书目》二卷,焦竑。”

《澹生堂藏书训》:“金陵焦太史弱侯,藏书两楼,五楹俱满,余所目睹。而一一皆经校雠探讨,尤人所难。”

《征刻唐宋秘本书例》:“前代藏书之富,南中以焦澹园太史为最。”

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余在南中,闻焦氏书欲卖,急往讯之。不受奇零之值,二千金方得为售主。时冯邺仙官南纳言,余以为书归邺仙,犹归我也,邺仙大喜。及余归而不果,后来闻亦散去。”

《四库提要》:“《国史经籍志》六卷,明焦竑撰。盖万历间陈于陛议修国史,引竑专领其事。书未成而罢,仅成此志。其书丛抄旧目,无所考核,最不足凭。”

《国史经籍志自序》:“宣德以来,世际升平,笃念文雅。广寒、清暑二殿,及东西琼岛,游观所至,悉置坟典。委宛羽陵之有,方之蔑如矣。”

《天禄琳琅》:“宋板《演繁露》,明板《事类赋》,有‘澹园焦氏珍藏’、‘子子孙孙永保’、‘抱瓮轩’、‘竹浪斋品’四印。”

《铁琴铜剑楼书目》:“《六经正讹》,有‘弱侯’、‘漪南生’二朱记。”

 

一七八、张民表林宗

陂头老杏酒旗招,岌岌高冠带欲飘。

东涧盟言留息壤,西亭著录荡寒潮。

周亮工《张林宗先生传》:“先生讳民表,字法幢,一字塞庵。大梁之中牟人,世居晶泽里,宫保孟男之子也。家藏书数万卷,皆手自点定。自称旃然渔隐,又号蕊渊道人。”

《明诗综小传》:“林宗一字武仲,有《原圃》、《塞庵诗集》。”

《列朝诗传》:“林宗,万历辛卯举于乡。任侠好客,时荡舟于郭外之南陂。顶高冠,飘二带,带上绣东坡‘半升仅漉渊明酒,三寸才容子夏冠’之句,乘败车,无项幔,一老囗(牛孛)牵之,朗吟车中。每日醉陂头老杏下,门人弟子扶掖而归。崇祯壬午,寇围大梁,守死不去,水灌城而殁。与祥符王损仲友善,余之交于林宗,以损仲也。宗尉西亭多藏书,余属林宗购其书目。天启中,余以奄祸里居,客从大梁来。林宗缮写,间关寓余,酒间片言,皎如信誓,生平为可知矣。”

 

一七九、谢肇淛在杭

十指如椎冻不信,清霜初下写书频。

可知石鼎松声里,桃叶摊书未是真。

《明诗综小传》:“谢肇淛字在杭,长乐人。万历壬辰进士。除湖州推官,移东昌,迁南京刑部主事,调兵部,转工部郎中。出为云南参政,升广西按察使,历左布政使。有《小草堂集》。”

渔洋《居易录》:“宋杨大年《武夷新集》二十卷,闽谢在杭写本。”又:“《古灵集》二十卷,宋陈襄著,亦谢氏写本。”又:“宋谢薖《竹友集》,谢方伯在杭跋云:‘时方沍寒,京师佣书甚贵。需铨京邸,资用不赡,乃手自钞写。每清霜呵冻,十指如槌,几二十日始竣。万历己酉十二月二十四日。’”

杭世骏《竹友集跋》:“在杭收藏宋人集颇富,近多散失。惟此系其手书,子孙装界成册。平湖陆编修次友典闽试钞得之。”

《榕城诗话》:“谢在杭小影,予得见于鳌峰坊薛士玉家。丰颐隆准,粹容光悦。姬人桃叶,就其所执之卷而舒之,流观眄睐,翩若燕翔。童子煮茶,石鼎沸声与松籁互答。曾鲸所写也。”又云:“在杭《小草斋》、《游燕》、《下菰》、《居东》、《峦江》诸集而外,有《五杂俎》、《文海披沙》、《西吴枝乘》、《滇略》、《百粤风土记》、《支提山志》、《长溪琐语》,薛士玉悉以赠予。薛妻是其玄孙,故能道其家世。今皆微落,板亦散失矣。手钞文集及所辑郡国、职林诸考,尚在士玉家。”

 

一八○、曹学佺能始 马恭敏森 陈暹

白马西来十二部,青牛东去五千言。

还当礼失求诸野,舍卫空桐例可援。

《四库提要》:“《易经通论》十二卷,明曹学佺撰。学佺字能始,侯官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后为朱聿键礼部尚书。聿键败,自杀。”昌炽案:能始亦号石仓。

《明诗纪事》:“曹学佺字能始,尝谓二氏有藏,吾儒无藏,欲修儒藏与之鼎立。将撷四库之书,十有余年,而未能卒业也。”

《笔精》:“吾乡前辈藏书富者,马恭敏公森、陈方伯公暹。马公季子,能读能守。陈公后昆寝微,则散如云烟矣。又林方伯懋和、王太史应钟,亦喜聚书,捐馆未几,书尽亡失。四公之书,咸有朱黄批点句读。余间得之,不啻拱璧也。予友邓参知原岳、谢方伯肇淛、曹观察学佺,皆有书嗜。邓则装潢齐整,触手如新;谢则锐意搜罗,不施批点;曹则丹铅满卷,枕藉沈酣。三君各自有癖,然多得秘本,则三君又不能窥予藩蓠也。”

一八一、姚士粦叔详 吕兆禧锡侯

课虚责有寂求音,径寸玄珠竟陆沉。

知与离朱同试眦,目光不到九渊深。

《嘉兴府志》:“海盐姚士粦,字叔祥,与胡震亨同学,以奥博相尚。蒐罗秦、汉以来遗文,撰《秘册汇函》,跋尾各为考据,具有原委。冯梦祯为南祭酒,校刊南北诸史,多出其手。有集四卷。吕兆禧字锡侯,年十二,能文章。买书万余卷。与士粦繙诵矻矻,丙夜不休。早卒。”

叔祥《尚白斋秘笈序》:“吾郡未尝无藏书家,卒无有以藏书闻者。盖知以秘惜为藏,不知以传布同好为藏耳。何者?秘惜则青囊中有不可知之秦劫,传布则毫楮间有递相传之神理。此传不传之分,不可不察者。然所谓不知传布之说有四,大抵先正立言,有一时怒而百世与者,则子孙为门户计而不敢传。斗奇炫博,乐于我知人不知,则宝秘自好而不肯传。卷轴相假,无复补坏刊谬,而独踵还痴一谚,则虑借钞而不乐传。旧刻精整,或手书妍妙,则惧翻摹致损而不忍传。一旦三灾横起,流烂灭没。余未暇远引,即身所知见,如吴伯度自言有《虞氏春秋》,余驰往索看,则云误矣,遂不信有此。顷见赵玄度言,方向楚中寄钞,则此书固自有也。后闻冯太史姻家吕氏有盛宏之《荆州记》,便乞太史寻求,而竟成乌有。此二书尚属有无之际。若吾友吕锡侯有《靖康私记》、《天兴墨泪》,以物故而不可再见。李元白有《尚书大传》,为项逸之所借亡。朱茂正有《尸子》,为亲知转匿。郁伯承有《弇州别录》,见窃于偷者。沈汝纳有杨泉《物理论》,漫弃于幼龄。若此诸书,政犹重宝脱手,坠入深渊,无复得理。惟项于王家有《子夏易传》若干卷,吴公甫家有宋刻《御览》若干卷,沈汝纳有《十六国春秋》百二十卷,倘能刻布,亦同好一大快也。此刻为友人沈天生及其弟水部白生手校剞劂,可谓以传布为藏,真能藏书者矣。”昌炽案:秀水沈德先、沈浮先同校,当时二沈之名。

渔洋《居易录》:“万历间学士,多撰伪书以欺世。今类书中所刻唐韩鄂《岁华纪丽》,乃海盐胡震亨孝辕所造。《于陵子》,其友姚士粦所作也。姚有《后梁春秋》如干卷,惜未见。”

 

一八二、胡震亨孝辕

传家有集不虚来,墨艳朱明出劫灰。

得见衮师洵无匹,慨然发箧为南雷。

《嘉兴府志》:“胡震亨字孝辕,为诸生,即以经济自负。万历丁酉举于乡,知合肥县。崇祯季年,荐补定州知州。擢员外郎,乞归。藏书万卷,日夕搜讨,凡秘册僻典,鲁鱼漫漶者,无不补缀扬搉。所著有《唐音统签》。”

《带经堂诗话》,张宗柟附识云:“吾乡前辈,在明神庙时,推孝辕先生为博雅第一。储藏古籍与郑端简公埒,遗编流转,印记宛然。愚少时尚及睹其一二,今尽散入云烟过眼录中矣。”又云:“先生集名《赤城山人稿》。”

《两浙輶轩录补遗》:“胡夏客字宣子,一字鲜知,海盐人。著《谷水集》。俞宝华曰:‘宣子,明职方郎中震亨子。少年以诸生贡成均。鼎革后,隐居不仕。’”

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海盐胡孝辕考索精详,意其家必有藏书。访其子令修,慨然发其故箧。亦有宋元集十余种,然皆余所见者。孝辕笔记称引《姚牧庵集》,令修亦言有其书,一时索之不能即得,余书则多残本矣。”

《南雷诗历谢胡令修借孝辕先生藏书》:“闻说匡床扬子居,何期得见昔人书。尘封蠹走精神在,墨艳朱明岁月除。寰海被兵方贱士,传家有集胜垂鱼。一瓶还借我无有,惭愧此来幸不虚。”

 

一八三、祁承囗(火業)尔光 子忠敏彪佳

宣绫包角

《明诗综小传》:“祁承囗(火業)字尔光,绍兴山阴人。万历甲辰进士,历江西右参政。有《澹生堂集》。”又:“祁彪佳字幼文。天启壬戌进士,巡抚应天都御史。谢病归。乙酉闰月,投园池死。”又:“骏佳字季超,豸佳字止祥,熊佳字文载。”昌炽案:皆忠敏弟。

全祖望《祁六公子墓碣铭》:“公子讳班孙,字奕喜,小字季郎,忠敏第二子也。其兄理孙,字奕庆。以大功兄弟次其行,故世皆呼祁五、祁六两公子。”

昌炽案:《曝书亭集》有《题柯山寺壁》诗,偕游者奕理孙奕庆、班孙奕喜、敷孙奕仪、诚孙奕明。奕仪、奕明次于班孙之下,当为其弟。奕明为熊佳子。竹垞又有《访祁七明府熊佳留题公子诚孙诗》可证也。又有祁鸿孙,字奕远,忠敏兄子。《明诗综》亦采其诗。

全祖望《旷亭记》:“忠敏尊人少参夷度先生,治旷园于梅里。有澹生堂,其藏书之库也;有旷亭,则游息之所也;有东书堂,其读书之所也。夷度先生精于汲古,其所钞书,世人多未见,校勘精核,纸墨洁静。忠敏亦喜聚书,尝以朱红小榻数十张,顿放缥碧诸函。牙签如玉,风过有声铿然,其所聚则不若夷度先生之精。忠敏殉难,江南尘起,几二十年。旷园之盛,自此衰歇。今且陵夷殆尽,书卷无一存者,并池榭皆为灌莽,其可感也。”

马瑗《闻过斋集跋》:“澹生堂储经籍铭识款印,将为子孙世珍,百年之间,散落人手。近人有诗云:宣绫包角藏经笺,不抵当时装订钱。”

《静志居诗话》:“参政藏书,将乱,其家悉载至云门山寺。惟遗元明来传奇,多至八百余部,而叶儿乐储不与焉。予犹及见之。其手录群书目八册,今存古林曹氏。寺中所储,已尽流转于姚江御儿乡矣。”

其藏书印,曰“山阴祁氏藏书之章”、曰“子孙永珍”、曰“旷翁手识”,旷翁,夷度先生自号也。又有藏书铭一印,其文曰:“澹生堂中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之欣然忘饮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弗失。”

夷度先生又撰《澹生堂藏书约》以示子孙,分子目四,曰《读书训》、曰《聚书训》、曰《购书训》、曰《鉴书训》,刻入《知不足斋丛书》。其约简明,足为藏书者法。今录其略曰:“今与尔辈约,及吾之身,则月益之,及尔辈之身,则岁益之。子孙能读者,则以一人尽居之,不能读者,则以众人弟守之。入架者不复出;蠹啮者必速补;子孙取读者,就堂检阅,阅竟即入架,不得入私室;亲友借观者,有副本则以应,无副本则以辞;正本不得出密园外。书目视所益多寡,大较近以五年,远以十年一编次。勿分析,勿覆瓿,勿归商贾手,如此而已。”

 

一八四、谢兆申耳伯

黄金布地花雨天,宝幢璎珞结炉烟。

语言文字归何用,开士和南供佛前。

《明诗综小传》:“谢兆申字耳伯,邵武人。”

《静志居诗话》:“晋江黄明立序《耳伯集》,称其喜交异人,购异书,摭异闻。自坟典丘索,经纬流略,稗官琐语,靡不甄录。交游既广,橐中装半以佞佛,半以市书。有三十乘留僧舍,已散佚。予尝入闽购其手钞《张伯雨诗》,与世所传者迥别。惜乎三十乘者,悉荡为烟尘矣。”

《笔精》:“予友邵武谢兆申好书,尽罄家赀而买坟籍。兀坐一室,四面皆书,仅容一身。[宋世版本未盛恐季公未必如此之富。]予与谢君极称臭味交,谢君藏蓄几盈五六万卷,又多秘册,合八郡一州,未有能胜之者。”

《池北偶谈》:“《芦浦笔记》十卷,有跋云:‘是书藏丹阳贺进士烺家,借录以备稗官一种。万历三十九年辛亥十一月,绥安大戈山樵谢兆申寓清凉寺之唯心庵校。’”

《爱日精庐藏书志》:“《水经注》四十卷,冯己苍手校。红笔增者,谢耳伯所见宋本也。”又:“《文心雕龙》,南都有谢耳伯校本,从牧翁所得本而附以诸家之是正者也。闻耳伯借之牧翁时,秘《隐秀》一篇。”

 

一八五、高儒  陈第季立

老去书城许策勋,蓝田谁识故将军。

灵威唐述搜罗遍,更诵佉卢梵字文。

《列朝诗传》:“陈第字季立,连江人。为学官弟子教授清漳,生徒云集。俞都督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为游击将军。督府私人行贾塞下,侵冒互市金钱,季立力持之。督府恚,将中以文法,拂袖归里。角巾萧寺,遍阅佛藏。闻焦弱侯老而好学,裹粮来白门,叩击屡年,弱侯叹服。”

《世善堂书目题词》:“吾性无他嗜,惟书是癖。虽幸承世业,颇有遗本,然不足以广吾闻见也。自少至老,足迹遍天下,遇书辄买,若惟恐失,故不择善本,亦不争价值。又在金陵焦太史、宣州沈刺史家得未曾见书,钞而读之。积三四十余年,遂至万有余卷,纵未敢云汗牛充栋,然以资闻见,备采择,足矣足矣。今岁闲居西郊,粗为位置,因成目录,得便查检。吾买书盖以自娱,子孙之读不读,听其自然。至于守与不能守,亦数有必至,吾虽不听之,其可得耶?万历丙辰,温麻山农志。”

《静志居诗知》:“余游闽,林秀才侗持第后人所辑《世善堂书目》求售。灯下阅之,见唐五代遗书琳琅满目,如披灵威、唐述之藏,多平生所未见,不觉狂喜。秀才许至连江代购,逾年得报,书则已散佚,徒有惋惜而已。”

鲍以文《世善堂书目跋》:“明万历间,连江陈第手自编定,子孙时时增益。藏弆二百余年,后嗣不复能守。乾隆初年,钱塘赵谷林赍多金往购,则已散佚无遗矣。目录一册,余从赵氏得之,断种秘册约三百余。予按其目求之,积四十年,一无所得。则当时散落,诚可惜也。”

《居易录》:“涿州高儒,武弁也。家多藏书,有《百川书目》。”

《征刻唐宋秘本书目》:“高儒《百川书志》二十卷。儒,涿州人,志其家藏书如晁公武之例。”

 

一八六、李如一贯之  侄忠毅应昇

东原赤岸李如一,意气性情殊不群。

 觅得异书频下拜,刓编囗(献齿)翰尽归君。

钱受之《李贯之先生墓志铭》:“江阴李君讳鹤翀,字如一,后以字行,字贯之。家世力耕,给公上,其余悉以购书。搜秘本,访逸典,藏弆刓,编囗(献齿)翰。老而食贫,指其藏书曰:‘富猗郑矣。’其读书也,阙必补,讹必正,同异必雠勘,病不辍业,衰不息劳。仿宋晁氏、尤氏《书目》,自为诠次,发凡起例,井如也。天启中,群小附椓人乱政。缪宫允昌期,妹之夫也,御史应昇,弟子也。相继械系。君执应昇手曰:‘勉之,李氏有人矣。’君祖戒庵府君讳翊,以儒有闻。翊生复庵府君,讳果,用孙应升死忠,赠太仆卿,君之父也。君以崇祯庚午卒,享年七十有四。子奕茂,孙男五人,良知、成之、及功、遴之、挺之。铭曰:‘江阴东原赤岸里,有明硕儒葬于此。’”又《李贯之七十序》:“贯之横经藉书,朱黄错互。虞监之亲钞,杜侯之手跋,充栋宇而溢机杼,江以南艳称之。余与贯之皆有好书之癖,每从借书,未尝不倒庋相付也。”又《草莽私乘跋》:“江上李如一,性情意气,可敬可畏。见图籍,则破产以收;获异书,则焚香肃拜;遇秘册,必贻书相问;有求假,必朝发夕至。”

《池北偶谈》:“《南唐书》,今止传陆游、马令二本。胡恢书久不传,惟江阴赤岸李氏有之。李即忠毅公应昇之叔,忘其名矣。”昌炽案:即贯之先生也,实为忠毅之伯父。余见其《得月楼书目》,又有《南唐录》十卷,徐洪撰。考《通志艺文略》:“《江南录》十卷,徐铉、汤悦等撰,记江南李氏之事。”疑即此书,而铉误为洪也。又有周淙《临安志》十五卷足本,宋敏求《河南志》二十卷,李宗谔《苏州图经》六卷,赵抃《成都古今记》三十卷,皆世所不传之本。

《明史李应昇传》:“字仲达,江阴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福建道监察御史,以劾魏忠贤削籍。李实劾周起元,疏入应昇名,逮下诏狱,酷掠毙之。崇祯时,赐太仆卿,福王时追谥忠毅。”著有《落落斋集》。

《天禄琳琅》:“《大戴礼记》,明李应昇藏本。有‘江阴赤岸李氏落落斋藏书记’方印。”

梨洲《思旧记》:“李孙之字肤公,江阴忠毅公之子,好读书。钱牧斋尝谓江阴李氏家多残本。肤公无子,然所著《三朝野记》足以传矣。”

魏叔子《落落斋记》:“李忠毅公有贤子曰肤公,当国变,弃诸生。性疏懒,不治事,而独好学,以诗文自娱。入其斋,书帙纵横,凝尘落席。”昌炽案:“士礼居所藏《宝晋英光集》,为戒庵老人李诩藏书。据钱受之所作墓志,即贯之先生祖也。惟诩作翊。《江阴县志》亦作诩。

 

一八七、赵宦光凡夫  子均灵均

远上寒山石径青,神仙眷属草堂灵。

悉昙经典归何处,憔悴中郎曙后星。

《苏州府志》:“寒山别业在支硎之南,高士赵宦光葬父于此。自辟岩壑,如仙源异境,与其妻陆卿子偕隐焉。构小宛室,藏书其中。

冯时可《赵凡夫先生传》:“凡夫姓赵氏,名宦光,故宋王孙神明之胄。父含元子,讳廷梧。配陆硕人,子传先生讳师道所自出。”

钱受之《赵灵均传》:“君讳均,字灵均,父宦光。灵均娶于文,讳淑,字端容,其高祖父为衡山公,父为贡士从简。端容性明慧,所见幽花异卉,小虫怪蝶,信笔渲染,皆能摹写,得千种,名曰《寒山草木昆虫状》。灵均玩其妻施丹调粉,日晏忘食,欣欣如也。崇祯甲戌,端容卒,年四十有三。又七年庚辰六月,灵均亦卒,年五十。无子。以从弟子之子锟为后。一女曰昭,归平湖马氏。余读李易安《金石录序》,叹其伉俪之贤,才藻之美,而惜其不终。如灵均夫妇,其才可以耦,其穷亦可以老,而天不与之寿,且斩其后,何邪?先赵氏之金石,今独其目在耳;小宛之堂,芸签缥带,亦如所谓‘连舻累舳,散为云烟’者。有无聚散,不可重为叹邪?”

《珊瑚网》:“崇祯癸未重九,寒山赵子惠携其先凡夫所遗物欲售。余得观衡山手录《甫里集》、李兆海墨迹,及古澄泥砚,杨萱彩描漆囊、鱼耳宣炉。子惠近作云:‘盛夏非关逼岁除,凯风偏不惜吹嘘。’款题‘扶风马昭’,从夫姓也。诗与字不下其先陆卿子,至写生逼真其母氏文淑也,惜不免去妇叹耳。噫!佳人命薄,自古为然矣。”

《天禄琳琅》:“《梁溪漫志》有‘吴郡赵宦光家诸子’印。又《姓氏急就篇》,有‘寒山赵宦光家诸子’、‘赵凡夫读残书’二朱记。”

《持静斋书目》:“《书法钩玄》四卷,元刊本。眉端丹黄皆赵宦光手迹,后有草篆书‘万历壬子仲春二日胡蜨寝阁’云云,有‘吴郡赵宦光家经籍’、‘寒山’、‘梁鸿墓下凡夫’诸印。”

昌炽案:《寒山志》:“凡夫有庐曰尺宅,署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其内院曰蝴蝶寝,寝前佛阁可藏三车经籍,曰悉昙章阁。悉昙章者,华梵互称五天大藏之祖,万国文字皆从流出也。”又案:《式古堂书画考》:赵端容《文石良姜图》,有“寒山兰闺画史”、“乔叶贞蕤”、“端操有从幽闲有容”三朱记。

 

一八八、潘曾绂昭度

细柳旌旗首渡江,将星黯澹落军幢。

乱书叠石人如蚁,不用飞梁驾急泷。

《吴兴藏书录》:《后林潘氏书目》下引《湖录》:“潘曾紘字昭度,乌程人。万历丙辰进士。崇祯七年,巡抚南赣。九年,羽书征天下勤王,曾紘提兵入卫,独先诸道渡江,以劳成疾,卒于军,赐祭葬。”又云:“中丞公曾紘,有意汲古,广储缥缃,视学中州,罗致更夥。鼎革时遭劫,士兵至以书于溪中叠桥为渡,以般运什物。书之受厄至此。书目已不复存。”

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语溪吕及父,吴兴潘氏婿也。言昭度欲改《宋史》,网罗宋室野史甚富。缄固十余簏在家,约余往观,先以所改《历志》见示,未几而及父死矣。此愿未遂,不知至今如故否也。”

闵元衢《贵耳集跋》:“潘昭度中丞尝语余曰:‘古人恐无表见而著书,使不传,何假于著?吾辈爱书,拥而不使之传,亦岂真爱?今而后,宜以郡之藏书而不一借者为戒。’”

 

一八九、陈良卿  陆元度

举举方严两塾师,屠沽平视里中儿。

且捐儒服拈书奉,袖有渐渐麦秀诗。

《紫桃轩杂缀》:“陈良卿性嗜异书。年逾立,即释儒服谢学使者,隐沙水竹榭之间,与吟翁野衲相往还。遇有奇书隐牒,不惜破产购之。江南故家遗帙,搜抉殆遍。一日寄示余《月泉吟社》一编,皆故宋遗老以此耗磨雄心,而呴濡慰藉,良非浅者。若良卿当盛明之世,英茂之年,辄自敛藏,恣其探奇索秘翔泳无羁之性,抑何高也?固知巢许于陵,一线根脉,千古原未尝断。”又:“陆元厚家贫,为童子师。性方严,行止举举,里中屠沽儿不敢狎视。公卿折节交之者,仅一报谒,不数往也。喜蓄奇书,学奉多为书尽。余尝得其《周礼》、《国策》、《离骚》、王子年《拾遗记》诸书,皆精本。元厚书摹《急就》,婉逸有态。画工草虫,不多为人作。”昌炽案:陈、陆两人,始末未详。《紫桃轩杂缀》,明李日华竹嬾所著。日华,万历间进士,两人与同时,故次于万历之末。

 

一九○、陈继儒仲醇

饼师灶妾呼名字,宿老贫酸丐唾余。

一语先生差不恶,不知棋局但钞胥。

《明史》:“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人。为诸生,与董其昌齐名。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之,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年八十二卒。”

《列朝诗传》:“仲醇能延招吴越间穷儒老宿,使之寻章摘句,刺取其琐言僻事,荟萃成书。寡闻者购为枕中之秘。”

《静志居诗话》:“仲醇以处载虚声,倾动朝野。市骨董者如赴毕良史榷场;品书画者必求张怀瓘估价。时无英雄,互相矜饰,甚至吴绫越市,皆被其名,灶妾饼师,争呼其字,未免名不副实焉。”

眉公《尚白斋读书十六砚》:“余颇藏异册,每欣然指谓子弟云:‘吾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又《太平清话》:“余得古书,校过付钞,钞后复校;校过付刻,刻后复校;校过即印,印后复校。然鲁鱼帝虎,百有二三。夫眼眼相对尚然,况以耳传耳,其是非毁誉,宁有真乎?”昌炽案:眉公《宝颜堂秘笈》,改窜删节,真有有如不刻之叹,未能副其言也。惟其率藏书云:“钞本书如古帖,不必全帙,皆是断珪残璧。”又《岩栖幽事》中有一言云:“着棋不若钞书”,皆为名论。其所居曰“宝颜堂”者,以得颜鲁公书《朱巨川告身》,故以名其堂也。云间城外又有两精舍,一顽仙庐,一来仪堂,见梨洲《思旧录》。又有婉娈草堂,仲醇尝题诗云:“长者为营载竹地,中年方惬住山心。”见《岩栖幽事自序》。其所藏书画,尝用一印,曰“一腐儒”。

 

一九一、徐囗(火勃)惟起  子延寿存永

武夷神君不可见,幔亭仙乐奏云匏。

欲寻三岛人间世,无恙鳌峰汗竹巢。

《列朝诗传》:“徐举人熥,字惟和,布衣。囗(火勃)字惟起,又字兴公。闽县人,永宁令囗(木昂)之子也。兄弟皆擅才名,兴公万历间与曹能始狎,主闽中词盟,后进皆称兴公诗派。家多藏书,著《笔精》、《榕阴新检》。崇祯己卯,偕其子访余山中,约以暇日互搜所藏书,讨求放失。遭时丧乱,兴公、能始俱谢世,而余颓然老,无志于斯文矣。兴公之子延寿,能读父书。林茂之云,劫灰后,兴公鳌峰藏书尚无恙也。”

《渔洋诗话》:“徐延寿字存永,徐兴公之子也。家鳌峰,藏书与曹能始、谢在杭埒。乱后,并田园尽失之。”

《明诗综》:南损斋评云“兴公所居鳌峰麓,客从竹间入。环堵萧然,而牙签四围,缥缃之富,卿侯不能敌也。”

《静志居诗话》:“严仪卿论诗,谓诗有别才,非关学也。其言似是而实非。兴公藏书甚富,予尝见其遗籍,大半点墨施铅,或题其端,或跋其尾。好学若是,故其诗典雅清稳,与惟和足称二难。今有称诗者,问以《七略》、四部,茫然如堕云雾。顾好坐坛坫说诗,其亦不自量矣。”

《红雨楼家藏书目序》:“予少也贱,性喜博览,尝取父书读之,觉津津有味。既长,稍知访辑,然室如悬罄,力不能举群有也。余壬辰、乙未、辛丑,三为吴越之游,庚子又有书林之役。乃撮其要者购之,因其未备者补之。更有罕睹难得之书,或即类以求,或因人而乞,或有朋旧见遗,或借故家钞录。积之十年,合先君子、先伯兄所储,可盈五万三千余卷。存之小楼,堆床充栋,颇有甲乙,次第铅椠,暇日遂仿郑氏《艺文略》、马氏《经籍考》之例,为《书目》四卷。万历壬寅初秋,三山徐囗(火勃)兴公书。”又《藏书屋铭》:“少弄词章,遇书辄喜。家乏良田,但存经史。先人手泽,连篇累纸。珍惜装潢,不忍残毁。补缺拾遗,坊售肆市。五典三坟,《六经》诸子。诗词集说总兼,乐府稗官咸备。藏蓄匪称汗牛,考核颇精亥豕。虽破万卷之有余,不博人间之青紫。茗椀香炉,明窗静几。开卷朗吟,古人在此。名士见而叹嘉,俗夫闻而窃鄙。淫嗜生应不休,痴癖死而后已。此乐何假南面百城,岂曰夸多而斗靡者也。”又《题儿陆书轩》:“菲饮食,恶衣服,减自奉,买书读,积二年,堆满屋。手有校,编有目。无牙签,无玉轴。置小斋,名汗竹。博非厨,记非簏,将老矣,竟不熟。青箱业,教儿陆,继书香,尔当勖。”又《笔精》一则云:“余尝谓人生之乐,莫过闭户读书。得一僻书,识一奇字,遇一异事,见一佳句,不觉踊跃。虽丝竹满前,绮罗盈目,不足喻其快也。六一公有云:‘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余友陈履吉云:‘居常无事、饱暖、读古人书,即人间三岛。’皆旨哉言也。”

《皕宋楼藏书志》:“《晏子春秋》八卷,元刊,徐幔亭旧藏。末题‘万历戊戌中秋,购于阊门肆中。徐熥识。’”又:“《桧亭稿》九卷,元刊本,面签徐兴公手书‘《丁桧亭集》,徐氏汗竹巢珍藏本,元板’十四字。”又:“《丁鹤年诗集》三卷,兴公书‘《丁鹤年集》,徐氏汗竹巢珍藏本,元板’十四字。”

 

一九二、耿震国  裔孙迪吉

苏门学髓开百楼,火传束緼遍中州。

问津欲涉富春否,一叶卬须太乙舟。

陈用光《太乙舟文集河南耿氏富春轩藏书目录序》:“富春轩者,耿征君震国与其兄华国读书之斋名也。耿氏居襄城,自奉政君显以学行仕宦,著于明者数世。崇祯末,富春君偕二子殉难。及我朝而以文学称者相接也。富春君尝购书金陵,合奉政君所积,得三万五百七十卷。传至训导君应蛟,而《目录》遂失。又五世孙迪吉,乃就其父孝友所蓄书并先世所藏,重加编目。又备著孝友君所手钞及累世自著书目附于后。仍系之富春轩者,从其朔也。子兴宗以示余,余谓耿氏后能裒集遗书,兢兢守之,惟恐失坠。富春君游高忠宪、黄石斋之门,而百楼先生为孙征君奇逢弟子,虽籍西平,别开襄城,然国兴宗五世从祖也。孙征君隐居伊、洛,实开潜庵之学。余观耿氏自著书中有《中州道学编》,孝友君手钞书有《苏门大社谱》,意其所述者孙氏之学乎?”?

《国朝先正事略》:“耿先生名介,字介石,号逸斋,河南登封人。顺治八年进士,由检讨出为福建巡海道。康熙元年,转山西河东道。因裁缺,改直隶大名道。忧归,不复出。诣苏门受业于孙征君,笃志躬行,倡明绝学。所著有《理学正经》、《性理要旨》、《中州道学编》、《孝经易知》、《敬恕堂存稿》。”

《天禄琳琅续编》:“《文心雕龙》,元刊本,有‘耿嘉祚印’、‘字会侯’、‘耿会侯鉴定书画之章’三朱记。”昌炽案:富春耿君,殉明季之难。自沈仁举以下,则皆明之遗老,入本朝始卒者也。

 

一九三、沈嗣选仁举

南渡遗文怆劫灰,葭川手眼出东莱。

黄巾亦为康成屈,法宋楼前万骑回。

钱泰吉《记沈氏嗣选南宋文鉴目》:“嘉定张云章汉瞻尝辑《南宋文鉴》,未脱稿。王西庄光禄续成之。乾隆甲午举人海宁蒋显谟,字奏平,亦有《南宋文鉴》。然莫先于吾乡先哲沈果庵之书也。果庵字仁举,名嗣选,嘉兴贡生。乙酉奉母避兵葭川,群盗知为老孝子,戒勿犯。所著有《俭娱堂集》。卒年七十六,私谥孝贞。”又《南宋文鉴序目跋》:“果庵先生当兵燹之际,破产聚书,有《法宋楼书目》四卷。”

 

一九四、许元溥孟宏  许心扆丹臣

绕屋梅花压万签,道书竺典社中添。

南阳闺秀高阳妇,纸尾猩红小印钤。

《康熙苏州府志》:“许元溥字孟宏,父自昌,中书舍人,以笃行称。构梅花墅,聚书连屋。元溥生而沉静,日出其书遍观之,于经艺罔不淹通。喜购书,自号千卷生。崇祯庚午,举于乡。”

《乾隆府志》:“梅花墅者,甫里许自昌所构,今为海藏庵。陈继儒诗:‘青山解绶修僮约,红袖焚香捧道书。’徐汧诗:‘藏来竺典添香诵,出世因多乐未除。’”

梨洲《思旧录》:“孟宏,长洲人。余与刘伯宗及孟宏约为钞书社。”又《南雷集感旧集》:“钞书结社自刘城,余与金阊许孟宏。好事于今仍旧否?烟云过眼亦伤情。”昌炽案:《士礼居题跋记》所载《刘子新论》、《甫里先生文集》、《蜕庵集》,皆许心扆藏。荛翁述周香严云:“丹臣为叶九来婿,故藏书具有渊源。”《甫里集》中丹臣题记有先中翰云云,中翰当指自昌。《爱日精庐藏书志》:“《揭文安集》,王莲泾跋曰:‘壬辰购书于甫里之高阳氏,丹臣许兄慨然示余。’孟宏及见梨洲,而莲泾在康、雍之交。丹臣与之同时,必在孟宏之后矣。考《苏州府志艺文类》,孟宏长子王俨,字孝酌。著有《轫园杂志》、《闻樨轩文集》、《沦浪亭集》、《代萱集》、《予怀集》、《岭怡草》、《蔗庵诗草》。次子潍,字箕屋。著有《辛苦吟》一卷、《艳诗》一卷。从子定升,著有《香谷林文集》、《清荫阁诗集》。惟心扆无考。《刘子新论》后转入硖石蒋氏。《东湖丛钞》云有“归高阳叶氏”印,卷末有“梤印”、“南阳闺秀”二朱记。按此即九来之女,丹臣之妇也。

 

一九五、包柽芳子柳  高承埏寓公

杉青牐畔表孤忠,父子南湖世考工。

八十椟书前进士,西台泪洒杜鹃红。

钱受之《嘉兴高氏家传》:“弘光元年四月,工部虞衡司主事高承埏为其父屯田司郎中道素伏阙讼冤,诏复原官。越十四年,虞衡子佑囗(钅己)乞为家传。屯田君讳斗光,字明水,改名道素,字元期,万历己未进士。承埏字寓公,崇祯庚辰进士。知迁安、宝坻、泾三县。弘光初,量移工部虞衡司主事。”昌炽案:佑囗(钅己)字念祖,与其弟佑鈵,并能文。见《嘉兴府志》。

朱彝尊《前进士高公墓表》:“公一字泽外,以虞衡归,誓墓不出,隐居竹林村窝。著有《稽古堂集》。”又《吾妻镜跋》:“康熙甲辰,获睹于郭东高氏之稽古堂。”又《静志居诗话》:“先生家藏书八十椟,与项氏万卷楼争富。虽干戈俶扰,不辍吟哦。其《病中述志》云:‘惟将前进士,惨澹表孤坟。’读者比之泽畔行吟,西台恸哭。”

朱辰应《高工部传》:“公亦好聚书,多至数万卷。寝处其中,校勘不倦。时复卒卷掩抑,曰:‘先人有知,魂魄犹应眷此也。’”

《玉剑尊闻》:“包柽芳字子柳,嘉兴人。喜书,闻有异本,即僻巷环堵,必徒步相访。得之,则分命左右传写,手自摘录,垂丙夜不休。客至,散帙纵横,几案间无所布席,而了不为异。”

 

一九六、陆宝敬身  陆宇燝春明

桂井牙签比邺侯,大参门第白檀留。

荒亭洒尽兴亡泪,碧血书囊吊骷髅。

全祖望《中条先生墓表》:“先生讳宝,字敬身,一字青霞,学者称为中条先生,鄞之白檀里人也。陆氏为甬上四姓之一,家在细湖之西畔。门施棨戟者相望,鄞人各以其房别之。其曰给谏房,则以先生大参之官著。而先生所居有双桂,皆藤本,先生使工人环而结之,其状如井络,故鄞人别称曰桂井陆氏。先生之初集曰《霜镜》,次集曰《辟尘》、曰《悟香》,惟《霜镜》行于时。《悟香》当改步之后,国事君雠,颂言不讳,故世菲得见。近者,先生后人丧失其家,青毡故物,遂无一草一木得保,于是枣梨之属皆出,而予得见之。呜呼!是亦眢井之藏也矣。先生藏书最富,多善本。吾乡之以藏书名者,天一阁范氏,次之四香居陈氏,又其次,则先生南轩之书,三十年来,亦四散。予从飘零之后摭拾之,尚得其宋椠开庆、宝庆《四明》二志及草庐《春秋纂言》,皆世间所绝无也。”又《陆披云先生阡表》:“先生讳宇燝,字春明,别署为披云,戆庵副使之第五弟也。丙戌后,弃诸生,与丧职之徒游。荒亭木末,时闻野哭。性嗜异书,晚年家既贫,不能具写官,乃手钞之,濒病不倦。从子官山左,令其访东莱赵隐君士哲遗书。垂殁,尚以其书未至为恨。著《观日堂集》八卷。”昌炽案:戆庵副使,名宇囗(火鼎),字周明,四明六狂生之一。又《明故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公墓碑》:“公讳翊,字完勋,慈溪人。国变,结寨于大兰。以起事为大兵所执,枭示宁城西关门。鄞之故观察陆公字囗(火鼎)、故都督江公汉,以奇计窃得,藏之陆氏书柜中,袭之以锦,其家人亦弗之知也。康熙癸卯,观察以海上事牵连赴逮,其家被籍。有司见书柜中故纸断烂陈因,弃之而去。观察之女屏当书柜,得一锦函,发之则人头也。观察之弟宇燝哭曰:‘此侍郎之首也。’而得不为有司所录,其天也夫。”

 

一九七、陈煌图鸿文  陈帆际远

吴下藏书鸾啸斋,柳丝萦地藓当阶。

东林乔木嗟何在,怅望师门一怆怀。

杨无咎《陈典籍家传》:“君讳煌图,字鸿文,生万历戊午仲冬,有冬兰之瑞,乳名兰荪。崇祯壬午副榜,官翰林院典籍兼待诏。事未及半载,南都失君,痛不欲生。顾念两亲老,遂归隐于西湖田舍北山草堂。”

《海虞诗苑》:“是时马素修、杨维斗二先生为江左人望。公两游其门,称入室弟子。”又:“陈帆字际远,号南浦。诗宗晚唐,画宗梅道人,字宗柳诚悬。”昌炽案:“煌图后改名鸿,子逢午,字方中。逢午子祖范,即见复先生也。南浦亦工诗,牧翁《有学集》有《题南浦晓窗》诗云:陈子家贫而学富,齿仕而才老。”

《爱日精庐藏书志》:“《汗简》七卷,孙本芝钞本。陈氏跋曰:‘崇祯辛巳,余年二十有四,读书于吴门维斗师之古柏轩。秋日,同张孟恭至城隍庙古书铺见此,孟恭解金购归。后冯己苍钞得,余于庚寅从己苍借钞。质之徽友叶姓。今春初知本翁有此藏本,仍写一册存之。壬戌清明日,太邱陈鸿记。’”又:“《李商隐诗集》三卷,跋曰:丙戌正月,借孙孝若北宋板对正,时家南浦。影钞全部三卷。”又:“《温庭筠集》,末有南浦题识云:假钱遵王钞宋本重勘。”

《铁琴铜剑楼书目》:“《啸堂集古录》,乡先辈陈鸿文先生手写。先生工篆、隶书。”又:“《鹿门集》,陈鸿文氏传录绛云本,板心有‘鸾啸斋藏本’五字。卷首有‘古吴陈鸿文太邱氏书记’朱印。”

陆阶昭平《呈鸿文诗》:“柳线萦书带,榆钱压藓衣。村童荷鉏去,稚子抱书归。”

 

一九八、黄翼圣子羽

莲蕊自开常见佛,桑田已变不言官。

一编中有遗臣泪,岁月图章子细看。

钱受之《黄子羽墓志铭》:“子羽姓黄氏,名翼圣,子羽其字也。世家常熟之涂松里,弘治中割隶太仓。万历己丑进士、参政陕西讳元勋者,其考也。崇祯中,以诸生应聘,起家蜀新都知县,升安吉州知州,致政以归者,其历官也。卒于己亥十月八日,春秋六十有四,其所享年也。瑜,子也;侃,孙也;昙,曾孙也。”又《莲蕊居士传》:“子羽服官州邑,晚而削迹息心,筑莲蕊楼,精修香光之业,遂自号莲蕊居士云。性好古铜磁器及宋雕古书,搜访把玩,如美人好友,属有檀度事,辄随手散去。其在蜀,过郪县搨王稚子阙数纸,归而摩挲移日,曰嘉鱼官锦,尽在此矣。”又《莲蕊楼记》:“子羽闻人心内瓣正八,和合为莲华,心华自然,开自见佛。又此花含蕊宝池,视行人勤惰以为敷萎。颜其室曰莲蕊,所以志也。”

《读书敏求记》:“《建康实录》,黄子羽藏,嘉祐年间镂本,吾犹及见之。此则子羽家小胥所钞也。”

《百宋一廛赋》:“参寥归摄六之物”,注云:“《参寥子诗集》十二卷,验其收藏,最先为莲须阁旧物,有‘黄子羽读书记’小印也。”

《铁琴铜剑楼书目》:“《林和靖诗》,太仓黄摄六藏本,有跋云:‘余购之于武林徐门子铺中,后归赵灵均。灵均身后,藏书尽散,此册独存。戊子夏,赵昭携过泾上,因复留之,如异乡之见故人也。摄六黄翼。’卷首有‘有明黄翼收藏’圜朱记。”昌炽案:戊子为顺治五年。子羽国变后,杜门不出,此跋仅题戊子,而无纪元,图记冠以“有明”二字,盖犹故国故君之思焉。又案:黄子羽、毛子晋行辈皆在牧翁之后,惟以其入本朝未仕,故援遗民之例录之。明季若孙耳伯、梁玉立之流,裸将周京,皆至九列,臣节既改,自不能以前明科目为次,余人可以类推。

 

一九九、毛晋子晋 子褒华伯 表奏叔

扆斧季 孙娞万嘉年

律论流通到罗什,家钱雕印过毋昭。

只因玉蟹泉香冽,满架薪材煮石铫。

钱受之《隐湖毛君墓志铭》:“毛子晋初名凤苞,晚更名晋,世居虞山东湖。父清,孝弟力田,为乡三老。子晋通明好古,强记博览,壮从余游,益深知学问之指意。经史全书,勘雠流布,毛氏之书走天下。生五子:襄、褒、袞、表、扆。襄、袞皆先卒。晋生于己亥岁正月五日,卒于己亥岁之七月二十七日,年六十有一。”昌炽案:晋又号潜在,《皕宋楼藏书志》:“《薛许昌诗集》有‘毛子九读记’、‘ 凤苞’诸印。”子九当亦其号也。褒字华伯,号质庵;表字奏叔,号正庵;扆字斧季,生于崇祯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余曾见《龚囗(王肃)集》,有斧季跋,自述生年甚详,可考也。晋有孙二十人,见朱彝尊所撰晋妻《严孺人墓志铭》。

《海虞诗苑》:“毛太学绥万字嘉年,号破崖,汲古主人孙也。前身为吴昌白椎庵文照禅师,汲古孙行最盛,惟君知名于时。”昌炽案:《士礼居题跋记》:“《玄英先生集》,汲古后人毛绥万校。”即其人也。

《同治苏州府志》:“晋世居迎春门外七星桥,少为诸生,性嗜卷轴。湖州书舶云集于门,邑中为之谚曰:‘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前后积至八万四千册,构汲古阁、目耕楼以庋之。”

《天禄琳琅》:“毛晋藏宋本最多,其有世所罕见而藏诸他氏不能得者,则选善手以佳纸墨影钞之,与刊本无异,名曰影宋抄,一时好事家皆争仿效。而宋椠之无存者,赖以传之不朽。”

吴伟业《汲古阁歌》:“嘉隆以前藏书家,天下毗陵与琅邪。整齐旧闻汲放失,后来好事知谁及?比闻充栋虞山翁,里中又得小毛公。搜求遗佚悬金购,缮写精能镂板工。繇来斯事推赵宋,欧虞楷法看飞动。集贤院印校雠精,太清楼本装潢重。损斋手跋为披图,苏氏题观在直庐。馆阁百家分四库,巾箱一幅尽三都。本朝儒臣典制作,累代缥缃输秘阁。徐广虽编石室书,孝徵好窃华林略。两京太学藏经史,奉诏重修赐金紫。高斋学士费餐钱,故事还如写黄纸。释典流传自洛阳,中官经厂护焚香。诸州各请名山藏,总目难窥内道场。南湖主人为叹息,十年心力恣收拾。史家编辑过神尧,律论流通到罗什。当时海内多风尘,石经马矢高丘陵。已坏书囊缚作袴,复惊木册摧为薪。君家高阁偏无恙,主人留宿倾家酿,醉来烧烛夜摊书,双眼摩挲觉神王。古人关书借三馆,羡君自致五千卷;又云献书辄拜官,羡君带索躬耕田。伏生藏壁遭书禁,中郎秘惜矜谈进。君获奇书好示人,鸡林巨贾争摹印。读书到死苦不足,小学雕虫置废簏。君今万卷尽刊讹,邢家小儿徒碌碌。客来诗酒话平生,家近湖山拥百城。不数当年清秘阁,乱离踪迹似云林。”

《茶余客话》:“子晋家藏本,或云王驸马以金钱辇之去。驸马,吴三桂之婿也。”

《汲古阁刻板存亡考》:“相传毛子晋有一孙,性嗜茗饮,购得洞庭碧螺春茶,虞山玉蟹泉水,患无美薪,因顾《四唐人集》板而叹曰:‘以此作薪,其味当倍佳也。’遂按日劈烧之。”

《东湖丛记》:“毛氏于宋元刊本之精者,以‘宋本’、‘元本’椭环式印别之,又以‘甲’字印钤于首,其余藏印曰‘毛晋秘箧审定真迹’、曰‘毛氏藏书’、曰‘东吴毛氏图书’、曰‘汲古阁世宝’、曰‘子孙永宝’、曰‘子孙世昌’、曰‘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曰‘开卷一乐’、曰‘笔研精良人生一乐’、曰‘玈谿’、曰‘弦歌草堂’、曰‘仲雍故国人家’、曰 ‘汲古主人’、曰‘汲古得修绠’,又有朱文大方印,其文曰‘赵文敏公书卷末云,吾家业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何如?后人不读,将至于鬻,颓其家声,不如禽犊。若归他室,当念斯言。取非其有,无宁舍旃。’”

《天禄琳琅》:“毛表藏《荀子》,有‘西河’、‘汲古后人’、‘叔郑后裔’、‘中吴毛奏叔收藏书画记’四印。”

《爱日精庐藏书志》:“《尔雅注疏》,有‘西河季子之印’,则扆所藏也。严元照《书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后》:‘斧季校正,补缀处皆以朱文长印钤缝,甚精好,其文曰“虞山毛扆手校”。’”

又案《士礼居题跋记》:“《萨天锡诗集》,子晋手钞,板心有‘笃素居’三字。《玄英先生集》,毛晋跋于读礼斋。”《爱日精庐藏书志》:“《云台编》,毛晋跋于载德堂。”《皕宋楼藏书志》:“《韩内翰别集》,毛晋跋于续古草庐。”此皆汲古遗闻,可资参考者也。

 

二○○、王咸与公

细嚼梅花读紫骝,短歌当哭酒浇愁。

隐湖高阁今何有,翠墨题诗到古醪。

《爱日精庐藏书志》:“郭茂倩《乐府》,王氏手识,曰:‘己卯四月十八日,坐宝月堂校。始读《梅花曲》,令人幽冷;继读《紫骝马》,令人雄骋;及后《挽歌》、《对酒》诸作,又不觉志念俱消,欷歔泣数行下也。长洲王与公识。’又曰:‘己卯八月二十五日,坐池上阅竟,衰年读书,但可量力而止,两日颇费翻阅,觉头涔涔然作痛也。长洲王与公。’”

瞿中溶《古泉山馆集》:“近得王与公咸为毛子晋所画《汲古阁图》,止有五古一首,因次其韵:虞山有书阁,可望不可跻。鹅溪尺幅绢,珍逾邺中绨。装潢重什袭,拟乞群贤题。更惜画师名,志乘无从稽。琳琅散已久,巍基没荒畦。惟余与公画,犹照太乙藜。斯阁传斯图,寿与天乙齐。”昌炽案:与公为高士,为画师,非藏书家。系于子晋之后,为汲古之附庸。即以存南湖之掌故,谓此诗亦为子晋作可也。

二○一、周荣起研农

昌歜芰角各有嗜,不与世味同酸咸。

请观钟法十二意,论书亦到梁天监。

《居易录》:“《梧溪集》七卷,细书工致,似钟太傅,终卷如一,云是周研农荣起手录。周,江阴老儒,常熟毛子晋刻校古书,多其刊正。其子长源,字邺侯,予在淮南时,从游门下甚久。研农年八十七乃卒,今殁才五六年耳。书杂八分,信可宝也。女禧、祜,皆工画,禧名尤著。”

《东湖丛记》:“余所藏明周研农手钞朱性父《铁网珊瑚》,其珍惜之意甚至。卷前有《纪缘》一篇,云:‘性父朱先生,遇名山秘玩,辄搜弆而手录之,积入成十四卷。其字画之精,二百年如新。曩藏姚宫詹,近世鼎迁,流入隐湖,为汲古阁物,秘不借人。汲古令似黼季,乃能不靳,慨然借我,老年目力不胜,贾勇缮誊,两年卒业。时有诮让者曰:“书颇不奇,子何敝敝为所役乎?”予谢之曰:“昌歜、芰角,其嗜不同。人各有怀,非尔所知也。”窃念朱先生劳于结网,予乃逸而坐致。盈丈珍奇,贫儿暴富,石家金谷园,王家紫丝步障,斗艳争高,不如此帙多多矣。记得少陵句曰:“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予于此十四卷亦云。癸卯十一月三日,六十四老人周荣起述。’”

《静志居诗话》:“吴中赵凡夫子妇文淑,设色画本草,曲臻其妙。江阴周荣公二女淑祜、淑禧临之,亦成绝品。”

 

二○二、金俊明孝章 子侃亦陶

春水蛟龙卧钓矶,儒冠已改姓名非。

商孙岂是佣书客,父子空山赋采薇。

魏禧《朱参军家传》:“吴门之隐君子曰金俊明,余见之年七十一矣。父曰朱参军,本姓金氏,名允元。七岁而孤,母贫不能自存。有姊适朱氏,属养焉,遂冒朱姓,更名永昌云。入资授绥宁簿,天启乙丑卒。俊明始为诸生,亦姓朱氏,名衮。后复姓,更今名,字孝章,吴民称曰孝章先生。”

汪琬《金孝章墓志铭》:“先生既善书,平居缮录经籍秘本,以讫交游文稿凡数百种。无不装潢成帙,庋置滕鐍惟谨。余尝走访先生,老屋数间,尘埃满案,自起焚香瀹茗,稍出其书画与所录者娱客而已。寿七十有四。男四,长上震,次侃,次祜,次预,蚤卒。先生笃于孝友,晚而自号耿庵,又尝自书其堂额曰‘孺宜’以志之。”

《明诗综小传》:“俊明初名衮,字九章。”

《静志居诗话》:“孝章既卒,门人私谥贞孝先生。平生好录异书,靡间寒暑。仲子侃亦陶继之。矮屋数椽,藏书满椟,皆父子手钞本也。”

《乾隆苏州府志》:“孝章长子逖,字祖生,攻篆隶,善骑射。少子侃字亦陶,亦工书画,能诗。杜门钞书,校雠精审,宋、元人名集秘本,插架甚富。”又:“春草閒房在卧龙街西双林巷,金俊明孝章所构书斋也。姜垓诗:春水蛟龙卧,芳洲薜荔衣。经纶人半老,兵甲客仍稀。济世名山大,编年信史非。行藏所郑重,不是恋渔矶。”

《居易录》:“顾迂客贻所刊《范石湖集》,凡诗三十三卷,楚词古赋一卷,金侃亦陶写校宋版本也。亦陶,老友孝章之子。”

《带经堂诗话》,张宗柟附识云:“曩尝购得《张蜕庵集》,卷尾有学圃李崇系跋,云:是集久无刊本传世,从金亦陶手钞全本借录,凡五卷。”

《持静斋书目》:“金侃钞元人诗:《秋声集》四卷,黄镇成;《圭峰集》五卷,卢琦;《清江碧嶂集》一卷,杜本;《傲轩吟稿》一卷,胡乘龙;《揭曼硕诗集》四卷,揭徯斯;《石田集》五卷,马祖常;《所安遗集》一卷,陈泰;《汉皋漫稿》五卷,曹伯启;《金囦集》一卷,元淮;《肃雝集》一卷,郑允端;《桧亭稿》五卷,丁复;《黄文献公集》五卷,黄潜;《南湖诗集》二卷,贡性之;《鹿皮子集》四卷,陈樵;《居竹轩集》四卷,成廷珪;《霞外集》十卷,马臻;《傅与砺诗集》八卷,傅若金;《道园学古录》八卷,虞集;《静思先生集》八集,郭鈺。皆其六十岁后手钞,人品与翰墨俱足珍宝,不独所选诗超然物外也。有‘金侃仲子’、‘老迂’等印。”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写本《琴史》有‘春草閒房手定印’。”

《铁琴铜剑楼书目》:“《张囗(虫宾)诗集》,册首有‘俊明明怀’、‘不寐道人’二朱记。”

《天禄琳琅续编》:“《韦苏州集》,有‘有商孙子’、‘芳草王孙’、‘孝章’、‘殷孝章’四印。”昌炽案:此亦先生印也,改姓为殷,而托于有商孙子,可悲也已。

 

二○三、顾韡开林 顾道隆

张灯披衣起达旦,写书目光岩电烂。

子綦子梱世不知,闻日者言为三叹。

彭士望《长洲旧文学顾君生圹志》:“君名韡,字开林,东吴之务实君子也。尝以文章受知于提学御史倪公元珙。甲申之变,谢诸生,性独好书,甚于饥渴饮食。其有裨于身心家国天下之务,足备一代之文献者,耳目所及,辄展转穷搜之,必购得之为快。或书裒重及未板行而隐秘者,求之益力。得之则狂喜,神色飞动。或力有所不能得,则手自钞写,穷日夜可尽百十纸。夜尝不寐,寐亦止尽数刻,而张灯披衣,往往达旦。手不释卷,不停钞,自以为愉快极,虽老至不知也。凡钞阅核雠,精审不讹一字,稍涉疑义,则尽记之,举其辞问晰乃已。尤嗜古金石文,蠹啮焚余,亦所珍惜。穷力购之,食脱粟、衣悬鹑不顾也。尝有日者言君子之命当奇贵,君忾然曰:‘吾生平无大罪过,吾子何荼毒至此?’知戚传以为笑,君曰:‘君未读《徐无鬼篇》乎?九方歅相马得,而相子綦之子梱也为失,抑知世之所祥,神人之所谓大不祥者乎?’君生万历乙卯,今庚申之闰,得三百七十甲子。子男六人:长执桓,次国梁、文焕,俱诸生,执礼、执中、执圭。乡居黄埭河渎桥,因自称‘河渎道人’。予庚申秋在吴门,君从魏叔子、朱卧庵所见予文,即尽钞藏弆之,喜而叹曰:‘先生此集道德经济,非文章也。今尽为予有也矣。’”

钱受之《顾君升墓志铭》:“君讳世峻,字君升,原名延祐,世家长洲埭川下堡村。祖道隆,为名士,藏书万余卷。与祝京兆、文待诏父子为文字交。”昌炽案:道隆与开林同姓顾氏,同居埭川,疑一家。

 

二○四、王乃昭

平生目冷与心严,六十头颅如此髯。

傲雪乔松岂真懒,画义才了整书签。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汪水云诗集》,有‘乃昭印信’、‘乐饥’两图章。近日见虞山王乃昭手录诗稿,始知乃昭与牧翁同时而稍后,善于书法。”昌炽案:余藏乃昭手录《沈石田诗》,亦士礼居物,有“虞山王乃昭图书”及“乐饥”、“懒髯”、“槐隐”诸印。荛翁跋云:“余偶读金孝章《春草闲房诗集》,有《赠乐饥翁》一首,诗云:‘虞山有客王髯叟,历落嵚崎世无遇。孤踪暂寄童子师,所急初非为升斗。平生苦爱属奇书,见辄相夸得某某。丛函巨轴姑舍诸,小品遗编时在口。闲来袖钱向书肆,目涉手探凝立久。吾侪一一老蠹鱼,假借搜罗费奔走。不知老至况云疲,矻矻抄藏辰至酉。叟更苦心能爱画,鉴别收藏尤不苟。前惟古农并二王,近续阿咸堪劲后。小铛自起旋烹茶,兴发还倾半壶酒。寓楼朝暮总看山,挂画摊书增二友。君不见东邻老翁富田亩,日困催科容瘠黝,尽将珍玩售途人,尚恐愆期遭吏殴。又不见西家主人书满屋,高弆不观供鼠宿,子孙持卖不论钱,蟫走尘封乱绳束。叟无泛爱且密娱,心严目冷与众殊。观人取友亦如此,意贵立俗存廉隅。只今六十头如雪,齗齗不肯因人热。乐饥有志讵可迁,穷老弥坚厉高洁,谓予斯世少完人,宜共初终保清节,试看岭上岁寒松,傲雪凌霜可交结。予闻叟言益凛然,敢不永矢心如铁。古来贫士凡几何,为尔悠悠数前哲。’据此,则乐饥之爱书可见,其手钞书籍与孝章先生同乐此不疲矣。因附著于此,以见此书出名人手钞,未可以寻常钞本论也。”又案:《天禄琳琅续编》:“贡文靖公《云林诗集》,有‘乃昭’及‘乃昭氏’两印,又有‘王氏家藏’、‘王印积德’、‘王印慎德’三印。”积德、慎德,疑是先生后人。

 

二○五、冯舒己苍 弟班定远 知十彦渊

知十子武窦伯

沧海横流自闭门,莫城西畔有孤村。

箧中隐秀何须秘,化作春风蛱蝶魂。

《乾隆苏州府志》:“冯复京字嗣宗,御史玘之玄孙。”

《海虞诗苑》:“冯文学舒字己苍,号默庵,嗣宗先生长子,与弟定远有二冯之目。为人悻悻负气,触忤县令,会君撰《怀旧集》成,遂坐以讪谤曲杀之,士林痛惜焉。”又:“冯班字定远,嗣宗次子。为人傥荡悠忽,动不谐俗。胸有所得,辄曼声长吟行市井间,里中指目为痴,先生怡然安之,遂自署曰‘二痴’。著有《钝吟杂录》。”

《苏州府志》:“冯知十字彦渊,复京季子,县学生。明亡,大兵至邑,格斗死。班子行贤,字朴之;行贞,字服之。知十子武,字窦伯,亦能诗。舒孙修,字念修,从陈瑚游。”昌炽案:钱受之《题冯子永日草》:“冯子无咎,吾故人定远之子也。易无咎者,善补过也。”无咎当为补之别号。又按《海虞诗苑》:“行贞号白庵,武号简缘,毛潜在馆甥,读书汲古阁。历十余年,秘册异本多所窥览。著有《书法正传》二卷,《遥掷稿》十卷。”

《爱日精庐藏书志》:“《汗简》七卷,冯己苍手钞,后有跋云:‘崇祯乙酉,避兵莫城西之洋荡村,大海横流,人情鼎沸,此乡犹幸无恙。屋小炎蒸,无书可读,架上偶携此本,发兴书之,二十日而毕。犹忆予家有旧钞《张燕公集》,卷末识云:“吴元年南濠老人伍德手录。”此时何时,啸歌不废,他年安知不留此洋荡老人本邪?’”

何焯《文心雕龙跋》:“己苍记云:‘谢耳伯尝借功甫本于牧斋宗伯,宗伯乃秘《隐秀》一篇,己苍以天启丁卯从宗伯借得,因乞友人谢行甫录之。其《隐秀》一篇,恐遂多传于世,聊自录之。’则两公之用心颇近于隘,后之君子不可不以为戒。《隐秀》篇元正正乙未刻于嘉禾者,即阙一叶,钱功甫得阮华山宋椠本。后归虞山,而传录于外甚少。”

莫氏《宋元本经眼录》:“《盐铁论》,有冯武题识,云:‘先太史藏书万卷,子孙不能读,且不知爱惜,即宋、元精板,尽化为蝴蝶飞去。’”昌炽案:先太史谓复京,则冯氏藏书不自己苍始矣。冯氏藏书有“长乐”印,有“上党”长方印,有“冯氏藏书”方印;己苍藏印曰“空居阁”、曰“上党大冯收藏图书记”;窦伯藏印曰“简缘子”。己苍自号讱道人,又号孱守居士。

《读书敏求记》:“吾友冯己苍,别号癸巳老人,藏书率多异本,吾邑之宿素也。”黄荛圃校云:“己巳冬,见冯钞《汗简》上有‘癸巳人’三字印章。”知老字衍文,原本无之也。祥符周星贻季贶校云:“癸巳人,盖本于五代杨凝式之自称也。”诒生年与两君同,亦刻一小印,恒以识藏书秘册。儿寅慕之,后寻得松雪翁自称“甲寅人”,因亦以为号。

 

二○六、陆贻典敕先

新城令君之才子,汲古季子之妇翁。

东涧老人之高足,其友则大冯小冯。

《海虞诗苑》:“陆瑞征字兆登,以岁贡选江宁学博。擢知浙之新城县。鼎革不仕。所居颐志堂,在城西南隅,深林曲沼,最为静外。子贻典。”又:“陆贻典字敕先,号觌庵。自少笃志坟典,师东涧而友钝吟,学问最有原本。笃于友谊,钝吟、孙岷自遗诗,皆赖君编辑付梓。君殁后,所著诗亦赖其友张文镔之子道淙出诸蠹蚀之余,为付梓焉。人谓食报不远云。”

钱受之《唐诗鼓吹序》:“内府镂板,用教童竖,里中陆敕先子澈、子籲,偕予从孙次鼐校雠刻之。”

黄廷鉴《爱日精庐藏书志序》:“吾邑藏书,绛云之后,尚有汲古毛氏、述古钱氏羽翼之者。叶石君、冯己苍、陆敕先诸君子互相搜访,有亡通假。故当时数储藏家,莫不以海虞为称首。”

《楹书隅录》:“影宋精钞《西昆酬唱集》二卷,毛斧季跋曰:‘外舅觌庵先生从钱功甫本影写。’又觌庵跋曰:‘此书出郡人钱功甫手钞,余从毛倩斧季印录者也。牧翁绛云未炬时,羽陵秘简,甲于江南。生平慕此,独未得见,尚期缮录一编,焚康复殡宫,以申挂剑之义也。’”昌炽案:据此二跋,则斧季为觌庵之婿。盖觌庵与潜在同游东涧之门,故两家遂联秦晋也。又案:《平津馆鉴藏书籍记》:“元刻《千家注杜诗》,有‘陆贻典名贻芬’印。”当时觌庵原名贻芬。又《爱日精庐藏书志》:“《武林旧事》,觌庵跋,题:‘康熙丁巳小春,识于山泾老屋。’”

 

二○七、蒋之翘楚稚 蒋石林

独从地老天荒后,收拾遗文比碎琼。

海内羽陵钱蒙叟,一瓻犹到射襄城。

《嘉兴府志》:“秀水蒋之翘字楚雄,家贫,好藏书。明末避盗村居,收罗名人遗集数十种,选有《甲申前后集》。又尝重纂《晋书》,校注《昌黎》、《河东集》。”

《明诗综小传》:“蒋之翘,秀水布衣,甲申后隐于市。”

《静志居诗话》:“楚雄居射襄城,《楚词》、《晋书》、《韩柳文集》镂板以行。又尝辑《槜李诗乘》四十卷。晚年无子,书籍散佚无余,《诗乘》亦亡,可叹也。”

《皕宋楼藏书志》:“《九灵山房集》有跋云:‘我里蒋之翘隐廛市间,有藏书之癖,虞山钱宗伯编《国朝诗选》,尝就其家借书。此卷首甲乙题字,宗伯迹也。壬戌上元前二日,鉏菜翁记。’”昌炽案:鉏菜翁,曹倦圃自号也。蒋布衣所藏《天启宫词》,倦圃刻入《学海类编》。又案:《天禄琳琅》:“元刻本宋吴儆《竹洲集》,有‘槜李蒋石林藏书’印记。

 

二○八、谭应明公亮 应征公度

五陵少年谁见怜,偏于墨汁有因缘。

作诗我亦虞山志,忍使两生竟翳然。

钱受之《跋真诰》:“此钞依金陵焦氏本缮写,里中有二  谭生,长应明,字公亮。伉爽傲物,攀附海内巨公名士。好购书,金钞本,富至,郑重出示,沾沾自喜。次应征,字公度。此本则公度所藏也。公度纨袴儿郎,尤为里中儿贱简,不知其于汗简墨汁有少因缘如是。余悲两生身沉家亡,有名字翳然之感,故录而存之。”昌炽案: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屡言谭公亮面冷头方,世人竞拾其阔达高华之好,以相訾诟。又云谭公亮一片热肠,金尽无色,皎皎八文,亦复作羊叔子之鹤毛羽氋氃而已。八文者,其家歌童也。有“谭家文”一则云:“文真如一树梨花,溶溶夜月;文筝如楚畹数茎,香韵无非大国;文昭如天半朱霞,疏梅掩映;文箫如出水芙蓉,不防秋老。”八文名字可考者仅此。

《天禄琳琅》:“明刻《南唐书》,有‘臣征’、‘公度氏’二朱记。”皆牧翁所谓纨袴儿,书也登秘阁矣。微字当为徵之误。余搜采藏书家故实,于姓字将湮者,虽记载寥寥,亦必表而出之,犹东涧翁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