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文化读本 » 中国文化读本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文化读本》二九、老北京的风情和韵味

关灯直达底部

一提起老北京,人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前门城楼下的骆驼队,熙熙攘攘的天桥,一条条胡同以及胡同里的叫卖声,四合院里的春夏秋冬,豆腐脑、炒肝儿、豆汁儿等各种小吃,相声、大鼓、单弦等各种京腔京韵的演唱……种种图景,构成了一曲渐渐远去的古老的歌。

老北京的饮食风味

很多人说,老北京最令人经久难忘的,是它的饮食风味。这是一种最平常、最亲切、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北京城里有名的全聚德烤鸭店开业于同治五年。创业人叫杨全仁。他请来了一位清宫御膳房的有名厨师,创制了与传统的焖炉烤鸭不同的挂炉烤鸭。全聚德的全鸭席是用鸭为原料做成的各种冷盘、热炒、汤菜组成的宴席。

以经营涮羊肉而著称的东来顺是一家清真饭馆。创办人叫丁德山。东来顺的涮羊肉选料精、加工细、佐料全,同时,还经营羊肉馅儿饼、羊杂碎汤、烙饼、米粥、饺子等大众化食品,受到各阶层顾客的欢迎。

北京的红墙

砂锅居开业于清乾隆六年。砂锅居的“烧”、“燎”、“白煮肉”最有名。“烧”是指各种油炸的小碟,如炸肥肠、炸卷肝、炸鹿尾;“燎”是用木炭烧猪头、肘子的外皮,燎成金黄色,然后再煮;“白煮肉”即白肉片,可以加酱油、麻油、蒜泥、辣椒油蘸着吃,也可以放入砂锅内与白菜、粉丝、海米、口蘑、肉汤同煮,就是砂锅白肉。砂锅居的名菜还有砂锅三白、砂锅下水、砂锅丸子、烩酸菜等。

烤肉季创办于道光二十八年。创办人为季道彩。这家店经营烤羊肉,燃料是枣木掺上松枝柏木。店内火光熊熊,烟雾腾腾,食客一手拿酒杯或烧饼,一手用一尺多长的筷子,把羊肉在调料中浸过后再在熟铁条制成的肉炙子上烤,边烤边吃,显得十分粗犷。另一家烤肉店名烤肉宛,烤的是小牛肉。

仿膳饭庄开业于1925年,位于北海北岸,由原在清宫内当差的赵仁斋创办。仿膳的菜肴色、香、味、形都极讲究。名菜有扒鲍鱼龙须、扒鹿肉、溜鸡脯、凤凰鱼肚、罗汉大虾、怀胎桂鱼等上百道。他们制作的小点心也很精致,像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肉末烧饼都做得小巧玲珑,讨人喜爱。

北京城内还有一家“官家菜”餐馆,即谭家菜。创办人谭宗浚是清末的一位翰林。谭家菜属于粤菜,以紫鲍、海参等海味为主。餐厅内摆着紫檀家具,挂着名人字画。

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构成了一个韵味悠长的生活世界。中国当代作家萧乾回忆北京的小吃时说:“回想我漂流在外的那些年月,北京最使我怀念的是什么?是喝豆汁儿,吃扒糕;还有驴打滚儿,从大鼓肚铜壶冲出的茶汤和烟熏火燎的炸灌肠。”好多从北京迁到台湾的文化人,当他们回想起老北京的饮食风味,不免都会涌起难以排遣的怅惘和乡愁:“由精益求精的谭家菜,到恩承居的茵陈蒿,到砂锅居的猪全席、全聚德的烤鸭、烤肉宛的烤肉,再到穆家寨的炒疙瘩,还有驴肉、爆肚、驴打滚、糖葫芦、酸梅汤、奶饽饽、奶乌他、萨其马……还有热豆汁、涮羊肉、茯苓饼、豌豆黄、奶酪、灌肠、炒肝儿,冬天夜半叫卖的冻梨、心里美……求之他处,何可复得?”

胡同和货声

有一位名叫保罗•巴迪的法国学者说,老北京的魅力来自那些雄伟的城门楼子,也来自那些狭窄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元朝杂剧《张生煮海》中的侍女有一句话:“你去兀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这说明现在西四南大街西侧的砖塔胡同在元朝就有了。

北京民居的门墩

北京的胡同也有独特的风情。光是胡同的名字,就引人遐想,你看:杏花天胡同,花枝胡同,菊儿胡同,小金丝胡同,月光胡同,孔雀胡同,胭脂胡同,……这些胡同的名称多么富于诗意!还有:雨儿胡同,蓑衣胡同,帽儿胡同,茶叶胡同,烧酒胡同,干面胡同,羊肉胡同,茄子胡同,豆芽菜胡同,烧饼胡同,麻花胡同,劈柴胡同,风箱胡同,灯草胡同,蜡烛心胡同,……这些胡同的名字不是把当时北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习惯都展现出来了吗?根据老北京人的回忆,最有趣的是不同的胡同还有不同的气味:钱粮胡同是大白菜的气味,帽儿胡同是冰糖葫芦的气味,轿子胡同里有豆汁儿味。

四合院门楼

北京胡同里还有独特的吆喝声和响器声,合称货声。吆喝的声儿忽高忽低,声音时远时近,传送出一种悠长的韵味。像春天的吆喝:“哎嗨!大小哎,小金鱼儿嘞!”夏天的吆喝:“一兜儿水的哎嗨大蜜桃!”秋天的吆喝:“大山里红啊:还两挂!”冬天的吆喝:“萝卜赛梨哎,辣了换。”清早的吆喝:“热的嘞,大油炸鬼,芝麻酱的烧饼!”晚上的吆喝:“金橘儿哎,青果哎,开口胃哎!”半夜的吆喝:“硬面,饽哎饽。”“馄饨喂,开锅啊。”有的小贩不用吆喝,就用手里的响器召唤顾客。人们一听到响铁发出的颤颤巍巍的金属声,就知道理发的来了。一听到打大铜锣声,就知道耍猴儿的来了。一听到木头梆子响,就知道卖油的来了。一听到拨浪鼓响,就知道卖针线香粉小百货的来了。胡同的吆喝在音调和趣味方面都很有讲究。吆喝的气要足,嗓子要脆,口齿要清白,韵味要浓,还要运用花腔、滑腔、甩腔,特别最后一个词的音调转折要有韵味。吆喝用的是北京地方的语言和音调,是地道的京腔、京调、京韵、京味。有的吆喝既有音乐性,又有文学性。你听夏天卖西瓜的吆喝:“吃来呗弄一块尝,这冰人儿的西瓜脆沙瓤儿;三角的牙儿,船那么大的块儿,冰糖的瓤儿;八月中秋月饼的馅儿,芭蕉叶轰不走那蜜蜂在这儿错搭了窝;沙着你的口甜呐,俩大子儿一牙儿。”这些吆喝,都渗透着民间的、欢乐的、幽默的趣味。世界历史上许多古老的城市都有这种吆喝。1545年有一位名叫特留克的学者编了一本集子《巴黎每天发出的一百零七种吆喝》,实际上巴黎的吆喝远远不止这个数目。著名京剧艺术家翁偶虹根据他自己几十年亲耳所闻,记录整理了北京城里三百六十八种吆喝声,当然实际上北京的吆喝也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俄国学者巴赫金认为,“巴黎的吆喝”在民间的露天广场和街头文化中有重要的位置。这些“吆喝声”,一方面显现出一种有血有肉的充满广场喧闹的生活,一方面又渗透着民间节日的、幽默的气氛。翁偶虹说,北京城里的吆喝,是一种充满感情的生活之歌,能够给心灵短暂的慰藉,又是一闪而逝的美的享受。

喧闹的天桥

老北京的天桥是十分有名的地方,那是一个集中展现老北京民俗风情的游览景区,汇集了表演戏剧、曲艺、杂耍的各种戏园子、游乐场和酒馆、茶馆、小吃摊点、百货摊棚。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天桥逐渐兴旺起来。戏剧、曲艺不仅有京戏、河北梆子、评戏、木偶戏、皮影戏,还有评书、相声、鼓书、北京竹板书、单弦、数来宝等。杂耍不仅有耍中幡、车技、硬气功、钻刀、火圈、吞宝剑、上刀山,还有马戏、空中秋千、大型古彩戏法、魔术,等等。 在饮食方面,天桥的小吃可说是集北京小吃之大全,有豆腐脑,面茶,炸豆腐,烧饼,爆肚,切糕,豆汁儿,炒肝儿,卤煮丸子,馄饨,灌肠,锅贴,驴打滚,豌豆黄,羊肉杂面,等等,一共一百一十多种。除了小吃,还有各种货物,应有尽有。有百货店,布摊,家具店,卖旧鞋、旧轮胎的,卖锅碗瓢盆、废铜烂铁的,卖文物古玩的,卖旧书的,等等,特点是旧货比新货多。此外还有镶牙馆,药店,算卦的,相面的,剃头的,等等。一座天桥,真的是热闹非凡。

在天桥的艺人中,曲艺艺人和杂技艺人占了大多数。此外还有戏曲艺人、马戏艺人、武术艺人。其中,从清朝末年以来还出现了三拨相貌奇特、言行怪异的艺人,他们技艺超群,被人称为“八大怪”。“八大怪”中,有表演相声的,有表演口技的,有表演唱小曲的,有表演拉洋片的,有表演硬气功的。如“傻王”能用手掌把半尺多厚的石块击碎,又能在运足气后用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把石头切断,令观众惊叹不已。

北京的秋

除了这一拨一拨的“八大怪”,还有许多艺人的技艺也令人叫绝,名气也很大。如“人人乐”是一位口技艺人,他用一把折扇挡住脸部,学各种人物对话。最拿手的节目是《五子闹学》,先学众人睡觉时的鼾声,然后是晨鸡报晓声,女人喊醒丈夫,小孩吃奶,大孩子下地小便,男人打哈欠声,下床到磨房拉驴出门,门扉的开合声,驴蹄声,铃铛声,妇人催孩子上学声,要饽饽钱时的对话声,大儿子上学路上唱歌走路声,学堂里学生们念书声,先生走后学生的议论声,笑声,哭声,口角声,责打声……种种声音,无不模仿得惟妙惟肖。

到天桥游玩的大多数是普通老百姓。那热闹的场面,喧嚣的人群,飞舞的彩幡,喷香的小吃,给他们一种满足,一种享受,一种精神的安慰。

老北京的庙会

老北京的庙会(在著名寺庙定期举行的大型集市)也充满了悠远感人的情调和韵味。逛庙会是北京老百姓生活中的一大享受、一大乐趣。据1930年统计,当时北京城区有庙会20处,郊区有16处。最有名的是隆福寺、雍和宫、白云观、蟠桃宫、厂甸等八大庙会。

隆福寺庙会是当时北京城所有庙会中规模最大的。翁偶虹先生常去逛隆福寺庙会。他对隆福寺庙会的盛况作了详细的描述。

隆福寺从庙门前的几条街开始,就聚集着各种商铺和摊贩,有旧货摊、鸟屋子(卖各种珍禽)、狗市(专卖哈叭狗和波斯猫)、花厂子、古书铺(有许多外面不常见的古籍),还有大茶馆。走进庙内,共分三条街。中路进去,最前面是卖箩筐簸箕、鸡毛掸子、笼屉搓板等一类日常用品的,后面几层,是中幡、双簧、评书等五花八门的卖艺场子,以及卖各种小吃的。西路一进门是一个热气腾腾的黏糕摊子,接着是鱼厂子,几个大的古玩摊,卖小金鱼的,卖毽子的,卖胡琴码儿的,卖京戏唱词本子的。东路这条街有卖“鬃人儿”的,卖影戏人的,卖面人的,卖托偶人(杖头木偶)的。其中影戏人的摊子卖的京剧人物皮影戏的头像,都是依据当时京剧名角的容貌制作的,十分传神。

庙会是普通老百姓的游乐场所,庙会的内容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联系(卖日用品、卖各种吃食),但是它又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它是一种超出日常生活的游乐,一种精神享受,所以为大人小孩所向往。

老北京百姓的休闲生活

老北京百姓的休闲生活也有古都的特色,精致、适度,而又悠然自得,渗透着一种“京韵”和“京味”。

休闲的核心是一个“玩”字。“玩”是自由的、超功利的。用北京人的话说就是“找乐子”。中国当代作家陈建功说,北京人爱找乐子,善找乐子。养只靛颏儿(观赏鸟)是个“乐子”。放放风筝是个“乐子”。一碗酒加一头蒜是个“乐子”。嗜好京剧的北京人,唱这一“嗓子”,听这一“嗓子”,也是一个“乐子”。

喝茶、饮酒是老北京百姓休闲的主要方式。

老北京的茶馆很多,到茶馆喝茶的人五花八门。有记者、作家、文人学者、戏曲演员、棋手、教师、学生、工匠(他们到这里来找雇主)、破落的八旗子弟、办案抓人的侦缉队,等等。手提鸟笼遛鸟的市民也常到茶馆休息。他们把鸟笼挂在棚竿上或者放在桌子上,一边喝茶,一边赏鸟,这时茶馆里各种鸟鸣声就响成一片。茶馆是当时一个社交场所,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每天上演着一出出饱含着老百姓酸甜苦辣的喜剧和悲剧,映射出历史的变迁。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对此有出色的描绘,已经成了经典。

老北京城里酒馆也很多。大的酒店多集中在东单、西单、东四、西四、前门外、鼓楼前这些繁华商业区,小酒店往往开设在胡同口。小酒店的柜台上摆着许多下酒菜,如煮花生、豆腐干、香椿豆、松花蛋、熏鱼、炸虾,等等,店堂里放几只大酒缸,上面摆着红漆的大缸盖,作为酒客饮酒的桌子,所以这种小酒店俗名叫“大酒缸”。

北京的普通老百姓到了酒店,要上二两白干,一碟豆腐干,一碟花生米,一边和酒店中其他饮酒的顾客聊天,一边慢慢品味酒的滋味。酒和菜很便宜,但饮酒的人都很知足、快乐。整个酒馆散发着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调。

北京老百姓的休闲生活花样很多,除了饮酒、品茶,还有玩鸟的、玩金鱼的、玩风筝的、玩蝈蝈的、玩蟋蟀的、玩瓷器的、玩脸谱的、玩盆景的、玩泥人的、玩面人的、玩吆喝的……北京的普通老百姓用各种方法“找乐子”,为平淡的人生增添一点情趣和快意。

北京老百姓喜欢养金鱼。养金鱼的风气从金、元时代就有了。一般平民百姓喜欢在自家庭院摆上鱼缸。金鱼缸和石榴树成了四合院中不可缺少的摆设。

北京老百姓喜欢养鸽子。养鸽子的乐趣在于放飞。有人还喜欢制作精美的鸽哨,系在鸽子的尾羽中间。民俗学家王世襄说,天空中鸽哨的声音已经成为北京的象征。“在北京,不论是风和日丽的春天,阵雨初霁的盛夏,碧空如洗的清秋,天寒欲雪的冬日,都可听到空中传来央央琅琅之音。它时宏时细,忽远忽近,亦低亦昂,倏疾倏徐,悠悠回荡,恍若钧天妙乐,使人心旷神怡。” “它是北京的情趣,不知多少次把人们从梦中唤醒,不知多少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遥远的天空,又不知多少次给大人和儿童带来了喜悦。”这是北京的一个美感世界。

随着时代的变化,北京老百姓的休闲生活和休闲习惯也在发生变化。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涌现出了三里屯酒吧街、东直门簋街、什刹海酒吧街这样一些北京的新的休闲景区。例如什刹海,那本来是北京老百姓夏天避暑纳凉的一个去处,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比较冷清,谁能想到进入21世纪竟一下子“火”了起来,酒吧、餐吧、食吧、艺吧、茶吧一家挨一家。你看那些吧名:“淡泊弯”、“岳麓山屋”、“茶马古道”、“蓝莲花”、“欲望城市”、“寻东寻西”、“吉他”、“滴水藏海”、“不大厨吧”、“望海怡然”、“胡同写意”、“水色盛开”、“后海红”、“鸟巢”、“云起”、“水岸”、“听月”、“春茶”、“一直以来”、“七月七日晴”、“了无痕”、“你好吧”……这些吧名联在一起,简直是一首绝妙的诗。从这些吧名,人们可以感受到今天什刹海的民俗风情,品尝到新世纪北京的意趣。

有位学者说得好,北京是属于昨天、今天、明天的城,永远的城。

飞在北京老屋上的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