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是汉代文献最具重要意义的发现。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出土的29件帛书,计12万余字。大部分用朱丝栏墨书,字体有篆、隶两种,篆书写本写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左右,隶书写本约写于汉初至汉文帝初年。帛书内容涉及汉初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技等方面,学术价值很高。其中包括:
《老子》的甲、乙本及卷前卷后佚书。《老子》甲本和卷后四篇佚书合抄为一个长卷,共465行,每行约30字。《老子》乙本合卷前四篇佚书合抄在一幅整帛上,共252行,每行60~70余字不等。两种写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上下篇的次序和今本正好相反;甲本、乙本的佚文,是研究儒家五行学说和汉初思想的宝贵资料。
《周易》及卷后佚书。帛书《周易》包括两个部分,《六十四卦》和卷后佚书合抄为一卷,共129行;《系辞》和卷后几篇佚书合抄为一卷。帛书《周易》比今本多4000余字。
《春秋》类佚书。帛书中有两种属于《春秋》类的佚书。一种类似《左传》的佚书,残损严重,存97行,共16章。内容叙述春秋时代史实,每章各记一事,不相连贯,既不分国别,也没有据年。史实有的与《左传》相合,但议论不同,有的为《左传》所未载。现定名为《春秋事语》。另一类佚书内容属于战国纵横家的言论。其中11章见于司马迁《史记》和刘向所编的《战国策》,16章不见于传世古书。现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是研究战国中期合纵连横战争的重要史料,对旧有文献如《史记》《竹书纪年》大有订误补缺之功。
古医书。帛书古医书原来均无篇题。有一种医方专书,列出52种疾病的名称。正文则以这52种疾病的名称作标题,分别记载发病的原因和病状,以及治疗该病的方剂和疗法。药名达240余种,有些不见于现存的本草学文献,现定名为《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卷前有其他佚书4篇,合抄为一卷,现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都是关于古代医学理论方面的书。另外还有《导引图》。导引图前有佚书两种:一种是现存的关于行气或气功的最早的文献材料之一,现定名为《却谷食气》;另一种内容与上述《阴阳十一脉灸经》基本相同,现分别称之为甲、乙本。定名为《杂疗方》《养生方》《胎产书》的三种佚书合抄为一卷。
天文占星、古地图、相马经等古佚书。天文占星方面的佚书一卷,144行,无篇题。内容主要是木、金、水、火、土五星占及五星行度,故定名为《五星占》。另外还有《古地图》,这个地图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的地图之一。《相马经》佚书,文体类似于赋,与近代各家辑本《相马经》在内容和文体方面都不相同。
除上述帛书外,马王堆帛书中还有阴阳五行和行德类佚书。
(吴淑娟 洪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