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宋文学六十家 » 唐宋文学六十家全文在线阅读

《唐宋文学六十家》诗圣杜甫

关灯直达底部

一、生平事迹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杜甫即生于此。他出身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官至修文馆直学士;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陕西乾县)县令。到了杜甫出生的时候,家境已败落,但依然享有“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特权。这样的家庭气氛对杜甫后来的生活和创作,都有不小的影响。

杜甫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与漫游时期(三十五岁前)

杜甫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社会、经济繁荣的开元盛世里度过的。他从小便勤奋好学,七岁能作诗,九岁学习书法。早年寄养于洛阳姑母家中,受到洛阳文化的熏陶,十四岁已出游翰墨场,与前辈结交;他的诗文受到洛阳名士崔尚、魏启心的赞赏。

他二十岁起开始了较长时间(十年以上)的漫游。先南游吴越,二十四岁归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没有及第,心里很不愉快。次年,又北游齐赵梁宋,过着“裘马颇清狂”的生活。

天宝三载(744),杜甫在洛阳巧遇李白,便跟李白一起游历了汴州(开封)、孟诸(山东单县)、齐州(济南)、兖州(曲阜)等地,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兄弟般的深厚情谊。不久,两人在兖州城东石门分手,李白开始他新的漫游,杜甫动身到长安,从此他们再没有见过面。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想寻求政治出路。天宝六载(747),玄宗下诏:求天下士人有艺者,皆得诣京师应试,杜甫也参加了。奸相李林甫却从中耍阴谋,他一方面将应征的举士全部斥退,另一方面向玄宗上表祝贺,说“野无遗贤”——一切贤才早已网罗来了,现在民间已经没有剩下的贤才可招了。这样,一次特别的考试便成了一个大骗局,杜甫是这次骗局的受害者。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杜甫这次应试落第之后,仍困居长安,等待时机。有时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把诗文投给那些他并不尊重的达官贵人,但毫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载(755),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管军械库房)的小官。

从天宝五载(746)到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前的十年间,诗人都困守长安。政治上的失意,生活的困窘,使诗人对朝政的黑暗,对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向人民迈出了第一步。天宝十一载(752)所作的《兵车行》,便是他形成进步世界观的起点。此后的《丽人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以及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去奉先探家时写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诗篇,更标志着他进步思想的发展。

(三)陷赋与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在长安“官定”之后,诗人赴奉先县探亲。就在这时,安史之乱爆发了。为了避乱,诗人从奉先辗转来到白水,又到鄜州羌村,把家眷安置好以后,只身投奔刚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但走到半路上,不幸被叛军抓获,押送到沦陷的长安。幸因官职不大,未被囚禁。天宝十五载(756)秋天,诗人冒着生命危险,只身逃出长安,奔赴凤翔,穿着麻鞋见肃宗。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能够回到皇帝身边,杜甫异常高兴,他把肃宗当做中兴的希望,以为自己有了报国尽忠的机会。可是,就在他做左拾遗的一个月后,因上疏营救房琯的罢相,触怒了肃宗,闰八月放还鄜州省家。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诗人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宫廷,有了更多机会接触流亡中的苦难人民。

这一时期,虽只有四年,但在杜甫的创作史上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从数量上来看,共写了二百四十九首诗,比长安十年要多一倍以上。从内容来看,也很充实、深刻。如在长安困居大半年,他就写了《春望》、《悲陈陶》、《悲青坂》等优秀诗篇。回鄜州省亲时,写有《羌村》三首、《北征》等。《北征》是继《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后又一首长篇巨制。759年,诗人自东都赴华州(今陕西华县)任时,将沿途所见写成《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就是有名的“三吏”、“三别”。

(四)漂泊西南时期(四十八至五十九岁)

在华州任职不久,诗人又弃官西行。他带着家眷,经秦州、同谷,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到成都。当时成都未遭战乱,在友人的帮助下,诗人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生活总算暂时安定了下来。

代宗广德二年(764),诗人的好友严武再次镇蜀,上表荐举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世称杜甫为“杜工部”的由来。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于是带着家眷乘舟东下,经渝州、忠州、云安,到达夔州,在江陵、公安和岳州(岳阳)一带漂泊。

大历五年(770),诗人五十九岁时,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临死时,写有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这一时期,诗人虽然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历尽千辛万苦,但在创作上仍始终如一。在这十一年中,他共写了一千零七十二首诗,占其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多。

他在成都时先后写的《蜀相》、《春日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时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离开成都乘舟东下时写的《旅夜书怀》,旅居夔州时写的《秋兴》八首、《登高》,以及晚年漂泊荆湘途经岳阳楼所写的《登岳阳楼》等,都是久为传诵之作。

二、创作成就

杜甫的诗歌,现存一千四百余首。据统计,历代杜诗校注批点本计五百五十余种,现存一百七十余种,以清人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最为详尽。

(一)杜诗的思想内容

一部杜诗,犹如“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新唐书》本传),它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极为深刻广泛。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各个方面深刻地揭示了“安史之乱”前后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面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阶级矛盾、国家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这是一首用五言古体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十一月,杜甫由长安赴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探望寄居在那里的家属。诗中不仅抒写了作者自己“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博大胸怀,而且深刻地揭露了安史之乱前夕阶级剥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为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的长篇史诗,它与后面所举的《北征》,标志着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在杜甫手里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

在“三吏”、“三别”这两组传世名篇中,诗人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毫无人道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一方面又不得不鼓励人民忍痛牺牲,挺身救国。如《兵车行》,写于天宝十载(751)左右。诗中通过送别征人场面的描写以及出征者的申诉,真实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又如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杨国忠任右丞相,十二载(753)春杜甫就写了《丽人行》,揭露和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奢淫逸。

第二,真实地表现了诗人关心祖国安危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安史之乱爆发,国破家亡,人民痛苦流离,诗人身陷长安,对景伤情,不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经过漫长的漂泊生活,诗人的爱国精神表现得更加突出。他无时无刻不把国事放在心上,他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秋从凤翔回鄜州探亲时所写的《北征》,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忧民的感情。

他多么盼望能早日平定叛乱,使国家恢复统一。他在四川梓州,乍一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激动得涕泪俱下,一气写成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三,对日常生活和山川景物的描写,无不充满着浓郁的感情。

如《花鸭》:“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白头苍苍的诗人仿佛是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世物,带几分好奇,又带几分稚气,简直像动画片。

《望岳》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一首诗。诗的结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伟,也表达了青年诗人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旷达胸怀。

《春夜喜雨》写诗人见到春雨时由衷的喜悦,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另外,还有怀家思友、赠别唱和之作,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二)杜诗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广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表现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第一,“不薄今人爱古人”(《戏为六绝句》),广泛地接受了前人的影响,吸取各家之长,而又富于创新。

第二,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沉郁”就其内容而言,“顿挫”就其形式而言。概而言之,这种艺术风格是由诗篇内容的浑厚广博、意境的雄浑悲壮、语言的遒劲刚健、音调的铿锵和谐、章法的波澜曲折诸种因素构成的。

第三,善于铺陈展叙,抒发议论,而又着眼于全篇的回旋反复,给人以百转千回、一唱三叹之美。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壮游》等篇,包容博大,夹叙夹议,既有概括描写,又有细致的铺叙,宏大与精微、严肃与生动相统一,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收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

第四,善于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选择最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反映社会现实。“三吏”、“三别”中,《新安吏》写的是一个“绝短小”的“中男”;《石壕吏》写的是一个力已衰的“老妪”;《新婚别》写的是一个“暮婚晨告别”的新娘子;《垂老别》写的是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无家别》写的是一个战罢归来的独身汉。这两组诗,正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真实地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共同遭遇。

《潼关吏》在内容上和《三吏》、《三别》中的其他五篇稍有不同。其他五篇都是写抽丁应征,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兵役制度的罪恶,这首却是“独言督役”。但其用意则在于批评朝廷过去军事的失策,有一定的鉴戒意义。

第五,语言形象精炼。杜甫是语言艺术的巨匠,向来一字不苟,千锤百炼,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仅用十个字,便鲜明而概括地揭示出了整个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实质,可谓词约义丰。

对于杜甫的炼字,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为我们讲了一个例子:陈舍人偶然得杜甫诗集的旧本,文多脱误。其中《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对这个脱字,陈舍人邀数位客人各用一字去补。有的填作“疾”,有的补作“落”,有的写作“起”,有的猜为“下”,有的疑为“度”字。后来得到杜集的一个善本一查对,原来是“身轻一鸟过”。为什么要用“过”字呢?查老杜原诗,上下文为“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是写蔡都尉极善用枪,“鸟过”的“过”字,写出了他在打仗时轻捷得像飞鸟一样一闪而过。所以陈舍人不得不叹服说:“虽然是用一个字,我们大家也不及杜甫。”

翻开杜甫诗集,用字准确精当之处甚多。如“暮投石壕村”(《石壕吏》)的“投”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的“垂”和“涌”字,等等。在杜甫诗集中“一字见功夫”的例子,可以说俯拾即是,举不胜举。

另外,作为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杜甫对于诗歌形式,做到了各体兼备,尤以古体(五、七古)、律诗(五、七律)成就最高。但也有极少数诗篇尚有故意雕琢,刻意追求工稳的痕迹。

作为唐代一位集大成的诗人,杜甫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不仅光耀有唐一代,而且光耀整个中国诗歌史。因此,过去称杜甫为“诗史”(见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或“诗圣”(杨万里语,见《诗人玉屑》卷十四引《文集》),大体是不错的。他的诗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完美统一的境地,超出了前代创作的水平,从而把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元稹等人领导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杜甫现实主义精神感召下开展起来的。晚唐的皮日休、聂夷中等人继承了杜甫的优良传统,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诗篇。还有宋代的王安石、陆游,金代的元好问,以及近代号称“诗界革命”的倡导者黄遵宪等人,也无不受其影响。

三、主要参考文献

(一)传记

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一〇《杜甫传》,中华书局,1975年。

2.冯至:《杜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陈贻焮:《杜甫评传》(上中下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二)作品

1.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

2.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

3.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三)其他

1.傅庚生:《杜诗析疑》,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2.萧涤非:《杜甫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

3.傅庚生:《杜甫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