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宋文学六十家 » 唐宋文学六十家全文在线阅读

《唐宋文学六十家》边塞诗人之翘楚岑参

关灯直达底部

一、生平事迹

岑参,祖籍南阳(今河南新野东北),出身官僚家庭。其曾祖父文本、从祖父长倩、堂伯父羲都任过宰相,即诗人所说“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感旧赋》)。父亲岑植,担任过句容(今属江苏)县令,仙州(今河南许昌附近)、晋州(今山西临汾)刺史。岑参于开元四年(716)诞生于仙州官舍,后迁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也就是岑参诞生的前三年,他的堂伯父岑羲得罪伏诛(据说是因参加太平公主谋废太子李隆基的活动而被处死),亲族皆被放逐。岑参出世时,家道已衰落。他的父亲在他年少时便死去,所以杜确说他“早岁孤贫”。他从幼年便从兄受书,“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唐·杜确《序》)

二十岁时曾赴长安献书求仕,并未如愿,此后又往返于长安、洛阳之间,“蹉跎十年”,一无所获。天宝三载(744)三十岁左右才中进士,在长安做了四五年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

天宝八载(749),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入朝,上表要求岑参做右威卫录事参军,充节度使幕府中掌书记,岑参于是随高仙芝到了安西(今新疆库车县),第一次来到边塞。

天宝十载(751),大食进攻四镇,高仙芝兵败还朝,岑参也随之回到长安。

天宝十三载(754),他怀着“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的抱负,又随同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封常清到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被任为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后来又升为伊西北庭支度副使。这是他第二次出塞。这次他常往来于轮台、北庭间,写下了不少边塞诗,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

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从灵武迁至凤翔,岑参也到了陕西凤翔。这年六月,由杜甫、裴荐等人推荐,他做了肃宗的右补阙(谏官)。十月,随从肃宗回长安,他敢于直言相谏,“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序》),遭到了权贵的排挤,几度降职,被改任为起居郎,贬为虢州(今河南灵宝县)长史。

代宗宝应元年(762),复入朝任太子中允,不久,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任所华州)。十月,又作为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德宗皇帝)幕中掌书记参加讨伐史朝义,这时很可能随李适又到了边疆。

不久回长安,任祠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转虞部、库部郎中等职。

大历元年(766),由他朋友杜鸿渐(山南西道剑南东西川副元帅,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向朝廷荐举,被任为嘉州(州治在今四川乐山县)刺史,后又罢官。

大历五年(770)初,因路途被阻,东归不成,改至成都,客死于成都旅舍,卒时五十五岁。

关于岑参的生年说法不一,主要有三说。

(一)生于714年。主张此说的有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曹济平《岑参生年的推测》(见《文学遗产》177期)等。

(二)生于715年,此说有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等。

(三)生于716年。此说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刘开扬《唐诗论文集》等。

我们以为第三说较为可靠。岑参有《秋夕读书幽兴呈兵部李侍郎》一诗,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定为762年十月以后四十八岁时所作,从诗题“秋夕”二字和诗中“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两句看,是写秋景,所以非十月后作,而应第二年(763)秋所作。若按曹济平《岑参生年的推测》定生年为714年,此诗应五十岁所作,可诗中却有“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之句,说“四十强”而未说五十。所以,我们定他生年为716,卒年为770年,终年五十五岁。

岑参有功名富贵思想,他在诗中说:“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而为国立功的思想是其主要方面:“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送人赴安西》)“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然而,当他在边塞失意时,又感叹说:“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日没贺延碛作》)可见他的思想也是复杂矛盾的。

二、创作成就

他的诗歌,今存四百余首,有《岑嘉州诗集》(四部丛刊本),校本以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最为详备。在他的诗集中,最有成就的是他的边塞诗。他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的抱负,曾两次赴边塞,长达十年时间。关于岑参到达过边塞的事实,可从地下的出土文物得到进一步的证实。1973年,我国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发现了一个用唐代文书糊成的纸棺材,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天宝十二载至十四载(753-755)西域一些驿馆供应马料的账目,这里面即明确提到了岑参(详见《新疆历史文物》,《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戎马风尘的征战生活和塞外的自然风光,大大开拓了岑参的诗境。他的边塞诗,不仅给当时的诗国开拓了新的领土,也给人们增添了一种新的艺术享受,是盛唐诗坛上一朵奇异绚丽的鲜花。这使他成为唐代边塞诗人中杰出的代表,与高适齐名。

(一)岑诗的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看,岑诗是极为丰富多彩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描写边塞艰苦的战斗生活,歌颂边防将士的英雄气概

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者真实地揭示了战地的艰苦: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白天出师的情景,以冰天雪地、战地的凄凉惨淡来衬托唐军英勇无敌、一往无前的气概。其中有诗句如下:

……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漏,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这类诗歌格调高昂,气势雄壮,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

2.描写边疆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

如写大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热海:“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火山:“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云歌送别》)写炎热:“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山下多炎分,人马尽汗流。”(《经火山》)写严寒:“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写大雪:“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人把飞沙、走石、冰天、雪地、热海、火山以及严寒酷热、狂风暴雪等一些人们所罕见的千变万化的奇异风光写在诗里,并加以生动而夸张的描绘,创造出一种雄伟壮阔、光怪陆离、惊心动魄、景象瑰丽的艺术世界。读之能扩大视野,对祖国西北边疆有了真切的认识,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类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读之令人神往。

3.歌颂高级将领的战功

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歌颂封常清保卫边疆的功劳:“亚相(封常清时任御史大夫,故称)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献封大夫破播仙镇凯歌六首》也是对主帅封常清的歌颂,但诗中所写的战争是不正义的,而且诗中流露的大汉族主义思想,也是极不正确的。

4.揭露苦乐不均的官兵生活

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敦煌太守后庭歌》反映了边塞一带那些官僚们奢靡淫逸的生活。《玉门关盖将军歌》描写盖将军生活的奢华,连奴仆侍妾都服三品以上官服,反映出了当时边将的骄奢跋扈。而士兵们的生活又怎样呢?诗人写道:“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

5.描写边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边区各民族间融合的关系

如《赵将军歌》、《胡歌》等,描写了“蕃王”以及他们和汉将在一起打赌娱乐的情景;《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等,写边疆音乐和舞蹈的美艳。还有写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语言:“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轮台即事》)写其住所:“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首秋轮台》)写其服装:“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胡歌》)

此外,岑诗还有抒写思乡情怀的。如《逢入京使》、《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赴北庭度陇思家》等,都是值得一读的好诗。

值得指出的是,《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公认为其边塞诗中鼎足而三的杰出代表。试看其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首: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写的一首赠别诗。武判官,名不详,或为岑参前任,时将归京,岑参在军中设宴为他送行。“中军置酒饮归客”、“轮台东门送君去”,是诗的中心,而写法则先从塞外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着笔,笔触由外而内,渐渐收束至送别的中心饯别处。接着又由内而外,写临别时的环境心情。最后将雪与送行高度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无限怅惘之感。全诗感情真挚,风格俊丽,与《走马川行》、《轮台歌》的“奇壮”特色又有所不同。尤其是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境界既奇且丽,更是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二)岑诗的艺术特色

岑参的诗歌不仅内容新奇瑰异,丰富多彩,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独特的风格。这主要表现在:

1.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色彩瑰丽,气势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语言清新奇妙,深入浅出,富有乐府民歌的特色。

3.形式丰富多样,长于七言歌行,讲究节奏、音韵。从“初唐四杰”以来,七言歌行在用韵上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即双句押韵,四句一换韵或一韵到底。这种格式显得音调纡缓,缺少变化。而岑参的七言歌行在用韵上有所突破,富有变化:有句句押韵的,如《敦煌太守后庭歌》、《玉门关盖将军歌》;有双句换韵的,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有句句押韵、三句一换韵的,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有一首诗中交替使用二句韵、四句韵的,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则是除开头二句外,每三句一转韵,而且诗的韵调与诗的内容十分协调。这在古代诗人中也是少有的。所以明人胡应麟称赞说:“古诗自有音节,陆、谢体极排偶,然音节与唐不同。唐人李、杜外,唯嘉州最合。”(《诗薮·内编》)

岑参的诗歌在当时就广泛传播,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他:“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他的诗对后世也有影响,如宋代的陆游,清代的翁方纲、洪亮吉等都对他的诗给予很高的评价。

三、主要参考文献

(一)传记

1.刘煦等:《旧唐书》卷七〇《岑参传》,中华书局,1995年。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〇二《岑参传》,中华书局,1975年。

3.辛文房:《唐才子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4.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闻一多全集》丙集,开明书店,1948年。

5.廖立:《岑参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二)作品

1.《全唐诗》卷一九八至二〇一,中华书局,1960年。

2.《岑嘉州诗集》,《四部丛刊》本。

3.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选唐诗》(十种)本,1978年。

4.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三)其他

1.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34年。

2.刘开扬:《唐诗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