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三步曲3:毛泽东与蒋介石 » 红色三步曲3:毛泽东与蒋介石全文在线阅读

《红色三步曲3:毛泽东与蒋介石》毛泽东再度成为“游击专家”

关灯直达底部

当蒋介石在上海与日军展开“正面的正规战”的时候,毛泽东如他自己所言,“担任敌后的游击战”。

毛泽东可以说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游击战专家。他在井冈山上打游击,打得蒋介石焦头烂额。他的那游击战十六字诀,被世界军事专家们奉为游击战经典:“敌迸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眼下,这位从未进过军事学院大门的游击专家,把枪口掉向日军,又打起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来。毛泽东可谓“文人武将”,他一生几乎从不佩枪,却笔不离手。在延安凤凰山下的窑洞里,他写下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成为他关于游击战争的又一理论力作。

毛泽东以为中国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小而强”的国家,如今,“小而强”进攻“大而弱”,中国只能采取“又广大又持久的游击战争”:中国之弱,决定了它不能跟日本硬拼;中国之大,又为游击战争提供了广阔回旋的余地。

毛泽东绘声绘色地在他的论文中论述抗日游击战略,日: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这一论文,不时闪耀着这位诗人的睿智:“游击战争是一般地用袭击的形式表现其进攻的。”“‘走’是必须的。游击队的会走,正是其特点。走是脱离被动恢复主动的主要方法。”“游击战争的领导者对于使用游击队,好像渔人打网一样,要散得开,又要收得拢。”“如果敌情特别严重,游击部队不应久留一地,要像流水和疾风一样,迅速地移动其位置。兵力转移,一般都要秘密迅速。经常要采取巧妙的方法,去欺骗、引诱和迷惑敌人,例如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即打即离、夜间行动等。”

正是在“游击专家”毛泽东的这一整套游击战略指导下,朱德率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进入华北,开展游击战。

毛泽东在9月25日给朱德的电报中,说得非常明白:“华北正规战如失败,我们不负责任;但游击战如失败,我们须负严重的责任。”

毛泽东手下的军队,只有蒋介石的百分之几,只能打游击战。八路军进入山西时,那里的正规战是由阎锡山负责的。阎锡山比蒋介石年长四岁,乃山西五台人,早年毕业于山西武备学堂,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此后,他一直盘踞在山西,号称“山西王”。眼下,他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这位“山西王”并非蒋介石嫡系,他力图保存自己的实力。毛泽东在9月21日致彭德怀的电报中,生动地勾画了阎锡山的心态:“阎锡山现在处于不打一仗则不能答复山西民众,要打一仗则毫无把握的矛盾中。他的这种矛盾是不能解决的。”

就在日军进攻上海的时候,华北的日军攻下了山西大同,进逼“山西王”的老窝——太原。太原的门户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军不得不改向蔚县、涞源等地进军,企图夺下平型关,以求抄雁门关的后路,直取太原。

平型关的正面,由阎锡山的晋绥军防守,而侧翼则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毛泽东在9月17日给朱德的电报中,便作出判断:日军“向灵丘、平型关进攻,系向晋绥军右翼迂回”。

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乃毛泽东手下虎将林彪。林彪筹划着在平型关打一大仗。

毛泽东在9月21日致彭德怀的电报中,这样写及:“林彪同志来电完全同意我17日的判断和部署,他只想以陈光旅集中相机给敌人以打击,暂时不分散。这种一个旅的暂时集中,当然是可以的……”

得到毛泽东的同意,林彪于24日调集三个团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的山地。林彪知道那是日军进攻平型关的必经之地,故利用有利地形布好了“口袋”——这类战术,毛泽东当年在江西对付蒋介石军队时,多次娴熟地使用过。日军没有领教过毛泽东“口袋”的滋味,这一回算是尝到了。

23日,林彪在上寨召开了全师干部会议。林彪在会上作了战斗动员:“在华北前线,自平津保及南口等地失守后,恐日情绪正在迅速蔓延。为了振奋全体军民的抗战信心,必须发挥我军的特长,以有力的战术手段,出奇制胜,打出军威!”

在25日凌晨,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在向平型关进军时,进入了“口袋”。

笔者查到参加战斗的八路军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当时所写的《平型关战斗详报》,这一原始文献,十分真实地描述了平型关战斗的经过:“我军参加作战部队……均归林师长指挥。”“平型关战斗的前一天,旅团首长亲到关沟以西北高地直接详细侦察,已确知敌约一个旅团的兵力(两千余人)沿东跑池老爷庙马路一带沟内向平型关之鞋袜口推进,先头部队已于24日前进东西跑池地区(但未进到鞋袜口)。”战斗的这一天是9月25日,在拂晓前曾下很大的雨,以后才逐渐晴朗。在接敌中动作迅速、隐蔽秘密很好,未受远火器的杀伤。在进攻中的猛打猛冲的动作是继续了过去的传统精神……

杨得志等的报告,还写及:“该敌骄傲自大,根本没有土工作业,对警戒更为疏忽。”

正因为这样,日军进入“口袋”,突遭伏击,伤亡是惨重的。但日军“能各自为战,最后一个人也能进行战斗”,而且“由于语言不通”,“死不投降”。经过一天激战,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是八路军第一次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