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包括张群与俞大维等“国府”重要官员在和美方接触时都点出,不用把蒋介石在“反攻大陆”上的发言看得太认真,但面对蒋介石的强硬态度,美国已无意与蒋介石纠缠下去。
1963年,肯尼迪虽然召回与蒋介石势同水火的柯克,改由莱特赴台接任[相较柯克的强硬,前任“大使”庄莱德因为曾任美国驻重庆使馆秘书,与蒋介石等人较熟悉,也比较能体谅同情蒋介石的做法。之后继任的莱特也展现较友好态度,因此美国国务院在莱特到台就任前还提醒莱特要小心,不要被蒋介石等人“俘虏”了。],并亲自致电蒋介石,告知他美国无意陷入一场没有成功希望的战争,因此对大陆进攻的一切后果应由国民党自行负责,美方不予支持。他甚至派第七舰队制止国民党蓄势待发的军舰,反攻计划只能胎死腹中,几乎完全停顿。
之后蒋经国虽直接赴美游说,提出国民党停止反攻计划18个月,换取美方支持大股地下渗透的行动,都未能改变美方态度,甚至美国还持续秘密监控国民党机动与装甲部队,担心蒋介石不受节制而自行出兵。蒋介石也曾通过蒋经国访美机会,要求美方同意由台出兵,主动渗透、颠覆、摧毁大陆核设施,但最后也未获正面回应[由于U2高空侦察机拍回画面显示中共研发原子弹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在克莱恩协助下,蒋经国访美时曾向肯尼迪提出,由“国府”发动约300名特战部队,空降包头等关键军事及工业设施,摧毁核设施,协助美方削弱中共军事力量的构想。双方后续并曾展开协商与接触,蒋介石也曾在正式文告中提及摧毁中共原子弹设施的必要性。但因肯尼迪遇刺,谨慎的约翰逊续任,这项大胆的秘密行动规划最终被终止。]。
罗布泊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国际政治军事情势发生彻底变化,蒋介石遭受到严重打击。据说,蒋介石当时在一次对军中干部演讲的场合中更直言:“据最新情报,美国有与中共妥协,允诺阻我反攻,我们只有战才有生路;不战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在共产党原子弹轰炸下而死,不如战死;与其死在台湾,不如死在大陆;与其被美国人出卖而死,不如战死在战场。”
此时蒋介石更打破“不光复大陆不出国”的承诺,史无前例地主动表示愿意出访美国,参加1965年约翰逊总统就职典礼,同时面见约翰逊以争取美方支持他军事反攻的行动,但因美国认为不易摆平蒋介石而拒绝。
倒是美国这段时间多次派出国务卿鲁斯克等人士来台,反复试探蒋介石对反攻与原子弹的态度。蒋介石会面时虽然依旧争取美方支持,但他对实施核攻击动作相当反弹,明确表态美国“永远不应设想以核武器对付中国”,并强调此举对争取民心毫无帮助。
蒋介石也向鲁斯克推销,要赢得“越战”,必须切断自中国大陆至北越之交通线。因此蒋经国于1965年再度访美时,另向约翰逊提出“国府”出动精锐快速反应部队,进攻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五省,切断中共对东南亚影响力,配合美国推展越战、围堵解放军势力突破中南半岛的构想,但约翰逊认为相关情报不确而遭拒。
1965年8月,蒋介石跳过“驻台使节”渠道,直接邀请与蒋经国私谊良好的CIA官员克莱恩来台沟通反攻事宜,在约翰逊指示可代为传话前提下,官拜中情局副局长的克莱恩与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在草山行馆会面,蒋介石再度提出借越战升高机会,从广东或福建实施反攻计划。蒋介石也强调,中共试爆原子弹冲击太大,如果战争爆发,到时第七舰队要防卫台湾地区也来不及,因此反攻连半年也等不了。
不过克莱恩虽同意传话,并向美国政府转达反攻急迫性与具体方案,但没有任何正面回应。未料草山行馆密会后几天,就在广东、福建交界海岸,两艘接送特种作战队员到汕头外海东山岛实施侦察与袭扰的台湾地区军舰,由于出高雄外海后即遭中共雷达掌握,并于8月6日遭到炮艇伏击,两艘主力战舰被击沉,即知名的“八六海战”。
“八六海战”发生后,台湾当局极力封锁消息,但自主反攻计划已完全暴露在美国与中共面前,同时,海战的彻底失败也终于让国民党认清现实,加上蒋介石身体状况如江河日下,终于让国民党取消自主反攻念头,整体战略改为美方劝说的“待机反攻”。“反攻大陆”终成一句虚幻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