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虚大师全书 » 太虚大师全书全文在线阅读

佛学大系

关灯直达底部

一  三唯论二  三唯论之含摄  甲  三唯论的各摄  乙  三唯论的互摄三  三唯论之贯通  甲  三唯论与大乘宗  乙  三唯论与哲学

  一  三唯论

  凡治彻头彻尾之学,有“展手撑破虚空边,伸脚踏透宇宙底”之大丈夫志量者,殆皆有三个疑问横亘心中,务求个完全解决。那三个疑问呢?一、名名色色的“本来”是什么?二、名名色色的“现行”是什么?三、名名色色的“究极”是什么?若有此三个疑问必求解决,便于一切宗教、哲学、皆有了研究的需要;若求个完全解决,则佛学便成了唯一的需要。

  佛学于上列三大问题的答案怎么样?

  名名(精神的种现)色色(物质的种现)是无数无数差异区别的,此无数无数差异区别的一一各各,都不是永久不坏灭的!是由生起始成而且不是永久不坏灭的,则一一各各便都是暂有、偶有的!细细看来,不单是暂有、偶有,而且是无而忽有,有而即无,变时极速疾的。但恒通遍满于无数无数类差各别,极速极速生成坏灭的名名色色,确实是有未尝异未尝变、永不异永不变之性的。譬如有不隔不别不坏不失的水,故那汹汹异相滔滔变现的波浪,得以无际无断。但名名色色都是变异的,不是不变异的,故此不变异的虽不可无亦不能有,祗得强名之曰“如”。换言之,则只可强对此恒遍而不变异的作个记号,名之曰“如”耳。其余既都是变变异异的名名色色,则便都不是真实的。盖真实的必常如是,常如是的必遍如是,然则真的必是无变无异的,无变无异的方是真的,故名名色色皆不是真,唯“如”是真,强谓之曰“真如”。真如既是无乎不在无乎不然的,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本体是甚么的答案,就是“真如”了。

  “真如”是虚豁圆活的,是无形对无识别的,然则那无数无数物差类别、无常无常生成坏灭的名名色色,是怎么样现起存在的呢?实在的祗是“真如”,实无他物;然现为名名色色者,即由真如是无形对无识别的,所以不曾自知(无明);复由真如是虚豁圆活的,所以又得欲知之心;欲知之心乍动,所知之境随变,乃现为名名色色而真如终不见,真如虽不见而名名色色实皆真如也。名名色色之贯持者,乃心之发生力的意;名名色色之变异者,乃心之了别力的识;于是亦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生缘是甚么的答案,就是“意识”了。

  “意识”是参错流动的,是有执见有创造的;然则那意识又何以不能契证真如,但发生了别那变异的名名色色呢?就因为意识是真如不自知而起的欲知,故所知的皆是所变生的名名色色而不能知真如也。然在意识持变的名名色色中,每每免不了迷闷及牵逼之苦,由是意识对于名名色色又起了悟彻及解脱的心愿。信有不由意识而生起存在的不变不异真如觉性,一旦契会,便得透脱名名色色,自在遍照。如此第一步便观察名名色色皆是意识变生的;此第一层已明确证知,则名名色色都唯意识,意识便不去求知名名色色,贯持变异名名色色的力量便消减了。进观意识即真如,真如即意识──意识即真如,故意识便不生幻梦质碍;真如即意识,故真如便圆成了“妙觉明知”。真如圆成了妙觉明知,故彻体圆照名名色色而自性虚灵不昧;意识不生幻梦质碍,故随缘普现名名色色而当相融映无尽;是之谓无上正等觉。于此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究极是甚么的答案,就是“妙觉”了。

  将上来所说的归纳起来,便结成三唯胜义。那三唯胜义是:第一、说明“实在”是“真如”的“唯性论”,第二、说明“现有”是“意识”的“唯心论”,第三、说明“究极”是“妙觉”的“唯智论”。此三唯论,便是佛学的大系了。

  二、三唯论之含摄

  甲、三唯论的各摄

五    蕴┐十 二 处├根本法性┐十 八 界┘        │三    毒┐        │三    业├六凡法性├真如性三    有┘        │四 圣 谛┐        │十二缘起├四圣法性┘六度万行│二 转 依┘          ┌─八识心王─┐          ├─五类心所─┼实┐          ├─十一色法─┘  │                  ┌─阿罗汉四圣六凡─┤                ├有为─意识心─无为┼─辟支佛          ├─分 位 假─┐  │                  ├─菩萨          ├─和 合 假─┼假┘                  └─如来          └─相 续 假─┘                          ┌淹通世学                    ┌闻慧┤                    │    └博达法藏                    │    ┌解决事理              ┌因智┤思慧┤              │    │    └悟彻性相              │    │          ┌施戒慧              │    │    ┌资粮┤      ┌出世智┤    └修慧┤    └忍定慧      │      │          │    ┌寻思智      │      │          └加行┤      │      │                └如实智      │      │    ┌一 切 智─┐妙觉智┤      └智果┤道 种 智  ├────根本智……如理智      │            └一切种智─┘      │      ┌知世间业果智─┐      └救世智┤              ├─────后得智……如量智              └知出世邪歧智─┘乙、三唯论的互摄            ┌迷……染……苦……凡……生……唯心论心──唯性论┤            └悟……净……乐……圣……佛……唯智论              ┌体──唯性论众生──唯心论┤              └用──唯智论            ┌性──唯性论佛──唯智论┤            └相──唯心论

   心佛及众生,无差别而三;众生心及佛,三而无差别。是谓三唯论互摄之妙法。

   三、三唯论之贯通   甲、三唯论与大乘宗            ┌从“教观”入者………嘉祥宗真如的唯性论┤            └从“证悟”入者………少室宗            ┌…………注重理论者……慈恩宗意识的唯心论┤            └…………注重行为者……南山宗                    ┌实智证现者……清凉宗            ┌智性者┤            │      └权智施显者……天台宗妙觉的唯智论┤            │      ┌正报加持者……开元宗            └智相者┤                    └依报引归者……庐山宗

乙、三唯论与哲学

哲学上唯一大事之本体论(亦曰元论、玄论),虽各有种种的说明不同,说明到“离过绝非”、毕竟平等、不可破坏、遣无可遣、立无可立的,必以佛学之真如的唯性论为极则。哲学对于宇宙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生命现象、亦须有因果、生灭、成坏、恒转、分合、业用、功能、造化等关系的相当说明,其说明虽亦种种不同,而佛学之意识的唯心论,实能总集其成,使种种不同之世论,皆得一容存的位置。哲学之所由治者,唯在要知识实体之真相和幻象之通性;换言之,则谓由要获一最正确最普通最永久的知识亦无不可。故近来哲学上之知识论──亦曰认识论,乃视本体论尤为重要。对于本体所知识者益真确、则宇宙现象之虚渺益明显。由之可反证宇宙现象,皆由对于本体的错误知识所生起;理正那错误的知识成正确的知识,则本体洞彻现象、现象洞彻本体,便理事一致了。以言正确知识,则佛学之妙觉的唯智论更是擅长了。

要之、本真如体元绝对都无认识;元无认识、故得起错误认识。忽起错误认识!故将错就错、错上加错,谬种流传,迷眼深积,错错相结而不解,错错相引而不断!故有众告、世界、业果之相续。若自知向来之认识都错误了,革了那错误认识的命,化为真确之知识,认识一一法自性的本体;如十字街头撞见亲阿爷一般,一丝一亳都没有错误了,即为成了佛。有了都无错误的认识,故不复得起错误;此便是即人成佛之学。成佛不是件奇怪的事,人人可即成的,但也要有些丈夫的志量始得。

(见海刊二卷四期)  乙、三唯论与哲学

哲学上唯一大事之本体论(亦曰元论、玄论),虽各有种种的说明不同,说明到“离过绝非”、毕竟平等、不可破坏、遣无可遣、立无可立的,必以佛学之真如的唯性论为极则。哲学对于宇宙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生命现象、亦须有因果、生灭、成坏、恒转、分合、业用、功能、造化等关系的相当说明,其说明虽亦种种不同,而佛学之意识的唯心论,实能总集其成,使种种不同之世论,皆得一容存的位置。哲学之所由治者,唯在要知识实体之真相和幻象之通性;换言之,则谓由要获一最正确最普通最永久的知识亦无不可。故近来哲学上之知识论──亦曰认识论,乃视本体论尤为重要。对于本体所知识者益真确、则宇宙现象之虚渺益明显。由之可反证宇宙现象,皆由对于本体的错误知识所生起;理正那错误的知识成正确的知识,则本体洞彻现象、现象洞彻本体,便理事一致了。以言正确知识,则佛学之妙觉的唯智论更是擅长了。

要之、本真如体元绝对都无认识;元无认识、故得起错误认识。忽起错误认识!故将错就错、错上加错,谬种流传,迷眼深积,错错相结而不解,错错相引而不断!故有众告、世界、业果之相续。若自知向来之认识都错误了,革了那错误认识的命,化为真确之知识,认识一一法自性的本体;如十字街头撞见亲阿爷一般,一丝一亳都没有错误了,即为成了佛。有了都无错误的认识,故不复得起错误;此便是即人成佛之学。成佛不是件奇怪的事,人人可即成的,但也要有些丈夫的志量始得。

   (见海刊二卷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