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台宗,萌芽于北齐朝,其时有慧文大师,读龙树《中论》,有所感悟,立“一心三观”法门,传授给南岳慧恩禅师,慧恩又传天台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名智顗,隋朝人,诵《妙法莲华经》而得法华三昧(三昧是奥妙的意思),著《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三书,为天台一宗之祖。其弟子章安大师著有《涅槃经疏》,唐朝的湛然也有重要著作。又有《大乘止观法门》一书,不知何人作,颇足代表此宗哲学。此宗大致是以三论宗、四论宗及涅槃宗所根据的理论及龙树的《大智度论》为主,而以《法华经》为本经,对于《大品般若经》亦引用《法华经》解释之,故又称“法华宗”。天台宗说自性本具善恶等法,方能造十界因果。他宗专主性善,此宗兼主性恶,是与他宗大不同处。
(二)华严宗,又名贤首宗,创始者系杜顺禅师,中间经过智俨,至法藏(贤首大师)而达于完成。其后有四祖澄观(清凉大师),五祖宗密。宗密原属禅宗,后来改宗华严,称圭峰禅师。此宗经典以《华严经》为主,并依据世亲的《十地论》。著作以杜顺的《法界观》,智俨的《搜玄记》,法藏的《华严探玄记》、《金狮子章》、《大乘起信论义记》,澄观的《华严疏钞》,宗密的《原人论》等为最重要。该宗立一恒常不变之真心,为一切现象之根本,其说为一种客观的唯心论(天台宗也相类似),与法相宗的主观唯心论不同,所以法藏判法相宗为始教(始即初步的意思),又于所著《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及《大乘起信论义记》等书反驳法相教义。
(三)禅宗,禅即梵语“禅那”的音译,其意义为坐禅或静虑。该宗传述的历史,说此宗直接受释迦佛的心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至第十二祖菩提达磨传入中国(在梁武帝时),是为中华初祖。传至五祖弘忍,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以神秀为六祖,南宗以慧能为六祖。南宗更强调顿悟成佛的修行方法,加之慧能弟子神会,以其所学攻击北宗,结果倾动一时,南宗乃为禅宗的正统。禅宗不立文字,著作很少,今所传者有《六祖坛经》、敦煌本《神会语录》,及慧能之弟子石头希迁所著《参同契》(仅二百余字)一篇。禅宗修行,以“无念”为主,所根据的教义仍是大乘法相教等,不过禅宗注重实行,不大谈宇宙论。此宗唐以后更盛行,因中国思想统系和它接近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