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至清,支配我国思想界的主流,为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两汉经学在这一期间等于中断,这时期中比较可注意的几点是:(一)今文经学的首先衰落;(二)南北学的分化;(三)隋唐义疏之学的兴起;(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自汉魏间郑玄、王肃混淆今古文家法,而实际左袒古文经学,加以晋永嘉之乱,今文经传大部分亡失,今文经学就从此衰落下去,而古文经学则相对地日渐开展。
在魏晋玄学清谈的空气中,王弼注《易经》,何晏注《论语》,虽不免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大体仍以汉学为根据。南北朝时,南北经学的倾向颇有不同。最显著的分歧点,就是南方尊重郑玄的《易》注,杜预的《左传》注,北方尊重王弼的《易》注,服虔的《左传》注。
南北朝至隋唐间,所谓义疏之学发生,义疏者就汉儒经注再加以疏释之谓,就是注解的注解。两者合而言之,叫注疏,分而言之,“注”一类的东西,有传、记、笺、注、诂训、解诂、章句、章指、集解等;“疏”一类的东西,有义疏和正义。它们的体例是:注不破经,经不破注,注或迂曲,疏必繁称博引以说明之,但后来清人有些疏也纠正注的错误。义疏之学盛于唐,唐初孔颖达、贾公彦作五经注疏,为当时政府规定的经学标准。唐以科举取士,违反孔、贾义疏的就不予取录。孔氏所采经注以南学为主,将北学合并到南学里面,于是王弼、服虔之学散失,而唐之义疏风行于世。
宋儒讲经,不重视古注,各自发明义理,因研究方法的不同,终于形成了三派:一派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相当地采用归纳法;一派以陆九渊、杨简(慈湖)为代表,纯粹用演绎法;一派为批评派,以叶适(水心)、陈傅良(止斋)为代表,号称浙学,此派不空谈性理,而注重事功,再分为金华派(出于吕东莱)、永嘉派(出于陈傅良)、永康派(出于陈同甫)。宋儒理学虽系根据经书立说,实系自有体系,另详理学一章。
元明两朝,因朱熹之学为朝廷提倡,取得正统地位,陆象山之学得王阳明继续阐扬,也为当时学者所信仰,他们两派都是借经学讲理学,本不以经典为主,降至末流,便将经学书搁置不读,专门空谈,所以经学因而衰落。清代儒生,因矫时弊而反对理学,提倡朴学,学术风气为之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