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全文在线阅读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第17章 漠视

关灯直达底部

生活里,我会不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要如何过马路而不会被车子撞到?该如何处理上级交待我做的工作?遇到别人对我表示友善或是态度恶劣的话,我又该如何反应?

每当遇到问题,我有两种选择:用成人自我思考、感受、行动的能力来解决问题,或是进入脚本里。

如果我进入脚本的话,就会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和我小时候所做的决定是吻合的,我会忽略掉真实处境的某些面向,夸大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我没有采取可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期待脚本提供魔术式的解决之道。在儿童自我里,我期待藉着魔术来掌控世界,为我提供解决的办法。这时我从主动转为被动。

第五篇就是要讨论被动性和真正解决问题的差别。TA讨论被动性的理论主要来自能量学派(或称贯注或席芙学派)的理论。这个学派是由席芙夫妇发展出来的,他们还成立了训练中心。席芙夫妇对被动性的定义是:人们不做事,或是不有效做事的情形(注一)。

漠视的本质与定义

漠视的定义是:无意识地忽略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资讯(注二)。

假想我坐在一间拥挤的餐厅里,觉得很渴,想要喝水,我试着引起侍者的注意,他却完全没有看到,我一再比手势,还是没有响应。

这时我进入脚本里,虽然并不自觉,却重新经历到婴儿时哭叫着希望妈妈过来,却不能如愿的情形。我把妈妈的脸放到没有理我的侍者身上,同时我的举止、感受和想法也都好像小孩子一样,我觉得沮丧、失望,告诉自己:“真是差劲,不管我怎么试,他就是不过来。”

我要得到这种结论,一定是忽略了此时此地现实环境下的某些信息,我漠视了其实身为成人的我有好几种选择,这些选择是我小时候所没有的。我可以站起来走到侍者旁边,对着他耳朵说话;我也可以问别人开水在哪里,自己去倒。如果我这么做,就是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希望问题被解决。

有一个朋友和我一起在餐厅里,当他看到侍者对我的手势一点反应也没有时,觉得很生气,哼着鼻子说:“这些人实在太没用了,如果我是老板,一定把他开除。”

我的朋友也进入脚本了,可是他在儿时的决定是根据“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不像我是根据“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他从自己的脚本来看侍者,漠视侍者真正的能力。这个朋友和我一样是被动的,他坐在椅子上生侍者的气,并没有因此帮我拿到开水。

夸大性

每一个漠视都伴随着夸大的性质,夸张了现实的某些部分。成语“小题大作”正可以用来描写这种夸大性。现实状况的某些面向被忽略了,而其他面向则被夸张了。

当我在餐厅为了侍者没有拿开水来而感到失望时,我不只漠视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赋予侍者决定我能不能拿到开水的权力,事实上他并没有这种权力。

而我的朋友漠视侍者真正的能力时,他也夸大了自己的能力,扮演法官的角色,事实上他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这么判断,也没有责任这么做。

﹡回想最近有什么处境,你对它的结果感到不满意。这个处境代表你没有解决的问题。

回想看看,能不能发现有些现实的特征被你漠视了?那时你能不能用本来没想到的其他方法来反应?你是否忽略了某些人所具有的不同反应方式?那时的处境是否有别的资源可以运用,而你当时没有想到?

有没有发现你把哪些部分夸大了?有哪些你的或是别人的或是环境的特征被小题大作了呢?

如果你在团体里,或是有朋友愿意帮助你,听听别人对这个处境的看法,因为对大数人来说,发现别人的漠视和夸大比发现自己的要容易多了。

无论你是否马上得到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把你觉得不满意的处境记起来,在本章后续的讨论还会用到。

四种被动行为

当我漠视的时候,我的想法只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无法直接观察到“漠视”,除非我说出来,或是用某些行为表现出来,否则别人没有读心术,不可能知道我有所漠视。

有四种行为表示有漠视的情形,这四种被动行为是:

什么也不做(Doing nothing)

过度适应(Overadaptation)

烦躁(Agitation)

无能或暴力(Incapacitation or violence)

什么也不做

在一个TA的治疗团体中,成员围坐成一圈,团体领导者说:“每个人轮流说一说对今天这个团体的感想,好的或坏的都可以,如果你不想分享也没有关系,比个手势让大家知道就好了。”

大家开始轮流分享今天的感想,有一、两个人比手势不想分享。

轮到诺曼的时候,突然一片静默,大家在等诺曼说话,可是他什么也没说,静静地坐着,一动也不动,凝视着前方。由于他看起来不想分享什么,下一个人等他比个手势表示不想说,可是诺曼也没有比手势,只是像个哑巴一样坐着。

诺曼的被动行为就是“什么也不做”,不把精力拿来解决问题,反而用来阻止自己做任何反应。展现这种被动行为的人自己会觉得不舒服,好像什么也没想一样。他漠视自己可以针对当时处境做反应的能力。

过度适应

艾咪忙了一天以后回到家里,先生布瑞安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艾咪看看厨房,发现洗碗槽里有一大堆脏碗没有洗。

布瑞安说:“嗨,今天还好吗?现在差不多该喝下午茶了。”艾咪走进厨房,把碗都洗干净,然后泡茶给先生喝。

不管是布瑞安还是艾咪,都没有注意到先生其实并没有要求她洗碗和泡茶,她也没有问先生是不是希望她这么做,更没有去想自己愿不愿意洗碗,或是请先生来洗比较恰当。

艾咪的被动行为属于“过度顺从”。当一个人这么做时,其实是把自己儿童自我里的想法当成别人的期望,所以没有和别人核对一下,看对方是不是真的有这种期待,也没有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像“什么也不做”的人,“过度顺从”的人会认为自己这么做是经过思考的,可是他所谓的“思考”其实是来自污染的影响。

“过度顺从”的人常常被别人当成乐于助人、亲切、好相处,所以过度适应的举动常常得到别人的安抚。由于过度适应在人与人相处时是被接受的,又表现出经过思考的样子,所以是四种被动行为里,最难被发现的。

过度顺从的人漠视自己的选择能力,只照自己以为的别人的期望来做。

烦躁

课堂上学生正在听老师讲课,亚当坐在最后面,老师的声音相当小,亚当无法听清楚内容,随着时间流逝,亚当越来越无法了解老师到底在说什么,他把笔放下来,手指在桌上敲打,如果探头看桌下,会发现他的脚也随着手指的敲打上下抖动。

亚当的表现是“烦躁”,有这种被动行为时,表示这个人漠视自己以行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觉得非常不舒服,却以无目的、重复的动作,试图解除自己的不舒服,把精力用到这些烦躁的举止,而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烦躁的人不会觉得自己在思考。

如果亚当运用成人自我,可以很简单地举手请老师提高音量,可是他在那里敲打桌面、摇晃双脚,并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常见的习惯都隐含烦躁的意思,例如咬指甲、抽烟、玩弄头发、暴饮暴食。

无能或暴力

贝蒂已经快四十岁了,她是老么,现在仍然和年迈的妈妈同住,方便照顾她,妈妈除了年纪大一点,健康状况好得很。

有一天贝蒂遇到彼此相爱的男人,她快乐地告诉妈妈。想要搬出去和那个人同居,甚至考虑结婚。

过了没几天,妈妈突然觉得头晕必须整天卧床休息,医生查不出什么身体上的毛病,可是贝蒂却为了自己想搬出去而觉得很内疚。

妈妈的被动行为是“无能”,她是怎么使自己变得无能呢?是漠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儿童自我,希望藉着无能的样子,而得到别人的帮助。

“无能”有时会以心身症的方式表现,就像贝蒂的妈妈。有时则会藉着精神崩溃、滥用药物或酒精来表现。

罗勃和女朋友大吵一架,愤怒地出门,走了好一会见,喝了一些啤酒,然后拿起椅子把酒吧的玻璃窗全打破了。

罗勃的被动行为是“暴力”,把暴力归类为被动行为好像很奇怪,但因为暴力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说它是被动的。当罗勃打破窗户的时候,并没有因此改善他和女朋友之间的问题。

“无能”则被视为内化的“暴力”,两者都漠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释放大量的精力来伤害自己或别人,绝望地期待环境能帮他解决问题。

“无能”和“暴力”常常在一段时间的“烦躁”以后出现,当一个人觉得烦躁的时候,就在累积能量,最后藉着无能和暴力把能量以破坏性的方式释放出来。

﹡回想上一段练习中,你觉得不舒服的处境,那时你有没有出现什么被动行为呢?

在心里回想当时的过程,当你回想到自己开始有被动行为的时候,想象自己改用成人自我,以你身为成人的所有能力来思考、感受或是行动,以解决问题。那么,你会以什么不同的方式来反应呢?

漠视与自我状态的关系

漠视,可以从病态的自我结构(第6章)来探讨。

漠视表示“污染”的存在。也就是说,当我有所漠视的时候,就会曲解现实的状况以符合父母自我或儿童自我的脚本信念,而以为这是出于成人自我的思考。

“排除”可能是漠视的另一个来源。由于我有一、两个自我状态没有用到,造成我忽略某些现实的部分。如果我排除了儿童自我,就会忽略自己从小就有的需要、感受和直觉,而这些部分对我解决现在的问题可能是必要的。如果我排除了父母自我,就会忽略所处世界的规矩和定论,这些从父母学来的内容,常常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一个排除成人自我的人,就会漠视自己直接针对此时此地的状况做反应的能力。你可以猜到,从漠视的强度来看,排除成人自我是这三种排除现象中最严重的一种。

当然了,漠视经常发生在没有病态自我结构的情形,这多半是因为那个人的成人自我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料,或是资料错误所造成的。举例来说,一个肥胖的小姐决定开始吃减肥餐,她停止吃面包、马铃薯、意大利面,而以花生和奶酪来取代,事实上花生和奶酪的热量比她放弃的食物还要高,她漠视这些事实的原因很简单:她不懂。

以自我状态的功能模式的用语来说,可以很直接地表达出漠视的含义。每当我从任何自我状态的负面部分出发,就有漠视的情形。反过来说也成立,每当我有漠视的情形时,就是在某个自我状态的负面部分里。

“我从人格的负面部分出发”的意思,就是我思考、感受或行为,是以造成不成功或无效的结果、使我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我没有解决问题。当我不让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必然有漠视的情形存在。

找出漠视

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漠视,需要藉着对方表现出被动行为才能得知。有好几种方法可以找出漠视。

驱力行为的出现,表示必然有漠视的情形。当我表现出驱力时,我内在正重现脚本的信念:“如果我努力试、讨好别人……我才是好的。”而事实是,不管我有没有遵守驱力讯息,我都是好的。

席芙认为有几种思考方面的问题是漠视所造成的,其中之一是“过于注重细节”,向有这种情形的人间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会长篇大论、巨细靡遗地回答;还有“过度简化”的人则刚好相反,这种人表达观念时只简略地说个大概,例如:“我的问题很大。别人会受我影响。事情都不顺利,造成我心情不好。”

本书第六篇会讨论扭曲的感觉、心理游戏,以及戏剧三角形里的行为,这些都有漠视的情形存在。

口语的线索

TA的重要技巧之一,就是藉着别人说话的内容,来分辨有没有漠视。本章所选的例子都很明显可以听出语带漠视,但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比较隐微,没有这么容易听出来。

理论上,我们听人家说话都是听直接的意思,当对方所说的与事实有出入时(比如忽略或扭曲了某些部分),就知道他带有漠视。实际运用的困难处,则在于平常的谈话内容就充满了漠视,多到我们都已经麻木了。所以需要重新学习听话的技巧,才能知道对方到底在说什么,进而区分是否与事实相符合。

比如某个人说:“我不能……”这种话时,大多是有漠视,你可以这样自问来测试:“现在或是某些时候,他到底有没有做这件事的能力?”

“我会试试看……”也是多半带有漠视的话,因为这句话常常隐含“我会试,可是我不会去做”的意思。其他与驱力有关的话,通常也带有漠视的成分,尤其是“要坚强”所造成的漠视是最常见到的。

“你的话烦死我了。”

“我被这个问题困住了。”

“有个想法刚闪过我的脑海。”

有时漠视是出于话语没有说出来的部分,比如有个TA团体的成员,对其他成员说:“我希望有人拥抱我。”他没有说出希望被谁拥抱,忽略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要想得到拥抱,他必须明确说出对象,所以他的要求隐含了漠视。

非口语的线索

还有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如何从非口语的线索来分辨有没有漠视。主要是根据话语和非口语讯息的不一致而看出来的,也就是第5章所提到的“不一致性”。

例如,有个老师问学生:“你懂不懂我交待的作业怎么做?”学生回答:“懂。”同时却皱起额头,手搔着后脑勺,老师如果够敏锐的话,就会再多问几个问题以确定学生是真懂,还是有漠视。

不一致性不一定就表示有漠视,例如会议主席站起来宣布:“今天我们有很多事情要讨论。”陈述这么严肃的话时,他却又对着大家微笑。他的身体语言只是表示很高兴看到大家齐聚一堂罢了。

绞架上的笑容

绞架上的笑容通常都表示有漠视,这是指一个人在叙述某件很不愉快的事时却面带笑容。

“喔!我真蠢啊,哈哈。”

“嘻,嘻,我当然不如他啦。”

“我开车过来的时候和别人撞到了,哈哈。”

在这种情形下,笑容和话中令人不舒服的内容并不一致。每当一个人表现出绞架上的笑容时,其实是在诱导别人来强化这个人的脚本信念,如果对方也以“笑”来响应,就是在心理层面上接受这个诱导。比如有个人说:“我真笨,哈哈。”其实他是在脚本里诱导别人一起嘲笑他,以“印证”自己的脚本信念:“我不能好好思考。”

遇到绞架上的笑容时,最正确的反应就是拒绝和对方笑,甚至可以回答:“我觉得并不好笑。”当然了,前提是要看当时的情形下,直接反应是否适当。

﹡你之前已经练习过如何“以火星人的立场来思考”,现在以同样的技巧来区别非口语的讯息有没有漠视。事实上,不太可能每次都清楚分辨出别人的非口语讯息有没有漠视。如果这对你很重要的话,可以和别人核对你的观察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