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全文在线阅读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第11章 人生脚本如何在 生活中表现出来

关灯直达底部

我们在婴儿时期写下一生的故事后,长大成人还会常常把这些剧情在生活中表现出来。

本章要描述的是脚本会如何影响生活,使我们成为赢家、输家或是平庸的人。还要讨论人会如何表现出脚本所决定的行为,又要如何从中跳出来?并解释为什么了解脚本就可以了解人的生活型态。

人生脚本也包括了内容和过程两部分,如前所述,内容指的是有什么,而过程指的是如何进行。

你人生脚本的内容和任何其他人都不一样,就像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人生脚本的过程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的型态,第15章会加以探讨。

人生脚本的类别

赢家的脚本

伯恩把赢家定义为“清楚自己的目标,而且能完成目标的人”。罗伯·葛丁(Robert Goulding)还加上“并且其结果会使世界更美好”。“赢”意味着能舒服、快乐、平稳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如果我在儿时决定要当个了不起的领导者,最后我成为一个成功、能发挥所长的将军或是民众称道的政治家,那么我就是个赢家:如果我决定成为一个百万富翁,长大以后我也快乐满足地成为百万富翁,那么我也是个赢家;如果我决定成为一个两袖清风的隐士,长大后我高兴地隐居在山洞里,那么我也是个赢家。所谓“赢”和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有关。

输家的人生脚本

相反地,输家的意思是“无法完成自己目标的人”,重点不在于有什么成就,而是过程中舒不舒服。如果我决定当一个了不起的领导者,后来从军,却被军队开除,我就是个输家;如果我的政治生涯因为丑闻而结束,我也是个输家:如果我决定成为百万富翁,结果却成了一文不名的隐士,那我一样是个输家。

如果我决定成为百万富翁,即使成功了,却因为胃溃疡、生意的压力太大,老是觉得很痛苦,那我仍然是个输家;如果我想当隐士,虽然隐居到山里,却一直抱怨没钱、住得不舒服、没有同伴,那我还是个输家。

伯恩定义“赢家”和“输家”,是从是否“完成清楚的目标”的角度来谈,为的就是强调“赢家”不等于一般人所认为的拥有很多钱及很好的物质享受,而“输家”也不等于贫穷、缺乏物质享受。

问题在于很多人小时候所决定要达到的目标,无可避免地会造成痛苦的感觉、自我限制,甚至是身体的伤害。例如小宝宝在还不会说话时可能已经决定“不管我做什么都会失败”,如果要达到他的目标,不管他做什么,结果都会失败。另一个小孩可能很早就决定“要想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我必须死”,他如果要达到目标,结局必然是个悲剧。即使他不同意伯恩的定义,每个人也都会认为这种结局属于输家。

输家的人生脚本可以根据结局的严重程度概略地分为三种:第一度、第二度和第三度。

第一度输家的人生脚本,是指失败还算轻微,还可以在个人的社交圈中和别人讨论,比如工作上经常和人发生争执,有轻微的忧郁症状需要看门诊,或是学校的考试被当掉。

第二度输家的人生脚本,是指不舒服的结果严重到不能当做社交场合的话题来和别人讨论,例如一再地被老板开除,严重的忧郁症状需要住院,或是因为行为不良被学校开除。

第三度输家的人生脚本,是指造成死亡、严重的伤害或疾病,或是严重的法律纠纷。例如盗用公款而入狱,因为精神疾病而终身住院,或是考试失败而自杀。

我们常用“悲剧性”来描述第三度输家脚本和其结局,这个字源于古希腊文hamartia,意思是指古希腊悲剧人物的根本缺点(因而造成悲剧)。这个字反应出输家的人生脚本就像古希腊的悲剧一样,因为早期的负面决定,而无可避免地以悲剧收场。

非赢家的人生脚本

所谓非赢家的人生脚本就是上述两者的中庸,他日复一日过着差不多的日子,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不冒任何危险。这种人生脚本通常称为平庸的人生脚本。

在工作上,所谓非赢家不会自己当老板,也不会被开除,而会在工作岗位上做下去,最后拿到刻着纪念文字的大理石钟,然后安静地退休。他也许会坐在摇椅上回想:“如果我有机会的话,应该也可以自己当老板,不过,我已经做得不错了。”

赢家、输家、非赢家

伯恩认为可以问一个人:“如果他失败的话会怎么做?”来区分他是赢家还是输家。赢家知道该怎么做,却不会去谈论,而输家不知道该怎么做,却会谈很多如果自己成功就会如何如何的话,例如“等我赚到第一个一百万元……”“当机会来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别无选择,而这就是他输的原因。

赢家永远会有不同的选择,这是他赢的原因,如果一件事失败了,他会去做别的事,直到成功。

非赢家有时会赢,有时会输,但不会大起大落,因为他不冒任何风险,生活很安全,这就是他平庸的原因。

分门别类的陷阱

把人生脚本分类成上述三种只是大略的分法,某种结局对你来说可能很平庸,对我来说却可能是嬴家。而在我的社交圈里不能接受的结果,对你可能不是问题。

事实上,大多数人所决定的人生脚本是输、赢、平庸三者的混合。在我童年做的决定里,可能在脑力方面是赢家,在体力上是平庸,而在人际关系上是第一度的输家。而你的决定可能完全是另一套。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任何人生脚本都是可以改变的”。藉着了解自己的人生脚本,我可以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做了输家的决定,然后改成赢家的决定。赢家、输家、平庸的分类法可以帮助我了解过去,像地图一样指引我如何改变现在的状况,绝对不是预言未来一定会如何。

﹡回顾上一章你做的练习,看看自己的人生脚本。

你能说出自己的人生脚本是以赢家、输家或是平庸为主吗?

能不能看出你的生活中有哪些项目是被设定成赢家、输家或平庸?

到目前为止有没有属于输家或平庸的项目,而你想改变成赢家的呢?

如果有,针对这几个项目写下你认为应该如何才算赢家,你认为赢家会有什么结果?

针对每一个项目,各写下至少五种你可以据此而成为赢家的行为,然后一天做一样。如果你是以团体方式进行讨论的话,把你成功的结果回报大家。

人生脚本与生活

就成人而言,有时会重演婴儿时所决定的计划,这时,我们会把此时此地的现实,当成儿时做决定时所认为的世界,这么做时,我们就是“进入脚本里”,或者说我们“表现出脚本的行为或感觉”。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为什么不在长大成人以后,把儿时的决定丢到一旁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还期望能解决儿时未解决的基本问题:如何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注意。所以,虽然已经长大成人,我们的反应却还常常像小时候一样。和许多其他心理学派一样,TA认为这是我们生活问题的主要来源。

当我们进入脚本的时候,通常并不知道自己正重演儿时的反应,但可以藉着了解自己的脚本,挖掘早期决定,而察觉自己的反应。

当然无法准确地预测某个人会在什么时候进入自己的脚本里,不过,有两个现象可以提供参考:

1.当觉得此时此地的处境造成压力时。

2.当此时此地的处境和童年时有压力的处境类似时。

这两个现象会互相强化。

压力与人生脚本

史坦·伍伦斯提出压力量表的观念(注二),他认为一个人在压力越大的时候,越容易进入脚本。如果把压力的等级由轻到重分成一到十级,我可能在压力大到第六级的状况会进入脚本,你可能要到第八级才会进入脚本。

比如我不同意直属主管的看法,这是第三级的压力,我不会因此进入脚本里,而能以成人自我的方式来谈两人的差别,我说之以理,也做了一些妥协,或是容纳不同的意见,不再争执。这些做法都不会造成问题。

假如我的主管把老板找来,而和老板争执是我第六级的压力,于是我掉入脚本里。面对老板,我身体的反应、感觉和想法都像儿时面对父亲生气时的反应,好像看到一个巨人走过来,口中咆哮着我听不懂的话。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把老板当成爸爸,而我的反应就像个被吓坏的三岁小孩一样。

以压力量表来说明压力和脚本的关系,是很好的方法,但这不表示压力会使我们进入脚本,进入脚本是自己的决定(虽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决定)。

我可能着了解自己的脚本,而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不轻易掉入脚本里。如果我接受心理治疗,可能不只不会表现原来的脚本行为,还能改善解决问题的能力。

橡皮筋

我和老板争辩时进入了脚本,原因不只在于我所处的状况有压力,还因为此时此地的景象和我童年某个痛苦的景象类似。

以TA的用语来说,现在的处境“弹回”童年的处境了。

这个意象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有时候我们的反应就好像用橡皮筋弹回早期童年的景象。想象有一个巨型橡皮筋被时间拉开而绷紧,它钩着现在能唤起童年痛苦的特别处境,然后“当!”的一声,橡皮筋射出,我们就回到了过去。

通常我们大多意识不到童年景象的记忆,也不会注意到两者的相似之处。对我而言,橡皮筋把老板弹到我生气的父亲,可是当我面对盛怒的老板而感到畏缩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在他背后原来是父亲。

由于爸爸和妈妈在我们小时候显得太重要了,所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常都是他们。其他重要的人还有兄弟姊妹,以及其他具备父母形象的人,如祖父母、叔伯姑舅等。每当我们参与进入一群人的时候,很容易把父母和兄弟姊妹的形象冠到不同的人身上,和每一个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人谈话时,有时也会把过去某个人的特性加在他身上。这些都是在意识之外,自己察觉不到的。

这就是弗洛伊德学派所说的“移情”现象,在TA里喜欢用比较通俗的说法——“把某张脸放到另一个人身上”,当我进入脚本和老板谈话时,我就把爸爸的脸放到老板身上了。

橡皮筋并不是每次都把我们拉到过去的人身上,有时也可能是拉到过去的某个声音、味道、特殊的环境,或是任何能够引发潜意识里童年记忆的东西,使我们重新感受到当时的压力。

TA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切断橡皮筋,藉着了解脚本及治疗会谈,来化解原先的心理创伤,使自己得以自由,不再被拉回过去的景象,好能自如地运用所有资源来处理此时此地的状况。

﹡想一个最近发生的状况,当时你觉得有压力,结果也很不愉快或是不成功。

特别回想当时体验到的不舒服的感受,但是不需要在做练习的时候重新体验一遍。

接着回想最近一年,因为类似的情形,同样以不愉快收场的情形,并注意当时有什么不舒服的感受。

回想五年前以同样不舒服的感受收场的类似处境。

然后回想青少年的时候,同样不愉快、不舒服的处境。

现在回想童年时有同样不舒服感受的相似景象,那时你几岁?

尽可能再回想更小时候的类似景象,那时你几岁?还有谁在那儿?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要寻找橡皮筋的彼端,最近的处境和幼年的经验有什么相似点呢?如果最近的处境牵涉到另一个人的话,谁的脸被放到他身上呢?

一旦你了解自己在重演过去的哪一个景象,就能开始切断橡皮筋了。运用成人自我的觉察力来提醒自己此时此地正面对的那个人,是和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时候对你有影响力的人完全不同的。当你一体验到同样不舒服的感觉时,马上注意现在的处境和过去的处境其实完全不一样。你现在已经是个有能力、可以做选择的大人,和小时候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脚本与身体

幼年做出早期决定的时候,不只影响心理,也同样影响我们的身体。可能是在婴儿希望能伸手碰到母亲的时候,常常发现妈妈离开做别的事,为了抚平被拒绝的痛苦,他就压抑身体的愿望,为了不再伸出手来,就把手和肩膀紧绷起来。

多年以后,虽已身为成人,却还保有身体的紧张,但不自觉,他可能会觉得肩膀或颈部会疼痛,藉着深度按摩或心理治疗,也许能发现身体的紧张并放松下来,一旦放松,就很容易把从童年以来所压抑的感觉,如洪水般释放出来。

伯恩所提的脚本讯号(script signals),就是指一个人身体所呈现的线索,可以看出他已经进入自己的脚本里。也许是一声长叹,或是改变姿势,或是绷紧某部分的身体。伯恩特别强调要注意负责紧闭身体各个开口的括约肌。

还有些沟通分析师特别擅长于身体脚本(bodyscript)这个领域。(注三)

为什么需要了解人生脚本?

为什么人生脚本的观念在TA理论里这么重要呢?

因为这个观念让我们了解为什么人的行为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尤其是为什么有些人的表现方式只会造成痛苦或是自我挫败的结果。

举例来说,在心理游戏中,我们发现人们会不断以造成痛苦的方式来相处,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为什么我们一再重复这些造成痛苦的方式呢?

脚本理论提出了答案:这么做是为了强化、助长我们的脚本,这是从婴儿时期就做出的一生决定。就婴儿来说,当时的决定看起来是求生存、满足需要的最佳方式,长大成人以后,我们仍然在儿童自我里保有这个信念。虽然自己无法在意识中觉察出来,却会努力使世界看起来符合自己的早期决定。

当进入脚本时,我们会试图以儿时的方式来处理成人的问题,结果当然产生与儿时同样的结果,当我们得到这种不舒服的结果时,就能在儿童自我里告诉自己:“你看,我就知道世界和我所决定的一模一样。”

每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确认”自己脚本的信念时,就向脚本的结局走近一步。比如说,我在婴儿时决定“自己有问题,所以别人会拒绝我,我最后一定会孤独难过地死去。”成人以后,我可能藉着让自己一次又一次被别人拒绝来完成这个一生的计划,每一次被拒绝,我就得到一次新的确认,证明最后会孤独死去。我并不自知,原来自己有个魔术般的信念,以为结局真的如此,爸爸和妈妈才会改变,并且爱我。

脚本被当成魔术解法

对于孩童时期未得解决的基本问题——如何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脚本提供的是魔术般的解决之道。由于小孩常根据童话故事或自己的幻想,而认为如果自己的一生能像童话故事一样的话,就同样能有“从此以后快乐的生活”,于是长大成人以后,很难从这种对魔术的期待跳出来。

问题出在童话故事其实是在欺骗小孩,故事常常教导,如果你想要有好结果,就要先成为一个受害者。

例如,如果你想嫁给王子,有几个选择:努力工作,受苦,坐在煤灰里流泪,等待仙女到来,去参加舞会;或是吃一个毒苹果,让手指刺到有毒的纺缍,然后等待愿意亲吻死女人的王子到来;或是被锁在高塔里,头发长得很长,等待愿意找一个被长期监禁的女人的王子到来;你也可以吻丑陋的青蛙或是找一个会变成王子的野兽。

如果你想娶公主,也有类似的选择,你可以亲吻死掉的女人,或是寻找被监禁的女人,或是一个会从你身边逃开的女人,再不然就是变得像野兽一样凶残、像青蛙一样丑陋。如果你希望最后能够成功,就要先变得很丑或是被人嘲弄。

童话故事的正面作用是在小孩自觉无能的时候,提供他们有能力的感觉,并觉得能控制自己的生活。问题在于解决之道都是魔术这种奇幻的方式,这在现实里是没有用的,不过,至少能使小孩在觉得没有希望的处境下得以存活。

长大成人以后,在儿童自我里仍然秉持这种魔术的信念,而且一直希望它有用,如果没有用,就可能是受的苦还不够多,所以才无法得到最后的拯救。要想从脚本里跳出来,首先要放弃对完美世界的期待,开始运用成人自我来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虽然不完美、但仍然美丽有趣的世界里,找出满足需要的方法。

避免可怕的灾难    

人这么容易倾向脚本的信念还有另一个原因,假如面临必须以不符合脚本的方式来做事、思考、感觉时,对身处儿童自我里的人而言,不只意味要放弃魔术的解决之道,还表示他所期待的魔术结局会被向来最害怕发生的事情所取代。

我在儿时做出脚本的决定时,对我而言,这是唯一的选择,否则就会面临可怕、无可言喻的灾难。我也不清楚会是什么样的灾难,只知道很怕它发生,所以我会不计任何代价来避免,我所知道唯一可以避免的方式,就是对于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所做的决定。每当我确认一次这些决定,就好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灾难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在成人生活中表现出脚本时,仍然是受到儿时的动机影响,造就是为什么人在做出会损及自己的行为时,还觉得“舒服些”的原因。虽然不自知,但却实现出这样的信念:我所做的,虽然造成现在的痛苦,但如果我改变的话,结果可能是更可怕的未知灾难。

这些观念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为什么了解脚本对一个人改变的过程非常重要。要从脚本跳出来,必须先了解幼时未得满足的需要是什么,然后运用成人的方式,找出现在可行的方法来满足它,而不再依赖脚本里魔术式的解决之道,使自己确信能够打断脚本模式,而不用担心要面对小时候所害怕的灾难。

人生脚本与一生的过程

伯恩说:“脚本是一个人在童年早期的计划,而且在一生中真实发生的事。”

你一生的过程决定于下列四种相互影响的要素:

﹡遗传

﹡外在事件

﹡脚本

﹡自主的决定

我遗传到的基因决定了身体的结构,也可能决定了一些心智的特征(先天与后天影响的争议还没有定论),假如我小时候决定自己命定要当个有名的运动员,可是遗传只给了我中等强壮的体型,那么我最好另找方法来实现自我。

如果我的早期决定是要健康地活到很老,却很不幸地遇到一场大火、地震或空难而死,这种结果并不是我自己设定的目标,而是偶然的外在事件打断了我的决定。

有时外在的影响会减少负面的脚本型态,例如一个遇到战争的国家,全民团结起来抗敌,这时人们的心理问题会比承平时期要来得少(作者并不是推崇战争,还有很多比战争更好的方法可以治疗心理问题)。

不管我有没有接受正式的心理治疗,生活里有许多决定可以藉着成人的资源来实现,这种决定是与脚本无关的决定。称为自主的决定。当我做出自主的决定时,我是以成人的方式来处理此时此地所发生的现实状况。

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出于脚本还是自主的呢?只要你继续读下去,好好做所有的练习,就会知道该怎么判断了。如果你不确定,就先假设自己在脚本里,尤其是在不断重复那结果对你不好的处境时。先假定自己不自觉地设定了这种处境,然后试试各种不同的方法,看怎样可以把这种处境转坏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