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全文在线阅读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17.3 依恋简化

关灯直达底部

没有一种行为比依恋行为所伴随的情感更强烈。这种行为针对的对象是人们所爱的人,他们的出现会让人感到愉悦。只要一个孩子主要依恋的人一直在身边或者很容易找到,他就会感到安全。面对失去依恋的人的威胁,他会感到焦虑;如果真的失去了,他会感到难过;如果两者都有,则很有可能引发愤怒。

——约翰·鲍比

大部分高等动物都进化出了本能的“限制”机制,让年幼的后代可以紧紧跟着家长。人类的婴儿也是如此,他们天生就倾向于形成特殊的依恋,所有的家长都知道自己有强大的效力。在生命早期,许多孩子都会开始依恋一个或一小部分家庭成员或看护者,有时这种依恋非常强烈,孩子可能有好几年都不会离开依恋对象超过几米。在这些年中,如果加长孩子与依恋对象的分离时间,可能会带来抑郁或不安,此时孩子的人格无法正常发展。

童年时期的依恋有什么功能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它能让儿童处于一种安全的教养和保护环境中。但根据我们的理论,人类的约束机制还有额外的功能,它促使儿童从特殊的年长者那里获得价值观、目标和理想。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呢?因为尽管儿童可以有许多其他方式学习普通的因果关系,但除了根据某种已经存在的方式,儿童无法建构一个统一的价值系统。建立“有教养的人格”会超越任何一个单一个体的创造力。此外,如果可以获得的成人模式太多样,人们很难建立起连贯的人格,而且这可能导致很多冲突和不一致,造成彼此之间的互相抵消。如果依恋机制把儿童的注意力限制在很少的几种模式中,就能简化儿童的任务。

我们的依恋关系是如何发展的呢?对许多动物来说,依恋发生得非常迅速,依恋关系也很稳固,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把它称作“印刻”。那些让我们学会家长目标的机器大概是通过我们动物祖先的机制遗传下来的。可能我们在各种天生的系统学会辨认家长的特性后,就形成了婴儿时期的依恋关系。这些特性包括触觉、味道和气味,然后是声音,最后是面孔。

一旦这些依恋关系形成,儿童对陌生人和家长的面孔和声音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因为它们会对我们如何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依恋对象的喜爱或拒绝所产生的效应与普通的“成功-失败”目标-奖励不同,后者仅仅教给我们怎么做才能达成目标。与依恋有关的信号似乎会直接作用于目标本身,因此可以调整我们的人格。依恋教给我们的是目的,不是手段,这样就把家长的梦想加在了我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