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比如说李嘉诚吧,他们家要是有点儿大事小情,一大堆人帮忙,还有排不上队的。但是他不需要感恩,因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对他都是有所图的。
我这大半辈子,也有不少人帮过我的忙,我必须对他们感恩。因为我要权没权,要钱没钱,这两年才出了点儿小名气,跟刘德华比,还不如人家一个手指头。
人家帮我是不图回报的,我必须记住人家。
“洋教头”丁广泉
丁广泉老师经常跟外国人一起表演相声,被称为“洋教头”。
我们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相识的。那年我十几岁,在文化宫小剧场的舞台上表演了一段相声,叫《今晚七点钟开始》。当时台下就座的,有我的师爷赵振铎先生,以及后来辅导过我创作的相声作家王存立老师、王增贤老师,这三位现在都已成为故人。
我当时模仿的是马三立先生的风格,由于岁数小招人喜欢,被称为“小马三立”。王存立先生是马三立先生的学生,还曾经带着我拜见过马老。
演出结束下台,相声演员史志坚把我拉到了丁广泉老师的面前。“认识吗?”那时候丁广泉老师的电视相声剧《破财招灾》刚在央视播完,丁老师势头正旺,我连连鞠躬,“认识认识,丁老师。”史志坚说,“丁老师特别喜欢你的表演,快留个丁老师的地址吧。”
介绍我认识丁老师的史志坚,是个非常不错的青年相声演员,后来还在全国业余电视相声大赛上拿过二等奖。可惜英年早逝,拔牙的时候心脏病发作走了,您说多可惜。
从那儿开始,我就隔一天到丁老师家去一趟,跟丁老师系统的学习相声。不但不收学费,还能享受一顿免费的美味午餐。
丁老师父母都是牛街的回民,他的父辈经营小吃生意,所以丁老师的厨艺非常好,做的爆肚儿、门钉肉饼香气四溢,让人吃不够。
每天上午学完段子,中午就坐在丁老师家不大的客厅里吃饭。丁老师喜欢喝酒,但是喝不多。他拿小酒杯喝着酒,跟我们聊着天,让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丁老师是个很会生活的人,家中常年腌着各种小菜,下酒、下饭都非常香。他的手艺不但能应付一日三餐,操办个酒席也没问题。他是侯宝林先生的弟子,那时候还不兴上饭馆吃饭哪,侯先生每回过生日,都是丁老师掌勺。去侯先生家吃饭的可都是真正的吃主儿,能把这帮人伺候美了,可见丁老师的厨艺非同小可。
丁老师的手特别巧,他家的家具都是他自己打的。侯耀文老师结婚时,很多家具都出自丁老师之手。
丁老师特别注重相声创作,那时候就要求我演自己创作的段子。后来我做了十年编剧,现在演的段子不少是原创,这都得意于丁老师的教诲,可以说让我受益终生。
丁老师不但教我学艺,还为我的前途操心。那时候他承包了煤矿文工团的曲艺队,让我做了曲艺队的学员,跟着四处演出,增长舞台经验。但是他又不愿意让我过早地放弃学业,所以亲自找到学校协商,给我保留学籍。
我记得清清楚楚,那是冬天,刮着挺大的风。丁老师跟我一起,从北城和平里他的住所,骑自行车来到了南城我们学校,跟老师拍着胸脯保证,“孩子交给我您就放心吧,保证让他有出息。”
名人来到学校,轰动一时,老师能不给面子吗?学校破天荒地决定,我这个学生可以不按时到校,不参加期中、期末的考试,只要结业考试能过关,就发给毕业文凭。
从学校出来,丁老师又来到我们家,跟我的父母见了面。父母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名人,显得很紧张。丁老师为了缓解气氛,自己从酒柜里拿出瓶“菊花白”酒,“就喝这个吧。”家里准备的菜非常简单,丁老师是个美食家,肯定吃得不解馋。但是他做出非常爱吃的样子,为的是让我父母开心。
从那儿之后,我就可以每天安心地跟丁老师学相声了。坚持了半年多,后来丁老师的相声队解散了,我又得上外面找饭辙去了,跟丁老师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
前两年丁老师得了一场大病,医生几乎宣判了他的死刑。但是他又活了过来,身体完好如初,重新登台。他是积德行善之人,善有善报。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丁老师晚年的生活一定会非常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