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 »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全文在线阅读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是教师还是牧师? 关于学生精神与能力的问题解答

关灯直达底部

教了多年书,从高中教到大学,从应试教育到经典教育,我重视的都是精神与能力,即所谓德才,而学生所关注的也是这两大方面的问题。我把相关问题作了解答,便成就了这篇文章。然而教着教着,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一个牧师,向着一群群迷途或不迷途的羔羊宣示我的“圣经”,即神“圣”的“经”典作品与精神。虽然我并没有接受洗礼,但是对基督教的精神心领神会。

我认为,教师应该具有牧师的精神,如善良、博爱、信仰、平静等,牧师应该具有教师的能力,如传道、授业、解惑等,二者互为补充。教师主要教学生,而作为牧师,他的服务对象更广,除了人类,还有神。

其一,精神宣示。

一是,人可以抱怨,可以迷惘,可以自卑。因为这使到心理得以宣泄,思考得以更新。但是一个人不能一味长期地抱怨和迷惘,如此就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因为人无完人,因为家庭影响,诸如此类。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正向自卑,不提倡反向自卑。

二是,人可以功利。“非功利”至少是建立在“扎实踏实”的基础上的。因为这是为了现实的、物质的目标而努力。但我们需要进化的功利,不需要退化的功利。

人生不只是生活本身,还有高于生活融于生活的事业追求和精神追求,或者说是通过事业追求达到精神追求。这就是“非功利”的精神核心。其实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对人生是很有用的。用俞敏洪的话说是“人生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培养兴趣也来源于相对非功利的精神。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的学习是最自由、最快乐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是自发的,有时候是培养的,但无论哪一种兴趣,都应该用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来支撑。当然,如此一来,兴趣就不再是兴趣本身,而变成了与你的方向、理想相关的“志趣”了。

三是,何谓个性?何谓贤人、圣人?建立在自我反思与能力锻炼的基础上的个性才是真正的个性。当一个人强大到自成风气的时候,他是贤人;当他强大到改变风气的时候,他就是圣人了。

四是,“不争有为,宁静清越”。其中“不争有为”的“不争”是不争权夺利,不做恶性竞争;“有为”是有所作为,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宁静清越”的“宁静”是在浮躁功利的社会里寻求内心的宁静,以个人内心的圆满面对残缺的世界,以精神的追求协调物质的成功的追求,以信仰来面对缺乏信仰的世界,倡导一种朴素、宽容、博大的胸怀。而“清越”则是对“宁静”的补充。这一方面,因为真正的宁静是有声音的宁静,如山上有鸟声水声风声叶落声等,我们不会觉得吵闹,反而觉得安静,所谓“鸟鸣山更幽”。另一方面,“清越”除了声音清脆悦耳之外,还有才华出众的意思,这就和“有为”联系,即要打造人生底蕴的厚度。这需要有所热爱,对知识、事业、真理甚至信仰的热爱。有所热爱,一个人的精神会很充实;无所热爱,一个人的精神会比较空虚。

五是,何谓绝望?所谓“绝望”就是人到“绝”境时还要“望”一望,说不定“绝境之望”会变成“绝妙之望”。

六是,恩爱是中国人的爱情观或者婚姻观,争吵正常,但不能作为常态。“恩”就是“因”为有“心”所以走到一起;“愛”就是因为接“受”了这颗“心”所以爱才恒久。许多人分手或者离婚,不是没有“恩”,而是接受不了这颗心,即没有了“愛”或者“愛”不起来。如果争吵成为婚姻中的常态,要么是感情出了问题,要么是性格出了问题。宽容与妥协是婚姻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很多人不懂,或者懂而不行。

七是,物质、精神,不可偏颇。人不要因为物质富有而贬低精神,否则会导致精神空虚、冷漠势利;也不要因为精神富有而贬低物质,否则会导致心高气傲、百无一用。粤语“鬼叫你穷,顶硬上”,即说物质的暂时贫穷,与精神的坚持、不信命的恒久不穷,可以说是糅合两者的绝妙俗语。

八是,“生活”就是生存,就是活着。“生”命要有“活”力,包括身体的活力、思维的活力、行动的活力等。“死亡”按照我的拆词思维来说,分三种意思。“死”了就“亡”,即没有了,一了百了,这是生命的本质。“死”会从一个人或时代逃“亡”到另一个人或时代那里,这是死亡的个人历史与社会历史性质。“死”是“亡”的即没有的,就是只有死才是不死,死成了永生,成了超越性,成了一种启迪与天启。

生死真的神奇,就像史铁生之死。2010年12月31日我不知道这事,同事朋友之间还在聚餐,师友之间还在互传新年快乐的短信,父母还在教小孩学习,散步。后来我上网知道了,看了很多相关消息,很感动,因为我大学时候就读了他的不少作品,后来教中学的时候学生还买了他的一套作品集送给我,我也刚教完他的《命若琴弦》不久。我觉得这就是世界,生死共存的世界。史铁生之死像其他熟悉的不熟悉的人的死亡一样,虽然我看了一个多小时的消息,热泪盈眶,百感交集,但是这对我以后的生活并没有实质性影响。因为“生”生不息,还要“活”下去,这就是生活的意义,也是死亡的意义。“史铁生”的名字真好,像“铁”一样“生”存的人,注定在永留青“史”的同时成为历史,在成为历史的同时超越历史。

九是,文学有什么用?从能力上,文学培养阅读、写作、思维、言说等能力;从精神上,文学是启发人类真善美的星辰,即使宇宙很黑暗;从功利上,文学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弱的力量、静的力量,甚至无能的力量。

十是,暂时没有方向的生活也需要归宿。暂时没有方向的生活有三种情况,即兜风、闲逛、随心所欲,迷路、迷茫,堕落、醉生梦死,这几者都需要归宿。需要现实的目标的归宿或者精神的心理的归宿。暂时的迷失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时间不要太久,否则较难翻身,就会如曹禺《北京人》的曾文清一样成为废人。生活有明确的方向如目标,但是也有大致的暂时模糊的方向,就是做好身边的、手上的事情,让自己的能力和精神得到一定的锻炼,以后自然会引导出自己的方向。故此鲁迅惊呼“反抗绝望”;卡夫卡叹息“不要绝望,也不要因为自己从不绝望而绝望”。

十一是,何谓自由?真正自信的人,不需要靠外在的东西证明自己,这就达到了自由。中国有的达官贵人到了国外,发现无论自己穿名牌、开名车等炫富行为,国外的人包括乞丐都不会给他格外的尊崇,更不会像国内的人一样向他弯腰巴结,所以他缺乏自信、自讨没趣。有的国外学者的亲人是亿万富翁,但是他甘心做研究,从不炫耀自己的身份。他的同事虽知内情,但也不像中国人一样表示羡慕,觉得这只是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而已,重要的是自信和热爱。物质的多少不是衡量人价值的标准。因为用物质标准,除了比尔·盖茨等少数物质方面最多者,这个世界剩不了几个“人”;用精神人格做标准,则每一个人都是“人”。可能有的人会说外国才如此,难道中国人就不是人了吗?!

十二是,不要庆幸曾经的艰难岁月。这正如中国人不应庆幸曾经有过“南京大屠杀”、“大跃进”、“文革”这样艰难的岁月一样;纵然先苦后甜的反差会让我们品味幸福的时候体验深刻。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我们在艰难岁月里没有迷失,或者迷途知返。“艰难”是一个词语,每一个人都可以读它,乡下人可以,城里人也可以,古代人可以,现代人也可以,它并非某一种人的专利,就像“幸福”一样。问题是我们应该读明白它,而非被它纠缠毒害。

十三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无论是水还是人,实际上都很难达到这个“至”字,鲁迅大概是个至察者,但其朋友也不少。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我们虽不能走进天堂,但努力靠近天堂。

十四是,代际观念有优有劣。作为70后,我不太喜欢以所谓的“后”观念来决定一代人,主要是80后中的个体的能力。这种后的观念是西方传入的,在2000年左右势头强劲,因为那正是80后茁壮成长的时期,他们表现的种种精神状态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与前辈们不同。当然因为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差异,这代人的心理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我把1980年之后出生的都称为80后,除非必要,不再区分什么80后、90后之类。我有的80后的朋友能力不错,只是因为年轻,底子略薄,稍欠耐心。80后的写家除了言情、玄幻、武侠的普遍风格之外,也有注重苦难、坚韧、思考的,如郑小琼。她至少在语言能力上比一般的“十七年”作家强。

如有的大学生说看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里面的作品就觉得压抑,自己只喜欢快乐的作品。其实,他们可以对此不感兴趣,但没必要贬低。

这可以从几点来思考。第一,人类具有趋乐(利)避苦(害)的本能,这是正常的心理。第二,他把快乐的涵义看得太过单一了。快乐除了一般的欢乐之外,还应该包括思考后的会心、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化苦为乐、自我挑战的快乐等。第三,他缺乏常识,缺乏比较。因为世界上的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的基本上是悲剧或者悲喜剧,如莫里哀的戏剧,喜剧并不多。第四,他缺乏耐心,缺乏学习需要吃苦的心理准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多看似快乐的节目背后却是苦不堪言。最可悲的就是一方面家里穷,一方面却吃不了苦还爱攀比爱怨恨,这真是心灵之穷了。如中央教育台的《职来职往》节目里有一位22岁的男参聘者,没有目标,贪图享乐,居然用父母拆迁的钱买车玩。所以一位企业的经理就说,如果自己手边有10盏灯,会给他灭掉10次。第五,这一代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确堪忧。80后心灵脆弱,90后被称为草莓族,其实人的心理应该像水,上善若水。

另外,我发觉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代歧视”的现象,即某些前辈们在心理上具有某种优越感,歧视80后,甚至80后会歧视90后,85前也会歧视85后。我的某位85前出生的同学就有这种心理。

十五是,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自爱自强自控自省,自己负上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不把责任随便推给他人和社会,就是对自己负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为自己找借口。如为自己的懒惰、自弃、抄袭等找借口。因为万一找了第一个借口就会有无数个借口。

十六是,如何看待大学生素质?现在人们普遍对大学生的素质表示担忧,这有合理的一面。因为学风和世风的确不如扩招以前,这种学风和世风之下,大学很难再像民国一样出一些大师级的人物。但这种观念也有不合理因素。因为这是以精英教育的观念来衡量大众化教育,以不变的标准来衡量变化的大学教育体制。应该说,大学教育大众化使得人口素质在短期内提高,有利于文化的广度,却不利于文化的高度和深度。而后者才是决定文化强健的生命力的,否则像鲁迅所言的一律削平,出不了高端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中国文化是很难提升发展的。所以有位外国名人说文化消亡的标志就是人们都不爱读书。

其二,能力或方法宣示。

一是,何谓才能?有的学生说他们好动,所以不爱学习。我说这只是“好(爱好)动”,不是“好(美好)动”。因为真正的“动”是动静相宜的,动得起来,静得下来,同时具有行动力和思想力。我反对以所谓的“代”来划分人的才能。因为就个人来说,80后未必比其前辈弱多少,但就其精神整体来说,80后或许不如其前辈,如认真、执着、反思、热爱、宽容等,尤其是精英精神更为少见。这里有制度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现在虽不能说是文化消亡,但是与民国相比,与80年代相比,说文化整体下滑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议。21世纪中国无大师!当然这种时候也可能是出人才的时候,如果个人能够真诚坚持的话。

二是,何谓基础?所谓基础包括两种,即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的思维训练或者启发。我觉得思维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就是大学生应该注重的基本的思维特征,否则很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即光是学习背诵了一些知识,思维却没有得到开发和拓展。所谓创新不只是创立一种新的学说即知识创新,思维的变通性、细致性也是创新即思维创新和手法创新。

三是,何谓学士?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生什么样?“学”之求精专阔大,“士”所贵独立自由。在日本留学时期,鲁迅就同好友许寿裳经常探讨三个相关的大问题。第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它的病根何在?鲁迅弃医从文,一生对这三个问题加以研究,自始至终,孜孜不倦,即使彷徨苦闷,也从不放弃。21世纪的大学生是怎样的呢?你们可以自问。但是作为成年人,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并且实践之,即“我要做什么?我已经做了什么?我要怎么做?”这是衡量人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

当“娱乐”成为“愚乐”时,不是文化出了问题,就是体制出了问题。这很需要我们思考。我们不能让“与民同乐”退化为“愚民同乐”,不能让自己从“蚁民”退化为“愚民”。

四是,何谓活跃?为何保持好奇?教学之中有两种活跃,一种是气氛的活跃,如组织讨论等;另一种是思维的活跃,用自己全新的思维方式去启发、引导学生。俗语说:“十岁的神童,二十的才子,三十的老不死。”保持好奇心、进取心和探索的欲望,会使得青春延长、智慧生长。

五是,爱生如子。我提倡“爱生如子”或“像教小孩一样教大学生”的大学教学理念,即以教育自己小孩一样的方法与精神来教育大学生。这需要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双重作用。在大学生方面,要求其学习做到博览、精专、思考或创新,相对非功利,这些方法与精神在教育小孩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在大学教师方面,要求其像教自己小孩一样,做到“教书”的灵活性与“育人”的耐心和责任感的结合。

六是,文学阅读有几种境界?第一,技巧或知识境界。即读其技巧或知识。第二,情思境界。即读其情思。第三,创新境界。即读出新意。第四,智慧境界。即读出智慧。第五,生命境界或者自然境界。即以阅读为生命,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书时也自成一本书。

我转念一想,其实其他学科甚至人类的一切,都具有这些境界,只是你能到达哪一重,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只能做到第一、第二重境界,但是当你尽你所能把它做到最好,你就成为最优秀的自己,你就与其他境界相通,你就达到了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