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全文在线阅读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岁功典第十卷

关灯直达底部

岁功总部杂录

《易经·乾卦》:夫大人者,与四时,合其序。

《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变通配四时。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变通莫大乎四时。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诗经·王风·采葛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礼记·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礼运》: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

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礼器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礼也者,合于天时。

故作大事必顺天时。

《乐记》:春作夏长,仁也。敛收冬藏,义也。

动之以四时。

终始象四时。

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

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乡饮酒义》: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三月则成时。

《丧服·四制》: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

《公羊》: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传春者何,岁之始也。〈注〉以上系元年在王正月之上,知岁之始也。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四时,本名也。昏斗指东方曰春,指南方曰夏,指西方曰秋,指北方曰冬。岁者,总号其成名之称。尚书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是也。隐公七年秋七月,传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注〉首,始也。时,四时也。过,历也。春以正月为始,夏以四月为始,秋以七月为始,冬以十月为始。历一时,无事则书。其始月明,王者当奉顺四时之正也。

《左传》:隐公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注〉蒐,索也。蒐索禽兽之不孕者。苗主除禽兽为苗害者。狝,杀也,取杀为名,顺阴气也。狩,围守也。冬物毕成,获则取之,无所择也。

桓公五年秋大雩,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注〉此发雩祭之例。欲显天时以指事,言凡祀通下三句,天地宗庙之事也。启蛰,夏正建寅之月。祀天南郊,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建酉之月,阴气始杀,嘉谷始熟。故荐尝于宗庙。建亥之月,昆虫闭户,万物皆成,可荐者众。故烝祭宗庙卜日。有吉凶过次节,则书以讥慢也。僖公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为灾也。〈注〉周六月,夏四月于播种。五稼无损。

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注〉分,春秋分。至,冬夏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古人于此皆望云气而书之,欲察妖祥而预为之备也。

文公元年,闰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馀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馀于终,事则不悖。〈注〉历法以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为历元。其时月日五星皆起于牵牛,初度更无馀分。以此为步占之端。故云履端于始。每岁有二十四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谓之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谓之中气。每月皆有中气。惟闰月独无中气,闰前之月则中气在晦日。闰后之月则中气在朔日。举中气而正月则置闰不差矣,故云举正于中。置闰之法,以气盈朔虚,而归日月之馀。分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之行也。日一度,自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方一周天,贯计三百六十五日零三个时辰。而一岁十二个月,止有三百六十日,更有五日零三个时辰。无所归著,是为日行之馀分。每岁只均分在二十四气,上所谓气盈者也。月之行也,日十一度十九分度之七,常以百十九日中,强而与日合于朔。是每月又有半日弱。无所归著,是为月行之馀分,故月不满三十日而有大小尽焉。所谓朔虚者也,积日月之馀分,每岁常馀十一日弱,故十九年而置七个闰月。是为一章之数,故云归馀于终。开端不差,故时序无愆。过寒暑不忒,故民心无疑惑。置闰得宜则图为得所,故作事无悖乱。

襄公二十六年,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问: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闻之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无善人则国从之。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赏以春夏,刑以秋冬。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所谓不能也。〈注〉劝赏,乐行赏也。畏刑,惮用刑也。春夏生长故赏,秋冬肃杀故刑。楚多淫刑,妨贤害国,以成不可治疗之疾,此所谓楚人不能用其材也。

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注〉六气之化分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时序,此四时以为五行之节,计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各主七十二日。土无定方,分主四季之末各十八日,亦七十二日。受用六气有过度者,则生六疾。昭公四年,大雨雹。季武子问于申丰曰:雹可禦乎。对曰:圣人在上无雹,虽有不为菑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夫冰以风壮而以风出,其藏之也,周共用之也。遍则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出不震,无菑霜雹,疠疾不降,民不夭札。昭公七年,晋侯谓伯瑕曰:吾所问日食从矣,可常乎。对曰:不可。六物不同。公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日目星辰是谓也。公曰:多语寡人辰而莫同。何谓辰。对曰:日月之会是谓辰,故以配日。〈注〉多,详也。莫同,言辰以名多也。一岁日月十二会,从子至亥,所会谓之辰,以子丑配甲乙之十干,明非一所也。

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为名。凤鸟氏,历正也。元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注〉挚,少皞名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元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故以名主二分之官。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故以名主二至之官。青鸟,鸧鹒也,以立春鸣立夏止,故以名司启之官。丹鸟,鸷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入大水为蜃。故以名司闭之官。以上分至启闭皆历正之属官。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注〉春扈鳻鶞相五土之宜,趣民耕种者。夏扈窃元趣民耘苗者。秋扈窃蓝趣民收敛者。冬扈窃黄趣民盖藏者。棘扈窃丹为巢居鸟者。行扈唶唶书为民驱鸟者。宵扈啧啧夜为农驱兽者。桑扈窃脂为蚕驱雀者。老扈鴳鴳趣民收麦。令不得晏起者,以九扈名农正之官。皆以教民事扈止也,所以止民,使不淫放也。

《周语》:单襄公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木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偫而畚挶,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也。

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对曰:六,中之色也,名之曰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注〉十一月曰黄钟。六者,天地之中。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天有六母,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毕矣,而六为中。故六律六吕而成天道。黄钟,六律之首,故以六律正色为黄钟之名。重元,正始之义也。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九德,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也。十一月阳伏于下,物始萌,于五声为宫。含元处中,所以遍养六气九德之本。二曰:太簇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注〉正月曰:太簇,言阳气太簇达于上也。正声为商,故为金奏。所以佐阳发出滞伏也。

三曰: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注〉三月曰姑洗,言阳气养生,洗濯枯秽,改柯易叶也。正声为角,是月至物修洁,故用之宗庙,合致神人用之,享宴可以纳宾也。

四曰: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注〉五月曰蕤宾,言阴气为主,委蕤于下。阳气盛长于上,有似于宾主,故可用之宗庙宾客,以安静神人,行酬酢也。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注〉七月曰夷则,言万物既成可法则也,故可以咏歌。九成之则,成民之志使无疑贰也。

六曰: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注〉九月曰无射,阳气收,藏万物,无射见者。故可遍布前哲之令德,示民道法也。

元閒大吕,助宣物也。〈注〉十二月曰大吕。元,一也。阴系于阳以黄钟为主,故曰元。閒以阳为首,不名其初,臣归功于上之义也。大吕助,阳宣散物也。天气始于黄钟,萌而赤地,受之于大吕,牙而白成,黄钟之功也。二閒夹钟,出四隙之细也。〈注〉二月曰夹钟。隙,閒也。夹钟,助阳钟聚也。细也,四隙四时之閒气微细者。春为阳中,万物始生,四时之微气皆始于春,春发而出之。三时奉而成之,故夹钟出,四时之微气也。

三閒中吕,宣中气也。〈注〉四月曰中吕。阳气起于中,至四月,宣散于外,纯乾用事,阴闭藏于内,所以助阳成功也。

四閒林钟,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肃纯恪也。〈注〉六月曰林钟。林,众也。言万物众盛也。展,审。俾,使。肃,速。纯,大。恪,敬也。言时务和审百事,无有伪诈,使之莫不任其职事。速其功大,敬其职也。

五閒南吕,赞阳秀也。〈注〉八月曰南吕,荣而不实曰秀。南,任也,阴任阳事,助成万物也。

六閒应钟,均利器,用俾应复也。〈注〉十月曰应钟,言阴应阳,月事万物,钟聚百嘉,具备时务,均利百官,器用程度,庶品使皆应其礼,复其常也。

《鲁语》:社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注〉社,春分祭社也。事,农桑之属也。冬祭曰烝。烝,而献五谷布帛之功也。

《易川灵图》:阳气出于东北,入于西北,发于孟春,毕于孟冬。

易通卦,验人君。冬至日使八能之士,鼓黄钟之瑟瑟,用槐木,长八尺一寸。夏至日,瑟用桑木,长五尺七寸。〈注〉槐,取气上。桑,取气下也。

王者,必五时迎气者,以示人奉承天道,从时训人之义,故月令于四立,日及季夏土德王日,各迎其王气之神于其郊,其配祭以五人帝。春以太皞,夏以炎帝,季夏以黄帝,秋以少昊,冬以颛顼。

凡六礼板长尺二寸以应十二月,博四寸以象四时,厚八分以象八节,皆真书。

冬至鼓用马革,圆径八尺一寸。夏至鼓用牛,〈又〉圆径五尺七寸。〈注〉马,坎类。牛,离类。

《尚书》:帝命,期春鸟星昏中,以种稷。夏火星昏中,以种黍菽。

《尚书·考灵曜》:主春者,鸟星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心星昏中可以种黍。主秋者,虚星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星昏中则入山,可以斩伐、具器械。王者南面而坐,视四星之中者,而知民之缓急,急则不赋力役。地与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自立春地与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极,地虽西极,升降正中。从此渐渐而东,至春末复正。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下,至夏季复正。立秋之后东游,秋分东游之极,地则升降正中,至秋季复正。立冬之后南游,冬至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上,冬季复正。此是地及星辰四游之义也。

《尚书大传》:夏以十三月为正,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夜半为朔。

《诗纪历枢》:阴阳之会,一岁再遇于南方者,以中夏遇于北方者,以中冬。

乐动声仪时。元气者,受气于天,布之于地,以时出入物者也。四时之节,动静各有分职,不得相越,谓调露之乐也。〈注〉调露,调和致甘露也,使物茂长之乐。乐纬坎。主冬至乐用管艮,主立春乐用埙震,主春分乐用鼓巽,主立夏乐用笙离,主夏至乐用弦坤,主立秋乐用磬兑,主秋分乐用钟乾,主立冬乐用柷敔,此八方之音。

《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养性以应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

《古瑞命记》:神农氏论芝云:山川云雨,五行四时。阴阳,书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为圣王休祥焉。

《黄帝宅经》:正月土气冲丁未方,二月坤,三月壬亥,四月辛戊,五月乾,六月寅甲,七月癸丑,八月艮,九月丙己,十月辰乙,十一月巽,十二月申庚。

《黄帝兵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