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读后感第四章

关灯直达底部

缺乏“原生信任感”的人,一生都没有安全感

内心强大、不随意动摇、满怀信心的人,他们大部分都幸运地拥有一份不可替代的生命礼物,就是“原生信任感”。

然而,有某群人并没有“原生信任感”,也就是说,他们身负着“原生不信任感”。

这些人在幼儿时期原本应该与母亲建立起具有信赖的关系,却没能成功。

当母亲没能给予孩子心理成长所需的“绝对的必要保护”时,孩子就会对生命、对自己周遭的世界抱持着根本的不信任感。

这种人无论如何都无法从心底里相信他人的好意,也无法相信爱情,缺乏安全感,有着各种心理缺陷。

例如,小孩在学校被冤枉,孩子会期待母亲会站在自己这边,替自己说话。然而,母亲却没有。

如果孩子已经是青少年,伤害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不过,同样的举动对幼儿来说,是严重到仿佛天崩地裂的程度。

这样缺乏“原生信任感”的孩子长大以后,即使受了委屈,也经常会选择默默忍受。要是无法宣泄内心的不快,所失去的便会更多。

首先,这个人将不再觉得自己有力量,自我忍耐也会消耗心理上的能量。于是,他只能永远依附他人而活、依赖他人照顾,最终心理无法成长。

幼年时期缺乏爱的灌溉,即缺乏原生信任感,这样的经历对于日后的人生将会带来深远影响。

与人交流时无法持反对意见,不会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就是其中一项后遗症。

而另一项后遗症,同取悦父母的孩子一样,就是会否认真实的自己。

不否认真实的自己,是活出自我的起点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说,“当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赞赏而采取行动,这时行动本身会让人赤裸裸地回想自己的懦弱,以及自己缺乏价值的不堪。对人类来说,这种态度是最残酷的屈辱,会导致一个人胆小怕事。”

一句话,去讨好别人,只能说明真实的自己无法得到任何人的喜爱,因此开始伪装自己,最终完全忘记自己的模样。

书中写到一期心理班上,有一个学员说自己像“吸毒”一样,用获得别人的“好评”而生活,也不懂拒绝别人的要求。

她很嫌弃自己但又无法停止。她认为自己同时怀着虚荣心和不健康的自恋。她一旦遇到一点麻烦就容易感到特别痛苦,认为活着很难忍受。

在遇到挫折之前,她内在已经对自己很不满意了,这与她小时候父母离异有着很大关系。

跟随母亲生活的她,背负着母亲全部的希望。只有她在取得好的考试成绩时,母亲才会给她笑脸,否则就是体罚责骂。

虽然她一直努力保持着好成绩,却慢慢养成了认为“如果自己对别人没有贡献,就会被嫌弃”的思维模式。

同时,她对母亲缺乏“原生信任感”,认为喜怒无常的母亲只喜欢优秀时的她,所以她长大后,就化身成了包揽别人大事小事的“大姐大”。

另一个在咨询师面前痛哭的学员,也是出于这种压力的宣泄,在童年都是拼命取悦父母、仰赖父母认可的孩子。

虽然他的事业在外人看来已经非常成功了。工作上,一方面出于对安全感的需要他无法停止努力,这种强迫性的行为,给他很大压力;另一方面这些努力,好像又在榨干他自己,无法让自己真正快乐。

生活中,他对自己完全没有照顾,就好像说“自己不存在”一样,而另一方面,他又总觉得娱乐会让自己有负罪感,他还是应该投入更多时间在事业上。

没有了自己的人,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满意呢,这本来就是一个悖论。

弗洛伊德说:“所谓人类的成长就是自我满足,就是面对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时,是否能心平气和。”

这不仅是人类的成长,还可以说是自我的确立。当自我完整了,就不会因为他人的一举一动,动摇不安。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有过类似看法:当安全、归属、爱情、尊敬等渴求,只能从当事者以外的人身上获得,那么这个人就只能依赖旁人。

其实,当那些让你内心觉得勉强的事情发生时,你会发现,即使没有人跟我们说话,我们脑海里仍旧有许多小声音,不停地轰炸我们的脑袋,像是“这样做是不是不好”“拒绝TA是不是很不讲义气”“不考虑别人是不是很自私”“委屈一下自己没关系,重要的是不能把事情搞砸了”,如此等等!

比起听到的话,这些没有说出口的言语,对我们的影响反而更为强大,让我们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悄悄动摇着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去做该做的事,自己就不是一个好人。

这就是我们“内在的父母”的声音,它们与我们的选择总是如影随形。

我们要明白,一个人若想不再依靠别人的认可而生活,最重要的就是不再把别人的期望当作自己的生活目标,不在别人的评价里找自己,更不要自己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