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先生说过要做一篇关于应用文的文章,我等到今天还没有看见他做出,只得由我先来开口。但钱先生所要说的是应用文之全体,我所说的是应用文之教授:题目既有大小,说话也就各有不同了。
应用文与文学文,性质全然不同,有两个譬喻:1.应用文是家常便饭,文学文却是精美筵席;2.应用文是“无事三十里”随便走路,文学文乃是运动场上出风头的赛跑。
说到前辈先生教授国文的方法,我却有些不敢恭维。他们在科举时代做“猢狲王”的怪现状,现在不必重提;到改了学校制度以后,就教科书教授法两方面看起来,除初等小学一部分略事改良外,其余几乎完全在科举的旧轨道中进行,不过把“老八股”改作了“新八股”,实行其“换汤不换药”的敷衍主义,试看近日坊间所出书籍杂志,有几种简直是《三场闱墨》的化身。
新八股便是钱先生所说的“高等八股”。若将文学改良问题撇开不说,此种新八股亦未始不可视为一种近乎正当的玩意儿;即使造了假古董全无用处,还尽可与著围棋,射文虎,打诗钟等末技共同存在。然而我要问:
第一,现在学校中的生徒,将来是否个个要做文学家?有无例外?
第二,与著围棋射文虎打诗钟价值相等的新八股,是否为人人必受之教育?
这两个问题如能完全“可决”,我这篇文章尽可不做。否则我还要问:
第一,现在学校中的生徒,往往有读书数年,能做“今夫”“且夫”或“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滥调文章,而不能写通畅之家信,看普通之报纸杂志文章者,这是谁害他的?是谁造的孽?
第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似通非通一知半解的学校毕业生,学科学的往往不能译书,学法政的往往不能草公事,批案件,学商业的往往不能订合同,写书信,却都做些非驴非马的小说诗词,在报纸上杂志上出丑。此等“谬种而非桐城,妖孽而非选学”的怪物,是谁造就出来的?是谁该入地狱?
诸位别怪我的话说得太激烈,这一等人我已亲眼看见了不少。当知无论干什么事,总须认清了路头,方有美满的成效。譬如一个人,天天不吃饭,专吃肥鱼大肉,定要害胃病;有了小孩子不教他好好走路,一下子便强迫他赛跑,定要跌断四肢,终身残废。
我从前也做过一年半载的教书先生,那时口讲指画,津津有味的,便是新八股。前文一大批话,若没有什么人肯赏收,便由昔日之我完全承认了罢。
去年秋季,我又做了教书先生了。那时因文学革命诸同志之所建议,及一己怀疑之结果,又因所教学生,将来大都不是要做文学家的,我便借此机会,为教授应用文之实验。虽将来成绩如何,目下全无把握,可自信没有走错了路头。
我在教授之前,即抱定宗旨:
不好高骛远,不讲派别门户,只求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人人能看普通人应看的书,及其职业上所必看的书;人人能作普通人应作的文章,及其职业上所必作的文章。更作一简括之语曰:实事求是。
既抱定此宗旨,故于授课之第一日,即将从前研究文学文与现在研究应用文不同之点,列一简明之表格,以示学生,且一一举例证明之,今仅录表格如下:
以上是教授应用文的“开宗明义章第一”,以下可分作两项说:
第一项是选讲模范文章,这是蚕吃的桑叶,吃不着要饿死,吃了坏的是要害瘟病的。今分为选的方面与讲的方面,各别言之。
【选的方面】
1.凡文笔自然,与语言之辞气相近者选,矫揉做作者不选。
2.凡骈俪文及专以堆砌典故为事者不选。
3.凡违逆一时代文笔之趋势,而刻意摹仿古人者,如韩愈《平淮西碑》之类,不选。
4.凡思想过于顽固,不合现代生活,或迷信鬼神,不脱神权时代之习气者,不选。
5.凡思想学说适于现代生活,或能与国外学说互相参证者选;其陈义过高,已入于哲学的专门研究范围者,不选;意义肤浅,而故为深刻怪僻之文以欺世骇俗者,如《扬子法言》之类,亦不选。
6.卑鄙龌龊之应酬文,干禄文,不选。
7.謏墓文不选,其为友朋或家属所撰,确有至性语者选。
8.意兴枯索,及故为恬淡之笔,而其实并无微辞奥义者,不选。
9.小品文字,即短至十数言,而确有好处,能自成篇幅者,亦选。
10.文章内容,与学生专习之科目有关系者,选。
11.记事文同一题目,而内容有详略或时代之不同;论辨文同一题目,而内容有全部或一部之反对;或题目虽不同,而所记所论,可以互相参证者,均酌选一篇为主篇,余为附篇。
12.凡长篇文字,仅选读一节者,即以此节为主,其余为附,用字体分别,庶无任意割裂,首尾不完之弊。
【讲的方面】
1.选定之文,均加标点符号,且分全文为若干段,或每段中复分为若干小段,便于学生之预备及自习。
2.每讲一文,先命学生自行预备,上课时,仅就后方3至7条仔细解释之。
3.作者所处时代之文学趋势如何;此时代之文学,优点如何,劣点如何;作者在此时代中所占地位如何;所讲之文,在其一生作品中所占地位如何。
4.艰深之字义,费解之典故,均探求其来历及出处;其用于本文中之当与不当,与作文时能否仿用,亦详细说明。
5.古奥之文句;依文法剖析之,且说明其合与不合,及作文时能否仿造。古人用字用典及造句,尽有谬误不宜盲从者,4、5两条尤应注意。
6.所讲之文,如与学生专习之科目有关,则命学生自为比较的研究。
7.前后所讲各文,如其内容,性质,文体等有互相类似或相反对者,一一比较说明之。
8.讲述上列各条既毕,如学生于不讲处有未能明白者,许其自由发问;但一人发问,即以所问者向全体学生细讲之。
9.文中如有引证或相关事实之过于冗长,必兼阅他书始能明白者,即指出书名,令学生自向图书馆借阅。
10.将逐日所讲,另编《注解》一份,与《选本》分订,于每学年之末发给学生。
第二项是作文,我定了十二个注意事项,令学生于每次作文之前阅看一过:
1.题目要认得清楚,其主要处尤须着意。
2.文宜分段;文中意义,当依照层次说出。
3.下笔时应先将全篇大意想定,勿作一句想一句,做一段想一段。
4.时时注意字意安适与否,文法妥协与否,立论合于逻辑与否。
5.作文要有独立的精神,阔大的眼光;勿落前人窠臼,勿主一家言,勿作道学语及禅话。
6.勿用古字僻字;字义有费解,或其真义未能了解者,宜检查字典,或以相当之习见字代之;字有古义今已不习用者,宜只用其习用之今义。
7.不避俗字俗语,即全用白话亦可,要以记事明畅,说理透彻为练习作文第一趣旨。
8.勿打滥调,勿作无谓之套语,勿故作生硬语;应用文最宜明白晓畅,凡古文家,四六家,八股家之恶习,宜一概革除。
9.引证当详记出处,勿作“古人有言”“西哲有言”等笼统语。
10.应用文贵迅速,篇幅不逾五百字者,限两小时完篇;过五百字及有特别情形者,可酌量延长。
11.篇幅不论长短,自一二百字至一二千字均可,要以不漏不烦,首尾匀称,精神饱满为合格。
12.字体以明了为佳,亦不必过求工整,免费时刻。
这都是对学生说的话,在教授上,则分为出题批改两方面:
【出题方面】
1.出一记事文或论文题目,令学生自由作文。
2.说一段话,令学生笔述,不许增损原义。
3.译白话文为文言文,或译文言文为白话文。
4.译韵文为散文。
5.令学生按“讲的方面”第6条自行研究,而将其结果撰为论文或笔记。
6.以一段长冗之文字,令学生删繁就简,作为短文。
7.就学生专习之学科,出种种应用题目,令其练习。
8.以一段文字,抽去紧要虚字,令学生填补之。
9.以一篇不通文字,或文理不通而意义尚佳之小说杂记等,令学生细心改订,不许搀入己意。
10.以一篇文字,颠倒其段落字句,令学生校订之。
11.以一段简短之文字,令学生演绎成篇。
12.预先指定一书,或一书之一部分,交学生自行阅看,令其于看毕后提纲挈领,作为笔记,或加以论断。
【批改方面】
前辈先生批改学生文字,大约不出三途:
一种是专拍学生马屁,不问通与不通,把密密的圈儿圈到底,再加上个肉麻恶滥的批语;
一种是老气横秋的插烂污,在文卷上画了无数杠子,末了写上“不通”“不知所云”等字便算办完公事;
一种是认真得无谓,他把学生的原作,改得体无完肤,面目全变,学生看了,却是莫名其妙。
今欲补救其失,每作一文,必批改二次:
1.初次批改,只用种种记号,将文中弊病逐一指出;已定之记号,凡二十四种:
各记号皆记于字右:遇记号不敷用时,则于字左加一直,而以“眉批”说明之。
2.初次批改后,以原卷发还学生,令其互相研究,自行改正;有不能改,或虽有符号指出其弊病,而仍不能知其所以然者,许其详问。
3.学生自行改订后,另卷誊真,乃为第二次批改。此次不用记号,竟为涂抹添补。至评判分数,则折衷于初作二作之间。
4.第二次批改后,学生如仍有不明了处,仍许来问。
我把学生作文应行注意的十二事和二十四种记号,合印一本小册子。其空白处,填了些古人成语,亦颇有趣味,如——
“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既学,便须知有得力处。”——王守仁。
“习于见闻之人,则事之虽非者,亦莫觉其非矣。”——薛瑄。
“识度曾不及人,或乃竞为僻字涩句,以骇庸众,斫自然之元气;斯又才士之所同蔽,戒律之所必严。”——曾国藩。
19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