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禅宗古寺的庭园中会铺上粗粒白沙,每到夜晚便会反射月光。在龙安寺,僧侣会将白沙耙成平行的犁沟或同心圆,在五组形状各异的矮石四周形成了一座小小的庭园。银阁寺的白沙则堆成了一座孤零零的圆锥形山丘,向外延伸处被耙成规律的波纹。再过去,便是一座围绕着天然池塘,灌木和树木绿意盎然的庭园。满月的夜晚,整座庭园都被白沙反射的月光点亮。我只在白日来过银阁寺,那天还下着雨,然而被雨水淋湿的白沙熠熠生辉,似乎散发着夜晚储存的月光。雨点像月光一般直直地落在这些每日清晨被僧侣重新耙过的白沙上,这些月光的火山,像海绵一样湿透,仿佛储存着昨日月光的镜像。
人们对月亮的喜爱往往会爱屋及乌,也爱上它的倒影。仿佛是借着倒影之光,凸显出对镜像游戏的喜爱。建于17世纪的桂离宫有四间茶室,分别对应四个季节,每一间都有不同的布置,能够欣赏到不同季节的美景。代表秋季的茶室就可以欣赏月亮初升的景象,以及月亮在池塘中的倒影。
对于双重主题(以月亮及其倒影为典型)的迷恋很可能给20世纪日本先锋派诗人稻垣足穗的诗歌创作带来了灵感。即便是阅读直译的译文,我们仍然能够(以某种倒影的方式,真是再恰当不过)直观地感受到激发出这首诗歌的奇想。它的名字叫作《口袋里的月亮》。
一天夜晚,月亮漫步在马路上,把自己装在口袋里。下山路上,它的鞋带散了。月亮弯下腰系鞋带,口袋里的月亮就掉了出来,沿着被阵雨淋湿的柏油路滚得飞快。月亮追逐着月亮,但因为重力的相助,口袋里的月亮越滚越快,把月亮落得远远的。当月亮追到山脚下时,它已然在一片蓝色雾气中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