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剑桥德国史 » 剑桥德国史全文在线阅读

《剑桥德国史》外交政策与战争时期

关灯直达底部

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我的奋斗》和当时尚未出版的“第二本书”中,希特勒就已经计划好了自己的外交政策。其中包括修改《凡尔赛条约》、吞并奥地利、将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变成卫星国、在占领俄罗斯前与法国作对、最后主导世界,而英国则是德国要保护的小伙伴。很明显,至少在这个计划的初始阶段,希特勒需要德国保守民族主义分子的广泛支持。实际上,1930年后,在布吕宁政府的领导下,外交政策已不再是施特雷泽曼时期较为谨慎的和解风格了。新的、更偏向对抗的外交风格发展起来,从多边协定向双边政治和经济协定转变,主要以扩大德国在欧洲西南部和东部的影响为目标。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这种趋势还在延续,但速度更快了,希特勒也更加野心勃勃。无论如何,将希特勒送上台的旧精英阶层仍然与希特勒政权维持着原有的合作,并伴随着一些矛盾和分歧,直到1937—1938年的冬天。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总体策略是通过外交手段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同时积极推进重整军备计划。从20世纪20年代晚期起,重整军备一直在暗中进行,并向各方征集扩大军备的不同方法。希特勒在上台不到十天内,就向将军和内阁表示了他的意图。一开始,德国对重整军备遮遮掩掩。1933年发行所谓的“半政府债券”(Mefo Bills),1933年7月克虏伯公司又委婉地将制造坦克说成是“农业拖拉机计划”。1934年,德国生产炸药、轮船和飞行器,这些行为均是《凡尔赛条约》所禁止的,但军队却予以支持。1935年3月,希特勒向世界宣告,德国已经拥有了一支空军,并公布了总体的军备状况和征兵制。同时,希特勒和一些国家单独达成了协议,想要以此代替集体协议。他退出了日内瓦裁军会议,并于1933年10月让德国退出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1934年1月,不顾外交部的劝阻,希特勒与波兰达成了十年期限的《互不侵犯条约》。1935年1月全民公投后,萨尔兰于3月回归德国。1935年4月,德国的重整军备遭到了英、法、意成立的“斯特雷萨阵线”(Stresa Front)和国际联盟的谴责。但英国和德国在1935年6月的《英德海军协定》中达成了一定的互相理解,德国依照协定,将扩大自己的海军队伍至英国海军规模的1/3。虽然意大利和德国在奥地利事务上产生了冲突[奥地利的纳粹党试图于1934年发动政变,陶尔菲斯总理(Chancellor Dollfuss)遇刺身亡],但希特勒还是希望改善两国关系。他非常崇拜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因此有一段时间在与奥地利有关的问题上十分谨慎。无论如何,斯特蕾萨阵线本身并不牢固。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英国和法国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了,同时两国的国内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群众的不满使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希特勒因此受到鼓舞,并抓住机会实施他在外交政策上的第一着险棋。1936年3月,德国向莱茵兰派遣军队。尽管德国的士兵数量相对较少,但还是成功获得了国内大众的赞誉,而来自国外的批评则非常少,因为德国毕竟只是“进了自己的后院”。

1936年,希特勒宣布德国必须在四年内为战争做好准备,并开始了由戈林负责的“四年计划”。这标志着德国的经济政策不再是先前的前德意志帝国银行主席亚尔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领导下相对传统的管理方式。1937年11月,因为与戈林的“四年计划”产生了分歧,沙赫特又辞掉了经济部长的职位。纳粹积极推进重整军备计划,但国内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下降。希特勒一直非常注意公众的普遍意见和自己的支持率。外交政策的改变也令希特勒与他的保守派民族主义者的盟友关系变差了。1936年7月爆发的西班牙内战将德国与意大利拉得更近[他们都支持佛朗哥(Franco)],建立了“柏林—罗马轴心”。里宾特洛甫(Ribbentrop)有一段时间在外交事务上崭露头角,他与外交部形成了竞争关系,并于1936年成为德国驻英大使,但最后并没能使英德结盟。1937年,希特勒意识到自己必须放弃和英国结盟的计划,并加强德意之间的关系。1938年,在里宾特洛甫的影响下,日本成为轴心国的第三个成员。形势变得越来越清楚,德国无法维持长时间的军备竞赛,必须早点宣战。

1937—1938年冬,希特勒和一些旧保守主义者的分歧已经到了不可弥合的地步。1937年11月,根据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Hossbach)上校的备忘录记载,希特勒与陆军、海军、空军将领以及外交部部长、战争部部长举行了会谈。在这次会议上,希特勒发表了一段冗长的演讲,介绍了他扩大德国生存空间的部分计划。希特勒并没能让自己的听众信服,他们对这个计划持保留态度,有的人甚至批评了这个计划。但在12月,纳粹的军事计划实际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倾向进攻,而非防守。1938年2月,希特勒开始了对军队将领的清洗计划,他除去了反对他的保守派将领,让态度更为顺从的军官顶替他们。弗里奇(Fritsch)被冯·布劳希奇(von Brauchitsch)将军替代,14名高级将领被强制退休,另外46名将领必须更改自己的命令。原本担任战争部部长的布隆贝格被直接免职,本来就是德国元首的希特勒自己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取代了之前的国防部,凯特尔将军成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Oberkammando der Wehrmacht, OKW)新部长。1938年2月,里宾特洛甫终于取代诺伊拉特成为外交部部长。这些改变意味着政权更加纳粹主义了,不再受传统德国民族主义者更为传统的想法和目标的限制。

1938—1939年,希特勒能够通过相对和平的手段,达成他两个主要的外交政策目标。尽管德国在1936年重申了尊重奥地利的主权,这种做法也加快了德意之间的和解,但奥地利问题还是持续引发争端。1937年,戈林主动施压,奥地利问题终于在1939年春一发不可收拾。陶尔菲斯之后继任奥地利总理的许士尼格(Schuschnigg)在1938年2月与希特勒举行会谈后决定,于3月举行全民公投,想借此维持大局。希特勒和戈林想推迟并取消公投,将权力从许士尼格移交至纳粹支持者塞斯—英夸特(Seyss-Inquart)手中。于是,在德军欢欣鼓舞地踏入希特勒的祖国时,奥地利军队被勒令不许做出任何抵抗,人群夹道欢迎德军。在这场不流血的入侵后,吞并(Anschluss)奥地利成了不可扭转的事实。尽管这在《凡尔赛条约》中是被禁止的,但其他欧洲大国也没有理由反对。对于生活在奥地利的犹太人来说,德奥合并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奥地利纳粹主义者可怕的反犹主义像是脱缰了的野马,奥地利的犹太人成了“希特勒的第一个受害者”,经历了比他们在德国的兄弟姐妹更为悲惨的遭遇。

图32 奥地利城市利恩茨(Lienz)将一个大广场的名字改为“阿道夫·希特勒广场” (正如奥地利和德国的其他许多地方),利恩茨当时处于大日耳曼帝国境内。出处:作者收藏的当时的明信片。

拿下捷克斯洛伐克对希特勒来说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由于苏台德边境地区有大量的德意志民族居住,海莱茵(Heinlein)领导的右翼党派在德国的支持下挑起了动乱。1938年夏,一场危机正在酝酿。一部分原因是,据一些并不准确的传闻,捷克边境有德国势力在鼓动民众,这导致了捷克人真的开始鼓动自己的民众。在一周的矛盾冲突后,动乱基本平息下来。但对此的讨论却越来越多,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协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后,在1938年夏的慕尼黑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些边境地区被让给了德国,张伯伦回到英国后,挥着希特勒签署的一张纸,声称这意味着“我们时代的和平”。张伯伦所谓的“绥靖政策”自然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但也有很多人为其辩护,认为他帮助英国争取了军事准备的时间。当时,希特勒本人对不流血的成功感到非常失望,觉得原本可以打个胜仗,结果被骗了。相反,德国人看到战争的威胁消失了,反而松了一口气,希特勒的国内支持率随之上升。同时,捷克斯洛伐克失去了重要的防线。1939年3月,希特勒决定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剩余领土,军队直接进入布拉格,没有遭遇多少反抗。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成了“受保护国”,斯洛伐克则成了德意志帝国的卫星国。西方国家甚至不给这个他们不甚了解和关心的“遥远国家”一点求救的机会。

入侵波兰时,希特勒才遇到了西方强国较为认真的不妥协。立宛陶人放弃了梅梅尔领地,但波兰人却不放弃但泽。3月31日,英国向波兰保证支持波兰的主权独立。尽管遇到点磕磕绊绊,希特勒却建立起了对英国的认识,他认为英国是一个孱弱而且犹豫不决的国家,不会遵守自己的诺言。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作出了令人惊讶的举动,他和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协定,要知道苏联一直是纳粹在意识形态上的大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希特勒和斯大林来说都是战略性的,两国在瓜分波兰上具有共同的利益,斯大林需要时间进行军备重整,而希特勒也想防止英苏结盟,这样他就可以集中精力打败西边的国家,而不用两线作战。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为了兑现对波兰的承诺,向德国宣战。由德国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再反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动时,德国人普遍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大多数人对战争并没有多大热情。

地图6.2 1935—1939年纳粹德国吞并的领土

地图6.3 1939年波兰被瓜分

地图6.4 1942年秋,希特勒的帝国

波兰战役让德国人误以为战争会很快结束。在一场闪电战中,波兰在三周内战败了。一部分国土被并入了德国,另一部分则划归德国政府管辖的“波兰总督府”。紧接着,1939—1940年冬,英法两国只有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被称为假战或静坐战(Sitzkrieg)。1940年春,希特勒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北方和西方:先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挪威建立了吉斯林(Quisling)领导的傀儡政权;然后,1940年5月,德国通过荷兰、比利时入侵法国,法国战败,北部和西部被占领,安于现状的维希(Vichy)法国就此拉开了帷幕。1941年春,德国进军南斯拉夫和希腊。没人预料到这些胜利来得这么早、这么迅速,希特勒在德国的支持率大幅上升,当时国民的生活水平还相对令人满意。这些都给了希特勒一种不可战胜的错觉。戈林向希特勒进言,认为德国空军具备一次性打败英国的能力,于是对英国的一系列空袭开始了。但是英国比德国人预料的要顽强得多。希特勒等不及打败英国并巩固自己对西部的控制,就立马将注意力东移。1941年夏,他认为是时候入侵苏联了,因此开始了他之前本想避免的两线作战。对苏联的战役是灾难性的。由于德国军队太过疲惫,装备也不足,当苏联的冬天来临时,德军在寒风暴雪中冻得四肢僵硬。由于御寒衣物不够,许多德军被冻伤,有些甚至失去了生命。纳粹国内的慈善募捐(冬季援助计划,募捐钱物和一锅煮的食物)让许多德国人捐出了自己的靴子、大衣和滑雪板,但这些物资太少、也太迟了。希特勒军事战役中也有一些战术上的错误,尤其是在进攻上野心太大终致无法维持。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遭受重创,再也无法掩盖。国内的士气和希特勒对自己不可战胜的信心再也没有恢复。

入侵苏联是战争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国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短暂、迅猛的战争,因为后方物资根本无法支撑拖延到现在的战事。1941年,随着欧洲战争变成世界战争,第二个转折点也就来了。从20世纪30年代早期起,日本就在太平洋激发了一些矛盾。1941年12月,日军攻击、摧毁了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结果美国对日宣战。虽然德国和日本同为轴心国,但德国并没有要帮助日本的冲动。不过,希特勒还是借此机会向美国宣战了。权欲熏心的他,为了夺取世界的主导地位,不惜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家的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抗衡,从而将德国此刻仍有希望赢得的欧洲战争变成了世界战争。

1942—1943年,战争形势开始逆转。北非有沙漠战役,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持续不断地空袭德国,而1943年7月法西斯大议会废黜墨索里尼后,意大利境内的战争还在继续。德国三线作战,而1944年6月6日,当苏联在东部进攻并配合西方盟国在诺曼底登陆后,德国的境况就变得越来越糟糕。国内士气暴跌,人们担心着前线的朋友和亲人,忍受着国内不断恶化的条件。希特勒自己几乎成了个隐士,越来越少在公众面前露面,退居到他在西普鲁士的“狼穴”。大多数德国人被各种麻烦和忧虑所困扰,并没有注意到此时正在发生的另一件事,而对于这件事,他们知道的比他们后来承认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