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这部文献,到记述周厉王事迹的地方,未尝不是要放开书本大加叹息的。说:哎呀,鲁国太师名叫挚的有很高明的见解啊!商纣王用象牙做了筷子就使得箕子哀叹。周家治国的大道废缺,作诗的人根据床席间的情事借作比喻,《关雎》这一篇就产生了。道德仁义逐渐衰败,《鹿鸣》这一篇就写出来进行讥刺。到了厉王的时候,因为讨厌听到百姓议论自己的过错,就出现了公卿害怕诛杀而起来包围王宫的祸乱,厉王就奔亡到了彘地。祸乱从京师开始发生,就有了共和行政的局面。从这以后有的人就崇尚武力征伐,强国欺凌弱国,兴动军队不再请求天子的旨令。然而却挟持朝廷的名义,用讨伐的手段使自己成为诸侯们会盟的主宰,政治形势先后由五位诸侯首领控制,诸侯们恣意妄行,淫逸奢侈行为不轨,贼乱的臣下、篡逆的儿子更多地兴起了。齐国、晋国、秦国、楚国,它们在成周的时候地位非常卑微,封地有的只有一百里,有的只有五十里。晋国倚仗着三河地区的形胜,齐国背靠着东海的优势,楚国依赖长江、淮河的隔阻,秦国借着有雍州地区的四方固塞,在天下相替兴起,更换着成了霸主,文王、武王时候所褒奖的大的封国,都因为害怕他们的威严而表示了臣服。因此孔子阐明王道政治,求取七十多位国君,没有谁能任用他。所以他往西方去考察周家王室,论列历史的记录和旧日的闻见,兴举鲁国的史事作记事基础而序次编成《春秋》,上起记述隐公,下限到达哀公获得白麟的那一年,简约史籍中的辞藻文字,除去其中事情的烦杂重复,用来制定一种义理法则,使它包含的王道完备,表述的人事通彻。七十位弟子只能通过口传接受其中的深旨,这是因为有些讥刺褒扬忌讳批评贬损的文辞不能够写在书面上显现出来。鲁国的君子左丘明害怕弟子们人人有异端态度,各人安习于自己的意见,失却孔子原意的本真,所以根据孔子的历史记述详细地论述它的语意,写成了《左氏春秋》。铎椒做了楚威王的老师,因为威王不能够完全了解《春秋》的旨意,采取其中有关政治成败的内容,结果写出了四十章,成了《铎氏微》。赵孝成王的时候,他的辅相虞卿在上采取《春秋》记述的史事,在下观察近世的情势,也著述了八篇,写成了《虞氏春秋》。吕不韦,是秦庄襄王的辅相,也是在上观察上古的变化,删改摘取《春秋》的内容,集中六国时候的世事,因而撰述出八览、六论、十二纪这些篇章,写成了《吕氏春秋》。以及像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等这一批人,各自常常是搜集《春秋》的文辞内容来著书立说,多得都记不过来。汉代丞相张苍用历谱的形式写成《终始五德传》,上大夫董仲舒推阐《春秋》的隐义,很著述了一些文篇呢。
太史公说:儒家的学者断章取义,纵横驰说的学者骋辩他们的言辞,不致力于综合考察事情的终始;研究历法的人只注意集取世事的年月,阴阳术数家特别关注于神运,撰述谱谍的只单独记载世系谥号,他们写出的文辞都很简略,想总体地观察一下各方面的要领就非常难。于是谱列十二个诸侯国的大事,从共和元年起到孔子去世(还包括以后的两年),用表列的形式把研究《春秋》《国语》的学者们所探究的政治盛衰的要旨著述在篇中,替那些想成就学问而研习古文的人删取其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