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02年8月
地 点:北京宣武区(今西城区)牛街某居民楼
访谈者:定宜庄
在场者:岑大利、杨海英注12
[访谈者按]张先生的祖父张伯桢(1877—1946),字子干,号沧海,又号篁溪,广东东莞篁村胜和村人。他是康有为“万木草堂”的弟子,曾两度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回国后,先后捐资在北京左安门广东新义园(即今龙潭湖公园内)建造袁督师(袁崇焕)庙,又在北京广渠门内广东旧义园(即今东城区东花市斜街袁崇焕祠旧址)重修袁督师墓。1919年又在袁督师庙南一里许修建袁督师故居,自建房屋于旁,时人称为“张园”。 张伯桢撰有“佘义士墓志铭”,与康有为的“袁督师庙碑记”一起,都立于龙潭湖公园的袁督师庙之内。佘义士的事迹得以彰显于世,首发轫者就是张伯桢先生。注13
张伯桢先生之子张次溪(1909—1968),名涵锐、仲锐,号江裁,是对北京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学者,有多种堪称经典的著作传世,其中有《袁督师遗事汇辑》,还有收入《燕京访古录》中的有关佘义士的传奇。今人所谈佘家故事均出于此。
张伯桢父子早已离世,我有幸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他们的后人、张次溪先生之子张先生。当然,依照我的行事方式,询问的便不仅仅是与佘家有关的史事,也包括了张家的家史,张伯桢、张次溪父子的生活与为人。我相信这有助于理解与佘义士逸事相关的背景,更有助于了解当年来到北京做起这些事情的“人”。事实上,对于后来一度成为“旗人”的佘家后人,我也是着力从这样的角度理解的。
张先生不愿我披露他的姓名,也不允许我录音,他说他不愿意糊里糊涂地伤害到别人。所以我与他的交谈,是由与我同去的岑大利、杨海英二人笔录的。在此对张先生和她们二人致以衷心的谢忱。
张有强(化名,以下简称张):您到我这儿来是想问什么呢?
定:我想知道的是,第一,您祖父、父亲的经历和背景,这纯粹是好奇。第二,我对佘义士的事感兴趣,我想知道这里边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第三,我想知道袁崇焕的庙与祠之间是什么关系。
张:我不愿意与专业人员打交道。业余的可以不负责任,可以胡说八道,不怕丢人,不怕露怯。我怕糊里糊涂把人伤了。
我1948年出生,今年54岁。我的老家是广东东莞篁溪村。祖父张伯桢,被篁溪的《东莞名人录》收进去了。我们家祖上也出过一个抗清英雄,叫张家玉,他是我们张家正支的第十七代,到我应该是二十八代了。我们家里有一个供祖先的龛位,每到清明都要供奉,有袁崇焕和张家玉的像,都要给他们磕头。注14
我祖父是1905年前后,在家乡中了秀才,想进一步提高,就到广东去拜师,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他也去听,就这样成了康有为的学生。他岁数小,梁启超是他的大师兄。我祖父为人诚恳,与康有为处得比较好。
定:您祖父为什么到北京来了呢?
张:我祖父在广东读书,受孙中山华兴会、光复会等思潮的影响,又赶上19世纪末期的出国留学热,就上日本留学,因为日本是最近最便宜的。他去过两次日本,跟那些革命党人有联系,跟华兴会有过接触。在日本读的是法律,回国之后正是清朝末年,也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也要跟世界接轨。他回来后算是个举人的位置。听我妈说,当时的读书人看不起他们这些留学回来的“洋举人”。我父亲是从事法律方面工作较早的一批,在清政府的法部任了个小职员,是这样到北京来的。从1907年到一九二几年,祖父就在北京,住在烂漫胡同49号。注15北京有一个长兴书局,康有为是东家,我祖父也在那里为老师办些事。1929年康有为去世,书局就被倒出去了,倒给了伦哲如注16,他是周叔迦注17的老师,北大二三十年代最有名的目录学专家。伦哲如是东家,他又找了一个经理,就是掌柜,叫孙殿起,孙殿起又带来一个雷梦水注18,书局就改名叫“通学斋”。雷梦水后来成了享受国家津贴的5名专家之一。这就说走了。
我祖父在北京有了收入有了钱,生活稳定了,又正好是30多岁,就开始留意文史方面的资料。现在专业人士认为袁崇焕是广西藤县人,可是我祖父他们这一辈人认为他是东莞人,要表彰先辈,就在左安门内新西里3号买了一块地,盖了13间半房子,叫张园。我祖父认为张园那地方是袁崇焕住过的,他就是要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位抗清的英雄,记住他是东莞人。
我祖父上个世纪初的生活比较富裕,就出钱盖了袁崇焕庙,这庙在龙潭湖里头,我奶奶、我父亲的哥哥和弟弟都埋在那里。后来有人说袁庙是“北京人民”盖的,这“北京人民”是谁呀?那座庙的南门不开,南边一间房里边有我祖父的造像,有我们张家的一块石刻,记载的都是张家的事,跟袁崇焕没有很大关系。康有为为袁崇焕写的碑文也在庙里,我个人认为这是祖父当年修庙时鼓捣出来的,他跟康有为有师生关系,康有为在世时,有许多事情是我祖父给办的嘛。那庙我幼年时进去过一两次。1988年我又去过一趟,带着儿子,那时他还上小学吧,我要他记着这事,不要忘记了。有个看庙的老同志给我打开了那间房。那庙整修得已和我小时候记得的不一样了。注19
张园与那庙还有一段路程,我祖父可能是把张园当别墅看待的,我父亲、叔叔少年时都在那里读书。烂漫胡同是东莞会馆的所在地,北京的东莞会馆是家乡人集资盖的,产权就是家乡人的,凡进京赶考的人,没有能力的就可以白住,即使有人搬走了,房子空下来,再有人搬进来还是白住。我祖父刚来北京时就一个人住在那儿,1910年左右把家眷接来,我们家就一直在那里白住,没有人收钱,我就是在那儿出生的,一直住到解放后。注20我小时候会馆里住了十户左右,也不全是东莞人。比如有一户是河北人,在中国书店修补旧书的,是伦哲如的徒弟。“文革”时我家被抄家,1969年被从会馆赶出来,当时就有20多户了。
我祖母是原配,也是广东人,与我祖父一道来到北京。她生了我二叔之后就病逝了,那时我父亲六七岁,她也就是40岁左右。我祖父还从广东老家带来过一位奶奶,她身份有点特别,可能是二房吧,后来扶正了。她是1958年去世的。祖父生了十来个孩子,活到解放后的只有我父亲,行六,还有我的叔叔,行九,我们叫他二叔。我叔叔差一点就南下投了共产党,他后来在北京农业大学学畜牧,是1999年去世的。我小时候对这些事都不知道,直到1988年我回老家,我叔叔堂房的弟媳妇,她那时也有七八十岁了,家里挂着像,想了半天才想起那(像)是我亲奶奶。
1927年蒋介石把政府迁到南京。政府机构挪了,剩下的名义上的办公人员,多数都是老的,或者有家有口的。我祖父就没有正常的经济收入了,就开始往下坡走,所以我父亲十六七岁就不得不出来工作,挑生活担子。我祖父是1946年去世的。
我父亲从小读书,当时孔教大学注21的主事与我祖父是好朋友,孩子进去能便宜点,我父亲就那么进去的,在那里读了几年。他的老师有林琴南注22,有吴北江注23,他的同学里头名气最大的是齐燕铭,后来给周恩来当过秘书。注24我父亲修满了学分就算毕业了,后来先是杂七杂八地在社会福利部门做点事,然后在北平研究院史学部研究北京史,很踏实很卖力地做了一段研究,他就是在这时打下的基础,他的导师中有顾颉刚、陈垣,同学里名气大的有吴思玉、周汝昌,还有刘鹗就是刘铁云的后人刘厚之。他在这里决定了研究北京史的方向,解放后在北师大工作。我父亲写过《燕京访古录》,写那些做学问的人,他那方面的有意思的文章多了。注25他1957年就脑溢血,半身不遂,上不了班,吃劳保一两年之后就等于是“劝退”了,当时我9岁,他还不到退休的岁数。所以我们家境就不好了。我父亲第二次病倒时我上初中,我1965年从宣武区的六十三中初中毕业,因为家里倒霉,没有心思再念书,就工作了。1968年我父亲去世,当时我20岁。我从十四五岁就意识到要自己挣饭吃,现在我这孩子22岁了还没这思维能力呢。
我母亲是浙江海盐人,海盐徐家,家里出过军机大臣,徐用仪。注26我外祖父的名字叫徐蔚如。当年我祖父在清末的法部,我外祖父在财政部,本来不熟,大概是朋友托朋友说的。我外祖父特别有学问,听说他想寻一部书,多年寻不着,却被我父亲从一个小摊上买到了,送给我外祖父,他非常高兴,就把女儿嫁给他了。我母亲的年龄、家庭都与我父亲相当,可是两人的脾气秉性全不搭界,所以我母亲挺委屈的,委屈了一辈子。我觉得现在像我母亲这样的人不多了,这是后人都应该学习的。我母亲是个家庭主妇,我父亲只懂得做学问,除了学问之外,就是个糊涂虫。那时候他在北师大历史系做资料员,每礼拜六回家要去澡堂洗一回澡,每次都要我母亲把所有东西准备好,裹一个小包裹放在他床头,他非得看见这个包裹,才能想起该洗澡了。到礼拜一早晨去上班,衣服也得我母亲准备好,连他的校徽都要给别好在衣服上。当时北师大教职工的校徽是红的,学生的校徽是白的,因为我姐姐也在北师大上学,所以有一次我母亲太忙,忙糊涂了,给他的衣服上别一个白校徽,他就看也不看把白校徽别走了,回来还埋怨我母亲。我母亲是1910年出生的,1975年去世,活了65岁。我看《四世同堂》,觉得就好像有我们家的影子似的,我母亲就像那个大嫂韵梅,我父亲就特像那个大儿子。
我祖父在广东的时候就信佛,他是学密宗的,六世达赖到北京时他还去拜访过。注27外祖父学的是净土宗,跟弘一法师是好朋友,他的名望比我祖父还大得多,他们都是居士,程度也都不在学问之下。注28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有南张北周之说,南张是张之洞,北周就是周缉之了,他就是周叔迦的父亲,北方洋务派的首领。注29“一战”时周家大受打击,损失白银四万两,挺消沉的,就请我外祖父聊佛法,讲通了,周后来狠读十年的佛学书,再出来就进了北大当教授。我小时候就知道周叔迦这个人,周家都信了佛,周绍良是北京市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嘛。
我外公是1937年去世的,59岁。我姨,就是我母亲的姐姐,一辈子没结婚,就在家里念佛,她打小儿就信,她性格有点儿怪异,也许因为信佛,就把人生看淡了吧。我姨是中国佛教协会资料室的,1975年退休。我母亲也是非常信的,她临死咽气的时候,我大姐和我三姐还有我在身边,我们叫她妈,没有反应,但突然间我就听她咕噜咕噜念出一串,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她在念佛,我说:“妈,您念念佛吧”,她果然就又念出一串。我后来读净土宗的书时突然发现,即使人一辈子不信佛,只要临死时念了,亡魂就能到西方的极乐世界,我发现我无意中做了这么一件事,一件非常对的事。
我母亲去世25天之后,我姨也去世了。当时我大姐正赶回来帮助料理我母亲的后事,发现我姨病得也不轻了,她死时我们后院的一个老太太上我家来给她洗,出来就说,真是个修行的人,身上真干净。她临死时不难受,就是说修到这个程度,痛苦就越过去了。她去世那天是2月4日,那天立春,正是海城地震那一年。我是从1999年正式开始信观音的。
袁督师庙是1952年归了国家的,1986年崇文区政府花了16万,把龙潭湖的袁崇焕庙重修了,现在有3间房子。张园这边在抗战之前都过得挺红火,后来国民党兵住进去,成了兵营了。国民党打败了,房子也没人看,就找了一个姓徐的农民给看着,招了些住户,跟这个徐大爷说收了房钱把房修修,他也不管。我父亲和叔叔就想,索性就交给国家吧,1958年就由我父亲和叔叔两人以我爷爷后人的名义捐给了政府。捐房的证明我还见过的。
“文革”中我们被抄家,书也都被抄走封存了。1969年我们被从东莞会馆赶到马路对面,我妈就是在那儿去世的。我祖父捐的那座张园,后来漏了,我也呼吁过,要求为我解决实际困难,我还算幸运,崇文区政协的一个副主席沈先生找到有名望的人,一起帮我呼吁,最后终于从平房换到牛街这儿。
父亲有4个孩子,我有三个姐姐,父亲比较偏爱我,我与父亲接触多些,他的朋友往来,我也听点故事。“文革”后落实政策,父亲的书找回来了,1万多册。有关袁崇焕的情况,后来资料归堆,我也动过搞研究的心思。1982年我犯了心脏病,房颤,送到阜外医院抢救,身体恢复后感到不行,干不了历史研究,就把这些材料都处理了。我先是给广东东莞政府写过一封信,开始没人理我,后来到1987年,东莞县志办和图书馆突然来了一封信,说我寄的资料都收到了,挺好,问还有没有,给了我400元钱,要当废纸卖了也不值这么多钱啊,这还算家乡人重视。篁溪村有一个县志办公室,市里要写地方志,分到村里,老家有一个写作小组,给我写信要资料,我说已经给了东莞市了,村里又问我要,我说还剩一箱子,篁溪村那边说请你来一趟,让全家都去,管吃管住,我就去了一趟,可我连广东话也听不懂。我一直认为政府就是一回事,后来才知道,篁溪村写作办公室与县里根本是两码事。我反正认为,归了家乡就得了。
现在说的袁崇焕祠,指的到底是龙潭湖那个,还是五十九中那个,我也弄不清楚。那时候到清明,我祖父他们是不是也去五十九中那个墓拜祭,我就不知道了。我父亲倒是有一张为五十九中那个墓铲土的照片,是1952年照的。那次要把袁崇焕的墓从城里迁到城外,广东籍的名人,李济深,叶恭绰,章士钊,还有一个叫什么来着,是十九路军军长,就是在上海与日本人血战的那位,他的儿子,现在是市政协的副主席,他们联名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让彭真解决,就把这墓保留下来了。五十九中那个袁崇焕的墓其实就是两个坟包,里边没有尸首,只是一个衣冠冢。至于(广东的)旧义园与新义园有没有关系,我也不知道。七几年、八几年的时候我也去五十九中看过,那时候已经没人守了。反正这几处都不挨着。我与佘家的人没有见过面。
定:……(讲佘幼芝所讲的故事)
张:您说的这个故事我早就听说过,我一直把它当作一个故事,再扩写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电视连续剧啊,至于有影儿没影儿,我不清楚……我也没听我祖父、我父亲讲过,我心目中就知道佘义士挺高尚的,能为袁崇焕守坟就已经挺棒的了。可是从那时到现在,枝枝丫丫的,其间发生过多少事谁知道,十七代,哪里能这样简单?
现在我在家没事,就在电脑里写一些小故事,写我经历的平房杂院中那些邻里之间的关系,我要把它留给我的儿子。不过这些与袁崇焕就没有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