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文化常识 » 中国文化常识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文化常识》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字形

关灯直达底部

“六书”是字的构成方法,从战国到现在没有多少变化,但真正要把汉字写下来,从古到今的变化可就大了。汉字字形的变化,大致说来,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石鼓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字体,它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其内容多为问吉凶的“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商代甲骨文

随着殷商王朝的灭亡和殷都(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的夷为废墟,这批文献资料被埋没于地下3000多年。直到1899年才被一个名叫王懿荣的人发现并认定为商代的遗物,从此便有人开始搜集并拓印其文字进行研究。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殷商文化的研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对它的研究也成为一门新学科——甲骨学。近代学者刘鹗和罗振玉都是甲骨文早年出土时期对甲骨文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参见《文物·考古》中“甲骨文和刘鹗、罗振玉”词条)。

金文

所谓金文,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上古称青铜为吉金,所以把这种铜器上的铭文叫作金文。由于钟和鼎在两周时代青铜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又将金文称作“铜器铭文”或“钟鼎文”。

商代金文的字体和甲骨文相近,文字内容或者是记事功的,或者是录训词的。西周金文就字体整齐了,文字内容多是与祀典、赏赐、征伐、契约有关的记事。

大篆

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到周朝,周宣王时(公元前9世纪)的史官史籀,曾对古文进行过一次整理,其结果是产生了“籀书”,即大篆。大篆是相对于秦朝时的小篆而言的。

颂簋及铭文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国事多,文书繁,感到原有文字繁杂,于是,命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将大篆简化为小篆,统一了文字。

隶书

小篆发明后,仍然满足不了越来越繁多的文书的需要,书记官虽用小篆,但有时候为了求快,下笔不免写得草率些。久而久之,这样写的人多了,便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员看的。但隶书的最终定型是秦朝的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自己获罪下狱后,作隶书3000字进奉给秦始皇,被采用,他还靠这个当上了御史。

隶书到了汉朝才成熟起来,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是就汉隶即“八分书”而言的。

颜真卿《多宝塔碑》

楷书

隶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汉末魏初(公元3世纪初期),又出现了“真书”。真书又名“正书”、“今隶”(以区别于汉隶),是一种通行到现在的、人们最熟悉的“楷书”。

关于楷书的首创者,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而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行书起于晋代,至今通行。“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便是行书书法的巅峰之作。

草书

东晋王羲之书法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瑕。但草书尤其是“狂草”写出来后别人大都不能辨认,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之本能。于是,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需要,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几百年间,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仿宋等多种变体。近代西方印刷术传入后,在西方文字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然而,由于宋体字既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赵海燕汤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