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文化常识 » 中国文化常识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古代园林

关灯直达底部

中国古代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自然山水丛林,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清《点石斋画报》园林布局

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

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造园法则成熟,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和造园艺术家。

中国古代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其中尤以清代的皇家园林著称。清代的皇家园林,在继承了宋、辽、明代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大量汲取了江南园林意趣和造园技巧,既不失北方的豪壮气概,又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柔美气氛,这种兼备了南北之长的清代皇家园林,使园林艺术登上了巅峰。

皇家园林大多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而成,一般占地很大,少则几百公顷,大的可到几百里的范围,气派宏伟,包罗万象。历史上著名的宫苑有秦朝和汉代的上林苑、汉代的甘泉苑、隋朝的洛阳西苑、唐朝的长安禁苑、宋朝的艮岳等。现存皇家宫苑都是清代创建或改建的,著名的有北京(明清)城内的西苑(中、南、北海)、西郊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静明园、圆明园(遗址)、静宜园(遗址)、畅春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帝王宫苑都兼有宫殿功能,其苑景部分的主题多采集天下名胜、古代神仙传说和名人轶事,造园手法多用集锦式,注重各个独立景物间的呼应联络,讲究对意境链的经营。

私家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它多是人工造的山水小园,其中的庭园只是对宅院的园林处理。一般私家园林的规模都在1公顷上下,个别大的也可达4-5公顷。园内景物主要依靠人工营造,建筑比重大,假山多,空间分隔曲折,特别注重小空间、小建筑和假山水系的处理,同时讲究花木配置和室内外装饰。造园的主题因园主情趣而异,大多数是标榜退隐山林,追慕自然。历史上著名的私家园林很多,见于记载的就不下1000余座,其中,苏州、扬州、南京的园林最为人所称道。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园林还有寺观园林和邑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两类。

寺观园林一般只是寺观的附属部分,手法与私家园林区别不大。但由于寺观本身就是“出世”的所在,所以,其中园林部分的风格更加淡雅。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寺观地处山林名胜,本身也就是一个观赏景物,这类寺观的庭院空间和建筑处理也多使用园林手法,使整个寺庙形成一个园林环境。

至于邑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苏州虎丘和天平山、扬州瘦西湖、南京栖霞山、昆明西山滇池、滁州琅琊山、太原晋祠、绍兴兰亭、杭州西湖等都可归入。还有佛教四大名山以及武当山、青城山、庐山等。这类风景区尺度大,内容多,把自然的、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既有私家园林的幽静曲折,又是一种集锦式的园林群;既有自然美,又有园林美。

(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