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格力提出的“整机6年免费包修”的口号,董明珠说:“格力之所以提出6年免费包修,而不是5年,也不是7年,一是说明格力对自己的空调产品质量过关有信心,6年之内,我们的产品基本上不需要维修;二是展示格力人做事严谨认真的精神风貌,6年之内,我们的产品一定要做好保修。包修的期限短,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包修期限长,是对企业本身的不负责任。”
当有人把格力空调的竞争力归结为销售模式或者售后服务时,董明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她说:“格力的竞争力来自于产品自身的‘产品力’,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格力空调赢得市场的撒手锏。”
营销出身的董明珠曾明确提出:“仅仅搞好营销还不够,产品才是第一位的。”其实,从广义上来说,“营销”是包含“产品”这个概念的。董明珠说这番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强调“产品”的决定性作用。质量是一个产品销售的前提。任何一个产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质量,才有可能卖个好价钱,才敢跟渠道大户叫板,才敢说花钱的广告促销远远比不上不花钱的消费者口碑促销。
格力电器一直把“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作为身体力行的营销理念。任何一款新产品在未成熟之前,格力都不会匆忙地把它们推向市场,进而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相反,对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格力的技术人员要经过反复试验,彻底解决所有的质量问题后,才放心推向市场。在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格力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坚持服务于消费者的原则,以翔实、缜密的市场数据为参考资料,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新产品设计出来,还要经过严格的试生产、长期运转试验和重新调整设计等流程,在历经长时间的试验调整过程后,验证产品质量真正过关了,才可以正式投入生产,并上市销售。
在中国,空调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价格战、概念战和服务战,无时不在充斥着消费者的视听神经。变频空调推出时,格力“冷静王”分体式空调已经投入研发阶段,该款产品的能效比为3.35,达到国家二级能效标准,噪音也仅为34.2分贝。格力“冷静王”一旦问世,就将成为国内噪音最小、制冷效果最好的空调。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得知此消息,其他厂商纷纷开始推出变频空调。为了抓住时机,抢得第一桶金,他们纷纷将自己不成熟的产品投放市场,结果,很多产品都出现“死机”现象。
就在众多厂家抢时机推出变频空调的时候,格力却反其道而行之。董明珠下令把“冷静王”雪藏起来,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提高产品质量。针对一片风叶,格力电器在精心研究如何使产品的风量更大,而噪音更低;针对同等的输入功率,格力空调在精心研究产品的制冷量要力争比同行多,哪怕只多出0.1瓦。格力电器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细微举措,实实在在地提高产品的能效比。
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电器电容表面温度只要达到70℃,能正常运行600小时,就可以判定为合格。可在格力,电容必须在此条件下能正常运行1000小时,才被认定为合格。在铜管等一些辅助材料的使用上,格力电器一直坚持采用全球最大的铜管制造商所制造的铜管。这样的铜管,质量被公认为是行业内最好的,而其价格自然要比其他铜管的价格高,而且要高出5%以上。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格力在推出自己的“冷静王”时,完全做到了胸有成竹,产品一上市就一炮打响,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格力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也曾走过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
1991年,格力电器刚刚成立的时候,是以“迟来者”的身份加入空调行业的。当时,格力仅有一条破旧的窗机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不过2万台,而竞争对手的年生产能力却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格力一入行就陷入困境,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只好连连到银行救助。屋漏偏逢连夜雨,格力的求助遭到断然拒绝。
但格力人没有气馁。在格力电器成立之初的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朱江洪曾经慷慨激昂地说:“我们既然选择了做空调的这条道路,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努力做好空调,还要做出中国最好的空调!”
在这样的信念之下,格力的设计员夜以继日地边设计边出图,然后就投产。这时,国内的空调市场还是卖方市场,产品还没下线,就已经有大批订单等着,无论质量好坏,都能卖出去。创业之初的格力,还处在模仿制造初期,在质量上常常遇到尴尬的场面。
从1995年开始,格力空调全面启动了质量整顿工程。格力制定了“总经理12条禁令”,后来变成了“总裁14条禁令”,对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操作,作了近乎于不近人情的规定。只要员工违反其中的任何一条,一律予以辞退或开除,坚决不手软。一系列“心狠手辣”的措施,对提高格力空调的质量起到了推进作用。
为了严把产品质量关,格力下设的技术部、质检部、企管部和总装分厂,联合向公司实行空调质量承包。时任总经理朱江洪让人在总装分厂厂部放了一把大铁锤。只要空调的产品质量不达标,就由这四个分支部门的负责人,当众用大铁锤把空调砸烂,并对有关责任者进行处罚。
营销出身的董明珠认为:销售和产品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绝不能轻视哪一手。销售能力再强,也不能卖掉一堆破烂;质量再好,如果不推广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从全局看,销售和产品有一个不够硬,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董明珠才不遗余力重视产品质量。
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是格力电器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也得到了消费者和媒体的好评。2005年11月28日,中央电视台在《东方时空》栏目播出的《时空调查》中,揭晓了新浪网关于消费者认可度最高的家用电器品牌调查结果,格力空调成为了消费者认可度最高的空调产品。调查中,格力空调在空调类中的得票最多。
格力电器受消费者欢迎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品的质量过硬。一个企业是否有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体现在技术、品牌、专利和行业技术标准等硬指标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企业在制度、管理、营销上有没有过人和创新之处。尽管消费者的口碑与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画上等号,但如果一个产品连消费者都不认同,那生产它的企业也无所谓有自主开发能力了。
新疆吐鲁番地区一直以天气干燥炎热著称,国内一些厂家的空调运过去,根本无法正常工作,机器烫得可以摊煎饼。而格力电器的销售人员成竹在胸,将专门出口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空调”运送过去,很快占领了整个吐鲁番市场。格力空调在这些市场的优异表现,就是源于公司对产品的高标准设计和对产品的严格检验测试。
事实上,董明珠对格力品牌的认识要更高、更远、更让人敬佩。她曾经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说:“我的目标很清晰,作为格力品牌,不属于我个人,也不属于珠海市,我认为它是属于中国人,我把它看成是中国人的品牌,我们的奋斗目标离我们所达到的目标还有距离,既要从技术上提高,还要从市场占有率上提高。”
霸气的董明珠从来不隐瞒自己的“野心”。她豪气地说:“我们的企业,已经是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还不是简单的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方面的领先,而是综合实力的领先。我们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说自己是中国第一,我们认为这个话已经没有分量,也不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保持世界领先,格力空调要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30%。这才是格力的目标,百年不变。”
“好空调,格力造”的广告词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是因为这句话把好空调和格力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让消费者想到好空调就联想起了格力,一听到格力,就想起了好空调。董明珠说:“格力的目标,就是让全世界的人都信赖格力空调,就像人们信赖奔驰和宝马一样。”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格力才会有“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