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么远那么近 » 这么远那么近全文在线阅读

《这么远那么近》第九章 1995 | 宠爱与被宠爱

关灯直达底部

1995

宠爱与被宠爱

语录

在乐坛多年,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名和利,而是获得一帮忠实的拥护者。他们对我的支持,令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他们对我的爱戴与拥护实在令我非常感动。

——1985年

张国荣谈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张国荣在最音乐事业最巅峰的时刻告别了舞台退出歌坛,令歌迷倍感惋惜。

张国荣的嗓音有独特韵味,低音浑厚,高音清透,共鸣圆润,著名音乐人、作家黄霑形容“入耳之舒服,有似陈年干邑,醇醇地流入咽喉”。自从他退出歌坛开始,就反复不断地有同行、媒体、歌迷劝他重新复出。他置若罔闻。他是真的厌倦了偶像歌手的生活,不愿自己的人生被“歌唱”而俘虏,始终没有答应复出邀约。

但是他又真的喜欢唱歌。据朋友们说,每次结伴唱KTV,或是在私人宴会中,张国荣总是一首接一首,令在场同伴大饱耳福。1993年初拍摄的贺岁片《花田喜事》里,剧情需要演唱一小段粤剧《求神》,在周围众人的百般劝说下,他终于答应亲自录制这段粤剧,并声明,这是因为电影需要,而非自己复出歌坛。

1992.11.1.录制《求神》这段粤剧只有短短1分多钟,为了这珍贵的一分钟,当年电影放映时,竟出现了观众提着录音机进场的盛况,就是为了录下这段“张国荣的歌声”,以便“常听常新”。

这之后,张国荣仿佛找到了宣泄自己“唱歌瘾”的渠道,他先后在电影《东成西就》《白发魔女传》《金枝玉叶》《夜半歌声》《风月》中尽情高歌。奇妙得很,退出歌坛的张国荣反复被邀请饰演音乐人的角色。《夜半歌声》里,他是民初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歌剧家,为此,他亲自写了三首有歌剧风格的“戏中戏”作品,一咏三叹,令人折服。《金枝玉叶》里,他又饰演一位在乐坛呼风唤雨的音乐监制,一曲《追》唱得人如痴如醉,刘嘉玲在现场听到“汗毛直竖”,电影里的“歌手选拔”一幕,还安排选手恶搞张国荣本人的经典金曲,令人笑破肚皮。

电影中的歌曲越来越多,已经足够出一张唱片了。唱片公司的游说更加积极,此时他自己心态也发生变化,两相契合,终于获得了他的首肯。1995年7月7日,唱片《宠爱张国荣》放在了各音像店最醒目的位置。

《宠爱张国荣》唱片封面

张国荣之所以选择从未合作过的滚石唱片公司,除了希望能接触更多音乐人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滚石答应张国荣“不宣传”的条件。这也是张国荣复出歌坛的前提,他不愿被市场绑架,只想创作自己满意的音乐,唱自己喜欢的歌。张国荣复出歌坛是如此水到渠成,但仍然反复被问到“为什么”,懒得解释,他笑说:“那么多不会唱歌的人都在出唱片,为什么我不能复出?”又有媒体指责他出尔反尔,他笑得更欢:“我又不是处女,难道我还要立贞操牌坊?”

自信满满的张国荣回来了!

他绝非妄自尊大。由于不作宣传,其实歌迷完全不知情《宠爱》里的歌是什么样的,但毫不影响其销量,在香港几乎以每分钟销售两张的数量迅速被抢购一空,一举创下当年全港唱片销量冠军。第二年的第二张专辑《红》,在唱片封面上更是连名字照片都没有,只有一片火红,再一次引爆香港乐坛。被问及是否担心不宣传会影响销量?他的回答让记者瞠目结舌:“我的歌迷会自动去买的。”

首版《红》唱片封面

张国荣的“自负”,建立在对自己艺术的信心上,建立在自己对歌迷的真诚上;歌迷宠爱张国荣,是因为偶像更宠爱歌迷。

1992年张国荣第一次踏足中国大陆,到北京拍摄《霸王别姬》。为他指导京剧的张曼玲老师一直跟着他,亲眼见到这位“香港巨星”是如何受欢迎。剧组为了保持安静的拍摄环境,尽量封锁具体行程,但“神通广大”的粉丝们总是千方百计打探到偶像行踪,屡禁不止,张国荣不论到哪个饭店、或是到哪个排练场,周围都是蜂拥而上的歌影迷。也有很多年轻人不敢直接跟偶像当面接触,会绕着弯儿找到张曼玲,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卡片、本子,请求转交签名。

最初她拿着一大堆卡片递到张国荣跟前还有些犹豫:“国荣,你看,那么多……”

张国荣从来没有二话,全部拿过来:“没问题,签!”刷刷刷,大笔一挥。

“这儿还有两个。”

“来来来……我都签了。”

有一位女学生,独自穿越大半个北京来到香格里拉酒店忐忑地等着,当张国荣得知情况后,不仅认真地为她签名,还亲自掏钱打车送她回家。

其实何止这些影迷,到饭店吃饭时,一听说是张国荣来了,不管是厨师还是服务员,都匆匆地赶到他所在的包间,期望能与巨星合影、签字留念。张国荣从来不拒绝,每次都很热情地跟服务员一起合影,一起照相,给他们签名。

94年生日宴,与餐厅服务员一起合影张国荣对类似的情况实在习以为常,他若是外出,恐怕就没能有一顿饭能安安静静地吃完。《霸王别姬》在上海首映时,剧组人员于西郊宾馆设宴。这是一个原本只接待各国政要的宾馆,见惯大人物的服务员们居然默契配合,前一个端上菜肴,后一个立刻递上本子,张国荣总是笑眯眯地放下手中的筷子,逐一签名。

张国荣说:我生命里五分之一时间都在为大家签名。

身边的朋友都有感到厌烦的。99年他赴在新加坡参加慈善演出,本已行程十分紧张,拍摄时不停有热情的粉丝前来打扰,工作人员忍不住问:“你有感到烦吗,常常有这么多人围着你?”他摇摇头:“若不是他们这样烦我,我不会有今天!”

张曼玲老师总结:我觉得他总是把每个人都放在他心里。

告别演唱会开场前为场外歌迷签名,每天如是1996年,张国荣的咖啡店终于开张。这是张国荣的梦想,也是他在1989年的告别歌坛演唱会上对歌迷的许诺:“到时候你们凭手中的演唱会票尾,就可以到coffee shop内换一杯免费咖啡。我知道,几十万杯免费咖啡一定会让我大蚀本,但是这个蚀本生意我愿意做。”

开业当天,铜锣湾窄窄的马路被前来捧场的朋友、传媒、以及张国荣的粉丝挤得水泄不通,到了必须出动警察来疏通交通保护安全的地步。艺人从商本不是什么稀奇事,何况这不过是一间小小的咖啡店。但是,这是张国荣的咖啡店!他的魅力着实非同小可。

“为您钟情”咖啡店开业盛况

这间“为您钟情”咖啡店也同时兑现了“可以凭演唱会票尾换一杯咖啡”的承诺。有记者特地到现场调查一番,现场确实有许多歌迷取出票尾,但是得知兑换了咖啡后必须将票尾回收,纷纷表示宁愿自掏腰包买一杯咖啡——谁舍得舍弃讲珍藏多年的演唱会票尾?

张国荣与他的粉丝就是这样互相信赖着。

每次开演唱会,为了顾及歌迷希望与偶像亲近的愿望,他都会安排握手环节。疯狂的歌迷蜂拥而上,他被拽得东摇西晃,要靠保安把他“拔”出歌迷的包围,下一瞬,他又义无反顾地钻进另一边歌迷的热情里。难免被歌迷的指甲划伤,鲜血淤青是常有的事,他回到台上看着麻木肿胀的手,戏称“像猪蹄一样”,但第二天,受伤包着纱布照样再次闯进歌迷堆中。每次演唱会结束后,他都亲自将歌迷送的鲜花和礼物抱入后台。他的家中,专门辟有一个房间安置粉丝们的各种礼物和信件,他对粉丝给他的爱十分珍惜。

1988年底,相熟的电台DJ告诉他有位小歌迷声仔被确诊为骨癌晚期住在医院,医院临终关怀科的护士试探着询问是否可以请偶像满足小歌迷的愿望。张国荣立刻答应了,在声仔生日时特地带上自己的亲笔签名的CD和纯影集来到病房探望声仔,送给声仔一个难忘的生日大礼。其后数日,他远赴澳门拍戏,但从来不忘每天一个电话打到医院,与孩子聊天,直到他安详离世。这件事情他不让媒体报导,孩子的母亲写来感谢信执意让杂志刊登。

只身低调探望患病小歌迷

新晋香港歌手侧田近年在电台节目上秀出自己儿时的一张照片。是他在浅水湾饭店偶遇张国荣,立刻鼓起勇气向偶像索取了签名。当年侧田还是个9岁的孩子,可是偶像的亲切和善深深烙印在脑海中,成为永恒的美好回忆。他说,正是因为张相片的价值,令他深深了解到偶像对歌迷的意义。多年后自己亦成为歌手,对前来要求签名和合影的fans总是有求必应。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不胜枚举,及至这么多年以后,仍然每年都有歌影迷分享曾经的美好经历和回忆。

张国荣对粉丝的一片真心,人人都能感受得到,所以粉丝亦回馈给他最真挚的情感。在今天的社会里、在娱乐圈里,很多艺人都是宣传机器,是经济公司包装出来的产品,不能说这样是错的,因为很多时候,观众只是需要一个幻想中的偶像。但是在充斥着“生产品”的娱乐圈中,有这样一位歌艺、演技都已臻完美、又始终保持赤子之心的明星,显得如此珍贵。

一方面,他满足现时对一个“明星”的所有要求。他英俊帅气的容貌、他不羁自我的性格,已经足够引起粉丝的代入与幻想。而他与时俱进的音乐与电影作品,令他始终与时代保持同步,令他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粉丝。

另一方面,他的真诚与真心,他热忱坦荡的人格魅力令他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令迷上他的粉丝无法自拔。

有许多人问,2003年前后离世的香港巨星这么多,罗文、梅艳芳、黄霑……都是香港乐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什么只有张国荣,能让人牵挂至此,在每年四月、九月(他的忌日与生日)从未间断自发举办各类纪念活动。

其实纪念活动远不止此,从2003年至今,在香港、北京、上海、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洛杉矶、巴黎等全球各地,每年都在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电影放映会、荣迷收藏展、艺术研讨会、慈善义卖会,甚至不乏官方性质的活动,比如韩国首尔在2009年曾举办以他名字命名的“张国荣电影展”,又比如2007年荣迷在日本横滨组织的“霸王别姬艺术展”,被选为中日交流项目。

为什么?除了他在歌坛、影坛的艺术成就确实卓越,在很大程度上亦正是因为他本人的真、善、美,令粉丝难以忘怀。荣迷的怀念,又如同滚雪球一般,吸引着更多年轻一代被他所吸引。

到今天,他已离开整整十年,他已经不可能再有新的作品面世。但是这样一位明星,仍然在不断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粉丝,他们被称为“后荣迷”,有学者称其为“后张国荣时代”。张国荣叱咤歌坛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没有出生,他们迷上张国荣的时候,偶像已经离世,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迷恋与热情。他们研究他的作品,延续他的善心,颇有“传承”的意味。

是偶像的才华与魅力使他得到跨越时代代沟的粉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亦正是因为一代代粉丝的追念,令偶像得以不朽。

张国荣童年不快乐,令他对“爱”字特别敏感。他喜欢照顾别人,亦强烈渴望被更多的爱包围。他曾许下心愿:“希望你们永远都会记得我,因为每一晚,你们给我的掌声和欢呼声,我都会永远记住!”

所以,如果你爱他,如果你怀念他,请你告诉他,天国的他一定会很高兴。

继续宠爱张国荣吧,不要停!

本篇提到和使用的部分资料

✔ 《我和张国荣的忘年交》张曼玲专访,《往事》节目,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2008年8月。

✔ 《The Idea of Leslie 想象张国荣》,2007年3月31日第八次“张国荣艺术研讨会”上,香港文化评论人林沛理的发言。

✔ 《新加坡演艺圈回忆张国荣数次狮城演出经历》,2003年4月新闻。

✔ 《荣少虽重口齿 歌迷唔贪便宜》,1996年5月7日新闻,东方日报。

✔ 《张国荣把温情送给长眠的声仔》,《大众电视》杂志第588期,1988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