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龍太郎Hashimoto Ryutaro 1937.7.29—2006.7.1)
连任第82—83届(1996.1.11—1998.7.30)内阁首相
桥本龙太郎(1937—2006)是日本“后自民党时代”的第一位首相,即1993年自民党一度下野后重新上台入主相府的“夺回政权”首相,也是继宇野宗佑、海部俊树和河野洋平之后第四个不是派系领袖而担任自民党总裁、首相的政治强人。作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任期间对内力推行政改革,对外进行了日美同盟的“再定义”,对日本新世纪的内政外交产生了巨大影响。
1937年7月29日,桥本龙太郎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涉谷区一个官宦之家。祖父桥本卯太郎是当时“大日本啤酒公司”的常务董事,父亲桥本龙伍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大藏省工作,战后曾先后出任吉田内阁的官房次长、厚生大臣兼行政管理厅长官,是吉田茂身边赫赫有名的“吉田十三大金刚”之一,还担任过岸信介内阁的厚生大臣和文部大臣,是当时“有名的厚生相”、佐藤派的大员。桥本龙太郎自幼丧母,在祖母的照顾下长大。7岁时,父亲迎娶继母正,生下弟弟桥本大二郎(原高知县知事)。生母方的外祖父大野绿一郎是日本帝国议会的贵族院议员,曾任警察总监、朝鲜总督府政务总监,继母方的外祖父若宫贞夫也是帝国议会的众议员,曾任政友会的干事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桥本龙太郎也算是出生于一个政治世家。
谈到幼年时的记忆,桥本说:“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未背过我、抱过我。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跟在拖着一根拐杖的父亲的后边。”但就是这位身残志坚的父亲,对桥本的人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父亲带领他们兄弟学习剑道、游泳、骑马、登山,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
父亲为人处事的作风,同样影响了桥本此后的从政生涯。1952年1月,当时正在东京麻布中学上学的桥本,在涉谷站吃惊地看到,报纸上醒目的大标题“桥本龙伍厚生相辞职!”原来担任第三届吉田改造内阁厚生相的桥本龙伍,出于政府削减对战争遗属补助的抗议,愤然辞职。对于这样一位父亲,桥本经常提到:“父亲时常教导我们说‘所谓政治,就是为帮助弱者而存在’,我从心底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自豪。”还有一次是在桥本中学三年级的时候,国会专车的司机在没有什么活动安排的情况下,就带着桥本和弟弟大二郎去兜风,没想到二人兴高采烈地一进家门,就被父亲劈头盖脸地狠批一通:“国会的专车是专门为办公事用的,怎么能用它去兜风,简直是岂有此理!”为此,他还挨了拳头。父亲的“公私要分家”的话,从此深深地印在桥本的脑海里。
同样是受父亲的影响,高中毕业后,桥本报考了庆应大学法学部。桥本在回忆自己为什么选择庆应大学时说:“我自己作这样的选择与我的父亲有不小的关系。父亲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腰椎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离开拐杖便寸步难行,日本战前歧视残疾人,像一高这样的重点高中根本不允许残疾人参加考试。当时为残疾人打开方便之门的只有庆应等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据我父亲讲,当时他只在庆应上了三天学,从第四天开始休学,到当时的文部省前面静坐,以示抗议为什么‘一高’不给残疾人就学机会。从第二年开始,像父亲这样的残疾人有了参加考试的机会,并转入‘一高’上学。对于父亲来说,虽然只在庆应上了三天学,但是终身都对庆应怀有感激之情。”正是这样的经历,为桥本日后成为日本政坛上活跃的“社劳族”(负责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劳动就业等领域工作的政治家)议员注入了一种激情。
1960年4月,桥本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吴羽纺织公司(现在的东洋纺织公司)。当时他并没有想当政治家,而是曾满怀壮志地说:“我将来要做这个公司的老板给你们看看。”然而,1962年11月21日,桥本龙伍的早逝(年仅57岁)彻底改变了桥本龙太郎的人生轨迹。据说桥本龙伍生前本来希望让他的弟弟大二郎继承父业,可是这时大二郎刚上高三,还没有被选举权,要接班有点太早。桥本回忆时也谈道:“父亲没打算让我干政治家这行,我也完全没有热情,因为是个淘气鬼。”
面对社会党的实力人物江田三郎要从参议院的冈山地方区移师众议院冈山二区、来抢夺桥本龙伍“地盘”的形势,后援会提出应该让老桥本的夫人或龙太郎出马,究竟由谁来继承?一时陷入困顿状态。最后佐藤荣作拍板:“让龙太郎接班!”于是,25岁的桥本辞去纺织公司的工作,在1963年众议院大选中,继承了父亲的地盘和后援会,打出了 “继承父亲遗志,全力建设福利国家”的选举口号。11月21日的投票日恰逢桥本龙伍的忌日,桥本获得了大量的同情票,继江田三郎之后,以名列第二的74564票当选,时年26岁,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众议院议员。
步入政界的桥本,投在佐藤荣作的门下,幸运地进入了自民党的主流派。因为佐藤不仅是他父亲桥本龙伍的同僚,而且他们还是邻居,两家在长野县轻井泽的别墅紧挨着,每年夏天都能在那里见面。因此,桥本龙伍去世后的丧葬委员会就是由佐藤主持的,桥本与久美子的媒人也是佐藤夫妇。在佐藤政权下,桥本先后担任了自民党学生部部长、青年妇女对策特别委员会副委员长、产业劳动部部长、文教部会副部长等职务,这些经历砺练了桥本的能力,加上他聪明好学,很快就成为自民党内的一个政策通。
1970年1月,桥本担任佐藤内阁的厚生省政务次官。1972年佐藤下台后,桥本支持田中角荣出任首相,成为田中派的得意门生。1978年12月,大平正芳内阁成立,桥本担任厚生大臣,时年41岁,是新内阁中最年轻的大臣,仅次于此前的田中角荣(1957年39岁的田中出任岸信介内阁的邮政大臣),成为战后日本历史上第二位年轻的大臣,也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首对父子厚生相。接到入阁的电话后,桥本的感言是:“从父亲那儿学到的就是‘政治是为弱者而存在的’,明天,我要去青山墓地祭拜父亲”。
面对厚生省的修改医生优待税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斯蒙病诉讼等棘手问题,人们有些怀疑这个长着娃娃脸的年轻大臣。怀着“努力工作以不输给先父”的抱负,桥本上台半年后,坚持不懈地协调与“日本医师会”的矛盾,着手解决了受到强烈批判的医生优待税制的难题,其坚韧顽强的印象,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摆在桥本面前的最大难题,恐怕是斯蒙病诉讼问题。斯蒙病是一种四肢麻木、瘫痪或失明的神经性疾病,原因与服用一种叫“奎诺仿”的药物有关。万余名患者中的一半将制药公司和批准生产的日本政府推上被告席。旷日持久的诉讼战,多年来折磨着历届厚生大臣。桥本在父亲教导的“政治为弱者而存在”的感召下,在患者代表、制药公司和大藏省、法务省之间反复交涉,终于在1979年9月15日凌晨4点50分,三方代表在协议书上签了字。桥本当场表示:“这件事拖了很久,很对不起。……作为政府方面的负责人,我深感惭愧。我向大家道歉。”政策通加实干家的形象,使桥本声名大振,威望远播。原本忙于斯蒙病等政务而难以全力投入选举的桥本,正在对同月进行的大选结果忐忑不安之时,结果他以104395票头名当选,开创了冈山县的新纪录。
1980年8月到1986年1月,在铃木、中曾根执政期间,桥本担任了自民党行政财政调查委员会会长,他排除党内强烈的反对意见,成功地将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和日本专卖公司由国营企业转为民营,使步履维艰的行政改革迈出可喜的一步。时任临时调查委员会会员的濑岛龙三高度赞赏:“其业绩令人敬佩,如果没有桥本,电信电话与专卖两公司的转轨问题不可能解决。”1986年7月,中曾根任命桥本担任运输大臣,在百日的任期内,桥本身先士卒、雷厉风行,勇于承认政府和执政的自民党的政治责任,一举完成了行政改革的重大举措——长达二十年的日本国铁民营化改革,其出色的政策协调与驾驭复杂局面的才能,赢得了“自民党内唯一的干将”(铃木、中曾根的评价)的美称。然而,桥本能力超群的另一面,是他孤傲倔强、严厉尖刻、我行我素的个性,导致他缺乏应有的亲和力,虽在国民中享有很高声誉,可是在派内却少有追随者,形同一匹独来独往的“孤狼”,数次准备出马竞选总裁,却均因在派内未得到足够的支持而屡屡受挫,这成为其政治生涯中的一个致命弱点。
随着田中派势力的衰退,桥本追随竹下登,担任了“创政会”的副会长。1987年10月,“竹下派七大干将”之一的桥本,被任命为新干事长安倍晋太郎的干事长代理,在竹下登下台后,一度从少壮派议员中也传出推荐桥本的呼声。1989年6月,宇野内阁成立后,在竹下登的举荐下桥本升任自民党干事长,时年51岁,成为首位昭和时代出生的干事长、自民党的二号人物。在利库路特案曝光和宇野深陷女性丑闻的被动局面下,桥本不得不代替宇野首相四处游说,全力迎战7月的参议院选举。选举虽以自民党惨败告终,而桥本却获得了相当的声誉。1989年8月宇野辞职后,桥本继任总裁的舆论呼声最高,但是对总裁人选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竹下派,不愿意推荐本派的桥本,因为会长金丸信希望小泽一郎将来当自己的后继者,而竹下登还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再重新出山,即使考虑后继者也应是小渊惠三。于是,以社会上传闻的“女性问题”为由,“桥本政权”胎死腹中。其间小泽一郎与桥本龙太郎的政治争斗被称为“一龙战争”。最终,社会舆论没能左右首相的人选,派系斗争的诡异性逐步将自民党体制推向崩溃的边缘。
1989年8月,党内最小派系——河本派的二号人物海部俊树出任首相后,将大藏大臣这个重要的位置交给了人气颇高的桥本。桥本首先面临的就是“修改消费税”这个难啃的硬骨头,其事关下次众议院选举胜败和自民党存亡问题。为了寻求国民的理解,桥本奇思妙想出“怪招”,8月底在各大报纸整版登载了自己的照片,配上了广告词“请允许我再说一说——关于消费税”,接着9月中旬又打出“请将您关于消费税的宝贵意见寄往大臣室”的广告,“地址是东京中央邮政局私人信箱1327号,邮编100—91,大藏大臣桥本龙太郎”。信件和电话潮水般涌来,桥本共收到近1.9万份信,起初他还亲笔写回信,但是当写到500份左右时实在写不过来了,就改为在印好的感谢信上签名的方式,给所有人都回了信。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完成了“消费税修改方针”。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后,桥本出于参与构建“国际新秩序”和早日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积极响应美国的号召,全盘接受了出资90亿美元的要求(日本总计出资130亿美元),并且支持海部首相向海湾派遣了扫雷艇。他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积累了外交经验。
时事通信社1991年2月进行的下届首相人选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桥本仍位列榜首,小泽一郎排名第四。正在桥本向首相宝座稳步进军的时候,东京证券丑闻事件和桥本的秘书涉嫌非正当融资的丑闻相继被揭发,主管证券业的桥本不得不于同年10月14日引咎辞职,自民党内开始计划拥立桥本为首相的打算再次化为泡影。1992年10月,竹下派会长金丸信因“佐川事件”辞职后,小渊继任派阀领袖,桥本担任副会长,竹下派分裂。在1993年的大选中,虽然桥本、河野洋平和石原慎太郎等人全力游说,但终究未能改变自民党下野的命运。宫泽喜一被迫辞去总裁之后,桥本认为时机已到,跃跃欲试,但在元老后藤田正晴的劝说下,只好放弃,将位置让给了河野洋平,自己担任了已沦为在野党的自民党的政务调查会长。在八党派联合执政的情况下,桥本的首相梦似乎又变得遥不可及,焦躁愤懑的他,著书立说,1993年12月出版了《日本的未来——我心中的政策》,翌年4月又出版了《政权夺回论》,前者以内外政策为中心,后者则是以政略为中心,强烈地表达了夺回政权的执着信念。
1994年6月,村山富市的社会党、自民党和先驱新党三党联合政权建立后,桥本出任通商产业大臣,虽不是他期望的外务大臣或大藏大臣,但这次入阁也成为桥本的转机。他在1995年6月与美国的汽车贸易谈判中,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敢于对美国说“不”,终于迫使美国放弃制裁,签署协议,避免了一场两败俱伤的贸易战。其坚忍不拔的谈判风格,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赞誉。对于存在“厌美”情绪的日本人,更是把他当做凯旋的勇士。桥本的声誉如日中天,为他登上自民党总裁、内阁总理的宝座,铺就了一条比较坚实的道路。
同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为了赢得下次大选,各派新老议员大都支持人气颇高的桥本,河野洋平则不得不宣布退出总裁竞选。原本是桥本与河野之间的新领导竞争,最后演变为桥本与小泉纯一郎之间的“总裁竞选作秀”,桥本以304票对87票的战绩毫无悬念地击败小泉,出任自民党第17任总裁。1996年1月5日,村山首相突然提出辞职。1月11日,桥本顺利地当选为日本第82任首相,从政三十余年的桥本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时隔两年半,自民党在桥本的领导下,夺回了首相宝座。
第一届桥本内阁是由自民党、社会党和先驱新党组成的三党联合政权。桥本在1月22日第136届国会施政方针演说中,高举“改革”和“创造”的旗帜,提出了重建日本经济、建设长寿社会、开展独立外交和推动行政财政改革四个最重要的课题。
然而,实际上桥本新政府首当其冲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住宅金融专门公司的坏账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日本一些大银行组建的“住宅金融专门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这些公司的坏账愈加严重,已经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复苏。桥本准备在1996年度财政预算中追加6850亿日元,以逐步解决“住专”问题。这种做法招致国民不满和在野党反对。小泽一郎鼓动新进党国会议员轮流在国会通道上“静坐”,阻挠议员入室审议。桥本不得不做出让步,暂不讨论对“住专”的补贴问题。
1996年11月7日,第二届桥本内阁成立,时隔三年零三个月自民党又恢复了一党执政。桥本打出了六大改革的旗号,即行政改革、经济构造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社会保障构造改革、财政构造改革和教育改革。其中成效较为显著的是以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桥本设立了直属首相的“行政改革会议”,排除官僚和官僚出身的人选,组成了一个包括12名财界首脑、学界泰斗的委员会,旨在“确立政治主导的行政模式”。其具体内容主要是根据1998年6月《中央省厅等改革基本法案》,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将原有的1府22省厅精简为1府12省厅;放宽限制,整顿削减特殊法人,减少政府的权限和经济职能;继续推进地方分权改革,根本改变国家与地方的存在方式,提高地方公共团体的自主性和自立性;制订《信息公开法》,提高行政机构工作的透明度等。本次行政改革作为一次“新自由主义改革”,目标是在建立“强政治弱行政、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体制的同时,也是在冷战后的新时期,适应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一个重要步骤。
与日美关系相关的“冲绳问题”,是桥本从村山手中接过来的一个“烫手山芋”。本来由于苏联解体、冷战体制崩溃,日美安全合作成为一个没有对手的“拳击手”;加之日美贸易摩擦的隐患,使得日美同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桥本就任首相约四个月前的1995年9月4日,爆发了驻冲绳美军强暴日本少女的恶性事件。如何处理冲绳问题,成为横亘在日美之间的一个难题。
桥本上台后,他出色地既扮演了美国最可信赖的盟友,又扮演了冲绳人最大的同情者角色。1996年1月23日,桥本将大田知事邀请到首相官邸,听取了大田提出的要求。 2月23—25日,桥本闪电式地访问了美国,以求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建立亲密的“比尔”和“阿龙”的私人关系,同时他利用冲绳事件,将克林顿访日的重点从以往的经贸关系转到强化日美安全关系上。4月12日,日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美国许诺归还冲绳普天间机场等地,而日本则同意签署《日美相互提供物资和劳务协定》,并同意修改1978年制订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1996年4月16日,克林顿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翌日,桥本与克林顿共同发表《日美安全联合宣言——面向21世纪的同盟》。该宣言的适用范围已扩大到亚太地区,适用对象也发生改变,提出了所谓亚太地区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宣言列举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核武器等军事力量的大量集中存在、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潜在的地区争端、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等。1997年9月23日,日美安全协商委员会发表的《日美防务合作指导方针》(即“新指针”)中又提出了“周边事态”的概念,所谓“周边事态是指对日本的和平与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态”。其不是地理性概念,而是着眼于事态的性质”。同时,日本的军事作用显著扩大。《联合宣言》指出:日本防卫力量将在稳定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方面“发挥适当作用”。根据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本的所谓“适当作用”是:“在日本周边地区爆发对日本和平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事态(周边事态)时”,各级政府、民间企事业团体和自卫队分别向美军提供军民用机场、港口、“后方支援”、军事情报和公海扫雷等等。并且,新指针还特意规定日本提供“后方支援”只在日本领域和“与战斗地域划清界线的日本周围海空域”进行。实际上,在现代化的远距离、快速反应作战下,前后方难以明确区分,无论提供何种形式的支援,都将被视作直接作战行为。正如日本共产党书记局长志位和夫指出:这样的话,将导致日本自动参加美军在地区内进行的任何战争行为。
桥本内阁时期的日俄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1996年4月18日,桥本在送走克林顿后,访问了俄罗斯。这是自1985年中曾根首相出席苏共总书记契尔年科葬礼以来,日本首相时隔十一年访问莫斯科。桥本与叶利钦的会谈中,双方确认了1993年叶利钦访日时共同发表的《东京宣言》是处理双边关系的原则框架,一致同意恢复缔结和平条约的谈判。紧接着4月29日,日本防卫厅长官臼井日出男访俄,签署了日俄军事交流备忘录。防卫厅长官访俄,在双方关系历史上尚属首次。1997年1月,桥本宣布了以“多层次接触”为核心的对俄新政策。同年7月,桥本又提出了“相互信赖”、“利益互惠”、“着眼未来”的对俄政策三原则。1997年11月,桥本再次访问俄罗斯,与叶利钦举行了非正式会晤,签署了有关经济合作的“桥本—叶利钦计划”,一致同意争取在2000年前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翌年4月,在日本川奈进行的首脑会谈中,桥本曾提出俄国确认日本对北方四岛的主权,在此基础上划定两国国境线。然而,随着叶利钦的辞职,北方四岛问题多年来没有取得多大进展。
东盟成立30周年之际,桥本首相对东盟的访问,揭开了日本与东盟关系的新篇章。1997年1月7—14日,桥本访问文莱、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和新加坡等东盟五国,在新加坡发表题为《为迎接日本与东盟的新时代而改革——建立更深更广的伙伴关系》的演说。香港《亚洲新闻》的评论认为,日本此次对东盟政策的调整“是日本在外交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日本外务省的目的,就是要在这次访问中发表与“福田主义”同等重要的“桥本主义”。同年12月,时隔10年,第三届日本—东盟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原本双方不定期的首脑会议,从此作为惯例每年召开。日本成为第一个定期参加东盟首脑会议的大国。会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重申面向21世纪,加强首脑对话,尤其是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对话与交流,以及人员、文化、经济方面的合作。这是自福田1977年访问东盟以来双方发表的第一个联合声明。
对华关系中的桥本,同样体现了日本政治家复杂的多面性。一方面是在出任首相前曾否定日本侵略,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给人以一副鹰派的强硬色彩;另一方面又是重视对华关系,当政时以及引退之后,多次率团访华,致力于推进中日关系,被日本右翼指责为“亲中”、“媚华”的“卖国贼”。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桥本先后多次访问中国。1979年7月,桥本率团来华领取被美军击沉的“阿波丸号”的遗骨。中日友好医院是1979年日本对华无偿援助项目,作为厚生大臣,他还为出席中日友好医院的奠基和落成典礼而专程访华。1982年、1988年,桥本分别率领日本剑道代表团和日本登山队访华。1990年5月,他作为日本大藏大臣访华,成为北京政治风波之后西方国家第一个访华的部长级官员。他多次对美国表示,要支持中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
然而,由于桥本在战争认识上的态度,他被认为是日本自民党内的“鹰派人物”。他曾长期担任“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会长和“日本遗族会”会长,每年从不间断地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1985年10月,他曾对中曾根首相中止参拜靖国神社表示不满。1992年10月,他又声称“军人家属无法理解政府称其战死的丈夫为侵略者。”1994年10月24日,时任村山内阁通产大臣的桥本在众议院税制改革特别委员会上,虽然承认日本“侵略过中国”,“对朝鲜半岛实行过殖民统治”,但不承认对亚太其他国家的侵略,认为“是否是侵略,是一个相当微妙的问题”。1995年8月15日,桥本再次参拜靖国神社时称:“我不想强迫别人,但希望不要妨碍我的感情”,“我是作为日本遗族会会长参拜的,不是私人性质的”。
桥本出任自民党总裁后,1995年10月辞去了日本遗族会会长职务。当选首相后的1996年1月26日,桥本在第136届参议院大会上回答日本共产党议员立木洋的提问时表示:“我们必须谦虚地承认这一事实,即在过去一段历史时期,由于我国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在对此作出深刻反省的基础上,应尽力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在记者问起南京大屠杀时,桥本认为:“具体数字另当别论,我认为有此事。”关于日军“慰安妇”的赔偿问题,桥本也表明,从国际法上讲战争赔偿问题已经解决,但从道义上讲可以考虑通过民间基金方式给予一定补偿。据报道,桥本还向“亚洲妇女和平基金”捐赠了15万日元。
关于靖国神社的参拜问题,1996年5月,桥本表示,“既然进了首相官邸,8月15日就不能去了”,但“并非不能以私人方式去”。然而,同年7月29日,在他59岁生日那天,桥本参拜了靖国神社,自中曾根1985年参拜以来,时隔十一年成为又一个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桥本此举再次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诚然,桥本的这种“反复”或看似前后矛盾的行为,可以从他所谓的“个人感情论”中作出一些解释。那就是他曾说过,他的堂兄和小学老师当年出征前曾跟他说过“靖国神社见”,可他们一去无回,所以出于个人感情前往参拜,而不是参拜甲级战犯。抑或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寻找某些“令人信服”的答案。出身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937年,成长于战后新宪法时代的他,戏称自己为“三明治中的火腿肠”,一边是战前的老一辈,一边是战后的新生代,所以他一边参拜靖国神社,一边推崇战后民主改革。
但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通过前后比较日本历任首相就会发现,作为日本的执政者或政治家,其之所以在台上和台下、或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钟摆式”表现,正是日本著名政论家若宫启文先生在其著作《和解与民族主义》中提出的“翌年法则”的反映,即日本所谓的“回归传统”的民族主义的大事,都是出现在与亚洲实现和解的第二年。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可以认为是在1995年“村山历史认识的谈话”和桥本辞去日本遗族会会长之后,“翌年法则”在桥本首相身上的体现。作为日本自民党政权的政治家,在推进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关系的同时,不得不“巧妙地接受右翼的要求”,向遗族会证明自己的态度。归根结底,一个根本性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像前首相中曾根在回答社会党土井多贺子有关取消参拜的理由时解释的那样,“国际关系不可能一厢情愿。特别是涉及亚洲各国的国民感情时更是如此。如果不是按照这样的国际理念行事,最终将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于是,在中韩等国的强烈抗议后,桥本在首相任内没有再参拜过靖国神社。
1996年由于日美同盟再定义、对华经济援助政治化、钓鱼岛问题和参拜靖国神社等的影响,中日政治摩擦升级,双边关系一度跌入低谷。199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桥本将此作为改善中日关系的良好时机。他在新年年初(1月20日)的施政方针演说中明确指出:“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地理上看,日本都是亚太国家。亚太地区维持、实现以开放的区域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对我国外交极其重要”,“日美中任何一组双边关系的改善,都有利于亚太地区整体的稳定与发展……两国国民衷心祝福建交25周年,相互信赖基础为两国关系的,努力发展中日关系支持中国早日加入WTO,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进一步融合。”
1997年9月4—7日,桥本首相访华,与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等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双方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在此问题上的双边谈判已经取得了实质性重大进展。桥本还在中国国家行政学院作了题为《新时代的中日关系》的演讲。他从四个方面强调了中日加强“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即中日是地理上的邻邦;历史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上具有共通性;在地区及世界范围内担负着责任。此后,桥本前往沈阳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写下了“以和为贵”四个字,成为第一个走进该纪念馆的日本首相。他公开对中国记者表示,“日本人再健忘,也不会外忘记‘九一八’。历史是可以学习的,但历史是不能改写的。”
自认为“政策通”的桥本在全力推进改革的同时,却误判了经济形势,没有处理好改革与经济景气的关系。1997年4月,桥本内阁将消费税由3%提高到5%,又取消了连续两年实施的特别减税措施,抑制了民间消费,加剧了通货紧缩,造成刚刚走上复苏轨道的经济持续滑坡,成为在野党攻击的口实。在1996年10月众议院大选中一度获胜的自民党,曾期望桥本成为一个长期政权,谁料1998年4月民主党势力进一步扩大,在同年7月第18届参议院选举的角逐中,自民党惨败,失去参议院第一大党的地位,日本国会史上出现第二次“非常国会”。在参议院选举失败后的第二天,即7月13日桥本被迫引咎辞职。
踌躇满志的桥本离开首相位置后,被授予了一个“外交最高顾问”的头衔,协助处理日俄关系。2000年7月,小渊惠三病逝后,桥本被推选为派系领袖,小渊派也改名为桥本派。同年12月,森喜朗改组内阁时,邀请桥本担任行政改革担当大臣并兼任冲绳开发厅长官,继续推进其在位时未竟的中央省厅等的改革事业。桥本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不少官僚和政客的赞誉。桥本将成为森喜朗后继者的传言,不能不说是桥本欲谋求再度复出的印证。在森喜朗下台后,桥本果然披挂上阵,与小泉纯一郎等展开了一场自民党总裁的竞选大战,最初呼声很高的桥本,最终败在了“小泉旋风”之下。2004年7月,桥本因卷入“日本牙医协会”一亿日元政治资金的丑闻,被迫辞去派阀领袖职务,并表明了从政界引退的意向。2005年8月的众议院大选中,桥本正式退出,次子桥本岳成为后继者当选。
卸任首相后的桥本依然热心推进中日友好事业。1998年10月,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20周年,桥本专程访华。2005年4月,他作为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第32次访华团团长带队访华。小泉执政时期,在中日关系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引退后的他仍于2006年3月30日作为日中友好七团体联袂访华团的团长来到中国,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会见。桥本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两国只有在政治外交上成功,才能在经济合作上取得成绩。”同年4月18日,他再次率领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访华团访华。此前积极参拜靖国神社的桥本,还曾连同其他七位日本前首相宫泽喜一、村山富市、森喜朗、海部俊树、中曾根康弘、细川护熙以及羽田孜,提议督促小泉停止参拜靖国神社,认为“小泉继续参拜将给日中关系带来不良影响”。
2006年7月1日,一代“剑客首相”桥本龙太郎因病在东京去世,享年68岁。日本各界一片震惊和惋惜之声。《读卖新闻》将桥本起伏跌宕的一生总结为“光影交错的政治家人生”。《日本经济新闻》则评价说:“桥本的墓碑上应该刻上‘改革’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