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1975年4月5日逝世,打乱了全盘规划。
蒋介石去世后,台湾官方规定下半旗一个月志哀,娱乐业停业直到公祭结束,连电视节目都从彩色改成黑白。治丧委员会就在位于营边段的信义路“教育部”招待所、原陈诚官邸召开,敲定4月16日公祭,并在孙逸仙纪念馆设置灵堂,开放民众志哀等纪念方式,同时积极筹办隆重丧礼,鼓励民间展开“献机报国”运动。
当时中国国民党中央常会也通过了“行政院”拟定的《永久纪念“总统”蒋介石办法》,共七项,包括每年清明节为“‘总统’蒋介石逝世纪念日”,10月31日为“‘总统’蒋介石诞辰日”,均放假一天。
其次,国民党也提出,由政府出面统筹在台北市兴建中正纪念堂一座,除政府经费外,也接受民间捐献。其余包括由“教育部”制订《“总统”蒋公纪念歌》,颁行全台;编纂“‘总统’蒋公丰功伟业教材”,供各级学校讲授研读;各县市建“总统”蒋介石铜像一座,但已有者不再建立,式样由“内政部”统一订颁,供各界采用;各机关、学校、社团礼堂正面墙壁悬挂孙中山遗像,对面悬挂“总统”蒋介石遗像以及编纂《“总统”蒋公哀思录》等。
国民党中央随后也迅速敲定,为表达永恒的怀念,决定在台北市筹建中正纪念堂,并由“行政院”设项目小组策划,聘请俞国华、秦孝仪、辜振甫、王永庆、林金生、蒋彦士、谢东闵、高魁元、赵聚钰、费骅、赖名汤、蔡鸿文、周宏涛、张丰绪、林挺生、徐有庠16人推行建堂事宜,并由与蒋宋美龄关系密切的前“中央银行”总裁俞国华为召集人,负责策划。
之后,国民党并于1976年10月成立中正纪念堂筹建指导委员会,由张群、何应钦、陈立夫、倪文亚、王云五、于斌、钱思亮、黄少谷、谷正纲、黄杰、林伯寿、吴经熊、连震东、陈启天、徐庆钟、张宝树、谢东闵、孙亚夫、刘阔才、戴炎辉、刘季洪、周百练、蔡鸿文、林挺生、林洋港25人担任指导委员。
宋美龄在设计规划过程中多所着墨。因此短短两年内,中正纪念堂从动土到完工,以极高效率把这栋别具中国古典风味的陵园式建筑完成,同时向公众开放。
至于之所以选定在营边段兴建纪念堂,主要因为当时国民党除了要兴建中正纪念堂,也打算因蒋介石曾发表《民生主义育乐两篇之补述》,所以希望如文中倡议,一并兴建音乐厅和“国剧院”,是以占地面积要够辽阔,交通要便利。
◆中正纪念堂里的蒋介石铜像
在台湾当局“去蒋化”趋势抵达高潮时期,这尊着力打造的蒋介石铜像首当其冲成为靶子,中正纪念堂被当局“教育部”改成“台湾民主纪念馆”,一度关闭达半年之久。而后重新开放的纪念馆内悬挂300 多只风筝将铜像团团围住,大厅铜门一开,风筝随风舞动。直至2008 年4 月1 日,因国民党再次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蒋介石铜像才得以重新“出关”,之前在中正堂阶梯上铺就的绿百合塑料布也随之拆除。
加上台北市当时日渐繁荣,已感绿地缺乏,也需要游憩场所,基于都市的整体发展考量,才决定设在营边段地区。至于台北市政府原打算在此推动商业区计划则全盘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