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纪念堂坐落于目前台北市中山南路、信义路、杭州南路及爱国东路之间,在光复初期称“营边段”,日据时代称作“旭町”,由于邻近日据时的“总督府”,因此长期被列为军事、禁畿要地。
这块用地颇邻近前国民党中央党部前的景福门,也就是清代的台北城东门,如今景福门看起来具有浓厚的中国北方宫殿特色,但清代却是仅呈现闽南式多曲线屋顶造型城门而已,与今日台北市北门造型相似,只不过蒋介石撤退来台后,由于景福门就位于“总统府”正前方,加上推动“文化复兴运动”,好与“文革”相抗衡,所以改建为宫殿式楼阁。
东门周边,清代不过是一片水田,由于日本侵占台湾后,自1900年起逐步拆除台北城墙、开辟巴洛克式道路(即所谓的“三线路”),此地逐步出现街廓,日本人并拆除位于三线路南端通过水田的铁路支线,形成新的道路,这条路在光复后则改名爱国东、西路。
1920年,日本殖民政府推行行政区划分制度改革,因此先将台北市原来的行政单位“街”“庄”,改为“大字”或“字”,继而又将台北市部分“大字”改为町名,“旭町”之名即从此而来,亦称为“台湾永久营房”,象征永久占领台湾、长期供军事使用的特性。
当时旭町西侧由台湾山炮队使用,东侧由步兵第一联队使用,至于围绕旭町周边还有台湾守备队司令部、日据时期刑场、台北监狱、“总督府”官舍等设施,因此是日本殖民时期的政治与军事重地。
当时的日本裕仁皇太子、日后的昭和天皇于1923年4月巡视台湾,还特地率大批官员在步兵第一联队举行阅兵式,同时栽种一棵榕树。次年,昭和的两位弟弟同样来台视察军事,也在昭和种树处种植榕树,使当地变成日本军国主义朝拜的“圣地”。
“国府”迁台后,约在1952年通令房屋门牌不再使用日式町名,大多被改成清代台湾传统地名,例如川端町改称“萤桥段”、马场町改称“崁顶段”等,旭町则称为“营边段”。
当地被接收的日军旧址各建筑则变成“国防部”各军总部官署,包括“陆总”“联勤”“政治部”“宪令部”总部都设在这里,最早进驻的即为“陆军总部”。
当时外围除了军方建筑外,尽是低矮,零乱日式建筑物,甚至大批违章建筑,住的多是自大陆来台的贫穷军眷。
◆中正纪念堂
蓝顶白身的中正纪念堂高约76 米,以宝蓝琉璃瓦顶点缀八角形的塔顶,外观为雪白色大理石堂题,庄严而肃穆。设计师杨卓成在构思之时取北京天坛之顶与埃及金字塔之体,高耸威严。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市中心黄金地段,建造之初挤掉了规划第二商业中心的方案。如今,纪念堂园区演变为市民休闲放松、组织与参与艺文活动的场所,实则达成了当初蒋经国认为设立纪念堂于市中心可增加公共活动空间,丰富市民业余生活之目的。
这块被称为营边段的土地,地权为“财政部国有财产局”所有,由于长期作为军事用地,因此开发很慢。但随着台湾经济起飞,台北发展工商业前景可期,因此让这块颇为方正的大片用地,增添了许多开发的经济价值。1968年,原拟由“财政部”洽商“国防部”、台北市政府规划为住宅区、商业区,分块标售土地,并要求“陆总”等单位陆续迁出。
考量整体开发价值,国民党从1971年开始筹组营边段可行性研究小组,研拟迁移与开发计划,当时决定辟建台北市第二商业中心,解除其时最繁华的西门闹市区人口及交通压力,并建构全新的东门商圈。
计划由旅居各地的华侨投资筹设的华商观光企业公司进行都市更新开发,让当地能集中出现交通、旅馆、商场等观光事业,成为现代化观光中心,配合限定兴建六层楼以上建筑,让当地成为都市建设的示范区,以建设“美丽壮观的都市”。
当时预估以10年时间,引进外资、侨资、连同岛内资金投资建设,总额约达新台币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