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全文在线阅读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蒋介石三连任,胡适笔伐,陈诚黯然

关灯直达底部

20世纪50年代末期,台湾政坛关切焦点因此集中在1960年蒋介石是否交班议题上。因为根据“宪法”规定,1950年复行视事的蒋介石经一次连任,已然做到法定最后一任“总统”任期,即他的任期最晚只能做到1960年5月20日为止,除非“修宪”或硬干,蒋介石都没有继续任期的可能。陈诚既然身兼“副总统”“副总裁”,深受蒋介石信赖,蒋经国又历练不足,只要蒋介石决定交棒,当然陈诚就大有可为。

◆ 1952 年,胡适(前排左一)由美国来到台湾,与老友重聚合影。图中为(前排中、右)陈诚、王世杰。(第二排右起)张历生、叶公超、吴国桢、陶希圣。(后排右起)张南如、黄少谷、张其昀、沈昌焕。胡适,祖籍安徽,1891 年生于上海东门外,入上海中国公学,后赴美入康奈尔大学,先习农,后转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实证主义大师杜威,获哲学博士。1917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实证哲学,次年任《新青年》编辑,鼓吹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其名言有“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成为“五四运动”主要人物,对中国思想界有深远的影响。1949 年,胡适赴美,1952 年首次应邀去台湾演讲,照片的人士堪为去台文化界的一时之选。

不过陈诚虽然再度受蒋介石指派,以“副总统”身份兼任“行政院长”,却意外地一接任就与蒋介石意见相左,原本蒋介石希望张其昀留任“教育部长”,甚至亲自带着张其昀拜访陈诚,但陈诚不肯买账,坚持用清誉较佳的“清大”校长梅贻琦,最后终于“梅上张下”,陈诚坚持人事案的结果获得舆论与学者肯定,但也使蒋陈两人出现一定矛盾。

◆ 1958 年,“中央研究院”在台湾重建,由胡适任院长,继续在台湾散播思想与文化的种子。中央研究院最早于1928 年成立,作为中国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但因内外局势动荡,战祸连年,以致当时的研究院是由全国各学术团体选出的评议员的组合,并非一实体的研究单位。直到1948 年3 月,原来中研院评议会投票,选出81 名院士,才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央研究院。胡适是人文组院士,首届代院长为当时的教育部长朱家骅。

据陈诚儿子陈履安转述,当时胡适相当看重陈诚接任“总统”,甚至允诺陈诚,如果他当上“总统”,愿意从美国搬回台湾。但这些话说多了,蒋介石听了就很不痛快。此外,以胡适为靠山的“自由中国”,早在1956年就打着庆祝蒋介石70岁大寿的名号,点名质疑蒋介石三连任争议,让各方瞩目,“两蒋”极为不悦。至于胡适在这期“自由中国”中,则说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两个小故事,讽谕蒋介石不该管太细,应该放权,无为而治,信任自己的手下,似乎也略有帮陈诚游说之意,也使问题更加复杂。尤其当时“中央日报”为了帮蒋介石祝寿,还四处约稿,结果胡适把这篇文章也给了“中央日报”,让编辑万分头痛,只能循渠道请示蒋介石,结果蒋介石裁示照登,“让他去讲好了”,文章才顺利过关。

◆蒋介石与胡适之关系,曲曲折折,从直言力谏到惺惺相惜,伴随着民国命运起伏波折的大潮。1935 年,蒋介石组建“人才内阁”,胡适榜上有名,身份转而成为蒋介石内阁的建言者。抗战的爆发,亦体现了胡适亲英美外交之腕力,于旧金山,胡适发表题为《中国能战胜吗?》之演讲,以“算盘要打最不如意的算盘,努力要作最大的努力”之破釜沉舟之壮怀,勉励侨胞。

为了劝阻蒋介石,晚年很少从事政治性发言的胡适,虽然接受蒋介石邀请,返台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职务,但他却破例与王世杰等人公开建议,希望蒋介石遵守“宪法”规定,宣布不再连任,树立和平交接权力典范;乐天派的胡适甚至还找上陈诚,盼他劝说蒋介石依“宪法”行事,更让接班关头的陈诚非常尴尬,只能应付了事。

在争议中,“自由中国”选择在论战里持续扮演反对要角,点名国民党拥护蒋介石“三连任”,或主张“修宪”以便蒋介石连任的做法违“宪”,是不当的,与国民党阵营势成水火,党内外言论激烈交锋,引发相当大的风波。没想到蒋介石于1958年12月23日在“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会议中公开表示,“反对修改‘宪法’”,因此被外界解读为,蒋介石是真的有意卸下正式职务,到时“国民党政府”势必要推选新领导人。是以陈诚在1959年1月间前往八卦山、大贝湖等地高调避寿的做法,颇让外界以为这是陈诚在后蒋介石时代的培养名望的手段之一。

只是誉之所致,谤亦随之,陈诚出游后立刻有人放话,指陈诚仿效汉惠帝集“商山四皓”之力以定大位的做法,明显有野心取代蒋介石。更有人质疑陈诚是否与“自由派”私下串联。特别是雷震除了经营“自由中国”,与国民党“文宣系”势成水火,更不顾胡适劝阻,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计划另立政党,没想到陈诚一度公开表示,“只要不是流氓,军阀组的反对党都可以存在”,被解读为默许组党,更让外界瞩目。

相传陈诚更犯了蒋介石大忌,与一些现任将领私下讨论蒋介石之后接班问题,据说连现场录音都遭情治单位掌控后直呈蒋介石,蒋介石勃然大怒,立刻拔除多名与陈诚关系密切的现任将领,包括“参谋总长”王叔铭在内,彻底清除陈诚接班的可能。

加上谜题终于揭晓,蒋介石无意以“修宪”解决连任问题。只是他也不反对国民党人士以增设临时条款方式,冻结原有“宪法”规定,回避“修宪”的大动作而让他三连任,问题只是如何化解法令与舆论疑虑;陈诚终与大位擦身而过。

◆蒋介石所谓的“总统”连任后,与“副总统”陈诚合影。无论在史书上,还是在人们的印象中,陈诚始终被人们视为蒋介石的股肱和心腹。但从出版的《与蒋中正先生往来函电》和陈诚的《家书》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的《蒋介石日记》等史料来看,陈蒋关系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亲密,而是有时也冲突得厉害。

陈诚在蒋介石生前接班的想法虽成泡影,但胡适等人的反对却没有停止,雷震与“自由中国”的批判更是露骨,以曹丕与袁世凯被劝进比拟此时的处境。

很少介入政治的胡适,也罕见地于1959年11月15日借着到张群家会面的机会,希望蒋介石公开宣布放弃三连任;胡适要求,希望蒋介石树立和平交接权力的范例,甚至公开他所属意的继任人选,但绝不能以劝进电报的方式,侮辱老百姓,侮辱蒋介石。

面对胡适的不悦,张群当场虽答应传话,也解释说蒋介石的意愿来自“革命事业没有完成……对全国军队有责任”。胡适为求慎重,之后又面见了黄少谷,以确保他的反对意见能被带到。过了一个星期,胡适去看王云五,再提他托张群传话一事。王云五则说,话虽然已经婉转带到,但蒋介石只说,“他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胡适事后在日记中记载,蒋介石此举应该又是1949年与1954年“他对党说话,党的中委一致反对,一致劝进,于是他的责任已尽了”。

通过临时条款,蒋介石连任不再受届期限制,等于可无限期连任,雷震等人也接到关于政治暗杀的威胁。此时陈诚反倒尴尬地从国民党手中接下与胡适等人疏通的工作,实在情何以堪!约在2月中旬,陈诚拜托胡适承认现实,胡适还反问陈诚何谓现实?陈诚也只能强调,台湾内外形势不好,一步不能乱,这就是现实,希望胡适还是能好好合作,不要让外人看笑话,结果双方几乎不欢而散。胡适对外还是讲,“我仅有一句话,就是坚决反对总统连任”。

1960年3月,“国民大会”选举,增列临时条款提案轻易通过,当场只有王世杰表达反对。至于陈诚仅能继续屈就“副总统”,由于蒋介石的大动作,等于预告未来将传子不传贤,也因此引爆陈诚与蒋经国间的矛盾心结,持续多年而无法化解。[例如蒋经国亲信衣复恩因执掌对美情报合作业务,特别是U2“黑猫”中队对大陆航拍工作而红透半片天,却意外在20世纪60年代遭蒋经国下令关押,据衣复恩回忆,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正是与U2高空侦察机有关。因时任“副总统”的陈诚曾要求要看U2机空拍照片,陈诚既是“副总统”又是老长官,衣复恩只能照办,并亲自把照片送到陈诚家中,没想到蒋经国在陈诚家中恰巧看到而大怒认为衣复恩违反U2机密资料仅能通过蒋介石与蒋经国单线指挥的保密规定,于是下令查办。]两人不和,台湾政坛人尽皆知,连张学良也说,当时蒋经国被陈诚“压得灰心”,想自逐到美国去,“正好此时,陈诚病重死了,大局有了转机,真是上帝的安排”。

事实上,虽然陈诚晚年不断向人抱怨,“中国官场就是忌才”,但在陈诚有生之年,蒋经国在内阁的位置也的确始终遭到压抑,直到陈诚因胃癌静养并辞去各兼职,蒋经国才一飞冲天,从“国防部副部长”“国防部长”,走上蒋介石为他铺好的强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