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群岛位于台湾海峡上,东距台湾本岛约50千米,西离中国大陆约140千米,总面积约为128平方千米,向来是扼守中国东南海上通道的重镇,早在唐朝末年就有许多渔民世代居于岛上,中国最晚在南宋时期已派兵在澎湖驻守[楼钥《攻愧集》卷88泉州知府《汪大猷行状》记载:乾道七年(1171)四月,起知泉州,到郡……郡实临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即澎湖的最早官方记录。文章中并记录汪大猷为保护在平湖的汉人不被毗舍耶人(台湾少数民族)劫掠,在平湖造屋200间遣将驻守。]。16世纪,葡萄牙人航行到此,称澎湖为“渔翁岛”,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两度企图在澎湖建立贸易根据地,但遭明朝驱离。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光复台湾后,也在澎湖设置安抚司,清代则改设巡检司。
甲午战争后,澎湖随台湾割让给日本,离开中国版图。日据时期,殖民政府看重澎湖群岛与马公港的军事特性,设置澎湖岛厅,并于1897年改称“澎湖厅”。之后在港口制高点建造一座要塞型建筑,1937年,日本在马公城北墙(现民福路以东)险要之地修筑一座供海军将领与贵族落脚的贵宾馆,取代原先位于马公港畔,较为喧闹的松岛纪念馆。
不过由于地势瓦解、险要尽失,日据政府澎湖厅总务课于1940年改在今日马公市西侧介寿路观音亭附近眺望极佳之地,设计兴建日式木造的第一宾馆;适逢对日抗战爆发,建筑材料采购和运输困难重重,直到1943年2月才竣工,主要作为招待日本皇族及高级军官处所。事实上,当地本是一片墓地,甚至近日还发现清朝同治年间古墓,之所以这么急着改建,主要还是因为地势足以监控马公港与吼门海道,战略意义重大。由于战事吃紧,日本皇族也根本未曾前来贵宾馆落脚。台湾光复后,贵宾馆由国民政府接管,并于1946年改称“第一宾馆”,并修复木制地板,未大幅更动格局,以方便要员入住。只是没想到,就在这段国共内战正酣的时刻,澎湖第一宾馆意外登上政治舞台。
◆地下作战指挥室入口
1958 年“八二三”炮战期间,蒋中正及蒋经国进驻澎湖第一宾馆,并兴建地下指挥中心,借以指挥前线战事,这也是蒋介石众多行馆中唯一一个具有战略设施且“参与”实际战争任务的行馆。指挥中心建于宾馆西侧,入口隐蔽,墙壁厚实,此扇铁门具有军舰门的相同规格,并配备防弹及抽风设备,似有刀枪不入、毒气不侵的能力。蒋介石曾坐镇其中,执行“闪电”“鸿运”“轰雷”计划。(上图)
◆通往地下指挥室的通道
进入地下指挥中心的入口,还有一段长长的通道,顺着阶梯而下,才又到达下一个铁门,可见设计之用心,防备之谨慎。现如今澎湖第一宾馆已向公众开放,地下指挥中心也不再担任作战的指挥场所。狭长的通道与昏黄的灯光,还有重重铁门,让人身处其中就感受到一种神秘、紧张的气氛。(下图)
◆宾馆内部设计
日据时期的诸多建筑风格都采用洋和混合的式样,第一宾馆亦不例外。宾馆内部的空间格局分为待客之用的“洋风空间”和“和风宅邸”两部分,洋风空间有“表玄关(正门玄关、广间)”“应接室(洋式接待室)”和寝室。和风宅邸则有“内玄关(侧门玄关)”和两组“座敷(日式起居室)和次间(座敷续间)”所组成。座敷与次间的隔间拉门是典型的日式拉门,上方设计有木栅窗,采用桧木板镂空雕刻富士山景色的特殊工法,只是年代久远,几经维修之后如今游客已无福欣赏。1956 年澎湖县政府修建时,更改了局部的内部结构,寝室内的榻榻米也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