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的长子名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古公的妃子太姜又生下小儿子季历,季历又生下姬昌,姬昌从小就有圣贤的祥兆。古公对姬昌也十分喜爱和器重。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让季历继位以便传位给姬昌,就一块儿逃到了南方荆、蛮之地,把王位让给了季历。
文王修德
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他继位时称作西伯。他继承父辈遗业,效法前代,一心一意施行仁义,敬重老人,爱护晚辈。他对贤士谦下有礼,有时到了中午都顾不上吃饭来接待贤士,士人因此都归附他。
这时,商纣身边的崇侯虎向商纣说西伯的坏话:“西伯积善行德,许多诸侯归附他了,这对您非常不利!”于是商纣就把西伯囚禁起来。西伯身边的大臣设法找来各地的美女宝马、奇珍异宝,献给了纣王。商纣大为欢喜,不但赦免了西伯,还赐给他弓箭大斧,让他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
西伯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商纣废除了炮格之刑。西伯又暗中行善,诸侯都来请他裁决争端。当时,虞国人和芮国人发生争执不能断决,就一块儿到周国来。进入周国境后,发现周国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虞、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还没有见到西伯,就觉得十分惭愧,都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国人所羞耻的,我们还找西伯干什么,这只是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让出然后离去。诸侯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对西伯更为敬重。
随后几年,西伯先后征伐了几个周边民族。商朝的祖伊听说之后就向商纣进谏让他提防西伯,但商纣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西伯又营建了丰邑,从岐下迁都到丰。在基本做好伐纣的准备之后,西伯也去世了。
盟津之会
武王即位后,任命太公望为太师,周公旦为辅相,身边还有召公、毕公等人辅佐帮助,承继文王未竟的事业。
武王即位第九年,到东方检阅部队,到达了黄河岸边的盟津(在今河南省孟县东)。武王自称太子发,宣称是奉文王之命前去讨伐,自己不敢擅自做主。他向司马、司徒、司空等官员宣告说:“大家都要严肃恭敬、诚实守信。我本是个无知的人,只因先祖有德行,我承受了先人的功业。现在已制定了各种赏罚制度,来确保完成祖先功业,胜利地完成这次任务。”师尚父向全军发布命令说:“集合你们的兵众,把好船桨,落在后面的一律斩杀掉。”于是武王乘船渡河。当船走到河中央时,有一条白鱼跳进武王的船中,武王俯身抓起来将它祭天。渡河之后,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转动不停,最后变成一只乌鸦,赤红的颜色,发出魄魄的叫声。这时候,虽然诸侯们未曾约定,却都已汇集到盟津,共有八百多个。诸侯都说:“商纣可以讨伐了!”武王说:“你们不了解上天的意思,现在还不可以。”便率领军队回去了。
武王伐纣
过了两年,武王听说商纣杀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他的昏庸暴虐更加严重。连商朝的太师疵、少师强也抱着乐器逃奔到周国来了。于是武王下令再次在盟津会合诸侯,准备伐纣。在盟津,武王举行了誓师大会,然后向商都进发。
商纣听说武王率军攻来,也发兵七十万来抵抗武王。双方在牧野摆下阵势。武王派师尚父率领百名勇士前去挑战,然后率领大部队急驱冲进商纣军队。商纣军队人数虽多,却都没有打仗的心思,心里盼着武王赶快攻进来。他们都掉转兵器攻击商纣军队,给武王做了先导。商纣败逃,返回城中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投火自焚而死。
武王进入朝歌,商都百姓都在郊外等待着武王。武王安抚了商都百姓,然后进入城中,找到商纣自焚的地方。武王亲自用黄色大斧斩下了商纣的头,悬挂在白色的大旗之上。
武王把殷朝遗民封给商纣的儿子禄父。武王因为殷地刚刚平定,还没有安定下来,就命令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国。然后命令把箕子和其他囚禁的百姓释放。他散发了鹿台仓库的钱财,发放了钜桥粮仓的粮食,赈济贫弱的民众,又将传国九鼎和殷朝的宝器迁到周地,把比干之墓培土筑坟。他还命令主管祭祀的祝官在军中祭奠阵亡将士的亡灵,然后撤兵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