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昌回到本国后,暗中修养德行、遍做好事。四方诸侯大多背叛了纣王而去归顺他。随着西伯昌势力日益壮大,纣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与权势。王子比干进谏,纣王不听。商容是商朝的一位贤者,商王朝的百官贵族都喜爱他,而昏乱的纣王却废弃了他。后来,西伯昌起兵讨伐饥国,灭掉了这个忠于商纣的小诸侯国。纣王的大臣祖伊听说此事,非常生气,觉得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祖伊急忙向纣王报告说:“大王啊!上天快要终结我朝的国运了!我借助大龟占卜法进行占卜,都得不出什么好征兆。不是先王们不帮助我们,只是因为大王您的婬乱、暴虐而将导致我朝的断绝啊!您不了解上天的用意,又不遵守国家常法,因此,上天要抛弃我们!现在,我国百姓个个都人心惶惶,到处散布可怕的亡国思想,他们说:‘上天怎么还不下命令惩罚商纣王?’面对如此险境,大王您说该怎么办啊?”纣王却不以为然地说:“我生为天子,不是有上天可以保护我和我的国家吗?”听到这话,祖伊感到十分失望,便返回了自己的封国。他慨叹道:“纣王已经无可救药了!”
殷人衰败
西伯昌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继承了父亲未完的事业。此时的纣王更加婬虐暴乱,毫无节制。大臣微子在多次劝谏纣王不成以后,便和大臣太师、少师一起离开了。而王子比干认为人臣必须以死来向国君劝谏。他就极力进谏纣王。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贤之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窍,我看看你是不是这样的。”他便残忍地命令手下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大臣箕子为保全自己,不得不装疯卖傻,但纣王还是把他囚禁起来。
殷朝的太师、少师抱着殷先人传下来的祭器和乐器逃奔到了周。武王认为伐纣的时机成熟,便率领四方诸侯东进讨伐。纣王调动军队迎击。双方在牧野(在今河南省淇县西南)展开了一场激战。结果,纣王的军队阵前倒戈,纣王被打败,逃进王宫,登上鹿台,穿上用宝玉装饰、用金线缝制的衣服,跳到火中被烧死了。而那个祸国殃民的妲己也被乱军杀死了。
农神后稷
周的始祖后稷叫弃。他的母亲是古代有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原。一次,姜原外出到郊野,看见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忽然有一种爱慕的情感,就去踩了它一脚,结果姜原因此怀孕。十个月之后,姜原生下一个儿子,但姜原认为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个狭窄的小巷里,但不论是马还是牛从他身边经过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于是姜原又把他扔在树林里,正赶上树林里有人,就换了个地方,把他扔在渠沟的冰上,但又有飞鸟飞来用翅膀盖在他身上,把羽毛垫在他身下。姜原觉得这个孩子十分神异,就打消念头,把他抱回来养大成人。由于起初姜原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
弃小时候就很出众,有十分高远的志向。他在玩游戏的时候,就喜欢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种出来的麻、豆都长得很茂盛。长大之后,他更喜欢耕田种谷,仔细观察什么样的土地适宜种什么,适宜种庄稼的地方就在那里耕种。他的收成很好,因此民众都来向他学习。尧帝听说之后,就让弃担任了掌管农业的官职,教给百姓种植庄稼,天下都因此都得到了好处。舜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把他封在了邰,称后稷,以姬为姓。
仁爱的古公亶父
后稷的后代几经飘荡,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农业生产的传统,最后在豳地岐下(即今陕西省岐山南之周原)定居下来。古公亶父继位后,他以德治国,广施仁义,百姓都十分爱戴他。但这时戎狄的薰育族时常来侵扰周族,夺取财物。古公亶父为避免冲突,就主动满足薰育族的要求,给了他们许多财物。但薰育族贪得无厌,又想要夺取周族的土地和人口。周族的人民都很愤怒,忍无可忍,想起来反抗。但古公说:“人民拥立君主,是想让他给大家带来好处。现在戎狄前来侵犯,目的是为了夺取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跟着我或者跟着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人民为了我的缘故去打仗,我却牺牲别人的父子兄弟却做他们的君主,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做。”于是古公带领自己家众迁居到岐山脚下。周族的人扶老携幼,又都跟随古公来到岐山之下。其他邻国的人听说了古公的仁爱之心,也都纷纷前来归附。于是古公带领人民营造城郭,建筑房舍,让人民定居下来。民众都谱歌作乐,歌颂他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