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虚大师全书 » 太虚大师全书全文在线阅读

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

关灯直达底部

一  修学的宗旨二  全部佛法之鸟瞰三  研究的方针  甲  五三共法系  乙  小大律藏系  丙  法相唯识系  丁  般若中论系  戊  中国台贤禅净系  己  印华日藏密法系四  结论

  一、修学的宗旨

  这里在历史上叫作佛学院,现在所办的是世界佛学院图书馆,这是专门研究佛学的图书馆,与普通不同。图书馆内的工作,分考校与编译二部(注二)。但要考校、编译,非有人才不可,所以本馆设立考校与编译二研究室,因研究的人才不易多得,因此更设立研究员预习班,以养成研究员为鹄的。在此修学的预习员,要认清目的,才有良好的结果。

  二、全部佛法之鸟瞰

                                    共基戒律─┐  ┌内证离言法                      共庇净土─┤  │                人天乘─二乘              │佛┤                                          ├大乘  │          ┌俗谛────法相──密    乘─┤  └应机巧说法┤                              │              └真谛────法性──禅 台 贤─┘

佛法、是佛所证所说的法。普通都把佛分为三身,即是法身、报身、应身,或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甚而偏据佛说,把佛法分割为这是大日如来的法,那是阿弥陀佛的法。今年日本开泛太平洋佛教青年会,议定以释迦牟尼佛为佛教共同的教主,换言之、即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因为十方三世诸佛皆据释迦口中说出,与释迦佛平等平等而无差别。所谓法身、报身、化身,乃依据事实上之佛而作分别说的,因此、我们都依释迦佛的所证所说的法、名为佛法。

平常所谓佛法的法,有二种意思:一、证法,二、教法。证法是内证离言法,或者名为一真法界,瑜伽论名为离言自性。法华经云:「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此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证到之法,声闻独觉偏证一分,初地以上菩萨具证一分而未究竟,所以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其实、此诸法性相是遍于一切众生世界的、不过唯佛陀的大智慧乃能澈底照见证知,所以推重佛陀,称为佛法。

教法、就是应机巧说法。「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这是说佛的离言内证。而佛之说法在能应机,即是或适应地上以至等觉菩萨,或为适应地前菩萨、二乘、人、天等不同的根机,因此说大、说小、说空、说有。这都是因应众生需要而施设的,谓之契机。而佛陀所说之教法,又无不与其内自所证之离言法界相契合,谓之契理。

二谛,即是世谛、第一义谛,也有叫做俗谛、真谛,或世俗谛、胜义谛。名虽不同,意义是一样的。佛陀所说的法都不出乎二谛,二谛是大小乘佛法所共同的。所谓二谛法者:以佛之说法,注重点均在说明内证离言法性,这是第一义谛;而所说又皆是适应天人八部、声闻、独觉、菩萨的根机,其说明若恶若善若有漏若无漏的因果事理,及如何证果、如何解行的道理,就是世俗谛。

若以内证离言说,无能教之佛及所教之众生;既无能证之智,焉有所证之相?一乘尚且不立,何况三乘?所谓「平等性中,无生佛之二体;真如界内,绝自他之假名」。这就是一真法界,乃是三乘共所依以解脱之无言说道,平等平等无有差别。

依此二谛,而说得穷尽的是大乘法,没有穷尽是二乘法。二乘法即是四谛法,这里有虚线实线三条,虚线是表示没有穷尽的,实线是表示穷尽的。至于人天乘不过是二乘四谛法中之一部份,所以以虚线来表明世谛法,亦没有说穷尽。而二乘的法在第一义谛上,亦只说到一分。如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盘寂静;这三法印所明的就是离言法性,不过是没有穷尽罢了。其实二乘说四谛也没有穷尽,皆可包括在穷尽第一义谛世谛的大乘里。

再次来明法相、法性乃至禅、净、台、贤、密、律,这些都是大乘法。大乘将世谛第一义谛说得都很详细。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由此可知大乘法是佛所亲证的,佛完全说尽了。因此这里用实线来表示,同时人天乘二乘亦可摄入大乘,不过犹不彻底而已。

在印度大乘佛法分为二大系:一、法相,二、法性。大乘法相亦说法性,不过偏重在法相罢了。其说明法性就在法相中显,是从安立施设法相上而说到不可安立之一真法界的,这就是从法相以明法性的所在。至于大乘法性,重在第一义谛的说明,而对于法相不大重视,为说明法性而带明法相,粗略不详密。所以在法性上以虚线表示对于世谛说未穷尽,同时在法相上亦画有同样的虚线,表示对于第一义谛略而不广。

复次,从流传的宗派上看来,要是从法相法性上来判别,偏重于法相的有华严、密宗等,偏重于法性的则有天台、禅宗等。若是从修观上说,密宗是偏于法相的假想,而其说明的理论上,亦重法性的空理;禅宗是不立文字见性明心,专明第一义谛的──内证离言,是要实行修证的;但是平常所谓宗通、说通,在世上建立也离不了法相,所以禅宗亦兼法相。

至于贤首、天台都有所依的经,如贤首是依据华严经而成立的,天台是依法华经而建立的。其实台、贤起初都是从修观行而得到的:如杜顺和尚修观着华严法界观,经过二三代以经论印证,迄至贤首国师才成立教义。又如北齐慧文大师读中论、智度论,悟一心三观之旨,以经论为印证,传至三祖智者大师才发为教义。华严经本是法相六经里面的一部经,故贤首宗注重在法相,不过是融摄法性以明。天台宗依于大智度论、中论,近于法性而亦融法相。至于密宗、禅宗从法相、法性之修证而成立,更显然可见。

此外还有律宗和净土二宗,这里所谓净土,不是专指念弥陀而说,净土有十方诸佛的净土,有诸大菩萨的净土,念弥陀不过净土中法门之一而已。净土是为已发心修行的人,在一生未能证圣果,因为未证圣果转身就容易退堕,或不免堕三恶道流转生死,这样失去了一生的功行,岂不是很可惜的吗?因此从诸佛菩萨所示居的净土,使众生持念一佛或一菩萨的名号,仗彼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使其往生彼土,令其得不退转,免堕六道轮回,这是净土缘起的真意义。

大乘中所信行的净土,如西方极乐净土,兜率内院净土,不过在二乘里没有明显的表出。所以图上只用虚线。庇是托庇的意思,共庇是表明大小乘共同所庇,即是依靠诸佛菩萨的净土接引。如大富贵人家的别墅或宾舍,可收留教养投靠的人。

律宗,不是专指传戒、受戒而言,律有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之七众律,更有大乘菩萨律与密宗律等;人天、声闻、独觉、菩萨所共同遵守的,所以图上说戒律是大小所共基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将佛法作最概括最扼要最简单的说明,使各宗各系各安其位,互通互融,相资相助,不相冲突,调和发展,并重研究。因为大乘各宗原是平等平等,每宗都有它的殊胜的地方,不宜执立门户,分河饮水。讲到这里,又要讲到本馆研究员预习班了。预习员就是未来的研究员,而研究员的工作,上面已经说过份考校编译二部。考校编译的工作,第一个条件要对于整个佛学,或某宗某系的经论文字,要有澈底的明了的认识,对于中心的思想都要抓得住,这样才行。不然,经论上的文字都不懂,理论尤其莫明其妙,还配得上做考校编译的工作吗?所以预习研究员在这期间就要练习这种──考校编译──工作,要预备作一系一系的专门研究,才能精深专一,才能做到登峰造极,升堂入室。若是不专门研究一系,只是作广泛的浏览,这毕竟于我们没有多大的裨益。因此我定了六系,作为你们研究的标的:

甲、五三共法系  五即是五乘:一、人乘,二、天乘,三、声闻乘,四、独觉乘,五、菩萨乘。三就是三乘:一、声闻,二、独觉,三、菩萨。合拢起来说就是五乘三乘所共的佛法。但是三乘共法亦即小乘,五乘共法亦即人天乘,均包括在声闻里了。平常讲小乘意存毁□,其实错了,小乘亦为大乘阶梯。而此系以俱舍为中心,旁及阿含诸经,婆沙、六足、发智、正理等论。这系现在研究员有一二人已在研究。

乙、小大律藏系  律藏中,如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僧祇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等,都是小乘律;而大乘律则散见经论,即梵网菩萨戒和瑜伽菩萨戒等。虽中国历来所行的是南山宗四分律,但今此研究律藏不仅是专研南山四分律而已,应当研究大小乘所有的不同戒律。这系现在研究员亦有一人在研究。

丙、法相唯识系  法相唯识是印度原有的,依弥勒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为本,以成唯识论为综合。所依之典籍有六经(一华严经,二解深密经,三如来出现功德经,四大乘阿毗达磨经,五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六大乘密严经)十一论(一瑜伽师地论──本论,二百法论,三五蕴论,四显扬圣教论,五摄大乘论,六阿毗达磨杂集论,七辨中边论,八二十唯识论,九成唯识论,十大乘庄严经论,十一分别瑜伽论──这十部是支论),尚有其余附属的经论。现在馆中尚没有专门研究的人,将来预习班要有一二人来专门研究才好。

丁、般若中论系  般若中论系就是法性,在中国亦名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为依据,以大般若经为本。或名四论宗,三论外加一大智度论。因为以大般若、中论为中心的思想,所以名为般若中论系。此宗创自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印度建立大乘佛法的始祖,而此宗中论与整个的佛学有大而且切的关系,所以研究佛法,般若中论系是不可不研究的。从前本馆有二人研究般若中论系,现在还没有人。

戊、中国台贤禅净系  天台、贤首、禅宗、净土,这四宗是中国创立的,可算是中国的佛学,所以名它为中国台贤禅净系。天台宗是北齐慧文大师读中论,悟一心三观之旨;传南岳慧思大师,依之悟法华三昧证六根清净位;三祖智者大师从以修习,得法华三昧之前方便,乃传其观法,依法华广宣教义。因为居浙江台州天台山,故名天台宗。贤首宗是中国杜顺和尚,居终南山,依六十华严修法界观行,制华严法界观,此宗教义至贤首国师始宏传,所以名为贤首宗。禅宗虽是印度南天竺菩提达摩泛海到中国来传教,但是成立为一宗也是在中国建立的,亦可算是中国的佛法。禅宗大盛于唐、宋,与我国思想界的关系尤为密切。净土宗是以希求往生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为宗旨,所依之典籍有三经(一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佛经,三佛说阿弥陀经),一论(即菩提流支所译之往生净土论)。此宗之创始者是庐山慧远大师,所以亦是中国独有的。这四宗可作为一系的研究。

己、印华日藏密法系  密宗即是真言宗,因为依秘密真言为宗旨,故名密宗。此宗所依据的是大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及诸部仪轨。在印度有先期后期,先期是当中国唐朝,后期是当中国五代及宋朝。所以由中国所传流日本的是先期密法,五代宋初所译之经典,虽亦以密典为多,而未有弘扬,故后期密法所传以西藏的为完备。这六系中比较起来,以此系为较难研究,目下未易做到。四、结论

现在我们所要研究的,而环境上能够研究的,就是前面五系,所以我很希望你们安心在这里修学,一年后各人作分系研究的工作。研究的结果──即考校佛典、编译佛典,便是本馆的事业。今天将本馆的宗旨和你们修学的目的,及全部佛学的大纲和研究的系统,作简单的很概括的说明。详细指教,则有在馆中领导的各主任法师居士在。

(智藏记)(见海刊十五卷九期)  (注一)原题「对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员训话」,今改题。  (注二)此节颇有删略,所论考校与编译,可参看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