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
佛祖之道。以心传心。菩萨造论通经。亦唯此一大事。故云。十方谛求。更无余乘。纵令曲为群机。循循善诱。从实施权。说种种道。譬如三草二木。受润不同。而能润之雨。原只一味。故云。如食石蜜。中边皆甜。又云。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岂应封文失旨。横执名相。剖判虚空也哉。且如弥勒世尊。迹居补处。本必难思。无著天亲。既是龙华辅弼。则与文殊普贤何异。至于马鸣龙树。并属金口授记。传佛心宗。其所著述。决定不当互相乖异。乃后世讲师。辄妄判曰。天亲识论。是立相始教。龙树中论。是破相始教。马鸣起信。是终教兼顿。并未是圆。呜呼。其亦不思甚矣。夫天亲宗瑜伽而立唯识。先以唯识破我法二执。次明识亦如幻。非真实有。故亦名为破色心论。今乃目之为立相教可乎。龙树依甚深般若。徧荡四性情执以显法性。故曰。欲具足一切佛法者。当学般若。又曰。若以无此空。一切无所作。以有空义故。一切皆得成。今乃目之为破相教可乎。马鸣以一心真如门。显甚深般若随智说。以一心生灭门。显瑜伽八识随情说。真如。即一真法界。统事理而泯绝事理者也。生灭。即全理所成之事。全事无性之理也。二门不离一心。则无一生灭而非全体真如。无一真如而不全具生灭。即事事无碍法界也。今乃谓其不同唯识中论。仍非圆极一乘可乎。况经论中。并谓真如与一切法。如水与波。不一不异。诚证具在。何容偏执。盖若言定一。则真如不生灭。应一切法亦不生灭。或一切法生灭。应真如亦生灭。固为不可。若言定异。则真如非即一切法之实性。应在一切法外。别有方隅。不常不徧。尤为不可。故起信谓真如受熏者。譬如触波之时。即触于水。所以破定异之执。初未尝言真如随熏转变也。唯识谓真如不受熏者。譬如波动之时。湿性不动。所以破定一之执。初未尝言别有凝然真如也。(唯识论云。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又云。真如即是唯识实性。明文彰灼若此。后人乃以凝然真如诬谤唯识。罪何如哉。)然则唯识所谓真故相无别。即起信一心真如门也。唯识所谓俗故相有别。即起信一心生灭门也。楞伽经云。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宗镜释云。起心名转。八俱起故。皆有生灭。故名转相。动则是业。八识皆动。尽名业相。八之真性。尽名真相。由此观之。起信唯识。皆宗楞伽明矣。宗本既同。则诸名义。自不相违。乃注疏家。不能以义定名。漫尔依名定义。致令二论乖同水火。可不哀哉。此大乘起信论。藏有二本。一是梁真谛译。一是唐实叉难陀译。二译对阅。唐本更为文显义顺。但旧既流通梁本。私心弗敢自专。敬以阄决于佛。拈得宜解唐本。遂殚一隙微明。剖尽两宗迷执。名之为裂网疏云。癸巳十月十有八日。下笔故叙。
○释此为二。初释题。二释文。今初
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题目五字。四别一通。略而言之。三重能所。大乘起信。犹云起大乘信。即是别题。论之一字。即是通题。言三重者。一、论为能起。大乘信为所起。二、信为能信。大乘为所信。三、大为能拣。乘为所拣也。释此为三。初释大乘。二释起信。三释论字。初释大乘为二。初分释。次合释。分释复二。初释大。次释乘。初释大者。绝待无外。强名曰大。即是直指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法尔具足体大相大用大三种义故。谓只此现前介尔之心。随缘不变。全体真如。名为体大。只此全妄即真体中。本具恒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名为相大。只此心性体相。不变随缘。出生十界染净因果。达此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名为用大。言体。则体外别无相用。如湿外别无水波。故体绝待。言相。则相外别无体用。如水外别无湿波。故相绝待。言用。则用外别无体相。如波外别无湿水。故用绝待。如此三大。不一不异。不可思议。唯是一心。故言大也。次释乘者。约喻为名。运载为义。即是直指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法尔运载至于佛地。自利利他。无休息故。名为乘也。心性体大。即是理乘。亘古亘今。恒不变故。心性相大。即是随乘。不离不脱。恒相应故。心性用大。即是得乘。如轮王七宝。自在成就故。性具三大。总名理乘。无二体故。照性成修。修时三大。总名随乘。顺法性故。从因尅果。果时三大。总名得乘。极自在故。性修不二。因果不二。故目此现前介尔心性以为乘也。初分释竟。次合释者。虽复众生现前介尔心性。即是不可思议大乘。而迷悟因缘。染净熏习。遂有十法界异。谓若迷此一心。而起见思十恶。则运载众生入三恶道。名为跛驴坏车。若知畏三涂苦。修行十善。及诸色无色定。则运载众生到三善道。更能畏三界苦。修行出世戒定慧学。永脱苦轮。则运载众生入涅槃城。名为羊车。若知十二因缘。本自无性。体其本空。永息惑业苦轮。则亦运载众生入涅槃城。虽乏大悲犹作众生增上福田。名为鹿车。若念自他同在苦轮。志愿兼济。具足大悲。发起弘誓。普能运载众生。渐趣无上大涅槃城。名为牛车。若了达此现前介尔心性。即是不可思议大乘。深观动心即不生灭。即得入于真如之门。始从名字。运至观行。乃至究竟。自运功毕。运他不休。名为大白牛车。今言大乘。正指大白牛车。拣非门外三车故也。复次一切众生。虽复迷此心性。举体为坏驴车及三车等。然此心性。随缘不变。未尝不即究竟大乘。譬如真金。虽复用作种种秽器。及诸杂器。而金性不改。贵重如故。苟知秽器体即真金。即于秽器得真金用。是故光照阿鼻。不难十地顿超。放下屠刀。便是千佛一数。鹦鹉念佛而焚得舍利。白鸽闻经而转身作祖。故直指此一切众生迷妄心性为大乘也。前以大拣小。约对待说。亦即生灭门义。后即小成大。约绝待说。亦即真如门义。一切众生现前介尔之心。法尔具此二门。不相离故。故名为大乘也。初释大乘竟。二释起信亦二。初分释。次合释。分释复二。初释起。次释信。初释起者。问。一切诸法。无生无起。云何乃言起耶。答。法性无起。亦无不起。若但言起。即失真如门义。若但言不起。即失生灭门义。若言亦起亦不起。即互相违。若言非起非不起。即成戏论。当知四句皆不可说。若不堕情执。顺四悉檀。则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今言起者。乃非起非不起而论起耳。何者。一心绝待。本无能信所信之殊。而迷此一心。则起无量疑惑。如水成冰。翻此迷惑。遂起圆常正信。如冰还成水。迷悟虽分。一性不动。故非起。性无增减。迷悟宛然。故非不起。是则起即不起。不起而起。约此论起。妙在其中。盖虽炽然起信。仍唯一心。仍无能信所心之异。无能无所而能而所。能所皆即一心法界。如灯有照。还照于灯。故云。自心起信。还信自心。是为无上性起法门。次释信者。据唯识论。于诸善心所中。最为上首。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释云。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乐果。能成圣道。起希望故。由斯对治不信彼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文)今论中云。信有四种。一信根本。谓乐念真如法故。二信佛具无边德。谓常乐礼敬供养。闻法修行。回向一切智故。三信法有大利益。谓常乐修行诸波罗蜜故。四信正行僧。谓常供养诸菩萨众。正修自利利他行故。(文)应知识论一信实有。即同今论一信根本。识论二信有德。三信有能。即合今论第二三四信也。又识论云。此信心所。自性澄清。亦能净余心心所等。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有别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文)良以如来藏性。不变随缘。举体而为一切心王心所。而此一切心王心所随缘不变。一一无非全体如来藏性。故此信之一字。虽约俗谛分别。不过止是诸善心所之一。而实即是藏性全体。非是藏性少分。又虽一切诸染心所。皆亦幷是藏性全体。由逆性故。多诸过咎。譬如金作秽器。不堪把玩。唯此信心。能顺性故。多诸功德。譬如金作转轮王冠。愈显尊贵。所以一有信心。则一切善法。无不共相应也。初分释竟。次合释者。夫性起法门。虽复不可思议。而生灭因缘。则非一概。或信邪倒见。起惑造业。则于正法。名为不信。或于世间因果起信。则成人天十善色无色定。名有漏善。或于四谛十二因缘起信。则成二乘出世法门。名无漏善。或于六度四摄大菩提果无上涅槃起信。则成菩萨自利利他法门。名中道善。或于现前介尔心性不可思议绝待大乘起信。则成无上圆顿法门。名一乘善。今正起此一乘不思议信。故云起信绍佛种也。复次教中每云信解行证。今但言起信。不言起解行证者。信为法界。一切法趣信。离信无别解行证故。谓一切众生。虽复不信自心大乘妙理。起惑造业。而信心之性。未曾稍减。如水成冰。湿性不改。是谓理即起信。若闻此论。能知现前介尔心性。即是大乘。是谓起名字信。若能念念观此心性。知其念即无念。不起无明诸颠倒惑。是谓起观行信。若任运消除粗染。净于六根。是谓起相似信。若入正位。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是谓起分证信。若超过菩萨地。微细分别。究竟永尽。心根本性。常住现前。是谓起究竟信。是故但云起信也。二释起信竟。三释论者。问辩征析。剖断开示。令得决定之谓。若藉语言文字。显示实义。对治邪执。分别修行正道之相。劝令修习。是教决定。能起闻思修等观行相似之信。若观察推求色等五蕴。及一切法。皆不成就。知妄动心即不生灭。是行决定。能起净心地等分证之信。若得入于真如之门。永断相应不相应染。以一念相应慧。顿拔无明根。是理决定。能起一切种智究竟之信。故名大乘起信论也。此论是佛灭后六百年中。西天第十二祖马鸣大师菩萨所造。乃性相之总持。言略义广。诚了义大乘。佛祖心印也。若作五重玄义说者。法喻为名。一心真如为体。观察一切妄念无相为宗。除疑去执发起大乘净信为用。大乘方等为教相也。初释题竟。
【释文为三。初归敬述意。二正说五分。三结施回向。】
【(甲)初中二。初偈颂。二长文。(乙)初又二。初归凭三宝。二述造论意。(丙)今初。】
归命尽十方。普作大饶益。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尊。及彼体相海。无我句义法。无边德藏僧。勤求正觉者。
造论弘法。必先归凭三宝者。略有四义。一顺古先圣贤仪式故。二令众生增长福德善根故。三不同外道议论无宗本故。四显示能归所归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故。文中归命二字。即摄能归之三业。尽十方以下。即示所归之三宝也。归命。犹言身命归依。归者。投向义。返还义。生死海中。唯三宝功德可作恃怙。故应投向。三宝体性。即众生现前介尔心性。由无始来背觉合尘。甘自逃背。今背尘合觉。复本心源。故名返还也。命者。依于色心连持不断之所假立。即是本识种上功能。名为不相应行。非有实法。但为一切众生迷情之所宝重。故随顺世间语言。举此总摄三业也。将此最重之命。投向住持三宝。则为增上胜缘。研此假立之命。返还一体三宝。则显大乘正体。故首称归命也。尽十方者。总显无穷无尽三宝境也。以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本自竖无初后。横绝边涯。十方虚空。幷不出于介尔心之分际。究竟证此心性者。名之为佛。秖此心性。即名为法。诠此心性者。亦名为法。信解修证此心性者。名之为僧。所以三宝。同于心性。尽十方也。又复现前介尔之心。体大即法宝。相大即佛宝。用大即僧宝。又介尔心。圆具三大理性。总名法宝。觉此三大之智。名佛宝。理智不二。名僧宝。是为一体三宝。证此一体三宝。名十方佛。说此一体三宝。能诠所诠。皆名为十方法。修此一体三宝。名十方僧。是为大乘住持三宝。若无一体三宝。则无以建立住持三宝。若非住持三宝。则无以显发一体三宝。如无一心真如。则无以为生灭所依。如无生灭门中熏习净法。则无以显一心真如。当知一体三宝。即真如门大乘体也。住持三宝。即生灭门大乘体相用也。二门不相离故。不得偏论归也。普作大饶益三句。是别示佛宝。及彼体相海二句。是别示法宝。无边德藏僧二句。是别示僧宝。皆约住持三宝示者。一体之外。无住持故。不归住持三宝。即非归一体故。普作大饶益者。彻证平等体性。能以同体法力熏众生也。智无限自在者。圆满四智菩提。照理量境悉无余也。救护世间尊者。究竟大慈大悲。救恶护善无与等也。法身冥益十界众生。报身显益地上菩萨。化身显益三乘六凡。故云普作大饶益。而三身益物。幷依平等法性之力。束之以为法身佛宝。圆镜智品。能显法身。平等智品。能示报身。成事智品。能现化身。观察智品。应机说法。故云智无限自在。而四智心品。幷是旷劫真修之所尅证。束之以为自受用身佛宝。法身平等救护一切世间。报身救护菩萨世间。化身救护三乘六凡世间。故云救护世间尊。而慈悲与拔。幷是果上任运不思议用。束之以为胜劣随类三种化身佛宝。此三佛宝。即是一切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本具之体相用。但迷情日用不知。名理即佛。诸佛圆满证得。名究竟众生。众生无上者佛是。故名为世尊也。及彼体相海者。彼。即指上佛宝。体相。谓真如之体。性德之相。既言体相。即摄于用。以是三法不相离故。此体相用。深广莫测。名之为海。虽体相海。即是众生现前心性。不单属佛。而唯佛究竟证得。故举此以显所诠法宝也。及者。显佛法本不二义。盖佛是假名。法是实法。揽法成人。因人辨法。是故佛性法性。唯是一性。所谓智外无如。如外无智。虽辨住持三宝。亦非条然各别。不同愚法声闻。偏指黄卷赤牍以为法宝。然黄卷赤牍。亦是如来藏举体所成。亦即体相海矣。无我句义法者。指能诠法宝也。无我。即二无我。句。谓名句文身。举句。即兼得名。名句所依。即是文身故也。义。谓句之所示。即指二无我观。法。谓义之所显。即指一心真如。佛所说法。句义乃多。今独举无我句义者。唯有此二空观。能从心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故。无我句。即教经。义。即行经。法。即理经。三经不即不离。以为能诠。幷不出体相海。还即诠显体相海也。无边德藏僧者。称性起修。性海无边。故所修功德。亦复无边。一一功德。幷能含摄无边功德。故名为藏。具如后文所明。随顺法性修行施等。一一皆成波罗蜜也。言勤求正觉者。显菩萨僧所修功德不向三有。不向二乘。唯正趣向无上菩提故也。问。何以不归二乘僧耶。答。此有二义。一约对待义。二乘是所悲济境故。二约开显义。二乘所行。亦是菩萨道故。
【(丙)二述造论意】
为欲令众生。除疑去邪执。起信绍佛种。故我造此论。
于一心真如生灭实理事中。犹豫不了。名之为疑。于无我如来之藏。妄计人我法我。名为邪执。疑除执去。则正信自起。起大乘信。则决定成佛。自度度他。灯灯无尽。故为绍佛种也。初偈颂竟。
【(乙)二长文亦二。初重述意。二正立科。(丙)今初。】
论曰。为欲发起大乘净信。断诸众生疑暗邪执。令佛种性相续不断。故造此论。
问。偈中先言除疑去执。后言起信。今文先言发起净信。后言断诸疑执。何耶。答。若约自行。则除疑去执起信。如秤两头。低昂时等。无有先后。若约化他。则自先发起大乘净信。乃能断诸众生疑暗邪执。令佛种性相续不断也。故虽重述。无重繁过。
【(丙)二正立科】
有法能生大乘信根。是故应说。
有法。即指下文所诠一切众生心也。说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体。说此心生灭因缘相。能显示大乘体相用。令诸众生。生闻思修三慧。乃至究竟成佛。名为大乘信根。有此胜益。故应说也。
说有五分。一作因。二立义。三解释。四修信。五利益。
作因。梁云因缘。所谓四悉檀因缘。诸佛菩萨。若无四悉因缘。不说法也。立义。谓依境显谛。竖大乘之正法。解释。谓种种开示。阐所立之实义。修信。梁云修行信心。谓策进初机。令其依解起行。利益。梁云劝修利益。谓结明此论功能。令人希慕信向也。此中一作因者。是总明四悉因缘。二立义者。为上根人。举便知有。是约第一义说。三解释者。为中根人。微细剖析。令其永断疑执。随文入证。是约对治义说。四修信者。为下根人。策进修习。令其依解起行。是约为人义说。五利益者。为未种善根人。称叹功德。止息诽谤。令其欢喜向慕。是约世界义说。又就一人次第获益言之。二立义者。令知摩诃衍义。即是一切众生之心。不俟他求。得欢喜益。三解释者。令于一心二门。解如实义。得生善益。四修信者。令其妙解不同说食数宝。得灭恶益。五利益者。令知同于诸佛菩萨所修所证。得入理益。此皆一往分别。实则分分皆具四悉檀也。又作因是序分。立义等三是正宗分。利益是流通分。初归敬述意竟。
【(甲)二正说五分。即分为五。一作因。(至)五利益。(乙)一作因二。初正明八因。二释疑明意。(丙)今初。】
此中作因有八。一总相。为令众生离苦得乐。不为贪求利养等故。
总相者。不唯此论总相。乃诸佛菩萨说法之总相也。为令众生离分段变易因果之苦。得菩提涅槃究竟之乐。是益他义。不为贪求利养名誉。及恭敬等。是离过义。自离诸过。能益众生。方可造论弘法。否则名为稗贩如来矣。
二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显实义而生正解。别则偏指立义解释二分言之。
三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不退信心。于大乘法。有堪任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令于大乘法增其堪任。别则偏指解释分中。第三分别修行正道相也。
四为令善根微少众生。发起信心。至不退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能发起信心。令至不退。别则偏指四修信分。
五为令众生消除业障。调伏自心。离三毒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可除障调心。远离三毒。别则偏指修信分中。四精进门。
六为令众生修正止观。对治凡小过失心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是止观法门。皆可对治凡小。别则偏指修信分中。五止观门。
七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退大乘信故。
通则一部论文。皆是念佛三昧。皆是往生正因。别则偏指修信分中。求生西方极乐法门。
八为显信乐大乘利益。劝诸含识。令归向故。
此别指第五利益分也。初正明八因竟。
【(丙)二释疑明意二。初释疑。二明意。(丁)初中二。初总释。二别释。(戊)今初。】
此诸句义。大乘经中虽已具有。然由所化根欲不同。待悟缘别。是故造论。
所化。谓未来众生。根。谓昔所成种。有上中下。欲。谓现所欣乐。有广中略。缘。谓一切经论。能与众生悟道。作增上缘。当知上中下三根。各有广中略三种所欲不同。又与佛菩萨经论。各有有缘无缘差别。故应为有缘三根众生。逗其喜略之欲。造此论也。
【(戊)二别释】
此复云何。谓如来在世。所化利根。佛色心胜。一音开演无边义味。故不须论。
此复云何。总征起也。先释佛世。次释灭后。所化利根者。统论佛世众生。亦有种种三根不同。但对灭后。即皆称利。以善根不深。不能亲值佛故。佛色心胜者。色则相好庄严。心则六通十力。故云胜也。一音开演无边义味者。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譬如一云所雨。三草二木各得生长也。色胜。即身轮不思议化。心胜。即意轮不思议化。一音开演。即口轮不思议化。所化既是利根。能化三轮又胜。故不须论而能开悟也。
佛涅槃后。或有能以自力。少见于经。而解多义。复有能以自力。广见诸经。乃至解义。
少见于经能解多义。名为义持。亦是法行种性。广见诸经乃至解义。名为文持。亦是信行种性。此二种人。亦不须造论也。然据梁本。则广闻取解在前。似兼文持故胜。据今本。则少见多解在前。似是法行故胜。猡实言之。义持文持。信行法行。各有利钝。非可一向论也。
或有自无智力。因他广论而得解义。亦有自无智力。怖于广说。乐闻略论。摄广大义。而正修行。
自无智力。故藉他论。而乐广乐略。仍是信行法行二类种性不同。亦是文持义持二类熏习有别故也。初释疑竟。
【(丁)二明意】
我今为彼最后人故。略摄如来最胜甚深无边之义。而造此论。
示大乘体。故最胜。显大乘相。故甚深。显大乘用。故无边也。一作因分竟。
【(乙)二立义二。初标。二释。(丙)今初】
云何立义分。谓摩诃衍。略有二种。有法。及法。
摩诃衍。此翻大乘。略如题目中释。又七义故。名为大乘。一法大。谓方广经典。二心大。谓四弘誓愿。三解大。谓圆常信解。四净大。谓净心地。净二分别。五庄严大。谓福德智慧。六时大。谓三阿僧祇。七具足大。谓无上菩提。前六。是大乘因。后一。是大乘果也。有法者。梁本云法。犹因明所谓前陈有法。以为宗依。乃指因缘生法。以为所观境也。法者。梁本云义。犹因明所谓后陈宗体。指所显理谛。以明大乘义也。
【(丙)二释二。初释有法。二释法。(丁)今初】
言有法者。谓一切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此显示摩诃衍义。
统论因缘所生。皆是有法。皆悉即空假中。皆可显示摩诃衍义。故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初机之人。若令观于佛法。则疑太高。若令观众生法。则疑大广。所以秖令观心。又恐人谬谓众生心外别有真心。故但立一切众生心。以为所观境也。夫举佛法。则摄一切心法及众生法。举众生法。则摄一切佛法及以心法。今举众生现前介尔心法。则摄一切众生法及佛法。故云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也。依此众生现前介尔心法。显示摩诃衍义。则一显示。一切显示。随举一一众生法。一一佛法。无不皆是摩诃衍义矣。故法华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也。
以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体故。
即此现前介尔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非有非无相。非生死相。非涅槃相。非二边相。非中道相。非可说相。非不可说相。非亦可说亦不可说相。非非可说非不可说相。不得已故。强名为真如相。即此真如。是大乘体。更无别体也。应立量云。众生心是有法。即大乘体宗。因云。真如相故。同喻如迷悟所依之方。方非迷悟。
此心生灭因缘相。能显示大乘体相用故。
即此真如不变心体。举体随缘而有生灭。所谓随于染净缘。具造十法界。虽造十界。十界皆是假名无性。随缘不变。当体即真。故能显示大乘体也。由随染缘。妄起无明。有见不见。似不清净。非常非乐。非我非净。非寂境。是变异。不自在。具过恒沙虚妄杂染。今翻染成净。无明不起。无见不见。心性无动。无有余法而可更求。即于真如。立大智慧光明义。贵照法界义。真实了知义。本性清净义。常乐我净义。寂静不变自在义。满足过于恒沙清净功德义。故能显示大乘相也。由与众生同在生死轮回海中。方肯自悯悯他。发大誓愿。修大福慧。证本法身。任运起于不思议业。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故能显示大乘用也。然则现前介尔心体。即大乘体。现前心中惑相。即大乘相。现前心中业用。即大乘用。而众生迷染因缘。日用不知。由有迷染因缘。方立悟净因缘。由有悟净因缘。方显体相用大。故云此心生灭因缘相。能显示大乘体相用也。譬如水结成冰。则湿体融相润用。皆不可见。若知冰原是水。方便令泮。方能显示湿体融相润用耳。设不观心生灭因缘。则不能显体相用大。如守坚冰。无可受用。设离众生现前之心。别求大乘。亦不能显体相用大。如大冻时。若弃坚冰。别无有水。学大乘者。幸深思之。应立量云。众生心是有法。能显示大乘体相用宗。因云。生灭因缘相故。同喻如依方故迷。因迷故悟于方。初释有法竟。
【(丁)二释法二。初释大义。二释乘义。(戊)今初】
所言法者。略有三种。一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故。
前云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体。今云一切法真如者。以心真如。即一切法真如。无二真如故也。一切法。即染法净法。略则五位百法。广则百界千如也。随拈一法。幷是真如全体。非是少分。故云性恒平等。悟时无得。迷时无失。又芥子毛端之真如非小。须弥宝刹之真如非大。故云无增无减。一相无相。不可分离。故云无别异也。夫既言一切法。又言在染在净。是全约生灭因缘。而随云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故。则知生灭因缘。即是真如门矣。故下文云。展转不相离也。若舍生灭因缘。何由体会真如。若执生灭因缘。又何由了达真如也哉。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性功德故。
此谓众生现前介尔之心。即是如来藏也。夫真如不变随缘。举体而为众生介尔之心。则介尔心。便是真如全体。今又名为如来藏者。是约生灭门中。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故也。然法身与如来藏。虽有二名。终无二体。故不唯显名法身之时。具足无量无边性功德相。即正在隐名如来藏时。本来具足无量无边性功德也。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
只此众生现前介尔之心。无法不具。无法不造。所谓随于染净缘。具造十法界。贵能出生十界因果。但约九界言之。则三涂等诸恶因果。虽亦此心之用。如以金作秽器。利刀割泥。无上宝珠而作弹丸。不名用大。人天有漏因果。虽亦此心之用。如以摩尼仅贸一衣一食。不名用大。二乘无漏因果。虽亦此心之用。如空守阎浮檀金。不生息利。不名用大。权乘菩萨五通因果。虽有自利利他之用。如以阎浮檀金而作商贾贸易。未能统御自在。亦不名用大。虽又希心极果。如以阎浮檀金作王宝冠。未能拔宅飞升。亦不名用大。唯有佛乘种性。知此现前介尔之心。体即真如。具无边德。便能观察一切妄念无相。自愍愍他。发大誓愿。称性修习。灭无始无明。证本法身。任运起于不思议业。种种自在作用差别。周法界。与真如等。譬如以阎浮金。炼作仙丹。便能拔宅飞升。游戏自在。故名用大也。问。果中用大。垂形九界。有时示现三涂。亦应生恶因果。如何但言善因果耶。答。为度众生。示作恶因。本无迷染。即无漏善。为度众生。示受恶果。亦无苦受。如三禅乐。是故但名善因果也。又所言能生一切善因果者。谓果中大用。徧与众生作增上缘。令生世出世间诸善因果。非谓既成佛已。自生世出世间善因果也。以诸佛所有一切变现。皆是真如自在甚深之用。皆合涅槃清净妙德。不可唤作实因果故。问。用大既约佛果。何名此心生灭因缘相耶。答。若无众生心。则无大乘体相。若无大乘体相。何处有乘用。问。既云真如甚深用。何故不属真如。乃属生灭因缘。答。若非生灭因缘。则真如之名。尚自不立。何得辨用大耶。夫众生现前介尔生灭之心。体即真如。相即如来藏。用即能生一切因果。而日用不知。是谓理即大乘。若能知此一心体大相大用大。是谓名字即大乘。若能观察妄念无相。是谓观行即大乘。若粗垢先落。六根清净。是谓相似即大乘。此论名之为相似觉。若能亲证此体相用。任运增进。是谓分证即大乘。此论名之为随分觉。若至心根本性常住现前。是谓究竟即大乘。此论名之为究竟觉。六而常即。始终平等。即此心真如门也。即而常六。升沉硕异。即此心生灭门也。故立一切众生心为有法。显示摩诃衍义。出释大义竟。
【(戊)二释乘义】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于此。入佛地故。
此更约能乘之人。以显所乘之法。故曰。言大乘者。文殊普贤等一切大人之所乘也。夫一切众生心。莫不具体相用三大。即此三大。便名为乘。而九界众生。不能尽此心大乘之用。枉作坏驴羊鹿水牛诸乘。唯一切佛。已乘此大乘。到究竟地。一切菩萨。皆乘此大乘。乃入佛地。故必约众生心以显大乘义也。二立义分竟。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