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度佛教史 » 印度佛教史全文在线阅读

第二十三章 陈那阿阇梨等时代

关灯直达底部

约在世亲大阿阇梨晚年时代,深方王去世之后,出现生于西方摩庐地方的室利曷王,事功伟大,统治西方一切王国。后来对佛教获得信仰,敬奉德光阿阇梨为师。

约在那时,是东方毗梨叉旃陀罗的子嗣毗摩旃陀罗王和后者的儿子迎摩旃陀罗二人在位的时期。这俩个国王权势和受用也大,喜欢布施,如法护持国政,但并未归依三宝,供养内外两道,特别崇敬裸衣外道。在迦湿弥罗据说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一切所有贵王正在世。

当时在东方阿阇梨安慧和陈那作利生事业,在西方是圣者无著弟子佛使晚年利益众生时与德光利生事业兴盛时。在迦湿弥罗有大德僧使大利众生,法使阿阇梨前往各地说法。南方一带出现佛护阿阇梨,约当清辨和解脱军俩人的前半生。

欧提毗舍地方有阇隶卢泗王之子那忌舍和臣子那伽计舍婆罗门统治国家七年左右,权势很大。毗伽摩旃陀罗也崇敬他,为娄伊波阿阇梨所调伏,舍弃王位,获得成就。国王即是陀利迦波,侄子即是澄耆波。三宝使阿阇梨也大致与清辨同时,欧提毗舍贤护婆罗门也大作佛教事业。

他们之中,室利曷舍王成为无敌的国王时,打算消灭蔑戾车教等,在与漠罗多那国邻近一小国中建立纯为木房的摩尸多即蔑戾车的大寺。召唤所有的蔑戾车大师,好多月内供给一切资具,收集这个宗教的一切经卷,完全纵火焚烧,持蔑戾车宗见的有一万二千人被烧。当时阔罗散那国有一个懂得蔑戾车教的作纺织工作,由他逐渐推广为以后的一切蔑戾车。由于这个国王这样毁灭,将近百年之间,奉行大食、靼靼的教法的就非常稀少了。此后为了净除罪业,在摩卢、摩腊婆、迷婆罗、比睹婆、耻多婆罗等地各建立一个大寺庙,每处各个供给一千比丘的生活,教法极为兴盛。

德光大阿阇梨生于末土罗国的婆罗门族,精研吠陀和一切论典,以后即在彼处的一座庙宇中出家受具。以后在世亲大阿阇梨前精习声闻三藏和大乘经多种,一切不同部派的戒律以及论典也都精通,心中常默诵全部毗奈耶典籍。住在未土罗国的阿伽罗补梨迦兰,同住比丘有五千人,大家为了各自改悔所防护的恶作,不论巨细立即纠正,因而尸罗清净有如往昔诸阿罗汉护持教法的时期。奉持经部和奉待摩呾里迦的也很多,念诵全部毗奈耶的也有五百人。由于尸罗清净之力,室利曷舍王的臣子摩登伽罗阇一次被国王处罚,剔出眼睛,也由阿阇梨的愿力而恢复。由于成为王师的缘故,每天收聚无量资具,然而他立刻转为善行,自身不从头陀功德中衰退。

安慧阿阇梨是这样一个人,当世亲阿阇梨念诵据传为九十九大部契经时,房梁中间有个极伶俐的鸽子非常虔敬地听着。它死后,转生为南方弹咤迦罗尼耶一个商主的儿子。生下后马上就问:“阿阇梨在那里?”。问:“阿阇梨是谁?”答:“是世亲,住在摩揭陀。”询问该国的商人说还在那里,到七岁时送到世亲阿阇梨跟前,学习明处都未遭困难而通晓。那时获得一握豆子,心想吃吧,因正在多罗佛母殿堂内,想到不应该不供圣母就吃,因而就供了几个豆子,但滚落了。心想圣母没吃我不应当吃,扫数上供之后又滚落了,由于他是个小孩,就哭了。圣母现身说:“你不要哭,我要加待。”刹那之间他智慧无边,这一尊像也有“摩舍多罗”之称。

以后奉待上座三藏,特别精通大小乘所有对法,念诵《大宝积经》,一切行事都由圣多罗母授记,对于《宝积》四十九会与《中观》根本颂都作了注解。约在世亲阿阇梨入灭时,破灭毗瑟咤波罗等外道多次辩难,有言说自在之称。对于世亲阿阇梨所造的注解大都加以疏释。对于原典也作了好多注子。有人说曾作《阿毗达摩俱舍论》的注子,不知道是否就是这位阿阇梨。在以前诸阿阇梨时代所建立的法产这时已没有多少,这位阿阇梨据说也曾建立一百处。

陈那阿阇梨生于南方邻近建志地方的星伽薄多城婆罗门族中,精通外道一切宗义,从犊子部中奉持本部宗见的亲教师那迦达多即象授出家,精通声闻三藏后,向这位亲教师乞求教诫,给予“寻求无可言诠之我”的教授。于是观察寻求,不见其有,白天打开所有的窗子,夜晚在四方点灯,赤身露体,内外都看遍了。朋友看见他这样的行为,对亲教师说了,亲教师询问时,他说:“我理解迟钝,智慧低劣,亲教师指点的是什么我没有看到,因此我想或许是被什么障碍遮蔽住了,所以我这样观察。”实际上这也是指出破斥他的一些道理,因此亲教师生气道:“讽刺我的宗义,你不要住在这里!”不应遭斥逐而被逐出,虽然他能立即据论驳他,但这是不合适的,于是敬礼而退。终于到了世亲阿阇梨处,听受大小乘的所有经典,据说最后受持五百部经,大小乘,总持真言囊括在内。尤其是从一真言阿阇梨受得明咒,并加以修持,因此亲见文殊圣容,得以随愿闻法。

住在欧提毗舍地方一个极寂静的树林的一方面菩多施罗岩山的洞穴中,一心勤修禅定。几年以后,吉祥那烂陀寺发生与外道的大争论。一个亲见自己所修持的本尊,擅长辩论,难以匹敌的苏突罗阇耶婆罗门也来到那里,于是佛教徒们不能争论,因而从东方召请陈那阿阇梨。三次击败那个外道,并逐一破斥聚集在那里的外道的一切辩难,使归入佛教。在那里对僧众们讲很多的经,并广说对法,还著作唯识和辩论的零星小论多种,据说总计造了一百部论。

又到欧提毗舍地方勤修禅定,打算在那里依据自己不共智力所产生的辩论原理把以前所著的另散小论汇合为一,用石粉书写《集量论》的供赞誓词:

意欲成量利有情,本师善逝敬顶礼

为量成就集自说,种种散论当合一

于是大地震动,诸方光明遍满,出大声音。讫里瑟拿婆罗门知道这样是誓词的象征,乘阿阇梨外出化缘时把它擦去。这样擦去了两次,书写了三次。第三次写上“如为了戏弄和玩笑而擦去,因有重大需要,请不要擦!倘使意义错误、打算辩论,则请现身!”那人又乘外出化缘时来擦,看到了文字,就停留下来。阿阇梨返回后,以教作保证而辩论起来,外道失败好多次,当说,“现在你要归入佛教”时,那人用念诵真言的灰抛撒,阿阇梨的一些资具被焚烧,阿阇梨也几乎被烧到。外道出外而去。阿阇梨心想:“我对这一个人还不能有所利益,那能利益其他?”正要放弃发心时,文殊亲来现身,说:“孩子!不要这样作!不要这样作!遇到低劣的人生起坏念头。应当知道你的这部论外道们不能损害,在你末成佛以前我要作你的善知识。将来这部论变成为一切诸论的一个眼目”。阿阇梨请求说:“具有好多难忍的苦痛受不了,心里也喜欢不正的行为,难以遇到正士,即使遇到您的面,对我不加持又将如何。”文殊说:“孩子,你不要不高兴,由我守护一切危难。”说完就不见了。之后,那部论也顺利造成。一次有些不舒服,在城里化了缘进入一个树林中昏昏入睡,梦中看见好多佛,获得很多三摩地。外面诸天降落花雨,树林中的花朵也为之低头,一些大象为之遮荫。国王和眷属人众前来消遣,见到以后心生惊异,以奏乐的声音惊醒睡眠,问道:“你是陈那吗?”答:“起了这样的名字”。于是国王顶礼足下。

从那里最后往南方一带,各地外道的论难大都击败,以前的阿阇梨们所建立的法产已经损坏的大都复旧。又使欧提毗合国王的臣子贤护管家归入佛教。这位婆罗门建立十六座大庙,每处各立一个大僧团,每一座庙也都有好多法产。戒行清净的象征是:这位婆罗门的林苑中有一株能治百病的牟瑟底诃梨多地树,是诃子树的特种,对于众人有所利益,有一次树干变得很干枯,阿阇梨发愿祈求复活,七天以后复生。

这样由于把外道辩难大都击败,因有“辩论牛王”之称。以法结合的弟子遍满诸方,然而随身侍从的沙门并无一个,少欲知足,终生住于十二头陀功德,直到在欧提毗舍的一个寂静树林中入灭。

僧使尊者是世亲阿阇梨的弟子,是南方人,婆罗门族,属说一切有部。他久住金刚座,在金刚座设置毗奈耶和阿毗达摩的法产二十四处。应突厥王一切所贵的召请而到迦湿弥罗,建立宝密寺和净瓶寺,弘扬好多大乘教法,以后就在该地入灭。迦湿弥罗国以前不大有大乘教法,在无著兄弟时代稍有弘扬,从这位阿阇梨开始逐渐兴盛。

法使阿阇梨生于东方的藩伽罗,是无著兄弟二个的弟子。游历四方诸国,每地各建立一文殊殿,据说曾为《瑜伽师地论》全书造作疏释。

佛护阿阇梨生于南方耽婆罗国的雁戏地方,就在该国出家,广事闻法,是龙友阿阇梨的弟子,从僧护阿阇梨听受龙树阿阇梨的一些宗义,专一修持,获得殊胜智。亲见文殊圣容,住在南方弹梨荼补梨伽兰,说了很多法。对于圣父子(龙树、提婆)、毗罗(马鸣)阿阇梨等所著论典,广为疏解,最后获得丸成就。

清辨阿阇梨出生于南方摩梨耶罗高贵的王族中,即在该地出家,精通三藏。来中印度后从僧护阿阇梨受多种大乘经和龙树的论议(优婆提舍),又回到南方一带,亲见金刚手也修持殊异的三摩地。作南方约五十个伽蓝的寺主,说了好多法。佛护阿阇梨逝世后,清辨阅读他所造的一些论典,破斥前述阿阇梨(指佛护)对于中观根本颂的主张,造作疏释,并且承诺以龙村的论议为依据,作了一些经疏。最后他也修丸悉地而得成就,但这俩位阿阇梨舍弃异熟身而往持明处。

这俩位阿阇梨建立中道无自性说,佛护弟子虽然不太多,但清辨弟子很多,追随的比丘多至几千人,宗风极盛。这俩位阿阇梨未出世以前,一切大乘人住于同一教法,此俩位阿阇梨使得龙树无著的学说峻别为二。主张无著的学说不是宣说中道,只是讲唯识,而龙树的意趣,除了我们的说法以外,没有别的,这样驳斥其他宗义。因此,清辨去世以后,大乘内部也分裂为两部,兴起争论。

复次,安慧阿阇梨著了一部依唯识义解释中观本颂意旨的疏释,这个书本出现于南方一带,清辨的弟子们以为不妥当。他们来到那烂陀和安慧的弟子争辩,无自性诸师说清辨弟子获胜说,并由月官与月称发生争论的情况可以谁知。

西藏好多人说“佛护是圣者龙树的早期弟子,清辨是后期弟子,曾兴争辩。佛护转生为月称”等等似乎仅仅是以想象而编造的议论,有人驳斥这些说法之后,作了不错的研究,而说他们是龙树阿图梨的亲炙弟子,清辨的具戒亲教师也是龙村,月称是提婆的亲炙弟子。提婆这样的人为双方的依据,他正住世时,如何能有这俩个人分裂为不同宗派的事,具有判断力的人谁相信这样的话。

圣解脱军生于中部和南方交界处耆婆罗洞窟附近,是佛使阿阇梨的姪子。在圣一切所贵部出家,精通本部宗义,对于大乘得到胜解之后,来到世亲跟前,听受般若波罗蜜多,圆满奉持般若诸经,没有闻受论议。于是作了僧护的排末弟子,乞授般若论议。

据西藏的传说,这位阿阇梨是世亲阿阇梨的弟子,自通《现观庄严论》。虽然有些印度人说他是陈那的弟子,未入世亲之门,曾请问般若波罗蜜多现观于法使,而论议则闻之于清辨。然而若依据印度最流行的传说,通常以为是世亲的排末弟子。

关于他,这位阿阇梨的追随者有这样的传说:这位阿阇梨疲于种种宗义,为了休养而行般若波罗蜜多禅观,当时心里生起特殊感受。对于义理虽然没有疑惑,但一部经和《现观庄严论》在词句上有些不合,心中不安。当时在梦中弥勒授记说,“你到婆罗奈斯庙里,会得到很大好处。”第二天早上到那里,遇到有铁腿之称的寂铠优婆塞从南方普陀罗请来“二万八品”的书,经句与《现观庄严论》符合,这才安定下来。他以说无自性的中观义解释“八品经”和《现观庄严论》,并造经与庄严揉和之论。据说这位阿阇梨未出世以前没有这样作的。《二万光明论》中说以前旁人没有阅历过,其原因就是如此。

最后在东方作一小王的上师,并作二十四座庙宇的寺主,精勤地诵出讲般若经并加以讲解。大约三十年之间,听讲般若经的单单比丘最少时也有一千人来集。

印藏二地说这位阿阇梨是初地,又说因是加行道所以没有圣者之实,但因与圣者接近,所以摄属其中。又说他实在是凡夫,所谓圣解脱军的圣字乃是名字的一部分,如同佛陀伯奢觉方王不成为佛陀。以为他是低劣道先行的菩萨这等说法虽然很多,但他是希有的正妙殊胜士夫则无可置辩。他的内心相续凡圣如何谁能知道呢?所表现的情况显然是一位凡夫胜解行者。

三宝使阿阇梨从世亲阿阇梨听受对法藏,依止其他各地的持藏者多人,与陈那阿阇梨为亲密知交,是从陈那听受般若波罗密多的一个弟子。智慧据说与陈那相等,对于《八千摄义》也造有释论。他所作的《无边功德赞》陈那也为之造摄义。主张三宝使阿阇梨是须罗阿阇梨的名字,而且那些以为陈那为《一百五十赞佛颂》作了《杂赞》的补充,因而须罗陈那互为师徒那种教史作者,乃是听闻了不正确的历史,即使所闻正确,也是出于不确定的杜撰。还应当知道《杂赞》中陈那的一些话只是为了《一百五十赞佛颂》文词彼此之间的连结或搞明白义理而作注解,这两位阿阇梨轮流编著哪有其事?

此后,这位阿阇梨到南方一带,作众多庙宇的寺主,并对众人说法。到达罗婆罗地方新立约五十处大法产,令佛教长时辉耀。最后修持夜叉母而往百花山王。

寂铠优婆塞到普陀罗也和这些人时代相同,这位优婆塞在芬陀伐陀那地方的森林中修观音法,出现了很多成就的象征。戌婆萨罗王梦中有人告诉说,“若迎请观世音来到此地,赡部州的饥荒瘟疫就可以断绝,转为安乐。为了这个,请派往在森林中的这位优婆塞到普陀罗山去。”国王把优婆塞召来,交给他珍珠鬘和迎请书,并给与巴那等作为资斧,优婆塞心想:“道途难行而且遥远,所以有生命危险,可是这是动员我到本尊住的地方去,不听话不合适。”于是携带着往普陀罗的路引就启程了。终于达到檀那室利洲吉祥米积的塔下。此后到普陀罗的途中经过略为低洼的地方,以后又走高地,现在据说因海水泛滥,土地淹没,没有人通行。在过去他那个时期是有路的,因此从那里穿行。遇到大河不能渡过,依照路引祈请多罗母。一个老妇人用船渡过。又遇到一个湖不能渡过祈请毗俱胝佛,一个少女用木筏渡过。又林边起火不能通过,祈祷马头明王雨降火熄,以雷声指引道路。又有深达好多由旬的悬崖拦路,不能退行,祈请独髻母大蛇作桥而通过。之后,又遇到很多身如大象的猴子拦路,祈请不空羁索,这些大猴让开道路,并给予良好食品。以后到达普陀罗山根,不能通过岩山,祈请观世音,现出藤梯,爬了上去。以后雾遮四方,得不到路,长时祈祷,烟雾消逝。看见这座山三分之一处是多罗像,山腰有毗俱胝佛母像等。到达山顶时,除了空空的无量宫中点点花朵以外,别无一人。于是专一祈祷,住过一月。一天来了一个女子,说:“圣者到了,请来这里。”于是引如,开启千重宫门,每开一道门就生起一个三摩地。遇见圣者五尊,于是把花撒到他们身上,献上国王的书信和礼物,祈请到赡部州。他们答应了,给优婆塞很多巴那作为路费,说:“依靠这个维持生活,你可以返回本国,当巴那用尽时,我们就来到。”并指点路途。他看到山腰与山根三分之一处的像都成了真身。归途十五天可到自己的住处,到了第十四天,由于看到芬陀伐陀那山而非常喜欢,用剩余的巴那多买了饮食来吃。未到王城,达到自己修行的地方附近时,巴那用尽。就在该地停下,整天心想可能圣者就到,然而没来。半夜睡眠中被音乐的声音惊醒,天空中天神正作供养。询问供养谁,回答说:“赡部洲的傻孩子!圣者携同眷属来到你后背所靠的树。”一看,五位圣者来到树的旁边,于是敬礼祈请,乞求到国王那里去。答言:“首先如果巴那没用完,就可以这样,现在只能停留在这里。”呈报了国王,国王大不高兴,据说对优婆塞毫无酬报。以后在树林中建立一座佛殿,称为佉萨巴尼寺。佉萨巴那可说是因腾空而来所以是“空行”的意思,或者说因巴那用尽时来到说是“巴那尽”的意思,然而译作空行最为适宜。若随顺另一方面来翻译,佉萨是饭费的意思,巴那是金银钱,就是现在所谓的“丈喀”(藏币名),乃是饭费钱币的意思。印度普遍地这样传说。

若是依照二万八品的史传,则说是并没有国王的从旁策动,而三往普陀罗。第一次是他自己去谒见的事,第二次是婆罗奈斯的僧众为了决断《现观庄严论》与经文不合的疑问而派遣他的。然而他并未请问,而是请来圣者佉萨巴那,向佉萨巴那请问,回答说:“我是化身,因此不知道。”此后第三次为了断疑而到普陀罗请来八品经。

据说圣怯萨巴那五尊在优婆塞前亲自现身时,也曾亲自受取供养。那位优婆塞照料资具以后盗贼将要杀害他时,他知道这是必定经历的业力,于是说:请把我的头供在圣者的手掌中。”盗贼也就这样作了,圣者流出眼泪,进入脑髓后都变成舍利,此后不再亲身接受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