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手的冻结反应
你有没有站在一个舞台上,面对着台下数百观众的注视,而觉得很不自在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一般人在这种时候,都会不知道怎么摆放自己的双手?
其实,“不自在”是一种担忧状态,潜意识中担忧的是不被观众喜欢甚至会被观众否定。
站在舞台上的人,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内在和外在被观众所接受。害怕不被认可和接受的担忧,则成为强烈的刺激源。
这个时候,双手就会不由自主地呈拘束状态,产生冻结反应。
1.体前拘束
女生常见的动作是将双手拉住置于身前,这个动作常被人认为是羞涩可爱的表现。行为人在上述弱势心态的支配下,
图4-3 体前拘束
会感觉如果不拉住进行相互约束的话,两只手就不知道该怎么摆放了。如图4-3。
很多标准的服务礼仪,也这样要求服务员,在问候、表述、鞠躬、应对的时候,将双手拘束于体前,以示尊重。如此弱势的表现姿态,当然可以把自下而上的奉迎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顾客产生被尊重的满足感。
其实,男性也常见这样的反应,尤其是在陌生情境中。当我们邀请一个嘉宾和大家见面的时候,即使是成熟的高端男性嘉宾,只要不是领导这种有自上而下掌控感的角色,大部分都会把双手置于体前拘束。他们会认为这是得体的姿态和举动,表达了谦虚和低调。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的微小反应表达了拘谨的内心,以及轻微紧张的状态。
体前拘束表示承受,有自我防护性的承受,驱动心态较之体后拘束更弱一些。
2.体后拘束
体后拘束也表示承受,但是是不设自我防护的承受,有点硬碰硬的意思。
图4-4 体后拘束
所以,如果行为人脊柱没有挺直,略微向前弯曲,双腿并拢站直,身体没有晃动的同时,将双手置于体后拘束,也是冻结反应的一种,但因为敢于将胸腹面正对刺激源而不设防,所以有硬接下来的意思,驱动心态较之体前拘束强一些。
如果将双手拉住背在身后并挺直躯干,昂首挺胸的话,则常被人认为是成熟或者有控制感的表现。如图4-4。
图4-5和图4-6 手的拘束
另有几种比较隐晦的动作,看似双手的拘束有着合理的原因,而且可能很酷,比如将双手插入裤兜,类似的变形动作还有新手主持人用一只手拿住麦克风(这样就被占用了,有了合理的推脱),另外一只手插入裤兜。如图4-5和图4-6。这种姿态一般只发生在未经世事(没见过大场面)的小男孩身上(年龄可以放大到40岁),他们也认为这样好像是挺潇洒的样子。
不潇洒的也有,比如用袖筒拢起来,合理解释是冷,有气温做借口,两只手的拘谨就可以藏得很好。如图4-7。如果不是真的寒冷,那么这种姿态就是冻结反应。
图4-7 手的拘束
其实,这一类的姿态是借助外力拘束双手的运动,这些手的反应在具体的情境中,都可以解释为“不知所措”的冻结反应,映射了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如果你觉得这样判断太勉强,可以回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时候看到过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中双手作插兜状?
这几种手的冻结反应有着其内在的心理规律。扩张的肢体动作表示扩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多样的肢体动作表示多样和丰富的心理状态,而收缩的肢体动作则相应代表了隐藏、示弱的消极心理状态。无论把手放在身前身后,或者插在兜里,其背后的心理状态都是将自己的肢体面积缩小(军人的背手军姿不在此列),或者是减少肢体动作的多样性和被关注程度(不擅长的时候少做为妙),以期达到减少被伤害(比如批评、否定)的目的。
反之,对情境很有掌控感的人就不会这样。比如一档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中,鲜有主持人手插兜的情况出现,因为他的盛名和经验,都能让他对现场有掌控感,是强势心态。
我们可以想见,老板在自己的地盘里也很有掌控感。当他训斥下属的时候,是不会把手局限在一个地方或一种姿态的;训练有素的专业演员对表演场地有掌控感,上台表演或者发言的时候,也不会把手插在裤兜里或者拘束为别的姿态,而是会非常自然地摆放在身体两侧,随着剧情适时地运动。
即使不是拥有掌控感,而仅仅是对情境有安全感,也不会出现手部冻结反应。比如朋友聚会的时候,真正开心的人,都是谈笑风生、觥筹交错,身体做出轻松随意的姿态和动作,不会拘束在那里;陌生人则常常拘束在一个角落,不大跟人打交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有一个人呈现手的拘束冻结反应,就会显得特别明显,要么是生疏,要么是自卑,非常容易辨认。
小结
当对局面没有掌控感,没有安全感,担忧(害怕)被否定、不够自信等心态下,会出现手的冻结反应。一旦被测试人出现这样的反应,就说明其心理呈弱势变化,不但没有进攻趋势,甚至连防御心理都很弱,处于谨慎到害怕之间的状态。此时容易增大刺激力度,刺激的效果会相对明显。
4.5.2 脚的冻结反应
站姿中最常见的脚的冻结反应,是双腿并拢挺直,肌肉紧张。在明知不能逃跑的状况下(如果能逃跑,则会出现在第5章中讨论的准备逃跑的起跑姿态),比如受训或挨批时,神经系统受到负面刺激后,不敢做出指令让双腿大剌剌地叉开站立,或者做出完全无所谓的松弛站姿,而是命令双腿紧张地并拢站直,一动不动地承受着接下来的刺激。
坐姿中最常见的腿和脚的冻结反应,是把双腿约束成一个不能乱动的状态,最常见的是把双脚拘束在一起,保持双膝和双脚踝同时并拢的姿态,或者别在椅子腿后面。如图4-8和图4-9。
图4-8和图4-9 脚的拘束
如果你在放松的状态下,故意去做这两个动作,会发现它们还是挺吃力的。而且时间长了之后会让双腿感觉疲劳和酸痛。但是,人在害怕的时候,则会不由自主地做出类似的动作来拘束双脚,呈现局部冻结反应。和手部的拘束道理相同,收缩的肢体映射了收缩的心态,而且借助外力或者凭借本力控制住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受攻击(批评)的可能性。这种完全消极的承受心态,表达了行为人内心的弱势状态。
我们做过超过6000份样本的简单调查,在被突然问到坐姿的时候,多次课堂上的数千学员中,竟没有一个人是保持双膝和双脚踝同时并拢的姿态。“偷袭”成功率是100%。之所以要“偷袭”,就是为了不引起听课学员的关注和防备意识。究其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听课的人心态松弛不紧张。
招聘面试的时候,是观察冻结反应的最佳时机。来应聘的人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没把握的,占多数;另一类是有把握的,占少数,因为要做到有把握,自己满足条件只是最低要求,还要对整个局面有把握,比如单位性质、岗位的定位、HR习惯等,当然,有后门的也算。
心怀仰视感和乞求感的应聘者,无一例外都会束手束脚、语言滞涩,有的台词背得很熟,却不能正常交流。而有把握的人,则会看起来很放松、自然,身体整体和局部都不会有收缩趋势。 如果要求心里紧张的求职者分开双腿站立,堪比对他们脆弱心灵的蹂躏,他们会非常不敢于、不情愿遵从命令,认为这样会让他们自己也感觉到蛮横和不尊重,会伤到自己的利益。
除了坐姿和站姿之外,行走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腿和脚的反应,分析得知行为人的状态。小心谨慎的弱势心态,会让行为人谨慎迈步,幅度和频度都很小,不太敢动。
4.5.3 面容僵化
呼吸、手和脚的冻结,是天然而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用于判断行为人内心窘迫是比较可靠的。与之相比,一般情况下面部的反应要克制很多,也就是掺杂了很多社交行为的表现,比如勉强的笑或者惭愧的笑,用于作为判断依据效度较低。
但是,负面刺激如果压力过大,冻结反应也会呈现在脸上,让行为人失去礼仪和修养的矜持,表现为面部肌肉僵化,表情僵硬,缺少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最灵活的眼睛也会表现得滞涩,不过因为需要继续观察和接收信息,还会轻微运动,但总体上是盯着负面刺激源,寻找后续的解决方案。
我们测试过一个青年男子,测试的问题是他对爱情的忠诚度,为了增加测试情境的压力,他的女朋友也在测试现场。当男子承认他曾经“将自己与XX(女朋友姓名)交往的细节告诉过其他人”时,女孩子当时就呆住了,继而表现出巨大的尴尬和克制的愤怒,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脸,整张面孔面沉似水,表情僵硬,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局面。
因此,如果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刺激让被测试人面容僵硬,说明刺激充分有效,刺激源中所包含的信息是被测试人非常关心的内容,在随后的测试方案中可以针对这个重点进行突破,以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
刑事案例
意外伤人致死案
在一起意外伤人致死的案件中,甲方带领7个人,围殴在车内躲避的乙方1个人,混战中甲方被刺死了一个人,颈部中刀。由于没有监控录像,现场又极为混乱,所以无法判定是谁动了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说自己没有刀,现场也没有找到刀,所以对剩余的7个人都进行了多道仪测谎,正式测试之前,对每个人都进行了40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的测前谈话。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乙方,也就是被殴打的那一个人。他在测前谈话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两手两脚自始至终没有动作,全部都像冻在了椅子上一样固定。而他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包括呼吸等比较明显的表现,都合情合理,有悲伤、有愤怒,回忆时有恐惧,也有对这些人的厌恶,提到死者的时候,也表现出自然流畅的复杂情绪,比如轻蔑、愤怒,还有些许同情,但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和对其家庭子女的那种轻微的同情。但测试结果出来之后,数据非常清晰地指向了他,随后在讯问过程中,乙方也最终承认自己用刀自卫时无意中刺到了死者。根据他的供述,警方在相应的地点也找到了抛弃的作案工具——那把刀。
我们反过来再分析其测前谈话时的表现,双手双脚的冻结状态,是极不合理的。因为如果他有那么多自然的情绪,又是受害一方,没有任何理由在表情、呼吸、语言和躯干都有动作的时候,唯独把四肢冻结拘束起来。这个冻结反应,明确地指向了有某种心因引发了拘谨的心理状态,他在害怕什么?那么,所有警方所提出的涉案问题,他都能回答自然且充满情绪,是什么让他害怕呢?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其他感受都是真实的,但自己也没想到会意外杀人,导致今天的局面,是对承担法律责任的害怕,冻结了他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