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的八堂课 » 诗的八堂课全文在线阅读

《诗的八堂课》后 记

关灯直达底部

我一直想写一本书来谈谈诗,谈谈诗都写些什么,怎样写出来,可以怎样去读,诸如此类的话题。程度介于入门学习与专门研究之间,不分古诗、新诗或者外国诗,也不深究隐喻、意象、象征和境界等概念,只就我认为有意义的方面,来谈些有意思的见解。去年春季,我给研究生开一门诗学课。学校实行春夏秋冬四学期制,每学期八周,每周四节课,三小时正好一讲,于是我构思了这一系列的讲题。每一讲我都先做足功课,然后课间录音,课后整理,初稿很快就出来了。本以为在这个基础上略事润色就可以,却正好看见库切批评布罗茨基第二个随笔集《悲哀与理智》,说里面有些文章太散漫冗赘了,该学着点学院派的严谨:“未经压缩、修改,含有俏皮话、离题话的演讲稿,不要拿去出版。”一语点醒了我,于是花大力气增删修改,一大半都推倒重来,把讲课变成了作文。结果呢,当然谨严绵密得多了,却也失去了口语的声吻,少了点生动和自然。不过也好,不注水更对得起人,我也很享受这种不加注释的写作。八讲中,博弈讲的是诗的发生学,滋味、声文和肌理分别从味觉、听觉和触觉来讲诗的鉴赏论,玄思、情色、乡愁、死亡则涉及诗的主题。讲这个不讲那个,自有我的道理。比如说,为什么不讲爱情却讲情色呢?因为诗中的爱情人们讲得太多了,而情色讲的人少。当然情色也不宜在课堂上讲,难为情,所以这一讲我是写好文章发给同学们自己看的。我要感谢这些同学,肖琦、彭英龙、孟田田、李丽、廖延似等,为我的八堂课一一做录音整理。这本小书可以说是我们的合作,我愿这完成的喜悦也能够一起分享。

江弱水

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