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全文在线阅读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第4章 麦肯锡流 用笔记磨炼自己

关灯直达底部

麦肯锡精英们的笔记术

在本书的开头我就为大家介绍过,麦肯锡流笔记术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将笔记作为“思考工具”和“解决问题工具”来使用。

但实际上,在这些目的之上还有一个终极的目的。

麦肯锡流笔记术的终极目的其实是“提高自己”。

极端地说,就算没有实物的笔记本,只要掌握了笔记思考法的技巧,那么不管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让自己的思路保持清晰和流畅,并且取得在周围人看来充满魅力的成果。

在麦肯锡,就存在着许多充满个人魅力的解决问题的专家。

这些人都拥有充满魅力的笔记使用方法,简直就好像在他们的体内拥有一个“能够将自身的价值最大化的笔记”一样。

当你不断实践优秀的笔记术的同时,你自身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笔记术固然重要,但不应只拘泥于“提高笔记术”,而应该以更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魅力”为目标。

在本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麦肯锡的精英们“提高自身魅力”的笔记术,以及我用来提高自己的笔记术。

大前研一的笔记术

笔记术 1 将自己的思考笔记出版

大前研一在麦肯锡东京事务所(现在的日本分公司)刚刚成立时就入职,并且亲自培养了 500 多名咨询顾问。但其实他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名咨询顾问。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前先生是理工科出身的原子能工程师。在他入职麦肯锡的时候,对于咨询顾问的工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据说他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为了便于自身理解,曾经将咨询顾问和经营现场中常用的专业术语都替换成原子能术语。就连休息日的时候也坚持来到公司的图书馆,翻阅麦肯锡之前解决问题的案例,一边学习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边做笔记。

在理解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就应该思考更高一级的“为什么收益出现恶化”“为什么市场占有率下降”这类本质的问题,但当时并没有确立关于发现这些“问题”的方法。

正如本书提到过的那样,“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发生的问题”,另一种是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要因——“看不见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两种问题都非常重要,但对于咨询顾问来说,更应该重视的是后者——看不见的问题。

看得见的问题在现场就能够应对,而看不见的问题仅依靠当事人往往很难找出“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于是大前先生为了找出并解决“真正的问题”,积极展开思考,将自己发现和思考的内容都写在笔记本上。

当然这并非单纯地记录思考,而是一边记录一边整理自己的思路,并且深入思考这个内容究竟是否正确,是否能够说服自己。

大前先生的这本笔记不但成为他解决问题时候的工具,后来更成为大前先生的成名作《企业参谋》,英语版 The Mind of the Strategist 更成为全球性的畅销书。

或许这正是一个因笔记而改变人生的例子吧。

笔记术 2 思考训练

大前先生在创造出解决问题的独特的思考工具之后,又开始在大脑中进行思考的训练。

他将每天早晨坐车上班的 30 分钟作为思考训练的时间。他在上车之后会将第一眼看到的吊环广告作为主题,然后一路上都一边眺望车窗一边尝试着解决问题。

比如吊环上的是调料的广告,那么大前先生会站在这款调料销售商的立场上,思考应该采取何种促销方法才能让这款调料扩大销量。

这款调料的用途是否能够进一步扩大,是否能够扩大销售渠道,促销的话都有哪些手段……他会集中思考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电车到站之前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当习惯了这种方法之后,就可以逐渐缩短思考的时间,比如在地铁行驶一站的时间内建立假设、分析并总结出成果。大前先生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这样的思考训练。

而大前先生之所以能够进行这样的训练,正是因为他已经完全掌握了用来整理思路和深入挖掘想法的“笔记思考”技巧。

解决问题的笔记术不仅限于笔记中,同样还能够锻炼我们大脑中的“解决问题的思考回路”。

炭谷俊树的笔记术

在麦肯锡有许多非常值得尊敬的前辈。炭谷俊树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炭谷先生现在担任“探求型教育”的 Learnnet Global School 校长,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校长,还在大前研一先生任校长的商业学校中担任客座教授。

炭谷先生的笔记术,在我看来都非常有用。比如他提出笔记应该分为“公司内用”和“公司外用”两种。事实上,我在麦肯锡时候的许多前辈和同事都下意识地将笔记分为“公司内用”和“公司外用”两种。

首先是“公司内用笔记”,这是用来明确 Issue 的笔记。为的是向上司明确提出自己的假设,以及如何验证假设。在这个笔记上记录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能够找出有用的关键信息。

另一个是“公司外用笔记”,这是专门用来收集信息的笔记,在需要制作资料的时候提供辅助。因此,在这个笔记上可以不用写出总结与概括,而是尽可能地将对方所说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

为了制作资料而“尽可能多地在笔记上记录信息”的这种做法,是许多优秀的前辈咨询顾问共通的笔记术。

笔记术 1 发表总结博客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一种方法叫作“利润树分析”。

在分析事业或服务时,可以通过利润树找出改善哪些要素能够提高利润,炭谷先生认为这种方法也同样可以应用到笔记术上。

利润是由“价格”“成本”“销售量”3 个要素决定的。如果销售某商品不但没有盈利还产生了赤字,那么就应该以树状图的形式仔细地分析“价格”“成本”“销售量”这 3 个要素,找出哪些地方还有改善的余地。

利用这种方法,分析销售量和顾客数量等数据,一定能够发现存在问题的地方。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一定存在相应的理由。

找出问题所处的状况,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养成将这些内容写在笔记上的习惯。

比如我们分析游戏机的销售数据,发现在某一年,智能手机在 20 岁左右的年轻人群中的使用率超过 8 成。那么就应该调查这个时间点究竟发生了什么,除智能手机外得到发展的商业活动都有哪些。

然后我们就可以建立起这样一个假设,那就是 20 岁左右的年轻人群中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与社交类游戏的利用率存在关联,然后我们可以思考什么样的商业活动体制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获得利润。

在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是单纯地解读现象。

只是将分析内容写在笔记本上并不是结束,还应该将总结出来的内容发表在博客上。这样一来,你可以根据看到这篇博客的读者们的反应,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另外,读者的反应就相当于在你的笔记本上帮你写下来红字的批注,甚至有时候可能会刷新你的假设和验证。

为了磨炼笔记思考提高自己的能力,应该大胆地将自己的思考结果拿给别人看,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提高自己。

笔记术 2 创作“探求笔记”

一说起解决问题,或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困难的事情”“必须解决的事情”之类沉重的内容,但实际上在解决问题中也包括“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包括面向未来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但是,不管多么“想要做”,只是停留在想象的层面是绝对不够的。为了实现自己“想要做”的内容,就必须思考具体的流程并且采取行动,这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

为了将“想要做”变成“能够做”,炭谷先生发明了“探求笔记”。所谓探求,指的不是别人交给你问题,而是自己决定“想要做这个”。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主动去收集需要的东西,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将其他人都牵涉进来共同寻找实现愿望的途径。

更进一步说,探求笔记就是时刻保持一种主体性,思考“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去做一些事情”。

为了实现“想要做的事情”,有三个要素必不可少,那就是“资金”“技术”“人才”。这三个要素必须从最初就设定好,然后彻底分析。

如果对于“想要做的事情”只思考技术层面的事情,那么就算想到了“非常了不起的创意”,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帮助你的“人才”,那么实现起来一定非常困难。

因此为了让自己的愿望能够顺利实现,必须从一开始就在“探求笔记”上一个不漏地将问题的要素全都写下来并且思考。

探求笔记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