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物体在无论观看者如何移动的情况下,看起来都是停留在原地的呢?对于常识来说,这没什么神秘的:只是因为我们一直都能看见而且一直都保持着和外界的接触。然而,我怀疑如果我们从一刻到下一刻都必须重新看见,那我们几乎就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我们高水平的智能体根本不会“看见”我们眼中传感器输出的信息。相反,它们“看”的是中间水平智能组的状态,这些智能组的变化不会那么频繁。是什么在防止世界的这些“内在模式”不断变化呢?这就是我们那些框架编队的功能:在我们移动头和身体的时候,把我们从外界了解到的内容存储在稳定不变的终端里。这可以解释一个绝妙的假悖论:世界上的物体似乎只有在它们投射在我们眼中的画面不改变时,也就是不随我们的预期变化时,才会改变。举例而言,当你经过一个圆形的盘子时,你的框架编队预期这个圆形会变成椭圆形。当事情确实是这样时,这个形状“看上去”还是圆形。然而,如果这种预期的改变没有发生,那看起来就是形状自身发生了变化。
那么,我们如何自动抵消视角的变化呢?系统可以像我们在24.8中描述的那样运作:通过利用同样的方向忆体,既可以控制我们自身的动作,也可以从我们的框架编队中选择框架。举例而言,你可能使用若干种框架来表述一个正方体的图形,安排在这样一种网络中:
当你激活“向东移动”的方向忆体时,为了让你的身体朝那个方向移动,同样的信号也会让这个框架编队用左侧的框架替代中间的框架。这会抵消你的视角变化,并且决定你“预期”会看到什么,而这个场景看上去就是静止没变的!迈克尔·克莱顿提出,在这种空间中移动时,你一定会在无意识中记录扭曲的形状、移动的墙和角落。只是你并没有把这些解释为房间内部本身的改变,而是用它们作为更精确的线索来定位你在空间中的位置。
你只要用手指轻推眼睛的侧面就可以绕过整个系统,然后世界看上去就真的在移动,因为你的框架编队无法接收到相应的方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