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对一些人的人格提出一个哑铃理论。
统一框架者(uniframer) 为了支持想象中的规律,会不考虑差异性。他们更有可能是完美主义者,但也倾向于以刻板的方式思考。这有时会有些草率,因为他们为了制作自己想要的统一框架不得不否认一些证据。
积累者(accumulator) 没有那么极端。他们会不断收集证据,因此不太容易犯错,但他们的发现速度也会比较慢。
当然,这些想象中的人格只是一种漫画手法,每个人都混合了这两种极端状态。尽管我们中有些人会更倾向于其中一种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发现了一些合理的折中方式。我确信我们所有人都会混合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积累描述、K线、统一框架或者其他策略。表面来看,积累比统一框架更容易,但是选择积累什么可能需要更深刻的洞察力。无论如何,如果积累变得太过庞大而笨拙,我们就会试图用一个统一框架来替代其中的某些成分。但就算我们成功找到了合适而简洁的统一框架,也可以确定最终肯定需要积累一些例外,因为最初的描述很少能符合之后所有的目的。
举例而言,当一个孩子第一次遇见狗,他可能首先会尝试制作一个统一框架,把这种动物的组成部分进行归类,比如眼睛、耳朵、牙齿、头、尾巴、腿,等等。但是这个孩子最终会了解就算在这里,也会有一些例外。
此外,那个统一框架也无助于回答孩子在面对任何一只狗时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只狗友好吗?它会大声叫吗?它是那种爱咬人的狗吗?每个问题可能都需要建立一个不同类型的等级树。
这会产生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我们各种各样的动机和担忧都很有可能需要一些无法调和的分类方式。你无法根据狗叫声来预测它是否咬人。我们所建立的每个分类都体现着不同种类的知识,而我们很少能同时使用其中的好几种。当我们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目标时,可能会选择一种特别的描述方式,让问题变得简单而容易解决。但如果有几种类型的目标发生了冲突,我们就很难知道应该去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