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好中,颇多对京剧深有研究的剧评家,他们涉足梨园数十年,什么老演员的唱工、做工、台步、身段以及扮相、行头,谈起来头头是道,句句中肯。张聊止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江苏青浦人,名厚载,号豂子,后改为聊止。肄业北京大学,喜顾曲,经常在京沪各报撰写剧评,颇有声誉,不料因此却遭到池鱼之殃。
这时林琴南以翻译说部驰名南北,和聊止为师生。上海某报慕琴南名,请聊止介绍其师,为某报执笔。恰巧琴南与北大校长蔡元培在新旧文学上大开笔战。琴南于报端连载的《蠡叟丛谈》中诋及蔡氏。蔡氏知琴南撰稿,出于聊止介绍,便迁怒聊止,把他开除,时聊止离毕业只差一学期,他不为所动,照样聆歌观舞,做他的剧评。而且足迹愈广,不但遍涉戏院,又复参加票房,和许多老演员相往还。凡是堂会戏,他都为座上客。这种堂会戏,名角汇集,精彩十分。他看过谭鑫培的《击鼓骂曹》、王瑶卿的《雁门关》、余叔岩的《连营寨》、龚云甫的《孟津河》、崔灵芝的《玉堂春》、孙菊仙的《朱砂痣》、梅兰芳与王凤卿合演的《汾河湾》、杨小楼与贾璧云合演的《战宛城》,陈德霖、裘桂仙、言菊朋合演的《二进宫》,还看过初露头角的程艳秋在中华舞台演《桑园寄子》。这时,罗瘿公、陈彦衡都在座,无不击节称叹。画家徐悲鸿绘了一幅古装美人像赠给艳秋,貌和艳秋相仿佛,一时传为佳话。这许多戏都是纯青炉火,前辈典型,眼福真是不浅哩。
聊止和梅兰芳友谊很厚,当时罗瘿公著有《鞠部丛谈》,该文谈梅的剧艺甚多。瘿公逝世,原稿本藏聊止处,梅对之爱莫能释,聊止即慨然赠之。聊止又收藏梅兰芳的剧照,不下数百帧,有许多梅本人已不存。解放后,许姬传为梅撰《舞台生活四十年》,其中若干照片,就是藉用聊止的。聊止撰有《歌舞春秋》《听歌想影录》二书行世,都是很珍贵的梨园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