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洞与时间弯曲 » 黑洞与时间弯曲全文在线阅读

《黑洞与时间弯曲》年表

关灯直达底部

关于事件、观点和发现的年表

1687 牛顿发表《原理》,1建立绝对空间和时间概念、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1]

1783,1795 米歇尔和拉普拉斯用牛顿的运动、引力和光的定律提出牛顿黑洞的概念。[3]

1864 麦克斯韦建立统一的电磁学定律。[1]

1887 迈克尔逊和莫雷以实验证明光速独立于地球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速度。[1]

1905 爱因斯坦证明空间和时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创立狭义相对论。[1]

爱因斯坦证明电磁波在某些条件下表现粒子行为,从而启发了量子力学基础的波粒二象性概念。[4]

1907 爱因斯坦迈出广义相对论第一步,建立局部惯性系和等效原理,导出时间的引力膨胀。[2]

1908 闵可夫斯基将空间和时间统一为绝对的四维时空。[2]

1912 爱因斯坦发现时空是弯曲的,潮汐引力是曲率的外在表现。[2]

1915 爱因斯坦和希尔伯特独立建立爱因斯坦场方程(描写物质如何扭曲时空),从而完成广义相对论。[2]

1916 史瓦西发现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史瓦西解,后来证明它描写了非旋转无电荷的黑洞。[3]

弗拉姆发现,适当选择拓扑,史瓦西解能描写虫洞。[14]

1916,1918 雷斯纳和诺德斯特勒姆发现后来用以描写无旋转带电黑洞的爱因斯坦场方程解。[7]

1926 爱丁顿诘难白矮星,攻击黑洞的实在性。[4]

薛定谔和海森伯在别人工作基础上完成量子力学的建立。[4]

福勒用量子力学定律发现白矮星之谜在于电子简并。[4]

1930 钱德拉塞卡发现存在白矮星的极大质量。[4]

1932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5]

央斯基发现宇宙射电波。[9]

1933 朗道在苏联建立研究小组,传播西方理论物理。[5,13]

巴德和茨维基认证超新星,提出中子星概念,说明超新星能源来自星核形成中子星时的坍缩。[5]

1935 钱德拉塞卡完善白矮星极大质量的证明,爱丁顿批评他的研究。[4]

1935〜1939 苏联大恐怖。[5,6]

1937 格林斯坦和惠普说明不能用已知天体物理学过程解释央斯基的宇宙射电波。[9]

朗道为逃脱入狱和死亡提出恒星热量的能源来自流向中心核的物质。[5]

1938 朗道以德国间谍罪在莫斯科入狱。[5]

奥本海默和塞伯否定朗道的恒星中子核热源;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证明中子星存在最大质量。[5]

贝特和克里奇菲尔德证明太阳和恒星的热量来自核燃烧。[5]

1939 濒临死亡的朗道出狱。[5]

爱因斯坦论证黑洞不能在真实宇宙中存在。[4]

奥本海默和斯尼德通过高度理想化计算证明坍缩恒星形成黑洞,(疑惑地)发现,在外面看来,坍缩在视界冻结,而从恒星表面看,并非如此。[6]

雷伯发现来自遥远星系的宇宙射电波,但他不知道所看到的是什么。[9]

玻尔和惠勒提出核裂变理论。[6]

哈里顿和泽尔多维奇提出核裂变的链式反应理论。[6]

德军侵占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2 美国在奥本海默领导下启动原子弹紧急计划。[6]

1943 苏联开始设计核反应堆和原子弹,水平较低;泽尔多维奇是主要理论家。[6]

1945 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苏联低水平超弹计划开始启动。[6]

苏联启动原子弹紧急计划,泽尔多维奇是主要理论家。[6]

1946 弗里德曼和他的小组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发射第一台地球大气上空的天文学仪器。[8]

英国和澳大利亚实验物理学家开始建造射电望远镜和射电干涉仪。[9]

1948 泽尔多维奇、萨哈洛夫、金兹堡等人在苏联开始设计超弹(氢弹);金兹堡发明LiD燃料,萨哈洛夫提出“千层饼”设计。[6]

1949 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平息了美国关于超弹紧急计划的争论。苏联直接实施超弹计划。[6]

1950 美国启动超弹紧急计划。[6]

凯本海尔和金兹堡认识到宇宙射电波是宇宙线电子在星际磁场中的涡旋运动产生的。[9]

亚历山大洛夫和皮苗诺夫将拓扑学工具引进弯曲时空的数学研究,但是结果不好。[13]

1951 特勒和乌拉姆在美国提出威力可以任意大的“真”超弹思想;惠勒在此基础上组队设计并在计算机上模拟。[6]

史密斯为巴德提供1弧分误差区间的天鹅A射电源,巴德用光学望远镜发现天鹅A为一遥远星系——一个“射电星系”。[9]

1952 美国爆炸第一个氢弹装置,它质量太大,不可能以飞机或火箭装载,不过用的是特勒-乌拉姆的思想,并以惠勒小组的设计工作为基础。[6]

1953 惠勒开始研究广义相对论。[6]

詹尼森和古普塔发现星系的射电波是它相对的两片巨叶产生的。[9]

斯大林去世。[6]

苏联在金兹堡和萨哈洛夫思想基础上爆炸第一颗氢弹。由于它的能量不能任意大,苏联科学家宣称它不是“真”超弹。[6]

1954 萨哈洛夫和泽尔多维奇提出“真”超弹的特勒-乌拉姆思想。[6]

美国在特勒-乌拉姆和萨哈洛夫-泽尔多维奇思想基础上爆炸第一颗真正的超弹。[6]

特勒在奥本海默忠贞调查听证会上提出不利证词,认为奥本海默危害国家安全。[6]

1955 苏联在特勒-乌拉姆和萨哈洛夫-泽尔多维奇思想基础上爆炸第一颗真正的超弹。[6]

惠勒提出引力真空涨落概念,认为涨落从普朗克-惠勒长度的尺度长大,在此尺度下时空被量子泡沫所取代。[12,13,14]

1957 惠勒、哈里森和若野提出冷死物质概念,为所有可能的冷死星编目。他们的编目充实了大质量恒星在死亡时必然坍缩成黑洞的结论。[5]

惠勒小组研究虫洞;里奇和惠勒提出虫洞小扰动的微扰分析方法;后来被用于黑洞微扰的研究。[7,14]

惠勒提出星体坍缩的最终状态是研究的最终目标;反对奥本海默的最终状态必然藏在黑洞中的思想。[6,13]

1958 芬克尔斯坦发现史瓦西几何的新参照系,解决了1939年的奥本海默-斯尼德悖论:为什么从外面看,坍缩恒星在临界周长冻结,而从里面看,坍缩会经过临界周长?[6]

1958~1960 惠勒逐渐接受黑洞概念,成为主要拥护者。[6]

1959 惠勒认为大挤压或黑洞中形成的时空奇点由量子引力决定,可能由量子泡沫构成。[13]

布尔比奇证明射电星系巨叶所包含的磁能和动能相当于1千万个太阳质量完全转化为纯能量。[9]

1960 韦伯开始建造引力波的棒探测器。[10]

克鲁斯卡证明,如果球星虫洞没有任何事物穿过,它将很快湮灭而不能通行。[14]

格瑞弗斯和布雷尔发现,爱因斯坦场方程的雷斯纳-诺德斯特勒姆解描写了球形荷电黑洞和虫洞。[7]他们的研究(错误地)认为,不可能从我们宇宙的黑洞内部通过超空间进入某个别的宇宙。[13]

1961 卡拉特尼科夫和栗弗席兹(错误地)论证爱因斯坦场方程不允许有随机形变曲率的奇点存在,从而认为在真实黑洞和宇宙大收缩中不能形成奇点。[13]

1961〜1962 泽尔多维奇开始研究天体物理学和广义相对论,召集诺维科夫等人,建立自己的研究队伍。[6]

1962 索恩开始在惠勒指导下做研究,启发了后来的环猜想。[7]

贾柯尼和他的小组用装在地球上空探测火箭上的盖革计数器发现宇宙X射线。[8]

1963 克尔发现爱因斯坦场方程解。[7]

施米特、格林斯坦和桑达奇发现类星体。[9]

1964 黑洞理论研究的黄金时代开始。[7]

彭罗斯在相对论研究中引入拓扑学工具,证明所有黑洞内部都必然存在着奇点。[13]

金兹堡以及多罗什克维奇、诺维科夫和泽尔多维奇发现黑洞无毛的第一个证据。[7]

美国的科尔盖特、麦和怀特,苏联的波杜利兹、伊姆舍尼克和纳杰任以原子弹设计的计算机语言来模拟实际的星体核坍缩;他们证实了1934年茨维基关于小质量坍缩形成中子星并触发超新星的猜想,也证实了1939年奥本海默-斯尼德关于大质量坍缩形成黑洞的结果。[6]

泽尔多维奇、古塞诺夫和萨尔皮特第一次提出在现实宇宙中寻找黑洞的方法。[8]

萨尔皮特和泽尔多维奇(正确地)猜想类星体和射电星系的能量来自超大质量黑洞。[9]

弗里德曼和他的小组用装在火箭上的盖革计数器发现天鹅X-1。[8]

1965 波耶以及林凯斯特、卡特和彭罗斯发现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克尔解描写了旋转黑洞。[7]

1966 泽尔多维奇和诺维科夫提出在X射线星和光学星构成的双星系中寻找黑洞,70年代获得成功(也许是的)。[8]

格罗赫证明只有当时间机器出现(或至少在瞬间出现)时,空间拓扑才可能发生非量子力学的改变。[14]

1967 惠勒为黑洞命名。[6]

伊斯雷尔严格证明第一个黑洞无毛猜想:非旋转黑洞一定是完全球形的。[7]

1968 彭罗斯论证不可能从我们宇宙的黑洞内部通过超空间进入别的宇宙;70年代将有人证明他的论证是对的。[13]

卡特尔发现旋转黑洞周围空间旋涡的性质和它对下落粒子的影响。[7]

米斯纳与别林斯基、卡拉特尼科夫和栗弗席兹独立发现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搅拌”振荡的奇点。[13]

1969 霍金和彭罗斯证明宇宙一定在大爆炸膨胀之初有过奇点。[13]

别林斯基(B)、卡拉特尼科夫(K)和栗弗席兹(L)发现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振荡的BKL奇点解;他们证明它的弯曲时空有随机形变,从而认为是在黑洞内部和大挤压时形成的一类奇点。[13]

彭罗斯发现旋转黑洞在周围空间的旋涡运动中贮藏着能量,这样的旋转能可以利用。[7]

彭罗斯提出物理定律严禁形成裸奇点的宇宙监督猜想。[13]

林登-贝尔提出巨黑洞存在于星系核并被吸积盘所包围。[9]

克里斯托多罗发现黑洞缓慢吸积物质时的演化与热力学定律间的相似性。[12]

韦伯宣布引力波存在的证据(但那只是暂时的),激发许多实验家开始建造棒探测器,1975年会明白韦伯没有看到引力波。[10]

布拉金斯基发现引力波探测器的灵敏度存在一种量子力学极限。[10]

1970 巴丁证明气体的吸积可能使宇宙中的典型黑洞很快地旋转。[9]

普赖斯在彭罗斯、诺维科夫以及切斯、德拉克鲁兹和伊斯雷尔工作的基础上证明黑洞通过辐射“脱毛”,他还证明任何可能被辐射的东西都将辐射殆尽。[7]

霍金提出黑洞绝对视界的概念,证明其表面积总在增加。[12]

贾柯尼小组建成第一个卫星X射线探测器“自由”,并发射进入轨道。[8]

1971 X射线、射电波和光学观测证据的结合证明天鹅X-1是环绕一颗正常恒星的黑洞。[8]

MIT的外斯和休斯公司的福瓦德率先用干涉仪探测引力波。[10]

里斯提出射电星系的巨射电叶的能量来自星系核射出的喷流。[9]

汉尼和鲁菲尼提出黑洞表面电荷概念,成为膜规范的基础。[11]

普雷斯发现黑洞会脉动。[7]

泽尔多维奇猜测旋转黑洞会辐射,并与斯塔罗宾斯基用弯曲时空的量子场定律证明这个猜想。[12]

霍金提出“原生”小黑洞可能是在大爆炸中形成的。[12]

1972 卡特尔在霍金和伊斯雷尔研究的基础上证明无电荷旋转黑洞的无毛猜想(后来罗宾逊补充了一些技术细节)。他说明这类黑洞总可以用爱因斯坦方程的克尔解来描写。[7]

索恩提出环猜想作为黑洞能否形成的判据。[7]

贝肯斯坦猜测黑洞的表面积表现为熵,而黑洞的熵是黑洞形成方式总数的对数。霍金坚决反对这一猜想。[12]

巴丁、卡特尔和霍金建立在形式上与热力学定律完全相同的黑洞演化定律,但仍然坚持视界表面积不可能表现为黑洞的熵。[12]

特奥科尔斯基发展描写旋转黑洞脉动的微扰方法。[7]

1973 普雷斯和特奥科尔斯基证明旋转黑洞的脉动是稳定的,不会因补充黑洞的旋转能而增强。[7]

1974 霍金证明一切旋转和不旋转的黑洞都表现出一个正比于表面引力的温度并因此而辐射,从而蒸发。然后,他改变了主张,赞成黑洞力学定律就是黑洞的热力学定律;他也同意了贝肯斯坦的猜想,黑洞表面积就是黑洞的熵。[12]

1974~1978 布兰福德、里斯和林登-贝尔提出星系核和类星体中超大质量黑洞产生喷流的几种方式。[9]

1975 巴丁和彼德森证明旋转黑洞周围的空间旋涡能像陀螺一样保持喷流方向。[9]

钱德拉塞卡为了建立完整的黑洞微扰的数学描述开始他5年的探索。[7]

昂鲁什和戴维斯推测,在黑洞视界上方的加速观测者会看到黑洞被热粒子大气所包围,这些粒子的逃逸即说明了黑洞的蒸发。[12]

帕奇计算了黑洞辐射的粒子谱。霍金和帕奇通过宇宙γ射线的观测数据推测,每立方光年的空间中正在蒸发的原生小黑洞不会超过300个。[12]

一群年轻的研究者宣告黑洞理论研究的黄金年代结束。[7]

1977 吉本斯和霍金证明贝肯斯坦的猜想:黑洞的熵是其可能形成方式总数的对数。[12]

射电天文学家用干涉仪发现从星系中心黑洞汲取能量输入巨射电叶的喷流。[9]

布兰福德和茨纳耶克证明,穿过黑洞视界的磁场能汲取黑洞的旋转能,并为类星体和射电星系提供能源。[9]

茨纳耶克和达莫尔提出黑洞视界的膜描述方法。[11]

布拉金斯基和同事,凯维斯、索恩和同事为克服引力波探测棒的量子极限设计量子无破坏传感器。[10]

1978 贾柯尼小组完成第一台高分辨率X射线望远镜“爱因斯坦”的建造,并发射送入轨道。[8]

1979 汤尼斯等人发现银河系存在300万个太阳质量黑洞的证据。[9]

德雷维尔在加州理工学院启动干涉仪引力波探测计划。[10]

1982 邦汀和马祖尔证明带电旋转黑洞的无毛猜想。[7]

1983~1988 芬尼等人在黑洞基础上建立综合模型解释类星体和射电星系所有细节。[9]

1984 国家科学基金会强令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引力波探测计划合并,促成LIGO计划。[10]

雷德蒙特(在伊尔德莱研究基础上)证明落进球状空虫洞的辐射将达到高能并加速虫洞的湮灭。[14]

1985~1993 索恩、莫里斯、尤尔泽维尔、弗里德曼、诺维科夫等人提出物理学定律是否允许虫洞旅行和时间机器问题。[14]

1987 伏格特领导LIGO计划,开始大步向前。[10]

1990 金成旺和索恩证明,不论用什么方法做时间机器,总会有一束强真空涨落在它产生的瞬间穿过去。[14]

1991 霍金提出维护时序的良序猜想(物理学定律严禁时间机器),认为时间机器会在产生的瞬间被通过它的强大真空涨落束所毁灭。[14]

伊斯雷尔、泊松和奥里在多罗什克维奇和诺维科夫工作的基础上证明黑洞内的奇点会“变老”;奥里证明当黑洞老而宁静时,落进的物体不会因奇点的潮汐引力而产生严重形变,除非它们到了黑洞的量子引力中心。[13]

夏皮罗和特奥科尔斯基在超级计算机模拟中发现宇宙监督猜想可能是错误的:裸奇点有可能在非球形星体坍缩中产生。[13]

1993 赫尔塞和泰勒因通过双脉冲星测量证明引力波存在而获诺贝尔奖。[10]

[1] 即《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商务印书馆曾出版郑太朴译本;1992年武汉出版社出版了新译本(王克迪译,袁江洋校)。——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