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信 » 英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信全文在线阅读

《英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信》第七章 实践体验:磨练孩子的意志,行动力决定美好未来

关灯直达底部

1.师从于大自然,当最好的学生

不久前,新闻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英国威尔士25岁的单身妈妈门纳,背着自己2岁大的女儿攀登位于南威尔士的三崖湾,门纳与其他攀岩者都头戴钢盔,但她的女儿身上却没有佩戴任何安全保护装置。

这一新闻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争议,尤其是中国父母对门纳的这一行为更是指责声不断,他们觉得门纳是在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是非常鲁莽的行为。

面对网上的质疑声,门纳说:“如果你们不知道我所处的环境有多么安全,那么我对你们的关心非常感谢。这看起来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但我采取的是一种最安全的顶绳攀登的攀岩方法,而且与我在一起的都是些具有丰富经验的攀岩老手,当时我们还只在海滩上做这项运动,所以不必过于担心风险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即便是你藏在家里,也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我经常会带着女儿进行攀岩、皮划艇和独木舟等户外运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她接触到大自然,还能磨练她的意志。而像她这样单身家庭出身的孩子就更应该有着坚强的意志,这对她日后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我做这些运动并不是盲目的,我现在在英国的两所大学中攻读户外教育学位,同时还担任着户外运动教练的兼职工作。所以,请关心我的人放心,我绝对不会做任何对女儿有危险的举动。”

这就是英国父母的教育方式,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因为他们有个这样有趣的共识:热爱大自然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去。

相比之下,中国孩子,尤其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由于远离大自然,因此对大自然中的事物知之甚少,甚至“五谷不分”。大多数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能否亲近大自然并不重要。其实不然,大自然是孩子获得聪明才智的源泉,也是磨练孩子坚强意志的基地。

巴里特是个大学老师,这个土生土长的英国男人认为孩子能够在大自然中学到书本上无法找到的东西,而且鲜活的事物要比死板的文字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与大自然的亲近,不仅会加深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还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磨练孩子的意志。

儿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巴里特会抽出大量的时间,带着他去植物繁茂的田野活动。和儿子走在山间小路上,巴里特会不时地从草丛中摘下一朵野花,并对儿子喊道:“小子,快过来看看这朵美丽的鲜花。”这时,儿子就会好奇地跑过来,凑近了看,巴里特就会一边解剖这朵花,一边给儿子讲解花的生长特点和作用。告诉他:“这是花瓣,这是花蕊,还有最重要的花粉,因为没有它,这朵花就结不出果实……”

有时草丛中会跳出来一只蚂蚱,巴里特便会眼疾手快地抓住它,然后爷俩蹲下来,开始研究这只昆虫,巴里特会把这只蚂蚱的身体构造、习性,以及繁殖等知识传授给儿子。就这样,巴里特通过一草一木、一只昆虫等实用素材来教育儿子,这要比学校里那些死板僵化的生物课要有趣、生动多了。

每逢节假日,巴里特都会带着儿子到郊外游玩,摘朵花、拔棵草、砸碎一块岩石来观察、窥探鸟窝、观察昆虫的生活状态等。巴里特会利用这些生动的实物给儿子讲述各种有趣的故事,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很多科学领域。巴里特的儿子非常喜欢植物,采集的各种标本装满了瓶瓶罐罐,他喜欢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慢慢地,还写出了关于各种事物的有趣散文。

有一次,巴里特捉了一条青虫给儿子看,当时他非常害怕,认为那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可怕动物。可就在巴里特向他耐心地讲解了青虫的生长规律之后,他便不再害怕了,因为他明白了美丽的蝴蝶就是由这种难看的昆虫蜕变而来的。

很多父母总是为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而愁眉不展,而在巴里特看来,孩子之所以有那些不良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过多的精力没处发泄而造成的,所以,巴里特建议父母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这样他们就无暇再干坏事了。

平时,巴里特会尽量让儿子与大自然接触,没有时间去野外的时候,巴里特会在家里安排儿子搞园艺,栽培花草和一些简单的蔬菜。儿子很喜欢做这些事,每天会自觉地给它们浇水、除草,看到它们茁壮成长,兴奋无比。巴里特还给儿子买了一只小金丝雀,儿子教会了金丝雀很多技能,比如它可以随着音乐歌唱,也可以在人的手心里跳舞。

儿子在弹钢琴的时候,金丝雀就会站在他的肩膀上,让它闭眼,它就会闭上双眼,让它翻书,它就会用尖尖的小嘴翻上一页。同时,儿子还养了一只猫和一条狗,给这些小动物调食和喂水的工作,培养了儿子专注的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的爱心和责任感。

巴里特还会经常带着儿子去周围村庄散步,让他观察四周不同的地形、地貌、河流的走向以及深林的分布等。为了让孩子有全面的了解,巴里特带着儿子走遍了方圆几百里几乎所有区域,儿子对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非常感兴趣,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晚上回家后,他还要把当天的所见所闻讲给妈妈听,年仅5岁的小家伙对地理环境描述的准确性丝毫不亚于成年人。

除此之外,巴里特一家还会经常带儿子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比如爬山、远足、野炊、郊游,虽然他们家有私家车,但一般情况下是不用的,他们出外游玩大多坐公交地铁或骑自行车,而且孩子的行囊都是由自己负责的,包括带什么物品,在路上自己背包,保管好自己的东西等。

在大自然中跋山涉水的各种野外活动,让巴里特的儿子增强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而且他的这种意志和勇气在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中,儿子从来不会为一点困难和挫折而垂头丧气,相反,他会想办法解决,即便克服不了,他也会求助父母、老师或同伴,而每次将难关逾越以后,他都会兴奋得睡不着觉。

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在巴里特儿子身上体现得相当充分。接触大自然不仅能够使孩子心胸宽广、心地高尚、身体健康、意志坚强,同时它还能带给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引领他们走进一片求知探索的新天地。

巴里特是英国父母的典型代表,他认为大自然是孩子最天然的、也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是一本活教材。大自然的景观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是孩子最憧憬的地方,是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和意志力的大课堂。孩子只要用心去挖掘和探索,就会得到他想要得到的珍贵宝藏。

亲爱的父母们,赶快带着孩子亲近大自然吧,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去探索大自然中无穷无尽的奥秘。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不仅增长了很多课外知识,意志力也更加坚定了。

智慧锦囊

一位教育家曾说:“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它对孩子的教益无穷无尽,然而,世界上却有很多孩子无法亲近这位老师,实属遗憾。”

的确,中国的很多父母觉得要想开发孩子的智力,就要让他们多写、多算,殊不知,对孩子而言,大自然才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在晴空万里的节假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并享受阳光的沐浴,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天性,也可以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学到很多课本上涉及不到的新鲜领域。

英国父母不但会经常带孩子亲临大自然,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博大与神奇,还会将大自然“搬”到家里来,比如捉几只小蝌蚪回家,和孩子一起观察蝌蚪是怎样长成一只可爱的小青蛙的;或是在家里栽培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孩子用心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

总之,父母应该带领孩子一起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这在培养孩子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同时,也磨练了孩子的意志,能为他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加夏令营,吃苦也快乐

中国父母只是想到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像英国父母那样,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教他禁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过于在意富有和贫困,教他必要时候,在四周无人的孤岛上依然可以生存下去。

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时候,但只有具备坚强意志的人,才能顺利度过低潮期,勇往直前。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让几个5岁的孩子进入到一个空旷的房间,并轮流对每个孩子说:“这颗糖先给你,但我要出去办点事,如果你能等我回来再吃,我就会再给你一颗。”

面对这颗糖,孩子们各有各的态度,有的在研究人员刚出去就吃了;有的犹豫片刻后也吃了下去,有的则坚持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

之后,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进入中学后,那些在5岁时能够以自己坚强意志换取第二颗糖的孩子,通常表现得自信、开朗、独立性强,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环境;而那些禁不起糖果诱惑的孩子,则更多地表现出孤僻、自卑、固执,抗压能力差,并总是逃避挑战。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是多么的重要。

然而,有些中国父母由于过于溺爱孩子,总是尽量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要求,生怕孩子受到一点委屈。在家里什么活都不让孩子干,生怕他们吃苦受累,到了大学甚至还不会自己洗衣服、叠被子。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养成了任性、霸道的性格,更是经受不住一点打击和挫折。可是父母们有没有想过,日后孩子踏入社会以后,对于他们需要的“糖果”能够唾手可得吗?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糖果”的人,又怎么会耐心等待他的“下一颗糖果”呢?

英国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吃不到“第二颗糖果”,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使其具备抗挫折能力。他们认为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意志的活动。

英国孩子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可以做义工,参加社区团体、慈善机构举行的活动。而很多孩子都会选择参加夏令营,因为他们能够在夏令营中体会到“苦并快乐”的感受。丹尼丝就是其中一个。

丹尼丝是一个在“苦水”中泡大的孩子。从出生开始,父母就不会让她轻易得到任何东西。喂奶的时候,她的妈妈从来不会像中国妈妈那样把奶头直接放到她的嘴里,唯恐孩子吃不到嘴里,而是将孩子的头扭到另一边,让她自己摸索着找奶头。刚开始的时候,丹尼丝不能一下就找到,所以急得“哇哇”直哭,面对这种情景,父母丝毫不会心软,也不会帮忙。慢慢地,小丹尼丝就知道了哭是解决不了饥饿问题的,还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时间长了,只要妈妈将丹尼丝抱起来,她就能一下将奶头叼进口里,尽情享受母乳的甘甜。

随着丹尼丝慢慢长大,父母也会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磨练她的意志,锻炼她的吃苦精神。

在丹尼丝进入初中以后,有一次,学校和英国政府组织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父母便鼓励她积极参加,希望借此进一步磨练丹尼丝的意志力。因为之前没有参与过,所以丹尼丝显得很兴奋。临走的前一天晚上,父母告诉她夏令营的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游玩,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一些困苦和磨难,要她有心理准备。

按照要求,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要背着自己的行李,徒步走50公里的路,虽然丹尼丝不是娇气的小公主,但徒步走这么远的路还是第一次,她终于体会到了父母所说的“困苦和磨难”。在走过1/3路程的时候,丹尼丝脸色变得苍白,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掉,看到这种情况,领队问她行不行,这时,丹尼丝想起了之前妈妈给她讲的《豌豆公主》的故事。

原来,虽然丹尼丝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但她的房间始终没有安装空调。丹尼丝觉得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对父母抱怨道:“我们同学的房间里都有空调,为什么就我没有呢?”

看到丹尼丝这种状态,妈妈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拿出了一本书,开始给她讲故事:“一个公主出外游玩,然而由于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便误打误撞地走进了邻国的一个城堡。看她穿得破破烂烂,邻国皇宫里的人都不相信她是公主。

“为了验明她的身份,给她铺床的时候,太后在八层厚厚的床垫下放了一粒豌豆。第二天一大早,公主便抱怨道,‘床垫下好像有个什么东西,咯得我浑身酸痛,一夜都没睡好。’听完这句话,所有人都相信她确实是一位娇气的公主。”

讲完故事,妈妈问丹尼丝:“你想做这样娇气的公主吗?像她这种吃不了苦的孩子一辈子就只能生活在皇宫里,一粒豌豆都让她睡不好觉,再好的生活都无法让她满足,你觉得她快乐吗?”

“妈妈,我不想做那样的公主,我的屋子里有个电风扇就可以了。”丹尼丝从此不再提安空调的事。

一想到这,丹尼丝坚定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夏令营,不会当逃兵的,我能挺得住,一定会坚持到底的。”

听到丹尼丝小小年纪能有这样坚强的毅力,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为她鼓起了掌,这更增加了她坚持下去的决心。晚上到了宿营地,丹尼丝觉得这是自己睡得最香甜、最踏实的一个觉了,第二天一大早又精力十足。

早饭后,为了锻炼他们的寻路本领,领队老师将他们分成了5个小组,从不同方向向大本营挺进,而丹尼丝那个队的小组长就是她,因为老师觉得让这种具有坚强意志的孩子做组长一定会带领队员走出困境。

在向大本营前进的过程中,丹尼丝认真研究地图,找出最近的地理位置,与自己的队员团结协作,一起做吃的,和队员们一起分辨指南针的方向,没想到他们居然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大本营。

两周的夏令营很快结束,回到学校以后,对于丹尼丝在这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老师给予了极大的表扬和肯定,并号召同学们都向她学习。

回到家里,父母打开丹尼丝的箱子后,发现衣服和洗漱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带回了15篇日记,叙述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

“虽然在这次活动中我吃了不少苦,但是通过团队生活,使我增长了不少见识,也有了很强的独立能力。爸爸妈妈,你们现在就是把我丢在南极,我也能自己找回来哦!”丹尼丝调皮地对父母说道。

其实,这个夏令营的活动并不是白白参加的,每个参与者都要交折合几千元人民币的报名费,但是英国父母却心甘情愿地花钱让孩子去吃苦。

21世纪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是机会却偏爱有智慧、有准备的人。如果中国父母不像丹尼丝父母那样用新观念武装自己,培养孩子思想、道德、素质、能力,那么他们又怎么能立足于未来世界呢?

英国父母之所以花钱鼓励孩子参加夏令营活动,目的就是让他们明白,意志薄弱、吃不了苦的孩子是被人耻笑的,是无法在社会生存的。一个连基本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个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孩子,如何能够创造自己生命的辉煌?

父母们请记住,一个孩子如果在生活上无法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不能在性格上形成良好的品质,即使在学业上有所成绩,那么他也是畸形的、有残缺的,因为他没有得到全面发展。

智慧锦囊

探索外界事物是孩子的天性,即便是吃点苦、受点累,他们也会从中体会到乐趣。只不过中国父母总是将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生怕他们受到伤害,殊不知,这样的“保护式”教育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毫无主见、意志力薄弱,对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会有很大影响。

在英国,夏令营活动不过是孩子众多假期生活体验的一种。只要是能够培养孩子坚毅性格、顽强品质的活动,英国父母都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因为他们认为,对孩子人格心灵的唤醒是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人格中最重要的就是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

所以,父母要加强对孩子意志的培养,使他们真正做到独立、自强、刚毅,用顽强健康的心态去走好今后的每一步。

3.不怕挫折,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国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些青少年因为父母的几句训诫而离家出走;一些员工因工作中的某些不如意而愤然离职;一些令人羡慕的“英才”,却在轻微的挫折中一蹶不振,甚至爆发出攻击他人或自我毁灭的极端行为……

中国一个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青少年自杀现象调查报告》中显示:五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人有过自杀的念头,占样本总数的20.5%,而为此做过周密计划的占6.4%,其根源都与抗挫能力有关。

中国父母总是喜欢给孩子创造优越的、顺风顺水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任何的挫折和苦难,绞尽脑汁地为孩子设计充满阳光和笑脸的明天。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在困难面前表现得退缩、懦弱、自卑、耐性差,一旦碰到挫折便会因为心理承受不了而做出极端的举动。

英国父母认为,对孩子而言,挫折与困难是他们最好的大学。如果一个人没有尝过饥饿与干渴的滋味,就永远感受不到食物与水的珍贵,不知道生活的滋味。同理,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就感受不到幸福的甜美。

良好的抗挫能力,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和百折不挠、不向挫折低头的精神,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培养承受苦难和不被挫折击败的能力,对今天的孩子尤为重要。

在基恩刚会走路的时候,父母就告诉他摔倒后需要自己爬起来,自己的过失需要自己补救。当然,父母也会及时帮助基恩疏导受到挫折后的不良情绪。

有一次,5岁的基恩看到别的小朋友会骑自行车,就对妈妈说自己也想买辆自行车。

妈妈便对他说:“当然可以,不过你需要先借别人的学会后,我才会给你买。否则买回来后你不学了不是白买了吗?”

基恩一口答应了。于是妈妈从邻居家给基恩借了一辆自行车,开始让基恩利用空闲的时间学习。刚开始,基恩有些不敢骑,一定要妈妈在后面扶着才行。后来妈妈交给了他骑自行车掌握平衡的方法,并把他领到小朋友骑自行车的场地,让他仔细观察别的小朋友是怎样掌握平衡,是怎样用脚往前蹬的。

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场地上骑得游刃有余、欢快无比,基恩也很想试一试,可是他刚一上去就从上面摔了下来,自行车翻倒在地,基恩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相信中国父母一定会赶紧跑过去,抱起自己的孩子,说:“不学了,我们不骑了,什么破车都把我儿子摔疼了。”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以后每次遇到挫折都会打退堂鼓,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了。

基恩的妈妈当然也很心疼儿子从自行车上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但她想到的是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不屈服于挫折。于是她走过去对基恩说:“宝贝,你一定摔得很疼吧?但是如果你没学会骑自行车不就白疼了吗?要知道你可是我们家里的男子汉呢,妈妈相信这点困难难不倒你的。快起来,继续练习吧,你一定会比他们骑得都好。”妈妈指了指其他骑车的小朋友。

听妈妈这么一说,基恩顿时来了信心,似乎觉得骑不好就对不起妈妈,更对不起自己刚才摔的一下。于是一骨碌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把自行车扶起来,在妈妈的指导和自己的观察下,基恩逐渐掌握了骑自行车的要领,很快便学会了。

妈妈也自然信守承诺,给他买了一辆崭新的小自行车。

这件事情以后,基恩再遇到困难和挫折都不会轻言放弃,也不会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总是能够自己想办法克服。

基恩的父母认为,从没受过挫折或经历挫折很少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适应不了社会的残酷竞争和千变万化而痛苦不堪。因此,为了让基恩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自信的态度,基恩的父母会有意识地培养他的抗挫折能力。

近年来,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话题中,挫折教育越来越引起英国父母的关注。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洗娇生惯养的习气,磨练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韧性、耐挫力,以及受挫后的恢复能力,不仅能够使他们学会从外界获取幸福,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己寻找幸福的本能。只有这样,当困难和挫折来临的时候,孩子才能泰然自若,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这才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会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娇宠,因为这样会让你的孩子与磨练他成长的挫折困苦一次次擦肩而过,使他们缺乏面对挫折并战胜挫折的勇气和经验,一旦遭遇挫折,便一败涂地、萎靡不振。

智慧锦囊

现在的孩子,今后都会面临一个有着更多变化和风险的社会。他们的未来,面临的是竞争激烈的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可避免会遇上情场失意、事业困顿、生意倒闭等窘境,是否有着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人生是否幸福,事业是否成功。

为了孩子今后遇到上述挫折不至于无所适从、一蹶不振,英国父母便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战胜挫折的积极心态。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英国父母会引导孩子分析受挫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想办法将其克服。

如果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难,英国父母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孩子能够感受到克服困难后的成功喜悦,从而信心倍增。如果孩子无法独立克服困难,英国父母就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安慰,以免孩子情绪低落、过分紧张,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引导孩子顺利走出困境。

总之,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生活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遭遇挫折和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有以平常、乐观的心态面对,并想办法将其跨越,才是真正的强者。

4.争当“打工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英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有打工经历,年龄小的选择在家里打工,长大后便进入社会打工。在英国,孩子打工就像是一种文化,它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磨练着他们的意志,同时,代表着这个国度的平等与自由。

有数字统计,在一年时间里,英国1/5的父母,要支付给孩子“打工费”的额度高达2500英镑,可以说,英国的孩子甚至要比清洁工挣得还多,他们工作的内容也很丰富,如打扫卫生、倒垃圾、洗车、整理床铺、摆放餐具……

孩子们从小就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不但能够丰富物质生活,同时,还能丰富精神生活。即使是出身富贵家庭里的孩子,也不会缺少打工经历。

艾莉娜是南京大学的一名留学生,她出生在英国伦敦,家境富裕,只是她的富贵身世直到快毕业时,同学们才知道,而在此前,恐怕没有人会想到她生于富贵之家。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艾莉娜身穿一件普通的羽绒服,背着一个简单的双肩背包,朴素至极。

适应了学校生活没多久后,艾莉娜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涯,她在一所小学教英文,一教就是3年。后来一些同学都为艾莉娜的辛苦感到心疼,他们以为艾莉娜家庭困难。

但事实上,艾莉娜却乐在其中,她很高兴能够教那些中国小朋友学习英文,因为在与他们交流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一举两得。在南京大学学习将近4年的时间里,艾莉娜没怎么花父母的钱,她的大部分生活、学习的花销都是自己赚取的。

后来,艾莉娜和一个要好的中国朋友说:“我认为,人一旦成年以后,再和父母要钱是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虽然我很辛苦,但能够养活自己,让我很自豪!”

其实不仅是艾莉娜,几乎所有的英国学生都很朴素,某个学生家里到底有没有钱,从他的外表根本看不出来。

而现在,如果随便进入一所中国的大学,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学生都使用价格较高的苹果手机,但是外国的留学生当中,使用苹果手机的寥寥无几,尤其是英国留学生。

可见,中国的孩子非常喜欢攀比,且用来攀比的花销,绝大多数都源于父母的给予。

在中国,孩子是全家的宝,在全家人的呵护下,享受帝王般的优待,家务不会做,衣服不是名牌就不爱穿,连学习用品都要追时髦,那些更新换代较快的电子产品,更是一代代的买,好似拥有了这些,在同学面前才算是有面子。

不仅如此,很多孩子并不满足于这种优厚的物质生活,为了能够活得“更尽兴”,他们还会不停地向父母要钱,然后尽情挥霍,从不考虑家庭条件是否允许,更不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

中英两国相比之下,显露出明显的文化差异,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塑造远远低于英国的父母,所以,中国的孩子也相对自私一些。也正是如此,在中国父母的溺爱之下,出现了当下被人们热议的“富二代”、“星二代”和“官二代”这三种特殊人群,他们都是物质的“衍生物”。

而在英国,父母们更多的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努力,即使是英国皇室的后人,也是如此。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有个漂亮的孙女,叫阿特丽斯,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公主,她在王位继承人的排序中,列位第五。然而,这个身份高贵的公主,在19岁时,居然在本国的一家百货公司打过工。

阿特丽斯公主打工的百货公司位于伦敦的牛津街,她担任的职位是“私人代购专家”,也可称为“购物顾问”。

阿特丽斯并没有薪水,她是为之后上大学而积累一些必要的工作经验。即使如此,她依旧非常努力,在打工期间,她不但要脱掉华丽的衣服,穿上普通的工作服,还要频繁地奔走在百货公司里,不厌其烦地给客人递送各种物品。

当有人认出这个服务人员就是阿特丽斯公主时,都感到非常惊讶,并非惊讶她“委身”到百货公司打工,而是惊讶她竟然对这一工作,表现出了非常认真的态度以及超高的天赋。

中国父母普遍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了偏差,对孩子精神方面的指引非常欠缺,同时,还妄想用物质去弥补这一精神欠缺,无异于本末倒置。

与其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不如给他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的机会,当个“打工仔”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如果孩子能够体会到通过努力而取得成果的这种感觉,他一定会感到无比自豪。另外,如今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如果没有良好的动手能力,那么就算是进入社会,也会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导致自信不足。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将来成为“高分低能儿”,就要从现在开始让他自己动手,让他为自己的将来“打工”。

智慧锦囊

被父母照顾过度的孩子,会本能地认为从父母那里索取,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如果父母不能及时满足,就会使得他们出现心理落差,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打工”,是磨练孩子意志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在英国孩子身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孩子只有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中才能明白,自己创造的生活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所以,父母要尽量鼓励孩子学会为理想去争取和奋斗,成为一个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人。

5.支持好奇心,鼓励探险行为

好奇心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和源泉,因为好奇,孩子才会去探索、探险。

心理学家对好奇心的解释是:“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求反应。”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和现象,人们有着去了解和探索的本能。英国父母认为,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事物是如此陌生、新鲜和神秘,因此他的内心充满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就是孩子意志力的导火索,更是促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指着那些新奇的东西,问道:“妈妈,这是什么?”“爸爸,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让孩子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新奇事物,很可能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很多中国父母对此却是不屑一顾、敷衍了事,因为害怕孩子“受伤”、“走弯路”、“破坏物品”,而阻止孩子进行探索行为,这样做恰恰从根本上打击了孩子的热情,扼杀了孩子活跃的思维细胞,更丧失了一个磨炼孩子意志力的大好机会。

英国父母却非常支持孩子的好奇心,他们认为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也是他们敢于探索和创新的动力,是获取智慧的关键所在,在孩子探索和探险的过程中,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他们的意志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好的锻练。这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鼓励孩子的探险行为。

亚伯从小就养成了凡事好奇好问,喜欢一探究竟的习惯。而艾伯特夫妇发现,那些让儿子产生极大兴趣的,往往都是他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即使这样,艾伯特夫妇也不会小看亚伯的奇思妙想,只要是他们知道的,就会讲给亚伯听;如果是不太明白的,就会请教别人,或是和亚伯一起查资料,这样得出的结果会让他印象更为深刻。

对于好奇心旺盛的亚伯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探险行动了。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亚伯在很小的时候便有了探险意识。

为了拿到对面柜子上的那个玩具狗,面前横着两把椅子又算得了什么?在当时刚满2岁的亚伯眼里,再也没有比达到目标更令人兴奋欢快的了。如果是中国父母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定是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制止孩子的行为,并帮助孩子拿到那只玩具狗。可是艾伯特夫妇却一直在旁边观看儿子的探险行为,还不时给儿子打气鼓劲:“亚伯已经越过一把椅子了,再越过一把就可以拿到玩具狗了,加油哦!”

在父母的鼓励下,亚伯一步步地翻越过了那两把看似高不可攀的椅子,顺利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好好的道路不走,偏偏要从窄窄的桌子腿间钻过去,这在中国父母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行为。可在艾伯特夫妇看来,这是一名探险家必备的素质——发现捷径。它不仅能够消除恐惧感,还能够使孩子增长知识,而且当亚伯从桌腿间窄窄的空隙中通过后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兴奋的神情,可以看出那种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探险的价值所在。

诸如此类的探险行为,在亚伯的身上数不胜数。当然,这并不代表艾伯特夫妇会纵容亚伯的危险举动。在亚伯还没有安全意识的时候,艾伯特夫妇会在家里给他准备一个安全领地,里面有丰富的感官印象的东西,还给他准备一段光滑的木头,亚伯可以在上面练平衡木。艾伯特夫妇总会有一人在旁边进行“监控”,如果探险行为不会伤害到亚伯自己,父母绝不会对其进行干涉。

亚伯在探险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疯跑而摔跟头,但他却很少坐在地上大哭,而是爬起来继续跑,这种体验对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锻炼孩子的意志是非常有好处的。

如果探险行为危及到了亚伯的自身安全,那么艾伯特夫妇便会及时跑出来进行制止。比如他要从一个非常高的石凳上往下跳时,艾伯特夫妇就会立刻将其抱开,并告诉他:“这是非常危险的,会让自己受伤,不可以这么做。”如果亚伯不听,艾伯特夫妇就会不厌其烦地解释给他听,但绝不会对亚伯进行呵斥和指责。因为艾伯特夫妇很少对亚伯说“不”,所以这次的“不”在亚伯心中是很有分量的,他会记住父母在什么时候对自己说了这个字,从而不再触及这样的危险领域。

艾伯特夫妇认为孩子天生就是“哥伦布”,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会让他具备一种探险精神,在不畏艰难、相信自己、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孩子会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而探险活动会充分发挥这一功效,在赋予孩子认真、执著和专注品质的同时,让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会坚持,磨练意志。

英国人一直很热衷探险。多年前,英国很多年轻贵族投身航海,而这是一种具有很大风险的事业;瑞士登山旅游业刚刚兴起的时候,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救援措施,但却有大量的英国游客蜂拥而至。英国人这种深入骨髓的探险精神,跟英国独特的家教方式是分不开的。

当然,现在的英国父母鼓励孩子进行探险,并不仅仅源于传统。他们认为喜欢探险是孩子的天性使然,父母对其过多限制,反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英国的儿童研究机构指出,探险行为对增强孩子身体素质和意志力都有不容小觑的作用。此外,探险行为还能够培养孩子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能力,而且有时候还需要想出多种方案进行变通,与伙伴们交流合作,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协调能力。

因此,英国父母在确认孩子的探险行为不会对自己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下,不予干涉,甚至会对其大大鼓励。

智慧锦囊

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

有好奇心、喜欢探索的孩子,往往会用好奇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人和事物,从中捕捉自己想要的东西,获取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哪怕遇到困难和挫折,孩子也会因好奇心的驱使而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可以说,探险行为是孩子了解和征服周围事物所走出的最重要的一步。每一次的探险,都会丰富孩子的认识,磨练他们的意志。每一次探险所取得的成功,都会增强他们的信心,这些都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父母们不要再禁锢孩子的头脑,不要制止他们的行为了!支持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的探险行为,你会发现身边多了一个自信满满、意志坚强的“小大人”。

6.允许一时的消极,调整好后依旧是条好汉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失败的洗礼,而使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消极心态。在这个时候,中国父母总是会因为心疼孩子而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是干脆让孩子放弃。这种过度的关爱和呵护,不仅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坚毅的性格。

这样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在人为的舒适环境下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但中国父母是否想过,这种温室里面培育出来的花朵却是相当脆弱,禁不起一丝一毫的风吹雨打。这种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文弱,一旦遇到失败,便意志消沉、爬不起来。

英国父母认为每个人都会有消极的时候,关键是怎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振奋精神,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一个人能力的构成不只是才华这么单一,而更在于其意志。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和不公的对待,甚至犯错误、跌跟头,都未必是坏事,只要他们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那么这些将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艾琳娜今年10岁,她那积极乐观的心态总是能感染身边的每个人,同学和老师都称她为“快乐的小天使”,仿佛她就没有心情不好、意志消沉的时候。但只有艾琳娜的父母知道,艾琳娜长这么大不知经历了多少困难和失败,而正是这些困难和失败才历练了她坚毅开朗的性格和平和的心态。

小学一年级期末的一天,艾琳娜放学回家后一言不发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察觉到女儿情绪不对后,妈妈走进艾琳娜的房间,关心地询问道:“我的宝贝今天怎么了,那只‘欢快的小鸟’怎么不见了呢?”

看到妈妈进来,艾琳娜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开始向妈妈往外倒“苦水”:“这次期末通过同学的评选,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全优生’。可是今天有个同学的爸爸找到老师,不知道说了什么,总之经过那个同学爸爸的劝说,老师临时决定把我换了下来,让那个同学当了‘全优生’。”艾琳娜边说边哭,委屈到了极点。

听完艾琳娜的讲述,妈妈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这次突然把艾琳娜从‘全优生’的位置上撤下来实属不该。但是妈妈转念一想,让孩子早些体验到生活的坎坷和失败也未尝不是好事,而且也许老师有某种难言之隐,不便与艾琳娜说也不一定。

于是,妈妈帮她分析:“也许那个同学有他自己的优势,老师让他当‘全优生’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和立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一样。如果你各方面的表现都比他优秀很多,那样他爸爸再怎么说,老师也不会为了迎合某位父母,把一个全优的学生撤下来,而让一个各方面都表现平平的学生去当‘全优生’。你说对吗?”

虽然这么说,但艾琳娜的感情上还是难以接受,情绪还是非常低落。

“虽然这次你没当上‘全优生’,但不代表你以后就当不上了。这次事情也许会有各种原因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但并不是每次都会这样。爸爸妈妈不在意你是否是‘全优生’,而是希望你能够在失败中成长起来,不会因为一次挫折就一蹶不振,陷入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你一时的消极低落都没关系,因为我想每个孩子遇到这样的事都不会开心。但你要快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继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老师和同学都会对你刮目相看的。明白吗?”

听完妈妈的话,艾琳娜似乎悟出了一些道理,懂得了父母对她的期望,表示自己不会再在意这件事。经过几天的调整,艾琳娜渐渐从这件事中“挣脱”出来,而且在各方面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就这样,二年级的期末评比果然没有让她失望,‘全优生’的桂冠终于戴到了她的头上。

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出现失误和遭受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此时,身为父母要给孩子鼓励、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孩子比较小、自控意识差的时候,更应该给他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正确面对这些失败,这对其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英国父母大多都会像艾琳娜的父母那样,当孩子遭遇失利、情绪沮丧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告诉他们,当轮船行驶在平静海岸的时候,是非常容易搁浅和触礁的,只有大海波涛汹涌的海浪,才能磨练出真正的水手。某些失败和挫折,很可能是“上帝”在重视他们,希望他们不辜负“上帝”的心意,正视失败,迎难而上,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刚走出来,调整好后仍然是条“好汉”。

智慧锦囊

人的一生是用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来丰富和提升的。挫折纵然无情,却给人无数的磨砺;失败固然惨痛,却能让人意志坚强。一个人只有在失败的逆境中磨练自己,接受暴风雨的洗礼,才能走向成熟。

英国父母认为,大多孩子都缺乏认识、抵御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他们遭受失败后,往往会感到很痛苦、自卑、消极,从而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对周围事物缺乏热情和信心,产生抵触情绪。

而父母此时就扮演了“心理调节师”的角色,要帮助他们分析事情的原因,克服因失败产生的心理障碍,告诉他:“没关系,太阳会照常升起的,只要你能挺过去,前面的道路会更宽广。”

只要父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让孩子接受教训、树立信心,爬起来继续前进。

7.向大人学习,不要轻易哭鼻子

乐乐的性格与自己的名字十分不匹配,在幼儿园里,她表现得比其他小朋友都脆弱。班上评选小红旗,只有5个孩子被评上,乐乐落选了,全班25个没评上的孩子只有她一个人哭了;下午玩玩具,乐乐想去拿小汽车,却被壮壮抢先一步拿走了,老师马上给她拿了一只玩具熊,可乐乐又哭了;午餐里有乐乐喜欢的红烧肉,这时调皮的泽泽抢了她的一块红烧肉,她不敢抢回来又哭了;“六一”儿童节学校搞竞赛活动,乐乐捞金鱼怎么也捞不上来,一着急又哭了……

在国内,像乐乐这样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喜欢用哭鼻子来应对的孩子比比皆是,这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一直被父母和长辈宠爱备至、呵护有加,每当她遇到什么事,只要一哭,父母便一定会帮她完成。

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用哭泣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一旦遇到家里突然断电、上学迟到,或是学习任务没有按时完成等,就会哭鼻子,企图以此来逃避困难。

而英国父母就不会事事顺着孩子,因为他们知道习惯了遇到事情有父母出面帮助解决的孩子,性格就会变得异常软弱,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只会用哭鼻子来应对,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最重要的是,英国父母还会给孩子做出坚强的榜样,遇到困难总是会想办法解决,告诉他们要向爸爸妈妈学习,不要轻易哭鼻子,因为哭并不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这种懦弱的表现,也不是一个自信而勇敢的孩子应该有的。

对于这一点,王老太是非常有发言权的,因为她的儿子就娶了一个英国媳妇——乔安娜,这个英国媳妇教育孩子的方法可真是让王老太大开眼界。

从孙女爱尔莎一出生,王老太就发现这个洋媳妇与中国媳妇的与众不同之处。

刚出生的孩子听不懂话,他们是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的。每当爱尔莎想用大声哭泣的方式来让人抱的时候,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饿了、尿了、病了等,其他时候乔安娜都不予理睬。而当爱尔莎停止哭泣的时候,乔安娜才会将其抱起,用温柔的眼光看着她,用温暖的双手抚摸她。

长此以往,再小的孩子也明白,大声哭泣是没有效果的,只有不哭的时候才有的抱,因此,婴儿时期的爱尔莎很少无缘无故地又哭又闹,因为她知道这招对妈妈来说是不奏效的。

随着爱尔莎慢慢长大,乔安娜也越来越注重对其坚毅性格的培养,她认为女孩应该比男孩更独立、坚强才对,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有一次,爱尔莎在外面玩时,手擦破了皮,还流了血,王老太看见后,紧张得不得了,连忙说道:“我的宝贝孙女这是怎么弄的啊,怎么摔成这样呢,真是心疼死奶奶了。”听奶奶这么一说,本来不觉得什么的爱尔莎顿时也觉得手开始疼了,眼泪也跟着流出来。

这时,在厨房做饭的乔安娜走出来,虽然心里也很着急,但仍然轻描淡写地说:“这个应该是你在与伙伴们奔跑时摔倒的吧?”

爱尔莎觉得妈妈真的很了解自己,点了点头。

“这是你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所以也怪不得别人吧。而且这点小伤也算不了什么,妈妈一直认为爱尔莎是个勇敢而坚强的孩子,甚至不亚于那些男孩子,所以坚强的孩子是不轻易哭鼻子的。”乔安娜说道。

“可我还是有点疼。”爱尔莎委屈地说道。

“你还记得妈妈上次被菜刀切到手的事情吗,那也是因为妈妈自己不小心才切到的,而且还切掉一块肉呢。妈妈有哭鼻子吗?”乔安娜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引导爱尔莎。

对于那一次的意外事件,爱尔莎还是记忆犹新,“血淋淋”的场面让她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恐怖,但是妈妈却没有掉一滴泪,这让她觉得妈妈很“伟大”,是个坚强的妈妈,心里也很佩服。

“妈妈之所以没有哭鼻子是因为我觉得哭鼻子并不能缓解我的疼痛,只有以后多加小心,不再被菜刀切到才是最好的办法。同样的道理,哭鼻子也并不能让爱尔莎的手复原、不流血,而且这点小伤就哭鼻子,让其他小朋友知道了会笑话你的,你说呢?”乔安娜说完,便取出药水,对爱尔莎的伤口进行了消毒和清理。

“妈妈,我知道了,我现在一点都不疼了,我要像妈妈那样,做个坚强的孩子。”爱尔莎又蹦蹦跳跳地出去玩了。

在一旁的王老太看得有些傻眼,虽然觉得这个洋媳妇有点狠心,但是还是对她能让孩子在受伤后不哭,而且很快又若无其事地出去玩,感到很佩服。

为了磨练女儿坚强的意志,乔安娜给爱尔莎报名了“亲子轮滑班”,这是一种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的运动。之所以不是给爱尔莎单独报这样的学习班,是因为乔安娜想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其实,对于4岁的小孩子来说,学轮滑要比大人容易得多,教练就是这么对她们母女说的,因为大人的身体比较僵硬,没有小孩的协调性好,这更给了爱尔莎很大的信心。

第一次,教练指教这对母女穿着轮滑鞋走,半个小时的时间,她们几乎都是被教练拖着走的,休息时候,爱尔莎有点懈怠,她没想到学轮滑这么难、这么累,于是开始向乔安娜哭诉。

对于乔安娜而言,她的痛苦不亚于女儿,甚至还会比女儿难受,毕竟她不是那个年纪了,而且不经常接触这样的运动,总是觉得无所适从。

但是,为了女儿能够坚持下去,不轻易在苦难面前倒下,乔安娜便开始鼓励她:“很多比你小的小朋友都能滑得很好,就说明这项运动并没有那么难,你现在打退堂鼓只是怯懦的心理在作祟。要不这样吧,我们来比赛,看看谁能最先学会轮滑,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许轻易哭鼻子,看看我们谁能坚持到最后,成为真正坚强勇敢的人。”

听妈妈这么一说,爱尔莎的小自尊心也开始起作用了,她不想输给妈妈,更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于是一骨碌爬起来,向教练走去。在一上午训练的过程中,爱尔莎不知道摔了多少次,每当疼得有点忍不住的时候,看看不远处刚刚爬起来的妈妈,就又把眼中的泪水忍了回去。

就这样,训练了两天后,乔安娜和爱尔莎都能够在地上独立滑了,不久后,母女俩可以手拉手一起在空旷的广场驰骋,而且爱尔莎十分享受这种感觉,因为她们周围尽是羡慕的目光。

在爱尔莎的成长过程中,乔安娜充当了十足的榜样角色。不管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她都能尽量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找朋友诉说,看看幽默的电影或书籍,有的时候还会把爱尔莎当成知心朋友一样交流,而不是像中国妈妈那样任意发泄,随便在孩子面前掉眼泪。久而久之,爱尔莎把妈妈当成了自己最崇拜的坚强女人,也立志做一个像妈妈那样的不轻易哭鼻子的“女人”。

从爱尔莎一出生,乔安娜就没有像中国父母那样,只要孩子一哭就把她抱起来,虽然当时爱尔莎还是个婴儿,但在她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哭给她提供不了任何帮助的概念,因此她也不会用哭来“威胁”父母帮助她做什么。

当爱尔莎慢慢长大后,乔安娜会以身作则地告诉她,作为女人更应该坚强和勇敢,不要动不动就哭鼻子,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坚毅的性格,才能让别人刮目相看。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养成了他们娇气的性格,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的帮助才能完成,磕一下、碰一下都会哭起来没完没了,最后父母甚至只能用物质来弥补孩子的“伤害”。中国父母长时间的这种宠爱,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意志薄弱,禁不起一点风吹雨打,而且缺乏自信心。

因此,父母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上,也应该适当地学着“不近人情”,那绝对是看似无“情”胜有“情”的好事,十分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智慧锦囊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工作和发展,与他的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意志却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既可以调控态度,又可以掌握情绪,并且能够促进和保证理智的发挥。

因此,英国人会着重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他们认为性格软弱的孩子通常会前瞻后顾、优柔寡断,以至于遇到事情不会想办法解决,只会哭鼻子,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是会吃亏的。而性格坚强的孩子遇到问题往往会先进行冷静地分析,受到挫折也不会用“哭鼻子”来应付,这样的素质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当然,想培养出具有坚毅性格的孩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父母的鼓励和配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碰到事情就只知道垂头丧气、哭哭啼啼,相信孩子也不会坚强到哪去。

所以,父母们请都坚强起来吧,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不会轻易哭鼻子。

第八章创造能力:支持孩子发挥想象力,敢于做世界的主人

1.多问“为什么”,少说“不知道”

看到这一章的题目,很多中国父母可能会不屑一顾:英国人,不就是那种带着礼帽、拄着手杖、抽着雪茄的老派绅士吗?能有什么想象力?

但看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人,相信都会对英国馆“6万颗种子的想象力”记忆犹新。6万多根透明触须向外伸展,末梢随风摇曳,站在它面前,感觉仿佛整个展馆都在飘动,让人不得不震撼于英国人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人可能要说:“这只是一个设计师的想象力吧?并不能代表英国人的想象力。”但是,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英国,接触一下英国的孩子,你就会发现,这个设计师正是代表了所有英国人那富有想象力的头脑,是最能体现英国人形象的“品牌”。

那么,他们如此强大的想象力来自于哪里呢?这首先要归功于英国父母不遗余力地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对此,苏映微深有感触。

苏映微是一个“海归”,在英国读了4年书,如今回到国内,进了一所中学当老师。她发现,自己班上的孩子都非常不爱问问题,而你问他们问题,如果能够照本宣科地照搬标准答案,他们就能够回答得很好,如果没有标准答案,他们就会直接告诉你“不知道”。

圣诞节要到了,苏映微就让学生们以圣诞节为题画一幅画。结果发现,大部分孩子画的都是圣诞树,而且都是装饰大同小异的圣诞树。苏映微非常奇怪,为什么孩子们的思维都一样呢?

很快,苏映微就发现原因了——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着一棵圣诞树,孩子们都是照着画的。于是,苏映微就把墙上的圣诞树遮了起来,让孩子们根据想象画。结果,这些孩子纠结了半天,都不知道应该怎么下笔。最后,苏映微无奈,只好把遮布摘下来,孩子们这才完成了作业。

苏映微回家跟当医生的表姐抱怨:“我给他们出这个题目的时候,他们难道就不肯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动脑筋考虑一下吗?只是有标准答案就照本宣科,没标准答案就交白卷,怎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呀!”

表姐说:“你以为人人都是科内尔·海门斯因呀!”

苏映微诧异:“科内尔·海门斯因是谁?”

“科内尔·海门斯因是193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得者,在研究呼吸和血液方面是个天才。这是医学常识,你肯定不知道!”表姐笑着摇摇头,看到苏映微要反驳她,马上说道,“他小时候特别爱思考,基本就是个‘十万个为什么’,一碰到事情,就问他老爸‘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一些写他的书里,都说正是因为他爱思考,喜欢问‘为什么’,才对大自然和人类科学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就在这时,表姐刚上幼儿园的女儿乐乐拿着刚画好的画,跑来找表姐:“妈妈,妈妈,你看我画的画!”

表姐看了一番,摸着乐乐的头说:“乐乐真厉害,这小房子、小树、还有小兔子画得真像!”

这一句话像一剂灵药,让苏映微诧异的同时,茅塞顿开。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在英国的时候,苏映微的房东有个跟乐乐差不多大的小女儿,那个小姑娘也特别爱画画,每次画好就跑去给妈妈看。不管她画得是什么,她的妈妈都会夸赞她:“亲爱的,你画得真好!”然后会让女儿给她讲自己画的是什么,有什么故事背景。但那些画,在苏映微看来,真是天马行空得不能再天马行空了。

于是,苏映微对表姐说:“我找到问题所在了!中国父母都爱跟孩子说‘像不像’,而英国父母都会说‘好不好’。虽然听起来差不多,但评价标准却有着天壤之别。‘像不像’就把孩子框定在了一个标准答案里,孩子只会去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不会自己思考,如果不知道答案,宁愿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也不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而‘好不好’只是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天马行空就行了,这毫无疑问培养的是孩子的想象力。”

表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的似乎有一定道理。”

苏映微接着说道:“我们班上的孩子,一遇到问题都爱直接跳过去,或者直截了当地说‘不知道’,逼急了就干脆去翻看标准答案。这跟父母肯定有很大关系。我在英国的时候,房东的女儿非常爱问‘为什么’,她一问问题,她妈妈就会引导她自己思考。有一次,她妈妈病了,嗓子干,一直咳嗽,女儿问她‘妈妈为什么咳嗽’,她不直接回答,反而反问女儿,女儿自然回答不知道,然后她就和女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后来我有一次生病,小姑娘都跑来告诉我感冒了,所以大脑发出紧急命令,让嗓子发干,这是在让我赶紧去接水喝。”

表姐听到这里,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事实上,苏映微遇到的这样缺乏想象力的孩子,在中国遍地都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这不得不引起中国父母的思考。

其实,所有孩子本身都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所以在他们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他们问“为什么火车要在铁轨上跑?”“为什么鱼要在水中游?”“冬天河水为什么会结冰?”等问题。在这一点上,中国孩子与英国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父母的态度。

中国的父母要么婉言相劝:“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多读书,就懂了。”要么直接搬出课本,告诉孩子标准答案:“不要胡说八道,应该是这样的……”要么干脆粗暴拒绝:“去去去,我正忙着呢,自己一边玩去!烦死了!”这三种回答,尽管前者和颜悦色,但却无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中者虽然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却只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无法开启孩子的思维;后者更不用说了,态度粗暴,会直接扑灭孩子心中好奇的火苗。

这样,孩子的好奇心被扼杀,智力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再遇到问题时,一旦孩子不能马上从大脑里搜集到父母眼中的正确信息,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回答“不知道”,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减弱——这些能力的发展往往跟随孩子“为什么”的提出与解决而发展。

英国父母则截然不同,他们会细细解答,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答案,并不断引导孩子提出新的问题,不断深入思考。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还启发了孩子问“为什么”的愿望,促使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不断提升。

当然,更重要的是,英国父母不会像中国父母一样看重标准答案,更不会拿标准答案来强迫孩子回答“知道”或者“不知道”。比如孩子问“气球为什么会飞上天?”英国父母不会告诉孩子:“因为气球里面装了氢气,氢气比空气的比重轻,密度小,所以,气球能够飞上天。”而是会启发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于是孩子的答案就变得丰富多彩了,有的回答“气球飞上天去捉小鸟”,有的回答“气球要去跟星星做游戏”,更有的回答“气球要去云朵里睡觉”……想象力自然也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爱因斯坦曾说,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孩子有创造性的思维。所以,英国父母这种引导孩子多问“为什么”的教育方式,极大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了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智慧锦囊

爱提问、爱质疑,是孩子富有求知欲和创造能力的外在表现,孩子提问的过程中,就会积累足够的知识,并拓展思维、创新思维,大大发展其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其实,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孩子能够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要对知识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能够开拓思维,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当孩子学会问“为什么”,实际上就是他已经开始了主动思考,开始有了更高等级的思维活动,其想象力乃至智力必然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所以,还在苛求孩子按照标准答案作答的父母们,不妨学学英国父母,鼓励孩子自主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少说几个“不知道”。

2.玩创造性游戏,趣味自己掌控

如今,中国父母已经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中国父母也同英国父母一样,开始采用顺应天性的快乐教育法,让孩子从玩耍和游戏中学习知识。

然而,如果你细细比较一下中英两国的游戏教育,就会发现,其本质完全不同。中国的父母虽然也采用了游戏教育,但却更喜欢给孩子定下游戏规则,英国的父母则完全让孩子自己掌握游戏。这在创造性游戏中表现最为突出。

就拿“过家家”来说,中国的父母在陪孩子玩的时候,往往会干涉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设定好故事情节和走向,让孩子按照“剧本”演绎。结果自然是演绎得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甚至能搬上银屏,入围奥斯卡最佳编剧奖。但不得不说,这个游戏的功效是“事倍功半”,因为孩子只是僵硬地演绎了父母设定好的情节,整个过程中,都是“听指挥”的,根本不需要自己动脑筋思考,就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又怎么可能从中获得更多东西呢?

英国父母则恰恰相反,会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当编剧和导演,父母只是从旁配合,甚至还要听孩子的“指挥”。

艾米丽共有四个孩子,露西、茜茜、杰克和摩根。所以一天到晚,家里都很热闹,要么孩子们一起拉着爸爸搭积木,要么“绑架”爸爸妈妈一起陪他们玩“过家家”。但不管玩什么游戏,爸爸妈妈只是“小兵”,要听那四个“大将军”的号令。

暑假里,为了让孩子们玩得更加欢乐,艾米丽和她所在的“妈咪俱乐部”的妈妈们协商决定,让孩子们轮流去各家玩耍。这天,轮到了艾米丽家。一大早,孩子们就络绎不绝地登门了,艾米丽和丈夫汤姆真是手忙脚乱。

另一边,孩子却已经开始玩游戏了,今天他们要玩的是“过家家”。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了半天,始终没有定下来要玩什么剧情。这让刚搬来英国的中国妈妈章敏很是焦急,她干脆走上前去,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不要再争论了,干脆我给你们想个剧情,好不好?”

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章敏,一言不发。艾米丽见状,马上上前将章敏拉走。章敏颇为不解:“他们这样没法进行呀,把时间都浪费在讨论上了,游戏还怎么玩呀!”

艾米丽神秘地说:“那你就接着往下看就是了!”

章敏狐疑万分,但当他们返回的时候,她震惊了:孩子们已经开始分工扮演角色了。

他们今天要玩的是“爷爷过生日”。

杰克扮演爷爷,露西扮演妈妈,摩根扮演爸爸,茜茜和章敏的儿子利君分别扮演女儿和儿子,其他孩子则分别扮演来给爷爷庆生的客人以及家具公司、超市、菜市场的工作人员。

为了给爷爷过生日,一家人先购买各种新家具,家具公司开着货车送货上门,还帮忙摆放好。

爷爷生日这天一大早,一家人就都早早地起来了。为了谁去买东西,爸爸妈妈争吵了起来。爸爸说:“你去做饭吧,我去买菜!”妈妈说:“我是妈妈,我去买菜,然后回来做饭,你要不要去抱娃娃?”这时,爷爷出来了,他让妈妈带着女儿去买菜,爸爸去超市大肆购物,爷爷则在家里照顾他们的小儿子,问题这才解决了。

菜市场和超市里都已经正常营业了,他们十分尽职尽责地摆放好了各种水果、蔬菜和其他用品。妈妈和爸爸他们各按所需挑选好了,付完款后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他们买了很多东西,家里的灶台、餐桌上都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以及其他吃的喝的。一家人又挤在厨房里,忙着洗菜、烧菜、烤蛋糕等等。

这时,妈妈忽然想起来,她昨天买的日本插花还没有插呢。于是,做饭的任务交给了爸爸,她赶紧去把插花材料抱出来。那是一大一小两个薯片罐,一些彩纸和各种纸花、干花等。章敏看到这里,很是好奇,她要怎么把这些东西做成日本插花呢?

只见妈妈先将两个薯片罐绑在一起,又在上面包上一层淡绿皮纸,再包一层淡黄纱窗纸,拦腰用深绿毛根扎紧,毛根首尾相接的地方弄成一个心型。这样,花瓶就做好了。接着,她又将之前自制的各种纸花、干花插进花瓶里,疏密交错,高矮搭配,还真有日本艺术插花的样子!做好以后,她把插花放在了钢琴旁,这给钢琴增添了很多情调。

很快,客人们就陆陆续续地来了,之前超市和菜市场的工作人员又都变身成了客人,来到家里做客。他们都拎着各种各样的礼物,甚至还有人带了一盒蛋糕来!一时间,家里热闹极了。

其中,有儿子和女儿的外公外婆,他们一进门,给爷爷祝寿以后,就说:“小宝贝们,快到外婆这里来!”女儿兴高采烈地扑到了外婆的怀里,那边,外公却惊讶地说:“咦,你们怎么都不管我的小外孙了呀,看他哭成什么样子了!”原来小儿子因为没人理,已经不高兴了!

妈妈连忙去哄儿子,外婆又在旁边一本正经地数落妈妈:“你这个妈妈呀,怎么不好好照顾宝宝呢?烧饭的事情可以让爸爸去做呀,你看,他都哭成这样了!而且天气这么冷,你怎么给他穿这么少衣服?”妈妈连忙认错,马上去衣橱里找衣服给宝宝穿。

之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地进行了party。大家各显神通,妈妈和其他客人轮流给舞会伴奏,其他人则跳舞、唱歌,甚至还有CS模拟、比赛等,玩得不亦乐乎。

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孩子们自行设计,自导自演的,章敏和艾米丽则只是在旁边充当观众,适当时候当当“仆人”。

章敏坐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在中国的时候,她也参加过儿子幼儿园的活动,见过孩子们如何玩“过家家”,那都是老师设计好的剧情,由老师在旁边指导,却从来没想过让孩子自导自演。她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了!

艾米丽看到章敏震惊的样子,笑着说:“‘过家家’本来就是创造性游戏,玩这个游戏,考验和培养的就是孩子的创造力,他们自己考虑、自己讨论,才能够集思广益,打开思维,不断创新,想出好的创意来呀!如果我们大人给他们定好了怎么玩,不但缺乏了乐趣,还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岂不是得不偿失?孩子们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富有创造力呢,只要你给他机会,让他自己掌控创造性游戏的乐趣,他就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创造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孩子在幼儿时期,大多都喜欢玩一些创造性游戏,比如过家家、扮演怪人、搭积木、影子戏等一些需要奇思妙想的游戏。他们可以模拟出他们经历过和从未经历过的一些场面,比如去公园玩、去度假、去听演唱会等,还会扮演成妈妈、老师、医生等人的样子。如果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他还能够扮演多个角色,甚至玩得不亦乐乎。

这些创造性游戏都得益于孩子们超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些创造性游戏又会反作用于孩子,经常玩这类游戏,孩子的思维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提高。

所以,在孩子玩创造性游戏的时候,英国父母都会像艾米丽一样,只做一个旁观者,把一切“生杀予夺”的大权都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思考怎么做,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性地去游戏。

除了“过家家”, 像“化妆”游戏,他们会给孩子准备一个大大的化妆包,里面放上各种设计有趣的衣服和其他装饰品,让孩子自己随意搭配。而里面的设计有趣的衣服,往往是用一些不穿的T恤、裙子、手袋、帽子等,在孩子的意见下修改而成。

而如果孩子要举办“音乐会”、“茶会”,他们也会任由孩子把乐器、拨浪鼓、麦克风等拿来尽情演奏,将茶具、茶水等交由孩子负责。

总之,英国父母为了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孩子玩创造性游戏时,所秉承的原则就是“趣味自己掌控”!

智慧锦囊

人的创造力始发于幼儿时期。每个年幼的孩子都具有潜在或者正在萌芽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正面催化着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创造力是智力的一种表现,创造力越高,说明孩子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越好,也就是更加自信、自立、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情感丰富等,这些品质对于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成长都有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是英国父母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最终,他们找到了挖掘孩子创造潜能的最好方式——创造性游戏。因为游戏不仅是孩子的娱乐方式,更是他们的学习方式,他们往往会通过游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

所以,把创造性游戏的掌控权交给孩子,就等于把开发孩子创造力的金钥匙交给了孩子,孩子会自己打开创造的大门,走进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3.最喜欢上的儿童“建筑课”

英国的一名教师在给孩子上“建筑课”时是这样开始的:他说,有一匹小马站在河边,望着对岸的青草不知如何是好。

“它怎么才能吃到对面的青草呢?”这名教师问道。

“过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于是,这名教师带孩子们去学校附近观察各种桥。

孩子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桥,都非常好奇,不停地发问:

“桥是用什么做成的?”

“为什么桥的形状都不一样?”

“这座桥能承受的最大重量是多少?”

……

对于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名教师都一一记下,并在问题后面写下了提问者的名字。回到教室以后,这名教师让孩子们按照一定的要求来设计建造桥梁。孩子们按照各自的目标和计划,开始用硬纸板搭建立体模型,边搭建边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而教师便在一旁指点,帮助他们搭出自己心中的有特点的坚固桥梁。

英国的教育学家在分析时认为,这名教师创设了逼真情景,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当孩子们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在实际操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英国人看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涵盖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了世间万物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建筑课”能够拓宽孩子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也为日后的创造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孩子还没有踏入校门正式开始学习“建筑课”的时候,英国父母往往会用搭积木的游戏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积木看起来是很简单枯燥的玩具,但它却能够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他们认为这是父母给孩子上的第一堂“家庭建筑课”。

伯顿在1岁半的时候,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木制的小积木车,伯顿兴奋地整天拉着这个积木车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嘴里还叨咕着:“妈妈,我给你买了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你来挑挑吧。”

听伯顿这么一说,妈妈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开发伯顿想象力,锻炼其语言能力的小游戏——送货游戏。伯顿一趟趟将妈妈想要的东西运送过来,而妈妈每次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对那些暂时没有的东西,伯顿会爽快地回答:“你要的东西暂时还没有,下次我会帮你带来的。”而那些东西都是用积木来代替的。

这个游戏成为伯顿与妈妈之间的“保留节目”。在伯顿眼里,那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积木都被想象成糖果、牛奶、薯片、手机、电视、卫生纸等。

1岁9个月的时候,伯顿可以认出积木上的红、黄、蓝、绿、白、黑等简单的颜色,并能把同一种颜色的积木摆放在一起,还会告诉妈妈,那些红色的是苹果,那些黄色的是香蕉,那些白色的是大鸭梨……

2岁以后,伯顿喜欢将积木依次排列,然后再在周围搭一圈,将其封闭起来,美其名曰“城堡”。在这个“城堡”里,他经常把几块积木放在一起当房子,把两块积木搭成“十”字形当跷跷板,或搭成“丁”字形当滑梯。这时,妈妈便会引导他把简单的、熟悉的物体用积木表现出来,比如飞机、凉亭,伯顿总会完成得很好。

但是,伯顿最感兴趣的还是盖高楼,他把积木一块块地往上摞,当积木由于过高而倒下去的时候,伯顿会拍着手哈哈大笑。而伯顿的妈妈会让他继续按照自己的想象搭积木,同时对他的想象力加以启发。

有一次,妈妈拿过来一只玩具小兔子,放在伯顿面前说:“你看小兔子连个家都没有,多可怜啊!伯顿能不能给小白兔搭个家呢?”

听到妈妈的建议,伯顿高兴地开始给小白兔搭建房子。他在小白兔的四周围上了一圈积木,一直搭到小白兔的高度,然后在上面搭了个屋顶,还在小白兔的头部留出了一个小窗口,就这样,小白兔的家搭好了。看到伯顿第一次给小白兔搭建房屋就想得这么周到,还知道留窗口,妈妈非常欣慰,并给儿子掌声以示鼓励。

随着年龄的增长,伯顿对“建筑物”也是越来越痴迷,发现儿子这一兴趣后,父母就会经常带他参观英国的一些有名建筑,比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大英博物馆,以及白金汉宫等。回家后,伯顿不会“照猫画虎”地按照原物来搭建,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搭出长着翅膀的桥梁、蝴蝶房子、会飞的甲壳虫教堂等,而且他已经不局限在用积木搭,而是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物品来建造他的工程,比如易拉罐、硬纸板以及大大小小的盒子等。

每当伯顿大胆、自由、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想象力的时候,父母总会给他颁发“优秀设计师”的奖项。

进入小学以后,伯顿对“建筑课”更是情有独钟,因为这能够让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放矢,他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搭出各种各样的建筑物。

现在的伯顿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他的想象力也更加丰富,他会画出蓝色的苹果,说这样的苹果更健康;他会把小凳子并排的放在一起,把它当成一列远道而来的火车;他会搭建出有特点的高楼大厦,把自己想象成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除此之外,伯顿的学习也是在班级名列前茅,他总是能用几种方法解出一道题,而且是一种比一种简便,这让老师对他都刮目相看。

想象力决定创造能力。在各种突发奇想中,伯顿的主观创造性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使他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双重提高,思维活跃,创造力强,这在他的学习上得到了成分的体现,这要比单纯的增长知识要好很多。

在中国,如果孩子把积木围起来就说是“城堡”,会遭来父母的讥笑:“城堡?哪有你这么简陋的城堡啊,你可真会想。”如果孩子把苹果画成蓝色,父母一定会义正言辞地对其教育道:“你这样胡思乱想可不行,你现在就要记住,世界上根本没有蓝色的苹果,只有红色的和绿色的。”

中国父母这种死板守旧的教育方式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会让孩子原本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封闭起来。在这种局限思维的控制下,怎么会有创造性?怎么可能造就出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杰出人才呢?

由此可见,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想象,学会欣赏孩子的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建筑师”。

智慧锦囊

喜欢用积木和身边的东西搭建房屋,往往是想象力丰富、观察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独特创造力的表现。这样的孩子会在外面留意观察富有特点的建筑物,然后依照自己的想象搭出自己梦想中的优秀建筑。

英国父母在孩子搭积木的时候,不会限制他搭成什么样子,而是让孩子充分利用自己的脑细胞,搭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强于大人的。英国父母认为这些积木能够激发出孩子独特的搭建方式,提供无限的搭建可能,在娱乐中启发孩子的智能,使孩子展现出丰富的创意。

那些正在扼杀孩子想象力的父母们,请赶快停止你们的“刽子手”行为,还给孩子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由想象空间吧!

4.没事就演出戏,体会百态人生

每个孩子的意识里都存在着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神奇能力,这种能力的萌芽是从他们开始有扮演角色的欲望开始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孩子在单纯的玩乐,更是在玩乐的过程中思考和学习,使大脑的想象空间得到极大的发挥。

孩子中的角色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哈姆雷特”。在孩子自由绘画的乐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小伙伴组成一个角色圈,扮演一个家庭,里面有家庭成员的各种角色,这种家庭式的角色扮演非常普遍。据英国父母观察,在扮演家庭角色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抢着扮演父母的角色,而拒绝与自己本身相同的孩子角色,只有以某种规则输了的孩子才会扮演自己本身的角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英国父母认为,在孩子的世界里,任何人和事都是新奇的,探索未知是他们这个时期主要追求的目标。虽然孩子每天都能见到自己的父母,但他们一直都想换位体会一下做父母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孩子的世界里,未知就是美好的。

因此,英国父母会鼓励孩子在角色游戏中体会百态人生,除了扮演家庭人物,像医生与病人,导购与消费者,教师与学生,饭店老板与客人等各种各样的角色,只要是孩子接触过的,能想到的都会鼓励孩子尝试一下。

贝芙丽和弟弟艾伯特就是在角色游戏中长大的孩子,虽然他们今年一个8岁,一个6岁,但“演戏”的经验却很丰富,这与他们的父母——亚瑟夫妇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

贝芙丽和艾伯特从小就会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和念头,有些想法看起来或许还有些荒唐,甚至不着边际,但是亚瑟夫妇却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因为孩子的“怪念头”而给予制止和训斥。相反,他们会认为,这是孩子创造性的体现,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