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岁忽然对历史感兴趣了
“爸爸,中国是怎么来的?中国以前是什么样?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我同学怎么说什么西安是首都呢?为什么外国人信基督教,中国人有什么教吗,信教吗?我们班李xx说他们的祖先当过皇帝,姓张的有当皇帝的吗?古代有学校吗,小朋友怎么上学呢”……
幼儿园时期的哲哲更关心什么好吃、什么好玩,上了小学之后,他大脑突然开窍,开始对各种事物感兴趣,总是问出一连串让人措手不及的问题。有的问题我一知半解,更多的时候我也茫然四顾,只好回家和小家伙一起寻找答案。
有专家说,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幼儿的思维发展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而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过了直觉行动阶段,转而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即主要通过对直观事物的感知,把握事物背后的逻辑与规律。而随着年龄的发展,在具体形象逻辑思维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孩子对事物背后的求索心态、对规律和逻辑的感知力也越来越强。
由此,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历史书籍登场的时间不必太早:小学一年级之前,孩子普遍对历史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听故事、动手操作、交朋友和适应学校生活;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历史学习不是空中楼阁,而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进行历史启蒙。小学二三年级,语文和思品等课程多了与国家、社会有关的内容,此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着孩子一起读读历史。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身之外的世界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喜欢思考,问题也接踵而来。
就像一天放学路上,我感慨一个人长大不容易,跟哲哲唠叨:“你知道吗,爸爸和妈妈养育你8年多了,8年啊,相当于打了一场抗日战争呢!”然后,好为人师地给他讲述抗日战争的一些知识,如九一八纪念碑是怎么回事,中日两国哪一年开始正式宣战,战争期间双方差距悬殊的武器,国共两党不同的作战方法,“巴拉巴拉”好长时间,本以为会得到小家伙由衷的附和,没想到他却跑题了:“爸爸,你说,人类为什么总是发生战争呢?日本人真的那么可恨吗?”
哲哲的发问让我很意外,于是开动脑筋找答案:“有些日本人,如好战的日本人比较可恨,但大部分日本民众还是爱好和平的。至于为什么发生战争,是因为人类很贪婪,总是想拿走别人的好东西……”讲着讲着,我突然心虚起来,意识到再多说下去可能会误人子弟,意识到该给哲哲看一些历史书了。面对孩子的种种提问,家长们固然该直面应对,但也要一边给自己扫盲历史知识,一边寻找优秀的老师。
可是,当前适合小学中段孩子阅读的历史书籍,要么过于板着面孔说教,要么近于调侃的戏说,失却了历史的真实,传统的历史故事有太强的官方色彩,读多了蒋廷黻、吕思勉和许倬云的历史著作后,愈发觉得以往的历史书尤其是历史教科书值得警惕。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虽然很好,但文字过多,对小学中低段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阅读难度,而且不够趣味化、童趣化。其他的像房龙的《人类的历史》、希利尔的《说历史》,也均是佳作,但更适合小学高段的孩子,哲哲还没到那个年龄,只好告诉自己再等等,再等等。
后来,恰好看到一位台湾学者写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之感。其实,历史启蒙书,或者说好的儿童历史书,不是刻板生硬地于某个史实,而是有选择地、别出心裁地讲故事,透过活生生的人与事,让儿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历史因果相结合,从历史中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样的历史书籍充满趣味,好读好玩,有儿童视角,没有历史书浓重的教化味道。
“从前啊,有一个医生叫小禹,他医术非常高明。有一天啊,他听说一个叫水的人病了,于是带着他的小药箱,到了水的家,看见水脸色都黄了,于是给他吃了药。但没多久,小禹见水直翻腾,知道他发烧了,又拿出退烧药……”某天晚上,读过《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哲哲开始编起故事来。原来,他把管鲍之交、春秋五霸、烽火戏诸侯等故事的主人公都加入大禹治水的情节中,如公子小白也不幸成为小禹患者之一。虽然有恶搞的成分,但看他编得津津有味,颇有创意,也未多加批评。
我看着哲哲走进这些历史故事,开始脚下这片土地的寻根之旅,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